- Z. i3 r" M* G公文可用的格式不多,且又十分严谨,但并不是说写作者就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只要牢记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不断突破这一专业已经固化的叙述方式、改变照抄照搬的写作作风,为公文注入思想,注入个人的、对工作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构想,就可以出新,可以带有自己的风格。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个人的思想来说,也要经历变革、发展、再变革的过程。因为你的写作方法和思想也可能固化,也需要不断突破自己日益形成的固化格式。而要真正做到求新,就只有在实践中发现、在思考中提炼,再在实践中检验,才能不断找出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才有可能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公务员,才有条件写出好的公文。7 W6 h4 q2 ?2 S* R3 M! k0 }9 \0 m4 d
! M9 z. O: E0 u; L% y五、写好公文应该注意的问题' t; d# z9 v: S: E W# P# N
1 U& \( X! L+ o$ j) \) }6 W
一是公文忌论理。公文的写作依据是政策、法规、上级文件要求和领导批示,而不是论文中惯常使用的论证,说明一个论点为什么正确,为什么成立,这点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公文写作就是要说明一个事情,不需要理论的帽子,只要写明有什么实际情况、要求如何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行了。 + r3 }7 b. a% ?! O+ B. f1 V. }* S& F" N& K- W7 R1 [( s p6 [
二是公文忌形容修辞。公文用词要求严谨,对事物不用修辞去描述,不夸大其辞,避免给人含混不清的印象。公文写作的依据大多数是事实,而对事实的描述最忌形容修辞。一篇好的公文不是靠通过修辞去调动阅读者的情绪,而是对一件事的清楚表述。有的初学者认为学中文这么久、这么深了,要表述清楚一件事情还不容易?其实不然,公文要表述的是业务工作,这就有较高的专业要求,要做到从专业角度去表述清楚,就有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 - B3 H s. y/ y; m + ~4 K V( R0 X. { m作者: 哈尔滨秘书 时间: 2013-2-14 12:05
公文处理是秘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有与其他秘书工作相似的地方,也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和要求。无论是共性还是个性,就其本身而言,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n9 q# y6 w) m6 O7 C
$ N. W h0 ?; w6 T 1.政治性强。公文是颁布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的重要载体,是各级机关实施领导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不言而喻,公文处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不讲政治,可以说这项工作根本无从做起。因此,从事公文处理的同志,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特别是要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法律水平,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政治辨别力和组织纪律观念。 $ }& s6 |7 U Z) I. c m , @ v( `; J/ S: T3 p4 p' u 2.涉及的领域广。在我们国家,党的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自然,党的机关的公文也就要涉及方方面面,组织人事、宣传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等等,无所不及。这就要求从事公文处理的同志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知识,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懂的知识越多,掌握的情况越多,办文时就会应付自如。反之,懂得的东西太少,涉足的领域太窄,对很多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 u- f7 d: \& Z3 ~* t' Q& ^2 | ]; H+ N
3.规范化要求高。公文处理是一项很讲究规范化的工作,不但“产品”质量标准很高,“工艺流程”要求也很严。如拟制公文,不但要从思想内容、政策法律上把好关,还要在格式体式上把好关,一字一句,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办文程序必须严格遵守,事情再急,该过的环节还得过,不能图省事走“捷径”。这就要求公文处理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高度负责,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 {. h. J6 @2 C7 v9 R 5 K: V6 g8 ]' ]8 N 4.被动性大。公文处理是一种典型的被动服务工作。一年要发多少文收多少文、什么时候发什么文收什么文,事先无法估计,甚至上午不能预料下午的事,白天不知晚上有不有任务,而一旦任务下来,又须限时限刻完成。总之,临时任务多,处理急件多,加班加点多,工作上自主安排的余地很小,不能完全由自己来掌握工作节奏,调剂忙闲,一年到头,有事无事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特点,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办事利索、雷厉风行,努力从被动中争取主动,而且要有一种“全天候”服务意识,每天上班不能局限于8小时,工作日和休息日不能截然划分,不管什么时候,任务来了,家事就得抛在一边,个人的休息、娱乐必须无条件舍弃。( S; d% Q2 b& ^3 U8 ]" ?
# l7 H [2 Z+ p
5.默默无闻。从总体上来讲,秘书部门的各项工作都是服务性的,都具有默默无闻的特点,而公文处理,这个特点尤为突出。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公文处理比较繁杂,头绪多,工作很具体。比如发一个文件,除了要经过起草、校核、签批这些环节外,还要打印、校对、盖章、装文件袋、打文件包等等。这些工作很琐碎很平凡,不引人注目。一年忙到头,数不出几件叫得响的事情;工作干得再出色,也产生不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二是公文处理是一种“流水作业”,工序多,参与的人也多。一件公文从起草到发给受文单位,要过很多人的手,整个任务的完成融合了许多人的劳动,作为单个的参与者来说,他究竟完成了多大的工作量,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很难算得清,道得明。公文处理这种默默无闻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绝大多数都当不了先进,更当不了名人。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一种不图名不图利、埋头苦干、甘当无名英雄的敬业精神。5 q6 t6 T; m4 J, R {4 p)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