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t- ]1 D5 J7 k+ L' p5 @ 第二个感觉就是“穷”。在读书的时候,开销比较少,我还经常用课余时间外出兼职或帮助导师从事课题研究,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而且手上每个月还有三四百的“活钱”。但是,参加工作后,由于拿见习工资,总共才1800多元,而且单位不提供宿舍,不得不租房,同时自己还要生活。工作性质也决定了我不能兼职。于是,每个月借几百元钱,下个月发工资后赶快还上,便成了程序性的事情。当时,我用一句话形容自己读书时和工作后的经济状况——“从学生小富翁到工作小穷鬼转变”。作为一个外地人来说,何日买得起房子从不考虑,何日买得起车不敢考虑,何日结婚生子不愿考虑,手上每个月让我剩下几百元钱成为我暂时考虑的唯一。但是,细想起来,毕竟我有稳定的工资,毕竟我初步完成了经济半独立到独立的转变。" _2 }! x d1 `5 }) L+ n! j6 _+ P
; C) m& o. q+ B M; v9 ~ 第三大感受是“发现自己变小了”。参加工作之前,做了很多的思想准备,自己还小,进入单位要少说多做,谦虚谨慎,毕竟机关人际关系很复杂。但是,参加工作一年后,开始明白什么叫社会,什么叫生活。同时,尽管我在校期间曾组织并参与多次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仍缺乏对基层民众原生态的了解,缺乏基层社会生活经验。我在这一年中,到街道和社区锻炼了半年,我也有真正的机会感受什么是社会,什么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生病时,社区主任的声声问候;困顿时,社区居民帮我联系到低价住房;开会后,居民偷偷往口袋里塞上一个苹果;下班路上,社区居民的一声“路上当心点”温馨提示……这无疑给了我这个初入社会、远乡离亲、居无定所的年轻人莫大的安慰和浓浓的亲情。 1 j( D. G/ H3 |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