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J! Q8 S- Y. A* G4 c5 d' P" n- Y 分析就是把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加以研究,也就是由总到分,化整为零。对实体事物就是分解,对抽象事物分类地剥离就是剖析。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从整体上加以考察,也就是由分到总,集零为整。对实体事物就是组装,对抽象事物就是概括。 & E+ ?! C& c6 a& m& T! F+ `' I5 k+ F, A" y
分析和综合也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认识不可能具体深入,也就无从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前导,没有综合,不能统观全局,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析就缺乏方向和目标。分析重在发现事物的本质,分析不是目的。而是认识事物的手段。分析之后,又要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放到事物的整体中,放到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作用和矛盾中,放到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去考察它们的地位、作用,从而去把握其本质。面综合也不是现象的罗列,不是事物各个部分机械地相加,而是要按照事物各个部分间的有机联系,对事物各个方面作全面的、本质的反映,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特征。这也才是分析的目的。2 ?0 T( P# L0 A/ s
, r9 B" K( {, k" d& Y
比如我们要就某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的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刚去调查时,我们对这个企业的认识是一般的、笼统的,甚至可能是模糊的。当我们逐一了解,考察了这个企业的产、供、销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各级管理机构和生产部门、各类职工的状况甚至企业内外的各种联系,并且有秩序有步骤地对企业各个方面分析研究,然后对各方面的分析加以综合之后,我们对这个企业就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科学的认识和了解了。这个朦胧的综合——分析——科学的综合的过程,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 p3 E4 R9 }+ c1 K" V- a
1 F- V' q( @9 h
二、公文写作中怎样运用总分思路 ! ^$ f, p! P( H9 M; }7 b1 @. n6 n, v' |: W$ Q1 d" x6 g
在公文写作中,文章要铺陈得开,首先取决于思路要拓展开。关键在于构思时要懂得分析,学会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怎样对客观对象进行分析呢? 4 k) K0 k7 z( R: J# w; q' |2 [2 A5 u' o
(一)善于分类和归类。 ; h/ O. e3 n& M" W5 Y + u3 I7 W v+ t9 J6 S' s" q把较为复杂的集合性事物中特征相同的类型分在一起就是分类。从一定的写作意图出发,把散乱的材料归拢成若干并列的类别就是是归类。分类、归类是综合——分析思维方法中的重要步骤。分类、归类是全面、深入分析事物的基础。善于分类、归类,有助于分析事物时的条理化、系统化。例如要就某市党政机关的后勤工作改革写个专题经验总结,如果笼笼统统地写,就会不深不透,甚至使人看后不得其要。而把机关后勤改革分为机关事务管理、财务管理、房产管理、车辆管理、膳食管理、物资管理等类型分别介绍其改革的措施、办法,那就具体、深刻得多了。 ) r; n1 Q& A/ V' e8 m8 c% W& U9 ]# l8 s! P. S
分类、归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z5 A* _/ j* r5 o3 T( f e $ ]/ L4 c" }7 u! a2 p8 Y- d h! V 1.分类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分类可以有一次分类(也称一级分类);也可多次(多级)分类,即把事物分成若干大类之后,再对每个大类继续划分,直到多级分类。所谓全面,就是说不论是一级还是多级分类,每次分类归类都要尽可能周全,不要遗漏有关事物,尽可能使分类出来的各方面内容与事物的本来面貌相符合。如单位的全面工作总结,对各方面工作情况和成绩可分类加以总结,视其工作成效可有详有略,但不能遗漏掉某方面的工作。所谓深入,就是说根据事物实际情况和写作意图,对分类对象能够分类的,应尽可能多级分类,以利深入说明、深刻分析。事实上,分类级数少,易看出事物全貌;分类级数多,能深入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2 \' Y# t* ]: j9 H4 a, P( K1 ~, x" J0 e m4 [
2.分类标准要正确、灵活。对事物分类时,既可以按照事物表象等非本质属性为标准分类,也可按照事物本质属性为标准分类。但同一级分类时,要用同一的标准,以保证分类的正确。只有标准一致,才能使分出的各类事物具有并列关系、对立关系或矛盾关系,而不具有交叉关系。否则分类不正确,文章就会缺乏逻辑力量。例如某县政府在总结一年来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时,对各项工作作了如下分类。 $ ]: a% O% s) W3 o0 f+ R3 y1 n* ^
水利设施恢复发展 ' V7 w" A0 z2 q& Y3 f8 \' F0 \& T" I; d8 ?0 ^( ?
农业战线抗灾夺丰收+ Y j) B- A" X
; [8 f# N5 I1 D4 W 工交战线转换经营机制初见成效 ! c" j- \! Z B& {9 M4 J. ]8 M# V5 I/ S* x* F, D
清河大桥建成通车9 _; J! {! R1 S4 k# B6 K
6 f3 q$ J7 V( _$ X. c: M 财贸战线承包收效+ U, [' b8 w T+ {1 v
$ y% o$ b4 z8 g( ^: k: O ~
教科文卫工作取得成绩 计划生育上新台阶 : W2 \+ L3 ]8 K' h" k $ r; \ I* R. T/ v5 h 科技兴农促进丰收. h8 ?* ?# c7 u D0 X u: G: G: k$ M2 Y: J
, g6 K8 r+ C; p. F7 }
高考升学率提高8 ~0 G( X: F; D/ Z( A
* S ]* U; N. V" y1 M 实现“创卫”目标/ b5 q4 Z( l, l
: T- K! |1 V2 P+ `9 F 坚持“两手硬”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z$ K3 h+ `9 u: H ^' p
1 X3 ~# O. E% Z% I
+ B3 X( z' m1 V+ a & V$ [, W' L, M7 C. m! c& g+ L6 K 无论一级分类还是二级分类,分类标准都不尽一致,因而内容显得零乱。交叉。如果按照这个分类框架写成文章,其效果显然是不会好的。* y9 o1 ?# r2 R; ^; c- i) \# s, W
" g; {3 k3 o( P$ T; H& w 强调同级分类标准一致,也并不是说分类永远坚持同一标准进行。有时,对于较为复杂的同一事物,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依照不同特点分类。例如对某机关干部队伍现状的调查,就可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工龄等等标准分别分组分类,但每组的分类标准仍是一致的。这样就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干部队伍的现状。2 J. f. F: d7 y: N8 D5 j
$ ~9 S, d% v0 P: m 分类标准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分类的相对性上。事物联系的相对性,决定了事物差异的相对性。有时在对事物分类时,要划分得绝对清楚是办不到的。有些事物难于归入各类,但又包含于各类之中,那就可以将其单独列为一类,这样也可使分类更科学,更周全。 0 o% M. d8 }7 {4 ]1 h2 q8 M$ ] C2 S: A
(二)学会纵刻和横断。' g% ?7 q, l4 ]; [, f( u1 G- T. @
3 O# n1 o) u ^$ ? 分类是把复杂的事物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类型,分类后任何类型的事物都没有改变原来事物的性质。而剖析和分解则是相对独立的事物进行解剖,解剖分割后的每一部分却不具有原有整体事物的性质了。运用剖析和分解,可以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研究事物,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剖析和分解事物通常采用纵剖和横断的方法。% U- R/ S8 R. o
' m: N/ g. C) r" P 纵剖就是纵向剖切,即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上把它分成若干阶段,逐段考察和分析。对于本身存在时间阶段和发展进程的事物,写作时可采用纵剖的方法。横断则是横向分析,即从事物内部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上把它分成若干部分,逐一考察和分析。事物中各种要素处于并列关系的事物,写作时则常用横断的方法来分析。比如要写一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大检查的总结,可以用纵剖的方法去分析各个阶段的工作,从中总结出检查工作的做法和成绩。& p) u$ d1 |9 Q- L. I$ Z4 q2 j
. N; ]$ s! K; N: w 分析环保形势,认清检查意义/ H+ i- w0 M9 P2 y" u. V
( G6 x) @1 H4 t* x
↓- o ]. ?6 t2 P5 }- l( _
( o1 V# A5 d3 M' H
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动群众 9 l; Z7 z8 |' G0 k; F 6 R* L) E! x6 h6 q# I& g# o' W ↓ : J1 Q% s" e0 _7 s& q/ s5 t & x& M4 S: v" l9 K 统筹组织力量,作好检查计划 + {& c: j6 e4 B6 c/ O( E: I# h9 p: Q: z
↓; V3 i9 O" R2 `6 J% U
4 k: @1 a" H: N* \* p
分步自查抽查,检查认真细致- ]9 d$ H9 J0 s: b
! {- e! H$ N: U" k: R; j
↓ ! x2 _! g) }6 g/ H! i+ Y# Y4 Y7 _3 O3 A: w" F; F: E& N
严肃执法执纪,奖惩分明斗硬 % `! y( {: ~8 Z. P# V p. L. u9 s8 k: h N. Z7 f# H }) Z
↓2 h. d( [% ?7 y& @5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