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如何使文章出彩 [打印本页]

作者: 西安小秘    时间: 2013-3-27 14:04
标题: 如何使文章出彩
 要写好文章,不仅要讲求选词,而且要讲求炼句。要完整地表达情意,状物写景绘人,就得按一定的规律把词组成句子。句子是文章的基本部件,写好每一个句子,文章才可能通顺流畅,乃至光彩夺目。文中的句子须力求做到: % p6 a: D2 A7 Q( [: t! [
  1.准确无误   ~4 U5 x( z* y" L) R* b# O
  把客观事物、主观情意用恰当的句式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并不容易,有两个基本条件须掌握:对客观事物要细致观察,了如指掌,情意要明确,有分寸;对各类句式,如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完全句、省略句、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正常句、倒装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等要熟练的掌握,二者结合起来,就可把意思表达清楚。
1 H% L4 ~1 V1 ?; j0 A  如果句子不符合造句的法则,成分残缺,词语之间搭配不当,词序混乱,意思就表达不清,或发生错误。例如:他学习缺少信心,通过教师的教育,使他鼓起了勇气,增强学习。这个句子有两个毛病。一是用了“使”,残缺了主语;二是“增强”与“学习”不能搭配。怎么修改呢?或者修改为“增强了学习积极性”,或者修改为“增强信心”。
$ C5 _0 h" r/ d% t% s" a5 ^  准确无误是写每一句话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个要求,语言就通顺。否则,文章就须进“病院”诊治。 ; @% b' e4 u* z: z# q
  2.生动流畅 ; o7 s' r/ f) s1 k! w& b$ x
  句子不是硬造,应“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生动流畅。好的语言,并不是奇里古怪的语言,不是鲁迅所说的“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而是平常普通的语言,不过是注意加工提炼,去除其中杂质,如重复的、累赘的、不规范的等等,并注入新意,写出“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语句。
3 Y  r; k" i. ]4 Z4 f( }( @/ r2 K+ o5 V  生动流畅的语言是写作的人的思想的流淌,思想如行云流水,笔下就汩汩滔滔,思想阻塞不通,笔下就疙疙瘩瘩。诗的语言比较凝炼,同时也应该是生动流畅的。
6 g' t) D3 U4 S- ?2 K( I- H  3.简洁精炼
8 ~: }3 J7 ^. y4 b* m  写文章的本领在于意思明确,造句简洁,文字上枝蔓华美不是真本领。造句简洁不是漫不经心就可做到,也不能误解为文字少就是简洁,如果一味求简,求少,“于神情特不生动”,那就适得其反了。简洁还须精炼,要以少胜多,言简而意丰。 6 b' g7 @1 q! {3 H9 ?. m
  鲁迅的文句,无论是叙事、绘景、议论,常常是精炼过人,可说是以少许文字表多重情意的典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一些语句:
7 a3 X9 W! V# |8 [5 h7 e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 [/ P! [* d1 z5 z6 }/ u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5 ~( i2 i6 t( f- F+ H3 u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 {% B1 t+ |. M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 ^- h7 F, b/ E1 q! ^0 L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 b: Y: @% n: @6 w  短短一些文句,把刘、杨二君被害的事实、反动政府的卑劣行径和作者极端悲愤的感情以及对黑暗统治的抨击、对民族觉醒的召唤等等十分丰富的内容都包蕴其中了。简洁精练来之于对事物的深刻理解,来之于目光的锐利,思路的清晰。比如反动政府及其帮凶对刘、杨二君散布的流言不少,鲁迅从中拎出“受人利用”这一点,抓住要害,进行深刻的揭露,把敌人的险恶用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 ~+ N# U8 x& j& m/ \- Q
  精练的语言往往是含而不露,不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赤裸裸地宣示出来,而是留给人思索的余地。 ; d5 H; w. z- ~& e# l2 n
  语言幽默也能大大增强表现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幽默是寓庄于谐,寓情于理,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兼有理趣美和情趣美。 ) y! O! U9 K! o6 X& m
  肖伯纳是爱尔兰大作家,幽默大师,相传有这样一则趣事。他成名后,收到不少异性追求他的信。有个姑娘在信中向他求爱道:“如果你同我结婚,生下的孩子将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那该是多么美好呀!”肖伯纳以他特有的风趣和幽默回绝了那位冲着他的名气和地位来的姑娘,他在信中写道:“如果你同我结婚,生下来的孩子长得像我一样‘难看’,头脑像你一样愚蠢,那该多么可怕呀!”这种答复使那位姑娘啼笑皆非。 % o' C) w  S2 z7 S; u+ K. O, p" X  d
  语言要用得好,其中奥妙无穷。上面说的都是一般的要求,须努力做到。有时有些特例,貌似不符合语言规则,但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的身上运用,表达效果非比寻常。例如:30年代有家报纸登出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读者看了十分吃惊,因为丰子恺品行端正,怎会不要脸呢?待文章读完,才知道此处的“不要脸”,不是通常的含义,而是在特定的人身上特定的含义,是褒赞丰子恺的漫画技法高超,独具一格,画的人物虽没有五官,但传神尽态。这个标题好在利用“不要脸”这个短语的歧义,造成悬念,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难怪丰子恺本人对此也默认,并加以赞赏了。
作者: 东方煜晓    时间: 2014-8-31 16:50
  叶圣陶说:“咱们写个作品,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应该遵守节约的原则,把文章的‘水分’挤掉一点。”写文章要力求精简,避免繁冗,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的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字表述清楚的不用两个字。“意则期多,字唯求少。”(清·李笠翁语)文约事丰、言简意赅,才是为文者应遵循的原则。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