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机关文稿写作六规律之六:撰写定稿 [打印本页] 作者: 玉洪秘书 时间: 2013-4-4 09:18 标题: 机关文稿写作六规律之六:撰写定稿 在经过谋篇布局、拟定提纲后,文章就要进入实际的写作阶段。这是写作过程中系统表述自己思想过程。如何把税务领域中好的研究成果,形成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落实在书面篇章中,是税务文章写作的关键环节。 - B4 E3 G: |! Y# G( G
4 M- w- ~; W' U8 m, u5 z7 F- Q
1、起草初稿。根据编写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初稿撰写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头到尾不间断不停顿一气呵成写完初稿,这是最为理想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冒出一些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新想法、新表述,会有一种“文思泉涌”的感觉,会使你领会到作文的乐趣。但是,往往也有突然遇到障碍,感到写不下去。这时你就需要停下来,冷静地找找写不下去的原因,把问题解决了再写;或者把这段话空起来,接着写下文,回头再来弥补。 * d' E- u- @9 W' y3 n" e
1 [- k7 b- D: w3 g; y. o+ { 要紧的是要尽量避免思路的中断。关键时刻遇到外界的干扰,思路被打断了,恢复起来往往要费加倍的气力,甚至还恢复不了。所以力争一气呵成是很重要的。但客观条件常常不允许你一气呵成;文章如果不是特别短,也不可能毫不间断地一气呵成。遇到这种情况,至少也要力争分“段”分“块”地一气呵成,全文的写作过程不要有太多太长的间断。二是根据文章的层次结构,一部分一部分地撰写、推敲、加工修订,全文分部分写完后再合并起来通读、统稿完成。写初稿时要大刀阔斧,纵横弛骋,洋洋洒洒,一泻千里,不考虑词句和逻辑,这有合理的一面。学力深厚,训练有素,才气横溢的作者完全可以这样做。但是对正在学习写文章的人来说,这种写法似乎还是利少弊多。 # K5 B9 _% i, D
& ~7 e/ c! k* n4 b3 X7 n: \/ t 2、修改定稿。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文章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修改文章,一般指初稿写出后直到定稿完成一系列加工过程。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论文初稿完成后,往往存在不成熟、疏漏、重复、有误、用词不当等问题,需要反复推敲修改。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无不是在修改上下过功夫的,有时他们放在修改上的精力和时间比写作的时间还要多。修改文章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不断地修改,才能不断地提高。写作之所以能有提高,就在于修改中能发现优点和不足,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文章修改主要是以下方面: ) X$ E5 N5 @7 e5 B& L* x$ ^ ) W. A7 k$ D, ^5 \" L 一是主题方面。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在文章中处于“统帅”地位,因此,修改文章首先要考虑主题的明确、深化和升华。由于种种原因,在动笔前或写作时对客观事物认识得不够清楚,或不够深刻,因而文章的主题不明确甚至会出毛病,这是不足为怪的。如有的是中心思想不明确,有的是材料不能说明主题,有的是引用材料不当而削弱了主题等。修改时就要从这些方面仔细考虑,是什么地方的问题就改什么地方,使主题表现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充分、更深刻。修改主题是关系到文章的全局性和纲领性的问题,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不少情况下是要重新构思、另起炉灶。小修小改解决不了问题时,就要不怕困难重新写。 % i# A' [7 q) Z, s# Q8 N7 x8 B3 l% O: X; m
二是观点方面。文章的中心思想要靠各层次的观点支撑。观点错误或片面,必然会影响中心思想的表达,所以,对观点的订正、修改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中凡属思想感情不够健康、看法不够全面、提法不够妥当,概念模糊,推理、论证不合逻辑的地方,都应该进行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9 c3 R. K4 Y0 W* j( Y) G
, J. R7 [' Q& U6 j1 y! N) y) f/ B$ e( ~
三是材料方面。文章中的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材料要足以说明观点,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凡属不准确、不真实的材料,要加以改正。凡属平淡的、一般化的、不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或虽然生动却不能表现观点的材料,或堆砌过多、淹没了观点的材料,则要毫不吝惜地加以删除;对抽象不具体的材料,则应增补具体的材料。材料方面的修改,还要舍得割爱,凡对表现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要毫不可惜地大砍大删。 & n B( H3 e' I, V* Z2 M! ?
% {& E7 W N0 h+ I- X 四是结构方面。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篇结构欠妥,需要另搭架子重新组合,这种情况较少;另一种是局部结构需作调整,小修小改,这种情况则经常碰到。结构主要是解决材料的安排问题。怎样安排层次和段落,怎样过渡和照应,怎样开头和结尾,哪些地方详述,哪些地方宜略,都要认真考虑。在调整结构时,对那些与主题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旁逸斜出的枝蔓要坚决剪除;对那些平淡无味的句段,则要认真地加工润色,通过删节剪裁,权衡主次,真正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而和谐、严谨而精巧。 ; h: h* q3 M1 H w* G" n% k9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