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k6 v4 _( p: k; R (二)人少事多矛盾难以解决,影响文稿质量。机关文秘工作人员人手不足与文字工作任务繁重的矛盾一直存在,特别是由于一些文秘骨干的转岗离去,刚进来的新手不得不撑起大梁,但新手大多对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比较缺乏,专业知识相对欠缺,且实际经验不够丰富,一时很难担当重任,写出的公文质量欠佳。5 K& y0 _( X9 @! n9 Q. h6 [0 A
% q+ n0 n2 y3 x4 `3 s5 K7 i# T" B% n
(三)办文办事关系难以协调,影响机关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各单位也在争创和谐机关。“事务者众,文秘者寡”的现实,使文秘工作人员和事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一方面,文秘工作人员青黄不接,加重了现有文秘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文秘工作人员整天埋头爬格子死脑细胞,而不少事务工作人员串岗游玩,说笑打闹,优哉游哉。工作没少做,苦头没少吃,却拿着相同的薪水,享受着同样的福利,久而久之会使文秘工作人员心生不满,不和谐的言行就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另一方面,有些单位领导比较重视文秘工作人员,对完成文字工作任务较多者和对外发稿人员给予一定现金奖励。这种做法虽然能对文秘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事务工作人员却又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他们也是在工作,也应得到奖金。文秘工作人员和事务工作人员都有情绪,影响了和谐机关建设。 3 N& c; N* h9 |' x! q1 T) r . X4 l+ f0 ]8 w# \ 三、“笔杆子”难求非难解* T8 {% {! T3 q$ z
Y4 U7 P M, T; s1 e: j7 L
(一)打破常规选准人。机关文秘工作人员既是领导的参谋、助手,又是机关的“门面”、“窗口”,其工作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文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在一定范围内突破身份、编制、岗位的限制,真正把老秘网那些政策水平强、理论水平高、道德素质好、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才选拔到文秘岗位上来,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为领导当高参,为社会作贡献。3 ^; u5 V2 ^, y, d ~3 S: [
) t4 `- e! H. C# F8 f1 A (二)建立机制吸引人。要稳定文秘工作人员队伍,就必须提高其待遇,让其安心本职工作。要建立文秘工作人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就会有光明政治前途和良好经济待遇的机制,以好的机制来落实“用待遇留人”的口号。经济待遇方面,可以比照纪检、信访、机要等部门做法,设立“文秘”岗位津贴,考虑其工作更辛苦,津贴标准要相对高一些。政治待遇方面,要把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笔杆子”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同时可在文秘岗位设立非领导职务,对在文秘岗位上工作满5年、10年、15年、20年且成绩突出的,分别解决相应级别的非领导职务。 , x6 L9 ], k1 O% P; e0 C* p% R$ k8 C. }* {2 I C/ P1 L
(三)注重“充电”培养人。既要着眼于用人,又要着眼于育人。上级部门和本级机关对基层文秘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加强党性教育和忠诚教育,另一方面,尤其要加大培养力度,尽力提高基层文秘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公文写作能力,可分期分批对基层文秘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如采取以会代训、定期轮训、跟班学习、上下挂职等方法,硬性规定文秘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学习充电不少于一个月时间,以切实提高文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r0 [* T D!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