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材料写作漫谈(九则) [打印本页]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6-27 10:54 标题: 材料写作漫谈(九则) 扎实苦练基本功- Z' s( B& n1 C$ q& N
9 c4 ?/ d( i6 a3 }2 O' f1 \! d
最近到各地讲文字材料写作,同志们给予了好评,说讲的很通俗,很实用。我说自己学历不高、水平不高,不会讲高深的东西,就会讲一些常识和最基本的东西。我说大学教授讲的东西是山珍海味,咱的至多能算“土特产”。我为什么要讲最基本的东西呢?因为最基本的东西最管用。 , {# X, c5 M; `4 s ~6 f+ I / h$ W& z4 v; E8 g8 L 最基本的东西往往都是真理。基本,基础、根本之谓也。最基本的东西都有着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理念、思路和办法。这些东西往往是在长期实践检验中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是经过大浪淘沙、风雨洗礼而积淀下来的经验和智慧。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最简单,也最朴素。因为它们来源于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看似简单、朴素,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无限的大智慧、大道理。从大的方面看,比如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你说它什么时候不管用?再比如说,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些也是基本的东西,邓小平就说要“100年不动摇”,胡****说要“坚定不移”。 - B* {8 y/ s5 k$ [3 v. R6 K* n& D! `
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最实用,也最管用。上学的时候学数学、物理,首先要牢记基本公式、基本定理,把这些弄通弄懂了,不管习题如何千变万化,都能按公式、按定理解题。写文字材料,你不用相信什么秘诀技巧之类的东西,因为文无定法,连鲁迅都说,不要相信“小说做法”之类的东西,当你被许多扑朔迷离、眼花缭乱的所谓“新东西”迷惑时,当我们被无数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所谓“新东西”障碍时,当我们被众多貌似真理、颇能吸引人的所谓“新东西”干扰时,你就去看那些被实践反复证明的最基本的东西,那里就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答案。坚持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就有了基本的方向、目标和准绳,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9 f% s6 U! @% @8 L! G/ ]# p# V" @: [9 H
最基本的东西最宝贵,也最值得珍惜。抓住了最基本的东西,就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抓住了本质、抓住了关键,就能化繁就简,许多复杂的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因此,写文字材料不需要高深的学问。许多没上过大学的人,都成了文字巨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提高文字材料写作水平,我建议回家把孩子的初中课本、高中课本拿出来,把基础知识再读一读、学一学,把基本道理再复习复习、思考思考,把基本功再练一练,按照这些基本的东西去实践、去练习、去感悟、去体验,长期坚持,必有长进。 7 B( v7 u3 J) c, v9 r. K ; s' ^: J: t5 m! {9 O# N% @
4 B, C* ]% l' g9 \, F" Z: m7 n* x 写好功夫在诗外 8 h" s- `) u( P . U0 k, w1 N, p6 G% p" ^$ e* ]# ^' G
在我的文字材料写作讲座的最后,我说,写好功夫在诗外。这是陆游对儿子写的诗中的一句话,原诗为“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一生作诗近万首,而他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却只用了这10个字,后世学者普遍认为,这诗外“工夫”主要体现为伟大的爱国思想、宽博的恤民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明晰的责任意识和坚强的民族气节等,正是有了这种种诗外的“工夫”,才有了无数启人智慧、教人向善、催人奋进的妙文佳句。由此我想,写作文字材料,其功夫也在材料之外。古人云,文以载道,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说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文。( q7 z4 @: g2 L* D* v, n2 P
, ?! G, d* R, a. |' l 人来一世,无外乎两件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就做官而言,是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要求先做人后做官;对做事而言,说要先做人后做事。清华大学校长曾留给毕业生一句话,叫“方向比努力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那么,对有志于写好文字材料的人而言,我借用他的说法,叫:做人比作文重要。( A. `- [' A" ~ }
7 i. S& J# q p
我们都知道屈原和鲁迅。《离骚》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在长眠九泉两千多年之后,居然被西方国家所推崇,他以诗人的身份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道,成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原因不仅仅是他写诗的技巧如何高,而首先是他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曾提出“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它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师,除了他那些“匕首”和“投枪”,还在于他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民族魂”。像屈原、鲁迅,还有范仲淹、文天祥、李清照、谭嗣同、郁达夫等等文化名人、写作大家,他们首先是以高尚的品格,坚定的信念和可贵的民族精神征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才是他们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厚实的生活积淀征服了文学领域。 0 r" @8 [0 J! [; F5 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