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感悟公文写作之三:会说的与会写的
[打印本页]
作者:
k4SO1
时间:
2013-7-26 00:30
标题:
感悟公文写作之三:会说的与会写的
在机关干部中,有会说的,也有会写的,这两类都有可能是人才。既会说,又会写的,肯定是人才。
! r1 D" b+ N2 s0 R1 P
/ p& s$ q. X# |3 m" J
会说的,不一定会写。有的人特别能说,每一件事都能说的绘声绘色,但让他写个材料,不一定能够写顺溜。因为书面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顺,还得符合语法知识,至少不能是病句。什么是病句?一个正确、完整的句子,至少主、谓、宾或者主、表、宾是齐全的。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句子可以不完整,能让人听明白就行。有时候会说话的人,借助肢体语言甚至语声语调,不用多说也能让人听明白。但一旦写成文字,特别是起草文件、报告等公文材料,态度要求很端正,句子要求很完整,逻辑要求很严谨,出处要求很严格,不然会引起歧义,读者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甚至产生错误的理解。这对公文来说,是万万不行的。
7 P; k( V& P' ^/ G# p; {; g' Q5 X
/ ~# Q) P0 }+ c$ l; N, d
会写的,不一定会说。有些人驾驭书面语言的能力很强,但口头表达不生动,甚至显得很木讷。还有一些机关干部对现场不了解,对群众的心思不了解,对记忆的规律不了解,写起文章头头是道,论证过程也很严密,但由于不会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写公文,群众不愿听,听了也记不住。不是说这类文章不好,而是离群众的生活太远,有些纯理论性的文章看起来很精彩,读起来可能很拗口。但凡事有弊就有利,会写的,优点也突出。那就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写一篇好文章千锤百炼,哪是重点,哪儿累赘;哪些不能写,哪儿写什么,善文者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写起来严丝合缝、无刺可挑,白纸黑字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 W p' ~" U' l/ c! ?5 ^9 Y8 g
! Z; Y# k1 {1 o( D1 v, o6 j4 }' o
文/赵伟东
作者:
zsxrdxd
时间:
2013-7-26 22:24
哈哈 很好 好好学习
! M; M7 N/ t8 [9 k1 c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