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关于写材料的几个比喻(文秘杂谈) [打印本页]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4 17:48
标题: 关于写材料的几个比喻(文秘杂谈)
本帖最后由 余之舰 于 2013-7-24 19:59 编辑
& k) ?6 R& A2 M, S/ I
  P, ~6 [5 b9 k6 l           写材料与生孩子4 k* l" X; M. l" X' w, g$ b
& i1 B) `3 L2 k4 g% t- I
    说写材料就像生孩子,是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单位写材料,为了写一篇材料,熬了好几个通宵。老婆又着急又心疼地说:你写个材料咋这么费劲?跟生孩子似的。老公说:别提了,还不如生孩子呢?老婆问为什么?老公说生孩子是搜肠刮肚,写材料是绞尽脑汁,生孩子你肚子疼,写材料我头疼,生孩子你是阵痛,痛一阵生下来没事了。我写材料都得痔疮了,一写我就疼。不写还不行,写好了疼得更厉害了。还有人总结写材料是“两难一拽”,所谓两难,就是“比吃屎难、比生孩子难”;是所谓“一拽”,就是“磨盘压住鸟,痛也得拽”。说写材料比吃屎难,有时恨不得去吃屎,屏住气、挤住眼,吃下去就完了!不象写材料没完没了折腾你!说写材料比生孩子难,生孩子是痛苦,但是人家肚子里有哇,不象写材料,你肚里没货,还非逼着生!这时的感觉就是磨盘压住了鸟,你不管怎么痛,还非拽出来不行!说的虽都是笑话,但却道出了写材料的痛苦,也一语揭示了写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说明了准备和积累对于写材料的重要性。5 J2 O. a# o$ p) ~. j/ X$ T7 S
    多年前,我刚到县委办公室工作,要搞一个对市委的工作汇报,我们的科长带着我们三个年轻人,赤着脊梁,光着膀子,穿个大裤头,科长自己亲自操刀,我们在一旁当“助产士”,连续“生”了两个晚上,由于对材料把握不到位,准备不充分,写出来后科长拿着稿子送领导审阅,结果被枪毙了,科长是个“乐天派”,回来对我们笑着说“唉呀,咱生了两天,生了个怪胎啊!我是生孩子生怕了,身体虚脱了,下来你再生一个吧”。我接住手也不敢先动笔,而是把全县的总结报告全部收集了两大摞子,整整一天一夜地读看想,第二天睡了一天,晚上集中精力开始“生”,一晚上出来送给领导,领导就批示了四个字:“同意上报!”,回来后,科长双手捧着材料,就像抱着孩子似的,左端详右端详,终于笑眯眯地说,还是你生的这个孩子营养好,长得健康,讨人喜欢。写材料与生孩子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写材料,必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平时不积累,不储备,肚子里没东西,一旦接到文稿任务,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有文稿的写作,都不是从接受任务那一刻才开始的,而是调动了你平时所有的积累和储备,如果平时不留心,临时抱佛脚,到时只能是“叫地地不应,叫天天不灵”。; a+ v, P5 X3 J+ F
    ; r6 ?0 ~/ e# L5 J* N1 w
    写材料与吃饭6 G* a5 g9 e- u# P: Y/ H, g
( W8 {9 s0 q0 x$ N( I
    在一次培训班上,我说写材料说难很难,说简单也简单,就像吃饭,只要你吃得多,仔细嚼,消化好,到时一用劲就出来了。大家听了都是哈哈大笑。这比喻虽然有点低俗,但却是真理。在办公室工作时,曾经带了两个写材料的新手,天天教他们写,给他们改,过了一年时间,我们在一块儿交流,我说,你俩说说,写了这么长时间,用一句最短的话,说说这一年的体会,一个咕咕哝哝说不上来,说了一些还是有点啰嗦,抓不住要领,而其中另一个说:主任,我总结了三句话:写材料就是要全面占有,高度总结,充分借鉴,我觉得这三句话算是写材料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一听就鼓掌叫好,有这样认识和体会,说明你这一年的力没白出。然后我把那几句话完善了一下说,应该是四句话,叫全面占有,高度总结,消化提炼,借鉴创新。然后就又说到写材料和吃饭,只要你吃得多,仔细嚼、消化好,到时一用劲就出来了。所谓吃得多,就是要扩大阅读量,全面占有资料;所谓仔细嚼,就是要总结、研究、借鉴,所谓消化好,就是要认真消化提炼,然后就能创新创造。到时候一攥劲儿,材料就出来了。
; L% O/ I$ }0 b2 Y
6 b+ O5 L/ b0 J! Q* h+ p    写材料与造房子" B3 n5 g7 K" X8 U; V
- g& v: r& U% `' \1 b7 ^7 ^& o" O
   曾经写过一首不能称之为诗的诗,题目叫《造一座房子》,全诗的大致意思是:/ ]( F! n& B6 }7 }4 v
   有人造房子,安身;有人造房子,藏娇;有人造房子,存货;有人造房子,住梦;咱也造一座房子,给别人住。
6 M! t2 W. j8 T5 ?8 M5 `    领导说造一座房子吧,咱就得开始造,先是规划、设计,耽误了不少时间,吃饭时想、睡觉时想,走路时想、上厕所时想,做梦时也想,想着咋能把房子造的符合要求,还大气漂亮。: h& o$ Q& z7 B" N; \
     心里很纠结,但纠结也得造啊。于是就先备料吧,备料耗去了整整一个晚上,拉沙子、找椽子、搬砖瓦,和泥和灰,这些倒是不愁,最怕是没东西,尽管现在是买方市场,但有时合适的材料,还真是紧缺。
3 H$ S1 q$ I, D1 m/ K# S    曾经造过很多房子了,但每一座房子都很难造。再会造房子的人,也没好造的房子。但是不造不行,还得造,拿起瓦刀,该搬砖搬砖,该活灰活灰,该粉刷就粉刷,站在寂寞的脚手架上,顾不上欣赏蓝天了,顾不上欣赏鸟飞了,顶着烈日造,冒着寒风造,该加班加班,该熬夜熬夜。
" T9 z! u( T1 |# d# {5 }. _, ~* N    造一座房子很不容易,当个好匠人也很不容易,虽然好赖总要造成的,但造一座好房子很不容易,常常自己造的房子,别人说造的不错,可自己都不认识了。
' `8 f# E. e+ z   造吧,造吧,有人造房子自己住,咱造的房子,给领导住!
5 |: p" E4 L% w$ {$ M  Z   写成后,有朋友看不懂,说你给领导造的是什么房子,我说是格子房,他还不懂,我说咱造的这房子,得看着大气,住着舒服,领导住上,还有人鼓掌喝彩!他说,啊,你说的是写材料啊!呵呵,个中滋味和道理,都在这不成体统的诗中矣!* d  }: _! f3 x) ?2 {$ V( G
   ; R. M' D4 D8 }, ]; c
   写材料与美 女3 z; q# X  Y! T- w0 v, ^! {: D- _; M+ m
   
( h7 R9 b( q- R. |! q) M  A2 `3 t- E5 c2 F# V4 z' i
) p4 b$ {1 G6 O( L
  其实这个比喻不是俺老余的创造,是一个叫韩石山的山西作家写的一篇文章叫《散文的品格与乐趣》,说的虽是散文,但对写材料不无借鉴意义。其原文如此:凡散文作家,提笔属文之前,心中一定先要存一材夜思形象。其文章的整体,要似材夜思之体型,该凸的凸,该收的收,详略是也。其文章的亮点,要似材夜思之目,顾盼流莹,勾人魂魄,所谓文眼者是也。其文章的见识,要打动材夜思之心,不同凡响,迥异流俗,所谓超卓是也。苟能如此,虽是一篇寻常之文,无异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d# Y! R- j. y" Y# Q/ H, r" E
    你看,大家还是大家啊!写到这里,真诚祝愿大家填饱大肚子,盖个好房子,娶个好女子,生个好孩子。0 n% |* [6 u+ U1 f& N
    行笔至此,老余忽有心想征集一下秘友们关于写材料的比喻,当然愈有趣愈好,老余孤陋寡闻,在此恭请各位不吝赐教啦!4 R6 I8 T1 W) d6 u5 i% n% j7 k
  
0 S) s3 U* A) U  x, y   ' s5 |# Q* v* ?: K, t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4 17:54
哈哈,美 女变成材夜思啦!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7-24 18:05
感谢余兄的“美 女”文章,从头到脚欣赏了一番,秀色可餐,大饱眼福。献{:soso_e163:}
作者: LWJ147789    时间: 2013-7-24 19:15
哈哈,美 女变成材夜思啦!
作者: 参谋助手    时间: 2013-7-24 20:34
学习。。。。。。。。
作者: 陕西小秘    时间: 2013-7-25 00:01
全面占有,高度总结,消化提炼,借鉴创新  写材料的四个阶段 真是高手啊  之舰前辈
作者: 刀刀鱼    时间: 2013-7-25 08:52
很形象生动的比喻。感同身受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5 11:19
夜猫子 发表于 2013-7-24 18:05 + S0 W0 G* U/ i* {5 Y0 d
感谢余兄的“美 女”文章,从头到脚欣赏了一番,秀色可餐,大饱眼福。献
9 X. j) x. x7 [+ b. P, J
谢谢版主鼓励,谢谢!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5 11:21
参谋助手 发表于 2013-7-24 20:34
* n8 [- F- d4 A- }; Q7 b: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 r. u( K+ Y: q; i8 h* {9 b! n谢谢。。。。。。。。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5 11:22
陕西小秘 发表于 2013-7-25 00:01 & V; E% ~. ]+ M+ }% l
全面占有,高度总结,消化提炼,借鉴创新  写材料的四个阶段 真是高手啊  之舰前辈
6 z" k1 l- \0 v6 s
谢谢陕西朋友,高手不敢当,大家多交流!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5 11:23
刀刀鱼 发表于 2013-7-25 08:52
4 l8 ~# J4 h. v+ ~! A% i很形象生动的比喻。感同身受
/ ]- W% b' q* }1 |2 c
很简洁有力的夸奖。谢谢鼓励!
作者: smhmilymzz    时间: 2013-7-25 11:59
好吧,我主要注重的是最后的借鉴,创新不敢当,老老实实复制粘贴加领导思维。
- \. [" Q1 U+ {0 n2 i! f$ F; j+ @
* v; n$ P* V/ b, i6 e# ]3 Z
我还是想看看最后的美 女表述会如何的精彩
作者: /ty雪儿    时间: 2013-7-25 13:38
本帖最后由 /ty雪儿 于 2013-7-25 13:39 编辑
. T8 D4 B7 h1 B5 R7 n# Z$ Z
# z+ y4 O5 p& h! c% r这篇文章让我感觉与以寓教于乐方式的快乐教学很相似。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更能加深记忆。枯燥的文字经余老秘这么一比喻立即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语言风趣幽默,韵味十足,不禁让我开怀大笑。笑归笑,笑完后一细想确实是那么回事。接下俺就去好好学习如何“填饱大肚子,盖个好房子,变个大美 女,生个好孩子。”{:soso_e120:}- K2 L: W) S9 T2 [/ K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5 15:34
/ty雪儿 发表于 2013-7-25 13:38 5 O$ a% k/ ^3 k+ R/ R+ l) T
这篇文章让我感觉与以寓教于乐方式的快乐教学很相似。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更能加深记忆。枯燥的文字经余 ...

; o" V) i" V( H& l谢谢雪儿,看到你的点评,怎是一个谢字能够表达,想起汪国真的那首《让我怎么感谢您》了,呵呵。送给你也送给夜猫子等热情支持的版主和网友!
作者: 放歌    时间: 2013-7-25 17:40
本帖最后由 /ty雪儿 于 2013-7-26 09:42 编辑
% h( K& d& Q, }- v6 A( ]
3 f) ~7 w) u) [, t一看就是高手,很想看看作者是怎么比喻美 女的。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5 18:19
smhmilymzz 发表于 2013-7-25 11:59 4 Q3 A& W/ ]# X3 v( J' S& v* o
好吧,我主要注重的是最后的借鉴,创新不敢当,老老实实复制粘贴加领导思维。
# t3 T1 e. t9 M
复制粘贴加领导思维。恩。说得好!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5 18:20
放歌 发表于 2013-7-25 17:40
$ q% [# R" V4 j" g: S  Z一看就死高手,很想看看作者是怎么比喻材夜思的。

. L! ]4 m. N4 m8 H1 k; D高手不敢当。看看失望了吧?呵呵
作者: Alberich    时间: 2013-7-25 19:15
花了三天时间,弄好一份材料!头晕。材料是一件倾注了心血的作品!
作者: 放歌    时间: 2013-7-26 08:41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7-25 18:20 & E2 \1 f* }& P  O3 \: ]# r
高手不敢当。看看失望了吧?呵呵

5 A1 ]+ x9 D- P% j5 C/ O- @没有失望哈,你太谦虚了哟。我入职刚一年,感觉差的太多了,路漫漫啊。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6 10:55
Alberich 发表于 2013-7-25 19:15
) y5 Z6 K; P$ ?1 O, M9 I" W花了三天时间,弄好一份材料!头晕。材料是一件倾注了心血的作品!

) `/ I# g  C0 c# j1 C% _+ _说的极是,哪个材料不是让人绞尽脑汁,扒皮抽筋的?好在弄好了,赶紧歇歇吧。
作者: hnhsez    时间: 2013-7-29 10:16
好文章啊,比喻形象、贴切,把写材料的苦与难展现得淋漓尽致啊
作者: 竹叶红了    时间: 2013-8-11 23:32
形式活泼,引人入胜,很好的文章
作者: 离得胜    时间: 2014-1-3 09:49
鲜活的比喻,让人看后静脉全通!大叫一声赞歌!
作者: 山水性情    时间: 2014-1-17 16:15
构思新,立意新,视角新,内容新,“四有新文”。学习了。
作者: 樱花漫飞    时间: 2014-1-17 16:29
比喻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想一口气看完。
作者: 低调的咖啡    时间: 2014-1-17 17:16
比喻很生活化 很经典  学习下
作者: 走进樱桃村    时间: 2014-2-6 20:14
看看隐藏内容想,学习学习!!
作者: 企业秘书    时间: 2014-2-7 09:25
视角独特,启人深思,诙谐中道真谛,幽默里道真知。
作者: huanhuan    时间: 2014-2-23 16:56
启人深思,诙谐中道真谛,幽默里道真知。
作者: 周末    时间: 2014-2-24 22:26
比喻的很恰当,也很形象,一看就知道是自身老秘
作者: 崔智友    时间: 2014-2-25 09:19
很形象,写材料需长期积累,借鉴消化吸收创新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5-4-27 11:35
关于写材料的几个比喻(文秘杂谈)  学习了
作者: 花语玫瑰    时间: 2015-4-27 15:57
比喻生动贴切,很有创意.
作者: 后来    时间: 2015-4-27 17:23
比喻恰当啊,我现在就是肚子里没有货,写不出来啊。
作者: 清泉煮酒    时间: 2015-4-27 20:32
生孩子是痛苦,但是人家肚子里有哇,不象写材料,你肚里没货,还非逼着生!7 I2 r0 m2 ~: b# M2 ~, l1 ^6 [
精辟啊!不生还不行……永远是政策外生育,不知什么时候就要生了……
作者: 听涛人    时间: 2015-5-12 13:54
这些比喻很有意思,值得好好品味
作者: 冰心玉壶    时间: 2015-5-12 14:32
有意思,学习了,赶明儿自己也生一个。
作者: 令狐少侠    时间: 2016-1-15 21:33
经典啊,写尽了文字工作者的心酸
作者: 南海鸿鹄    时间: 2016-1-29 16:05
楼主写材料都写出心得来了,可见功力之深厚。像我这样还在材料入门阶段徘徊的人,虽有点心得,但没有楼主总结得这样深刻。估计楼主这样深刻的心得也是经历过惊心动魄的大战役才得到的。
作者: 请请    时间: 2017-3-11 20:54
,整整一天一夜地读看想,第二天睡了一天,晚上集中精力开始“生”,一晚上出来送给领导,领导就批示了四个字:“同意上报!”,回来后,科长双手捧着材料,就像抱着孩子似的,左端详右端详,终于笑眯眯地说,还是你生的这个孩子营养好,长得健康,讨人喜欢。写材料与生孩子的故事说明一个道
作者: 老米偶像    时间: 2017-3-15 15:29
真是游刃有余,真爽,666
作者: warship66    时间: 2017-3-20 12:50
写材料都写出心得来了,可见功力之深厚。
作者: 撼树蚍蜉    时间: 2017-3-20 14:05
,所谓两难,就是“比吃屎难、比生孩子难”;是所谓“一拽”,就是“磨盘压住鸟,痛也得拽”。
作者: 小秘书059    时间: 2017-3-20 14:12
写材料想要做到提纲挈领,妙笔生花,就要有广泛的阅读量,大量的知识储备,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越。
作者: 舞墨    时间: 2017-3-21 15:51
写成后,有朋友看不懂,说你给领导造的是什么房子,我说是格子房,他还不懂,我说咱造的这房子,得看着大气,住着舒服,领导住上,还有人鼓掌喝彩!他说,啊,你说的是写材料啊!呵呵,个中滋味和道理,都在这不成体统的诗中矣!
作者: 十二月的八戒    时间: 2017-8-18 10:59
高!!!!!!!!!!!!!!!!!!!实在是高
作者: 诸葛复兴    时间: 2017-8-18 14:16
形象的比喻,将如何写材料作了很好的分享
作者: ~不惹塵埃~    时间: 2017-8-18 17:18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拆字做人    时间: 2017-8-19 16:15
  其实这个比喻不是俺老余的创造,是一个叫韩石山的山西作家写的一篇文章叫《散文的品格与乐趣》,说的虽是散文,但对写材料不无借鉴意义。其原文如此:凡散文作家,提笔属文之前,心中一定先要存一材夜思形象。其文章的整体,要似材夜思之体型,该凸的凸,该收的收,详略是也。其文章的亮点,要似材夜思之目,顾盼流莹,勾人魂魄,所谓文眼者是也。其文章的见识,要打动材夜思之心,不同凡响,迥异流俗,所谓超卓是也。苟能如此,虽是一篇寻常之文,无异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1 n1 e6 z# Q; k: u! D: X
6 K  R6 F3 {' T; P; }
作者: 734669039    时间: 2017-8-19 20:10
刚接触给领导写材料,看了楼主的帖子,真是形容的非常贴切啊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7-8-26 17:25
造吧,造吧,有人造房子自己住,咱造的房子,给领导住
作者: rgpyq    时间: 2017-8-26 21:34
材料怎么和材夜思扯上关系呢?先看看再说. N$ N, W& ]0 u

作者: 今朝    时间: 2017-9-13 18:19
生动形象,比喻得当,一语双关,内涵丰富。
作者: 江天一色    时间: 2017-9-13 19:04
《新闻联播》亦如是,官员们看见政坛风云,企业家看见发展机遇,农民们看见致富途径,小市民看见国家大事,学生们看见宣传和卖萌。总之,心里装着什么,就能看见什么。作者:皮小只 来源:“新闻传播学研”
作者: 雒田里    时间: 2017-9-13 19:34
写成后,有朋友看不懂,说你给领导造的是什么房子,我说是格子房,他还不懂,我说咱造的这房子,得看着大气,住着舒服,领导住上,还有人鼓掌喝彩!他说,啊,你说的是写材料啊!呵呵,个中滋味和道理,都在这不成体统的诗中矣!
作者: 一步一步走    时间: 2017-10-25 21:19
=================================
作者: (り.尐瑋彁ㄨ    时间: 2019-7-23 15:58
写材料,必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平时不积累,不储备,肚子里没东西,一旦接到文稿任务,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