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i. j, D5 I3 M" s& S 这里还要特别讲一下近代高人曾国藩,他可以说是把“退”的战略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大家知道,曾国藩是对清王朝有大功劳的人。他率领以湖湘弟子为主体的湘军打败了来势汹汹的太平军,后来又打败了捻军,从而挽救了汲汲可危的清王朝。当时的满清统治者对他是又感激,又警惕。凭威望、凭实力,晚年的曾国藩完全可以借势而上,有更大作为。后人在评价他时,也曾有人说曾国藩是当时唯一一个与奕亲王一样,可以取代满清皇帝的人。但曾国藩在立了大功、个人威望到达了顶点之后,激流勇退,毅然自贬官职,主动遣散湘军,让同样立有大功的兄弟亲属回乡务农,这令当时很多人不解。然而,正是曾国藩的主动退让,避免了满清王朝对他的妒恨和因此而可能引来的杀身之祸,得以全身而退,安度晚年。他的子孙也得以连续出了几代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使清王朝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内乱,出现了短暂的同治中兴。因此,曾国藩的退让于己于国都是明智之举。8 u6 g0 F+ k' G+ b" c9 Q! A5 k
进乎,退乎,人生的大智慧是否深藏于此,年轻的朋友不妨深思之。(本文作者系中共岳阳市委原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原主任)* F4 y( [/ `1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