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接待上级礼仪规程 [打印本页]

作者: 办公室业务    时间: 2013-8-28 19:37
标题: 接待上级礼仪规程
本帖最后由 办公室业务 于 2013-8-28 19:38 编辑 " l4 Z+ w* J$ C9 k- B7 |1 r' K

5 @8 R" ^$ ~" s' q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接待工作更是如此,一般来讲,针对上级部门来访,作为下级,接待礼仪要做到: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体现尊重。具体说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4 v( w  a$ z! }& j. {" s(一)胸有成竹,熟知程序;搜集信息,充分准备。在接到接待来访任务时,要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除了掌握对方来访的目的外,还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要对来访人员信息了如指掌,提前了解每个来访人员的基本信息,越详细越好,即尽可能地搜集来访人员的详细信息,如果不能提前掌握,就要在接待过程中通过言语交流对该类信息进行了解搜集;另一方面要对接待工作的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接待过程中要经历的每个环节都要熟悉,每个场合都要了解。例如来访人员要下榻的饭店、宾馆,需要参观的厂房或生产流水线的地点,座谈会安排的会议室布局等,去每个地点的时间顺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 G6 \/ ^! a6 W
(二)安排布置,滴水不漏;制定方案,安排落实。在确定来客的目的和流程后,根据掌握的人员信息,就要着手安排接待工作,主要是针对来访流程做好具体安排。
  k" P  B, t* f, Q9 @: u( t(1)根据对方乘坐的交通工具安排迎接路线和车辆,根据对方乘坐的车次、航班、轮船及到站时间提前半小时到站台、机场或者码头等候即可。* W4 }: E, G3 |& B# G# q5 \
(2)根据提前收集的人员信息,安排与来客身份、职务相当的人员进行接待,按照尊重原则,一般要求与对方级别对等或者稍微高一级的人员现场招待为最好。若因某种原因,相应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应向客人作出礼貌的解释。& b* c( W2 m* P( G1 }: v
(3)根据来客的访问目的提前将安排流程制定好,并在第一时间告知来客,包括下榻的宾馆、招待所,就餐地点,时间安排,要主动介绍住所的设施、环境情况,将活动的计划、安排交予客人,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如果客人对活动流程有自己的意见,可以根据客人需要进行调整。安排流程要顺畅。
2 H* W" Q' A! S. w2 j(4)礼尚往来:送礼的礼仪。首先了解受礼对象的习惯和个性,他是什么身份,有什么爱好,有哪些习惯和忌讳。礼品的价格标签一定要撕下。避免将同样的礼物同时送给相识的两个人,那样会让人觉得你在搞“批发”。
5 U/ s3 F0 y9 O5 g% {! N* v9 I一般在初次见面送没有什么价值的小纪念品。交往中送礼能提升对方的好感。工作完成之后送礼,会让客人印象更深,是加深友谊期待合作延续的方法。" [2 Q2 H0 ^/ b( c) B0 F
一般要亲自交给别人,如果礼物过大,可以请其他人帮助递交,但是自己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并向对方说明一下。如果人多要注意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上司后下级。礼品比较新颖的话有必要说明具体用途、用法,好让对方对你送的礼物更加了解,介绍礼品寓意的时候也要多讲几句吉祥话。
; d  N0 M/ o; j4 y- @9 d4 x+ D(5)宴会祝酒礼仪。敬酒也就是祝酒礼仪,是指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提出某个事由而饮酒。在饮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类的话甚至主人和主宾要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祝酒词内容越短越好。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如果致正式祝酒词,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不能因此影响来宾的用餐。祝酒词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1 `% ]. D. d! E* Q
在饮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
, s0 \. l( Y- ?! X2 r3 A6 w有人提议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样子。将酒杯举到眼睛高度,说完“干杯”后,将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然后,还要手拿酒杯与提议者对视一下,这个过程就算结束。
( }. Z- ]+ k- s, w. r5 y& d如果因为生活习惯或健康等原因不适合饮酒,也可以委托亲友、部下、晚辈代喝或者以饮料、茶水代替。作为敬酒人,应充分体谅对方,在对方请人代酒或用饮料代替时,不要非让对方喝酒不可,也不应该好奇地“打破砂锅问到底”。现在规定,请客如果灌酒造成事故,也是要负一定的责任。- B" K1 d& q: T7 ]: Z) J, K
(三)认真对待,注意细节。在接待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细节,尤其是在座次、引导、介绍、座谈等环节容易被忽略的行为细节。
2 g/ T! M! h* l" F1 l(1)座次安排:讲究顺序。小轿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 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服务于自己的夫人,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K  ]. Q) h7 C3 ]
女士登车不要一只先踏入车内,也不要爬进车里。需先站在座位边上,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姿势。
5 v: z: Z( |$ F* Q9 N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后排左侧为末席。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 v$ E+ R0 h0 G. C主席台座次。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名签,以便领导同志对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后互相谦让。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几个机关的领导人同时上主席台,通常按机关排列次序排列。可灵活掌握,不生搬硬套。如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适当往前排,而对一些较年轻的领导同志,可适当往后排。另外,对邀请的上级单位或兄弟单位的来宾,也不一定非得按职务高低来排,通常掌握的原则是:上级单位或同级单位的来宾,其实际职务略低于主人一方领导的,可安排在主席台适当位置就座。这样,既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又使主客都感到较为得体。 ' z( }- Y# E- z& w! U
领导同志到会场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实,并告之上台后所坐方位。如主席台人数很多,还应准备座位图。如有临时变化,应及时调整座次、名签,防止主席台上出现名签差错或领导空缺。还要注意认真填写名签,谨防错别字出现。
* X" l% Q! h+ p2 s* V合影座次与主席台座次相同。0 L: l. `  i; ^  N* n# H5 h
宴请客人,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随意。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场景有特殊因素,应视情而定。
, \) j! ^6 ~) n2 t(2)引导礼仪:注意姿势,正确引导。一般请客人走在右边,主陪人员要和客人并排走,不能落在后面;其他陪同人员走在客人和主陪人员身后。在走廊里,一般来讲内侧高于外侧,前方高于后方。右侧就是内侧,墙就是内侧。接待人员应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如果客人是女同志,同时穿的是短裙,则要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如果客人不认路,前进方向不明确的话,陪同者应走在客人左前方几步。转弯、上楼梯时要回头以手示意,有礼貌地说“这边请”。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原因是安全和方便。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 O/ Z$ ~6 P8 C, Q# c# l  t# Q4 a(3)接待过程礼仪。接待客人时,尽量避免开放式的问题,因为开放式问题会给客人无限选择,最好采用封闭式问题,给出所有选择,让客人从中挑。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规则。一般来讲,介绍顺序为: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如果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引领到房间后,不要径直离去,要稍等片刻,将客人送到驻地,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6 m% Z4 Z: d6 u" K/ h. I/ q. j9 k( S

2 D: d, }1 r6 K5 R& J' v
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工作艺术性的体现,只有在日常接待工作中不断地磨练才能不断提高接待工作水平,进入熟能生巧的境界。(作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刘大宁 )9 Q( w8 }! ]. L

作者: 杨弘毅    时间: 2013-8-30 15:14
刚好用上,学习学习!
作者: 续杯咖啡    时间: 2013-8-30 15:25
这篇文章确实是精品,稿费不多,不轻易回帖
作者: 华容秘书    时间: 2013-9-4 19:56
迎来送往的学问,讲的很好,很实用
作者: 都是天涯人    时间: 2013-9-7 16:18
深受教育!!!!!!!!!!!!!!!!!!!!!!!!!!!!!!!!!!
作者: 小兵虾米    时间: 2013-9-9 09:23
学习学习!{:soso_e100:}
作者: huangqing51    时间: 2013-9-9 09:29
新手上路,前来学习了
作者: jiangxiaoyu1975    时间: 2013-9-10 10:50
正在学习中,谢谢楼主。
作者: jm7788    时间: 2013-9-16 06:51
接待礼仪关系到仕途前程
作者: 沂水秘书    时间: 2013-9-22 09:35
对于,接待是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内容啊
作者: chyzhang    时间: 2014-1-15 15:18
讲的很好,很实用。谢谢分享~~~~~~~~~~`
作者: 飓风守望    时间: 2014-1-26 13:05
确实是很实用的材料
6 D( r" O4 \5 W) ?( A; i3 t5 s/ H
作者: 飓风守望    时间: 2014-1-26 13:09
确实是很实用的材料
4 {( b) W& a( B8 [' ^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4-3-13 12:05
说的很好,很值得学习
作者: 淡之    时间: 2014-3-19 10:25
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作者: 食猫的老鼠    时间: 2014-3-19 13:13
很全面,很受用,很好用
作者: 食猫的老鼠    时间: 2014-3-19 13:14
很全面,很受用,很好用,。。。
作者: 食猫的老鼠    时间: 2014-3-19 13:15
很全面的接待礼仪,学习了
作者: 心灵的旅行    时间: 2014-3-19 17:23
全面实用,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必备知识
作者: 梦星魂    时间: 2014-3-19 23:57
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作者: nbflyinghawk    时间: 2014-3-24 08:34
非常有用,学习了,谢谢!4 [9 n! z, y9 N' Q

作者: ivywi    时间: 2014-3-24 11:37
学习来了,谢谢分享。
作者: 文如泉    时间: 2014-3-24 14:28
学习学习,认真学习,时常复习
作者: 咪兔    时间: 2014-3-27 08:26
学习。。。。。学习。。。。。
作者: 沙漠之鹰    时间: 2014-3-27 15:15
如何待人接物,真的要学而不思则罔一下了!感谢楼主发文@
作者: 华盛顿秘书    时间: 2014-3-28 08:21
认真学习了。很好很受用
作者: 贺卡泥    时间: 2014-3-31 16:20

' S* `$ ]' l1 x% x: c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作者: 初见    时间: 2014-4-10 09:14
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作者: 玩着学    时间: 2014-4-14 09:37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作者: 冬迹    时间: 2014-4-15 08:43
谢谢,学而不思则罔,以后在工作中好好实践运用
作者: 黄一行    时间: 2014-4-16 13:46
引导礼仪:注意姿势,正确引导。
作者: 咸阳秘书小李    时间: 2014-4-21 09:40
受益匪浅啊。学习了、太有用了!
作者: 静女其姝    时间: 2014-4-30 09:32
正要找这样的材料进行学习,办公事无小事,这些礼仪规范是必须学习的,老秘网真贴心啊
作者: 秦豆豆    时间: 2014-5-4 11:39
刚调整到部门的综合处工作,这些礼仪知识极度匮乏,讲的很详细,也纠正了我的一些定性思维模式,感谢啊
作者: ┦征程﹏    时间: 2014-5-12 20:36
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如果客人不认路,前进方向不明确的话,陪同者应走在客人左前方几步。转弯、上楼梯时要回头以手示意,有礼貌地说“这边请”。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
作者: AFS    时间: 2014-5-14 00:58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作者: 肇庆秋阁    时间: 2014-5-14 16:46
正要找这样的材料进行学习,办公事无小事,这些礼仪规范是必须学习的
作者: 廖强    时间: 2014-5-16 17:46
迎来送往,很复杂,规矩真是很多。
作者: 再见青春    时间: 2014-5-16 18:19
对于,接待是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内容啊
作者: 葡萄柿子    时间: 2014-5-17 10:32
目前的形势虽然少了过去那种频繁的接待,但是接待问题始终是一个很深的学问,需要不断的摸索,简约不失礼节。
作者: 网言网语    时间: 2014-10-15 10:06
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
作者: 凌达市    时间: 2014-10-15 14:04
这个有时候还需要努力的去改正,接待过程中总会有不少失误,比如人员名单会出现错误。领导致辞稿也会出现错误 ,大家可以多留心。
作者: 寒枫洒月    时间: 2015-7-21 08:29
人从中挑。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规则。一般来讲,介绍顺序为: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如果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引领到房间后,不要径直离去,要稍等片刻,将客人送到驻地,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
作者: 小燕子    时间: 2015-7-21 09:31
文章讲述详细周全,有教科书的作用,看后获益匪浅,为以后的接待工作指明方向。
作者: 小燕子    时间: 2015-7-21 09:36
文章讲述详细周全,有教科书的作用,看后获益匪浅,为以后的接待工作指明方向。
作者: 冽风    时间: 2015-7-21 10:33
接待工作是门大学问,楼主辛苦了,学习学习。
作者: 永远在路上    时间: 2015-7-21 10:48
有学习的价值,值得反复揣摩学习、研究。用心思考
作者: 敲敲打打    时间: 2015-7-21 11:16
刚到机关部门工作,学习了
作者: 峥嵘    时间: 2015-7-21 11:32
引导礼仪:注意姿势,正确引导。
作者: wb236708303    时间: 2015-7-28 16:47
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5-7-28 17:53
这个对办公室来说,很实用。先收藏了,以备后需
作者: 东风吹    时间: 2015-8-23 17:56
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接待工作更是如此,一般来讲,针对上级部门来访,作为下级,接待礼仪要做到: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体现尊重。具体说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b: n3 Z$ O: ~6 ~& \* T" l/ V+ w9 n! G; W( v  p- I
(一)胸有成竹,熟知程序;搜集信息,充分准备。在接到接待来访任务时,要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除了掌握对方来访的目的外,还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要对来访人员信息了如指掌,提前了解每个来访人员的基本信息,越详细越好,即尽可能地搜集来访人员的详细信息,如果不能提前掌握,就要在接待过程中通过言语交流对该类信息进行了解搜集;另一方面要对接待工作的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接待过程中要经历的每个环节都要熟悉,每个场合都要了解。例如来访人员要下榻的饭店、宾馆,需要参观的厂房或生产流水线的地点,座谈会安排的会议室布局等,去每个地点的时间顺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w' R8 K% m* s. Z5 j: ~/ R  s& M
(二)安排布置,滴水不漏;制定方案,安排落实。在确定来客的目的和流程后,根据掌握的人员信息,就要着手安排接待工作,主要是针对来访流程做好具体安排。
8 N6 ^  ]2 q, m4 t  T6 x(1)根据对方乘坐的交通工具安排迎接路线和车辆,根据对方乘坐的车次、航班、轮船及到站时间提前半小时到站台、机场或者码头等候即可。
. ~) e. W8 l' \; ](2)根据提前收集的人员信息,安排与来客身份、职务相当的人员进行接待,按照尊重原则,一般要求与对方级别对等或者稍微高一级的人员现场招待为最好。若因某种原因,相应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应向客人作出礼貌的解释。: @% F3 b; `, ^9 t0 G) O, _8 ]0 |! W; e' ?) M9 ~' p
(3)根据来客的访问目的提前将安排流程制定好,并在第一时间告知来客,包括下榻的宾馆、招待所,就餐地点,时间安排,要主动介绍住所的设施、环境情况,将活动的计划、安排交予客人,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如果客人对活动流程有自己的意见,可以根据客人需要进行调整。安排流程要顺畅。1 k+ w. ^3 I+ J! ~7 `
(4)礼尚往来:送礼的礼仪。首先了解受礼对象的习惯和个性,他是什么身份,有什么爱好,有哪些习惯和忌讳。礼品的价格标签一定要撕下。避免将同样的礼物同时送给相识的两个人,那样会让人觉得你在搞“批发”。
1 c4 g( G1 e3 s/ u: P3 {( y一般在初次见面送没有什么价值的小纪念品。交往中送礼能提升对方的好感。工作完成之后送礼,会让客人印象更深,是加深友谊期待合作延续的方法。4 K3 t+ a/ t. Z, z( p$ x
7 W" Z0 \) f! [: H$ ]" V9 V一般要亲自交给别人,如果礼物过大,可以请其他人帮助递交,但是自己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并向对方说明一下。如果人多要注意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上司后下级。礼品比较新颖的话有必要说明具体用途、用法,好让对方对你送的礼物更加了解,介绍礼品寓意的时候也要多讲几句吉祥话。- V; e2 q3 ^2 O6 G. I
(5)宴会祝酒礼仪。敬酒也就是祝酒礼仪,是指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提出某个事由而饮酒。在饮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类的话甚至主人和主宾要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祝酒词内容越短越好。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如果致正式祝酒词,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不能因此影响来宾的用餐。祝酒词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
" X7 t8 z* W# I+ A  c4 R' P4 Y+ T1 v在饮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
: N3 o8 n! M+ E有人提议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样子。将酒杯举到眼睛高度,说完“干杯”后,将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然后,还要手拿酒杯与提议者对视一下,这个过程就算结束。. |( y- M9 Z( O! D: v) ~
* h. R5 s0 W, h& [' |如果因为生活习惯或健康等原因不适合饮酒,也可以委托亲友、部下、晚辈代喝或者以饮料、茶水代替。作为敬酒人,应充分体谅对方,在对方请人代酒或用饮料代替时,不要非让对方喝酒不可,也不应该好奇地“打破砂锅问到底”。现在规定,请客如果灌酒造成事故,也是要负一定的责任。( v9 c0 ?4 O' U7 E  y) K- i6 n  K/ U7 J& v
(三)认真对待,注意细节。在接待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细节,尤其是在座次、引导、介绍、座谈等环节容易被忽略的行为细节。4 q, D6 V) g& v
(1)座次安排:讲究顺序。小轿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 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服务于自己的夫人,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5 j+ q/ X; Y) i( |, b- N/ n& C4 `
7 G$ B4 F2 y) g/ g女士登车不要一只先踏入车内,也不要爬进车里。需先站在座位边上,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姿势。8 m8 y, B! ]  H3 B, \: m! `
2 G( M! A" }8 N: U# J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后排左侧为末席。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p# ?. h& _* y4 H2 S( \' j$ A" C# f
3 A/ G7 U" i$ B0 {) M主席台座次。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名签,以便领导同志对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后互相谦让。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几个机关的领导人同时上主席台,通常按机关排列次序排列。可灵活掌握,不生搬硬套。如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适当往前排,而对一些较年轻的领导同志,可适当往后排。另外,对邀请的上级单位或兄弟单位的来宾,也不一定非得按职务高低来排,通常掌握的原则是:上级单位或同级单位的来宾,其实际职务略低于主人一方领导的,可安排在主席台适当位置就座。这样,既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又使主客都感到较为得体。 ! o+ P2 ]- ]: |
领导同志到会场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实,并告之上台后所坐方位。如主席台人数很多,还应准备座位图。如有临时变化,应及时调整座次、名签,防止主席台上出现名签差错或领导空缺。还要注意认真填写名签,谨防错别字出现。$ U- X9 B5 b& p$ Y6 B' d  @, ~  d6 e
合影座次与主席台座次相同。$ k0 M  x8 H% f) T
宴请客人,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随意。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场景有特殊因素,应视情而定。9 Q# t' e7 J- d/ i( c
(2)引导礼仪:注意姿势,正确引导。一般请客人走在右边,主陪人员要和客人并排走,不能落在后面;其他陪同人员走在客人和主陪人员身后。在走廊里,一般来讲内侧高于外侧,前方高于后方。右侧就是内侧,墙就是内侧。接待人员应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如果客人是女同志,同时穿的是短裙,则要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如果客人不认路,前进方向不明确的话,陪同者应走在客人左前方几步。转弯、上楼梯时要回头以手示意,有礼貌地说“这边请”。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原因是安全和方便。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 w1 f. b5 |% ~" ?* ^# o* j  v(3)接待过程礼仪。接待客人时,尽量避免开放式的问题,因为开放式问题会给客人无限选择,最好采用封闭式问题,给出所有选择,让客人从中挑。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规则。一般来讲,介绍顺序为: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如果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引领到房间后,不要径直离去,要稍等片刻,将客人送到驻地,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作者: xuetingxun2010    时间: 2015-8-29 16:40
公务接待礼仪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实践中,处理得当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中
作者: 钟丁丁    时间: 2015-12-1 10:39
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作者: 学学学老秘    时间: 2015-12-1 10:59
好繁琐····不过值得收藏学习,万一有用得上的一天呢
! Q  K% q7 {/ ]( `3 \% t% B
作者: 牵右手。不离    时间: 2015-12-1 14:51
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接待工作更是如此,一般来讲,针对上级部门来访,作为下级,接待礼仪要做到: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体现尊重。
作者: 赵小七    时间: 2016-12-28 11:39
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引领到房间后,不要径直离去,要稍等片刻,将客人送到驻地,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
作者: 公文学习者    时间: 2016-12-28 17:18
这个很值得学习,收藏了
作者: xyzh004    时间: 2016-12-28 17:45
接待过程礼仪。接待客人时,尽量避免开放式的问题,因为开放式问题会给客人无限选择,最好采用封闭式问题,给出所有选择,让客人从中挑。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规则。一般来讲,介绍顺序为: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如果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引领到房间后,不要径直离去,要稍等片刻,将客人送到驻地,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作者: 我家的you    时间: 2016-12-29 09:47
好好红啊红啊好好好哈哈啊哈好好
作者: lizhongjun    时间: 2016-12-29 10:58
写得很有广度、深度、见度和锐度,值得借鉴和学习。
作者: 小青虫333    时间: 2016-12-29 11:14
中国是礼仪之邦  我们无论身处何职  都该礼貌待人
作者: 新手告急    时间: 2016-12-29 16:10
车不要一只先踏入车内,也不要爬进车里。需先站在座位边上,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姿势。 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后排左侧为末席。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主席台座次。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名签,以便领导同志对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后互相谦让。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几个机关的领导人同时上主席台,通常按机关排列次序排列。可灵活掌握,不生搬硬套。如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适当往前排,而对一些较年轻的领导同志,可适当往后排。另外,对邀请的上级单位或兄弟单位的来宾,也不一定非得按职务高低来排,通常掌握的原则是:上级单
作者: 发热的金子    时间: 2021-11-26 18:25
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工作艺术性的体现,只有在日常接待工作中不断地磨练才能不断提高接待工作水平,进入熟能生巧的境界。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