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秘友:
根据北纬30度网友的提议,老秘网新开辟了“重温经典读书会”专栏,每周选择一篇经典文章进行集中学习交流讨论。30度网友认为,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便于大家自我掌握时间进行研读;第二,通过撰写学习心得,让大家真正能通过学习,有所收获;第三,综述阶段的案例分析,各抒己见,能起到碰撞启发,抛砖引玉共同提高的效果。对此,老猫很赞同,于是立即行动,拟定活动初步方案,本周开展第一期,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参与。
一、活动内容
本周集中学习一篇经典短文:“愚公移山—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闭幕仪式上的讲话”。欢迎各地网友推荐下期学习内容,可直接发布在“重温经典读书会”版块或“投稿区”,并在标题注明“重温经典”。
二、参与形式
(1)在活动主题贴直接回复,略谈自己对推荐文章的学习心得;
(2)如体会文章篇幅较长,可直接在“重温经典读书会”版块发布新贴;
(3)在14260122等老秘网三个QQ群进行充分交流讨论;
(4)每周六邀请业务水平较高的专家或网友进行综述讲解。
三、活动要求
重点围绕“本篇文章好在哪里?从这篇文章你学到了什么?”来谈心得、写体会。所写心得必须是原创文章,字数上不作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建议不少于100个字。(特别提醒,请不要回复无意义的“水贴”,否则将重扣稿费)
四、奖励办法
对所有在活动主题贴进行回复点评的网友,视质量与篇幅均予以10-30个稿费奖励;
对所有在“重温经典读书会”版块发布学习心得原创文章的网友予以50个稿费奖励;
对所有积极推荐经典文章的网友予以10个稿费奖励,一经被活动采用追加奖励20个稿费。
老秘网管理团队
2013年9月16日
愚公移山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闭幕词讲话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今后的任务就是领导全党实现党的路线。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代表们对三个报告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许多同志作了自我批评,从团结的目标出发,经过自我批评,达到了团结。这次大会是团结的模范,是自我批评的模范,又是党内民主的模范。 大会闭幕以後,很多同志将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将要分赴各个战场。同志们到各地去,要宣传大会的路线,并经过全党同志向人民作广泛的解释。 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後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昨天有两个美国人要回美国去,我对他们讲了,美国政府要破坏我们,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但是我们第一要把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相区别,第二要把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相区别。我对这两个美国人说:告诉你们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我们解放区禁止你们到那里去,因为你们的政策是扶蒋反共,我们不放心。假如你们是为了打日本,要到解放区是可以去的,但要订一个条约。倘若你们偷偷摸摸到处乱跑,那是不许可的。赫尔利已经公开宣言不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到我们解放区乱跑呢? 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说明了美国反动派的猖狂。但是一切中外反动派的阻止中国人民胜利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动只是一股逆流。目前反动的逆流企图压倒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主流,但反动的逆流终究不会变为主流。现在依然如斯大林很早就说过的一样,旧世界有三个大矛盾:第一个是帝国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个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三个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这三种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发展得更尖锐了,更扩大了。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虽有反苏反共反民主的逆流存在,但是这种反动逆流总有一天会要被克服下去。 现在中国正在开着两个大会,一个是国民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一个是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两个大会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个要消灭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势力,把中国引向黑暗;一个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这两条路线在互相斗争着。我们坚决相信,中国人民将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大会的路线的领导之下,得到完全的胜利,而国民党的反革命路线必然要失败。 北纬30度(365638343) 17:09:00 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特别是对猫兄的辛勤劳动表示敬意。作为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我的想法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没有时间限制的学习心得交流平台。本周作为活动开展的第一期,我们选定的题目是《毛泽东文选》中的一篇,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阅读过,但既然作为经典重读活动,还是烦请大家以研究的态度,再次阅读,并认真撰写笔记。 对于笔记的撰写,小弟有以下几个建议:一是请大家查阅文章的写作背景。就公文写作本身来讲,无论是报告、请示等文稿,还是即时性较强的领导讲话稿,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具体的指向性、目的性,所以要求我们对文稿写作的时代特征,具体事件特征准确把握,才能理解和领会。二是请大家认真阅读,逐字逐词逐句进行研究分析,特别是文章的谋篇布局、标题拟定、措辞使用的艺术要在笔记中有所体现。
! z3 K- y- }/ n. l
8 I7 Y, y9 e& I# b
作者: 江苏省委秘书 时间: 2013-9-16 14:03
毛泽东主席的一篇经典之作,哲理深刻
作者: 子牛 时间: 2013-9-16 14:32
最近在强迫自己多学习,多看书。
N7 R+ v- c; s& U0 [3 c/ z正在看邓小平的书,愚公移山很早也看了! t+ c9 d1 A% L) J
邓小平的文章也好,毛泽东的文章也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简单、易懂、内涵深刻。
2 G5 V* K# b5 G: s; z/ G# f. e用群众的语言讲出深刻的道理,而不像现在的很多文章,读起来漂亮异常,辞藻华丽,读完一遍之后呢,记不住,读不懂。
作者: 惜途 时间: 2013-9-16 14:57
特别喜欢毛主席讲话中,深入浅出的打比喻,让“敌人”毛骨悚然,让拥护者信心百倍,充满信心。。。。
作者: 品茶论道 时间: 2013-9-16 15:13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句:毛泽东选集是宝典。最近偶尔会在求是理论网上看电子版的毛选。大学时候学毛选主要是为了考试,修学分,现在更多地关注文选里面的逻辑、文采、思辨等要素,相信读久了会很有心得的。作为中国近现代以来革命与建设的智慧结晶和指导思想,其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去研习的。
作者: 观其不语 时间: 2013-9-16 16:38
一般来说,在单位策划读书活动是个不容易的事。首先,读书小组的成员少,曲高和寡;其次,读书书目的选择也不易,众口难调;另外,激励措施也很少,难以为继。鉴于此,本人比较看好老秘网组织的这次活动,也很欣赏和感谢提出此建议的北纬30度网友。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作者: 山在那里 时间: 2013-9-16 16:42
作为中共七大,这么重要的大会总结发言,能够如此简洁、有力、清晰,不能不让人佩服毛主席老人家。9 C7 D' f7 [, V7 n# w3 C
开短会、讲短话,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说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懂的话,这是中央现在大力提倡的,也是我们身上正在缺失的。% x3 R, ~$ W# E9 @5 E; Q* y0 I
在很多地方,开会发言是有“潜gz”的,普通干部、中层干部、副职领导、正职领导、上级参会领导,发言时间逐级延长,内容服从时间,有内容要讲,没有内容也要讲,这就使得可开可不开的会,最终开了;可开短会的,开成了长会大会。. V3 _) W1 u: l4 E
会上洋洋洒洒发言,将重点冲淡了,兴致消磨了,热情降温了,有所谓的会议精神,却没实质的会议内容;有所谓的指导意见,却没有具体的工作要求,最终结果就是文山会海,大家不是在开会的路上,就是在会场玩手机、睡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参会,害怕参会。
作者: 斯岸 时间: 2013-9-16 16:45
毛主席讲话给人感觉总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像是所有事情经过他脑子之后,就变得简单,娓娓道来浅显易懂,而且像是绝世高手,随意一招,就是经典。
作者: 北纬30度 时间: 2013-9-16 17:14
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特别是对猫兄的辛勤劳动表示敬意。作为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我的想法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没有时间限制的学习心得交流平台。本周作为活动开展的第一期,我们选定的题目是《毛泽东文选》中的一篇,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阅读过,但既然作为经典重读活动,还是烦请大家以研究的态度,再次阅读,并认真撰写笔记。对于笔记的撰写,小弟有以下几个建议:一是请大家查阅文章的写作背景。就公文写作本身来讲,无论是报告、请示等文稿,还是即时性较强的领导讲话稿,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具体的指向性、目的性,所以要求我们对文稿写作的时代特征,具体事件特征准确把握,才能理解和领会。二是请大家认真阅读,逐字逐词逐句进行研究分析,特别是文章的谋篇布局、标题拟定、措辞使用的艺术要在笔记中有所体现。三是本活动每周只发一篇文章供大家学习研究,待大家接受了这个形式以后,就可以自己把自己写的东西,提交上来,大家品评,以达到借他山之石,琢个人美文之玉的目的。
作者: 张家口秘书 时间: 2013-9-16 17:49
首先我觉着,任何人或者作品都没有必要神话。历史事件总是在若干年后才会被人们总结放大它的作用,包括毛泽东当时也肯定不会想到这篇文章乃至七大深远的意义。在当时的背景下,抗战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但对于接下来共产党人的路怎么走?人们有疑虑。国民党相对强大,我们相对弱小,如何取得胜利?人们有疑虑。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全面支持国民党,我们又可以凭借什么取得胜利?人们有疑虑。本文只有1600个字,但却将这几方面疑虑说的很透,鼓舞起了人们的斗志。可以说这篇文章思路上的高屋建瓴与有的放矢才是其最大的亮点,这才是最需要学习的。
作者: 讷河市秘书 时间: 2013-9-17 07:22
我很喜欢读写关于毛主席的书,中学时代增读过权延赤写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还有《毛泽东的家世》,看过电视剧《少年毛泽东》,特别喜欢读他的诗词,大气磅礴,令人心胸开阔,烦恼的事也会随之烟消云散。对于他老人家有的是敬重、崇拜,对于他的文章总有一种怕读不懂的感觉,有时读过了也体会不出独具匠心的好处,可能这也就是他文章的高明之处,所有技巧皆化于无形之中吧!所以,很感谢有这次阅读经典,向大家学习的机会,我一定要抓住这次学习提高的机会努力阅读,努力学习,争取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作者: 南京秘书一 时间: 2013-9-17 08:51
毛主席的文章是从实践到理论,因为有先前实践的历练,才有后面文采的斐然,反观现在的写手绝大部分没有领导那样的实践经验,却被要求作文时“关起门来当领导”,没有实践,再怎么决心要站在领导高度考虑问题,也是枉然的,知易行难呀
作者: ffdorm 时间: 2013-9-17 10:10
从毛泽东中共七大的讲话可以看到,当时的文风犀利简练,言简意赅,直指要害。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在革命斗争中,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群众路线一直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工作路线,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坚持群众路线,就只有失败的下场。同时,我们能看出当时我们党领导人充满信心,斗志昂扬,这正源自我们党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作者: 嘹亮军歌 时间: 2013-9-17 11:16
重读《愚公移山》,两点感慨。一是对毛泽东同志简约、朴实、大气的文风敬佩之至;二是对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视人民大众为上帝的群众路线举双手赞成。
4 e1 t- E: u, z6 H 从《愚公移山》看现在的文风、会风,讲虚话、套话、假话的仍大有人在。本来可以用三、五十个字能说清的事情,非要洋洋洒洒地讲它个千儿八百的,从事情的背景、出处、根据、指导思想、方法步骤无不罗列其中,使人不厌其烦,结果把基层想落实的那点积极性给磨没了。这样的文风、会风害人、害己、害国家。
8 {* H. b+ V7 i6 h. A% P' A 作为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在中国,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颠覆不破的真理。然而在我们身边,象河北某镇书记之流还时常能喷出“不能给脸,给脸不要脸”的“臭气”,可耻、可恨!我们党有这样的“书记”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吗?这样的“臭鱼”离开了老百姓的“水”,会是什么样的“鱼干”呢,是“鱼渣”吧?
作者: 嘹亮军歌 时间: 2013-9-17 11:17
重读《愚公移山》,两点感慨。一是对毛泽东同志简约、朴实、大气的文风敬佩之至;二是对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视人民大众为上帝的群众路线举双手赞成。) Q9 j: g% |/ r
从《愚公移山》看现在的文风、会风,讲虚话、套话、假话的仍大有人在。本来可以用三、五十个字能说清的事情,非要洋洋洒洒地讲它个千儿八百的,从事情的背景、出处、根据、指导思想、方法步骤无不罗列其中,使人不厌其烦,结果把基层想落实的那点积极性给磨没了。这样的文风、会风害人、害己、害国家。
$ ?* M6 y" S0 j2 v5 ~+ O 作为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在中国,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颠覆不破的真理。然而在我们身边,象河北某镇书记之流还时常能喷出“不能给脸,给脸不要脸”的“臭气”,可耻、可恨!我们党有这样的“书记”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吗?这样的“臭鱼”离开了老百姓的“水”,会是什么样的“鱼干”呢,是“鱼渣”吧?
作者: 春风吹又生 时间: 2013-9-17 21:07
引经据典 把小故事创造出大寓意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说群众听的懂得话 讲人民知道的故事 这次习总在国外的演讲 文中那三个小故事 非常引人注意 用事实说话 比套话空话 好很多 多学习 多思考 多总结 多看历史 摸准规律和实际相结合 绽放新魅力!
作者: 北纬30度 时间: 2013-9-17 21:29
本周工作任务较多,至今日方有余闲,登上老秘网,想一看“重温经典读书会”活动2天以来战果,目前共有十多位网友回帖,谈了对本文赏析的一些意见,我都一并学习了。下面我也简要谈谈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一点感悟吧。首先,开始学习这篇文章我先查阅了中共七大的相关资料,以便于能够准确把握本文习作的一些背景。这样做是由于很多老秘都会告诫我们,思考任何问题都要结合时代背景、环境和具体的事件,只有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才能准确定位我们写文章的目的。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七大”正式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由华北、华中、西北等几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代表作了工作报告。正如本文开篇提到的,本次会议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详细内容可参阅: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osLhz7wFdoBYkS1dWSsbae5hMsd-hFqNq5fE4Ec1ruj8wS-pVYgptNpE5mBo9L3C6d2BGwkX45NWx8yd6ctwa)通过查阅还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党史知识的匮乏,下一步要加强党史知识的学习。其次,从本文的写作风格而言,大家都提到了毛泽东同志简约、朴实、大气的文风。我想本文用的最巧的莫过于第三段引用愚公移山的典故,借王屋、太行比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借愚公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充分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用典是写活文章的技巧,这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文章的第四段五段站在国际的高度,用很小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对待美国和苏联的态度,本来一个很大的外交问题,却用了一个小事体现出来,真可谓是深入浅出。当前我们一些朋友写文章过程中一定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面对一个很大的题目无从下笔,这就应该借鉴本文此处的写法,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文章最后收尾自然,通过对国民党、共产党召开的两次会议做了对比,指明了方向,同时鼓舞人心。
作者: 北纬30度 时间: 2013-9-17 21:29
本周工作任务较多,至今日方有余闲,登上老秘网,想一看“重温经典读书会”活动2天以来战果,目前共有十多位网友回帖,谈了对本文赏析的一些意见,我都一并学习了。下面我也简要谈谈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一点感悟吧。首先,开始学习这篇文章我先查阅了中共七大的相关资料,以便于能够准确把握本文习作的一些背景。这样做是由于很多老秘都会告诫我们,思考任何问题都要结合时代背景、环境和具体的事件,只有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才能准确定位我们写文章的目的。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七大”正式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由华北、华中、西北等几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代表作了工作报告。正如本文开篇提到的,本次会议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详细内容可参阅: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osLhz7wFdoBYkS1dWSsbae5hMsd-hFqNq5fE4Ec1ruj8wS-pVYgptNpE5mBo9L3C6d2BGwkX45NWx8yd6ctwa)通过查阅还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党史知识的匮乏,下一步要加强党史知识的学习。其次,从本文的写作风格而言,大家都提到了毛泽东同志简约、朴实、大气的文风。我想本文用的最巧的莫过于第三段引用愚公移山的典故,借王屋、太行比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借愚公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充分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用典是写活文章的技巧,这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文章的第四段五段站在国际的高度,用很小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对待美国和苏联的态度,本来一个很大的外交问题,却用了一个小事体现出来,真可谓是深入浅出。当前我们一些朋友写文章过程中一定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面对一个很大的题目无从下笔,这就应该借鉴本文此处的写法,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文章最后收尾自然,通过对国民党、共产党召开的两次会议做了对比,指明了方向,同时鼓舞人心。
作者: 大米 时间: 2013-9-17 21:45
重读经典,又有新感受,讲话开门见山,直击目标,既总结了大会的成果,又对下步工作做了具体而又详实部署。文风的改变就应该是这样,语言平实,内容深刻,言简意赅。
0 Q/ H3 j7 |7 E预祝“重温经典读书会”活动圆满成功!
作者: 石头希迁 时间: 2013-9-17 23:37
不好意思,这片文章我是第一次读。总的感觉有三点:5 b' N4 |' ?2 e0 n
1.信心很足。9 Z! Q0 `2 \0 R u% \2 a6 G* {
2.气势很强。! D/ C8 n- G( q% Q4 v$ A' ^) Z
3.说理很充分。; ?0 f, d9 i' W4 S
楼主所说的几点我还需要再体会和揣摩。' A6 x7 a3 q1 i/ Z- v7 A
发现有几点不一样的地方:, I, o9 U2 u% I f, J
1.文章几处用到“我们”这个词,但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没有见到类似的词语。
3 O. w( L! v* U2 _: p2.文章的说理很充分,但感觉层次、分段不是很连贯。' _, Q4 u6 |" V; s7 @0 Z
敬请批评。
作者: 大荣 时间: 2013-9-18 17:24
重温经典的目的就是应该“跳出时代、跳出内容看经典”,摸出奇文的脉路,找出成为经典的路径,逐步成长为大手笔,先谈下我的体会:0 G P( i) I; m3 M1 p
一、 行文的背景:实践出真知,没有经过长期战争炮火的洗礼和革命的思考,绝对得不出路线,也写不出如此清醒、改变历史的美文。' m- [$ d# a4 Q) A4 b P' _
二、 行文特点:文字短、平、快,条理清晰,作者个性鲜明,引例说服人心,既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
9 r7 G! m+ S* C) U2 k8 z- n( ~: ]三、 行文布局:1、依靠谁革命 2、革命为了谁 3、谁阻碍革命 4、革了谁的命 文章由果到因,层层推进。9 f" q& x( W- m* q* `- {0 j" y! `
看现在文章,虽辞藻华丽,用词唯美,但是毫无思想、内容,浮躁之风甚嚣尘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文章一要有实践的锻炼,二要有工作的思考,三要有朴实的文风,四要戒骄戒躁,不要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少无病呻吟。
4 ~( Y& O6 u0 Z7 L" z8 M, T. u
作者: 文字小兵 时间: 2013-9-19 00:07
梁衡说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一篇简单的闭幕式的讲话,在仅仅1600字的“形”里,首先总结了会议的“三件事”和会后首要大“事”:“同志们到各地去宣传大会的路线”。最精彩的更在于,主席用愚公移山这样一个的简单“典”,形象有力地说明了一个“理”: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虽然没有激昂的感情用词,但是对“中外反动派”、“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憎之“情”却表现得淋漓精致。所谓“大道至简”,生动且有深意,简约而不简单。大家不愧是大家。
# R8 \) y9 S" h% i* R+ v1 @老秘网的“重温经典读书会”活动非常好,希望越办越好,继续推荐好的文章。
( G, A* m5 A# o* }, Q- f1 |
" r# J2 `' D q5 Y" l; J( y& K" i
作者: 文字小兵 时间: 2013-9-19 00:08
梁衡说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一篇简单的闭幕式的讲话,在仅仅1600字的“形”里,首先总结了会议的“三件事”和会后首要大“事”:“同志们到各地去宣传大会的路线”。最精彩的更在于,主席用愚公移山这样一个的简单“典”,形象有力地说明了一个“理”: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虽然没有激昂的感情用词,但是对“中外反动派”、“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憎之“情”却表现得淋漓精致。所谓“大道至简”,生动且有深意,简约而不简单。大家不愧是大家。
# M% q' e/ D7 {/ r3 ]" A* R' i! ]老秘网的“重温经典读书会”活动非常好,希望越办越好,继续推荐好的文章。
1 g6 i( A% [" s* [3 T$ c
3 y$ W4 s' m O0 q4 ~
作者: ym0151128 时间: 2013-9-20 16:36
通俗易懂,简洁干练!
作者: 幸福守望者 时间: 2013-9-20 17:26
读精典很有现实指导意义,对当前全党上下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很有指导作用,毛主席的讲话我很愿意读。感谢老秘网给大家提供这么一个好的平台,让大家重温伟人精典讲话。
作者: 铜陵秘书 时间: 2013-9-21 08:53
本帖最后由 铜陵秘书 于 2013-9-21 08:57 编辑
6 i" s3 N* G* v+ ~: A' O6 w% O/ `* {* j0 h* d' k. q
崇拜老毛读书之多,文章之强,预判之准,眼光之远!
% x+ I* x' e; v3 |% j" L
6 Q% b ?1 j5 U7 h- L. \书看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知识浅薄,因为置身于书海,你只是一片漂浮在水面的叶子;, L' L2 _3 V5 x! y( a* s
经历得越多,越觉得自己资历有限,因为人生的感知,每一个当下都是瞬间不可重复。
作者: 纵情山水 时间: 2013-9-22 11:27
中共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当前国内的斗争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明确了发展前景、依靠力量及斗争方向,对下一步工作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 ~( ]* H O# b( T; N就本人拙见,就文论文,《愚公移山》一文,一是开门见山,点出会议成果,并对下步学习宣传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突出主题,围绕党的路线,确立群众路线的实现途径,以寓言故事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三是反面揭示,通过鲜明对比,发掘矛盾,树起旗帜,进行强有力的抨击,更加彰显我们道路的趋势性和正义性,树立了革命胜利的信心,大快人心。
" P+ {0 V N* I! `/ H' v ^对于我们公文写作,特别是领导干部会议总结性讲话的写作,如果单从格式上来看,可以借鉴。开门点题,突出成果;进而分析现实意义,树立信心;再而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具体部署,对会议精神进一步升华。* g! H. I2 X. N7 b
作者: 创业、小兵 时间: 2013-9-23 22:02
三件事 三个大矛盾 现在做秘书做的对数字比较敏感了 希望以后读书会可以继续找经典段子
作者: 阁中帝子 时间: 2013-9-24 14:58
本帖最后由 阁中帝子 于 2013-9-24 15:21 编辑 5 Q# i5 u) M, y) w; s$ l+ n
9 x/ L2 G9 E$ t/ \0 i- h1 L( ]3 E) q
全文朴实无华,不饰雕琢,行文行云流水,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曾经/ W$ M# {3 ^/ E: m5 Y
看过一种给文章分类的方法,“下者勉力而为,全篇拼凑之力,中者精心雕
+ J' u. [% I s3 Y9 H9 {. B琢,遍是斧凿之痕,上者舟行水上,成锦缎之文”,毛主席此文,正是属于
) P3 c1 k0 q! q& J [上者,似无意而有意,做文章到了主席这个地步,文字和篇章都是其次,真
, K9 Y$ u3 m/ @$ u7 j4 ^" N( B- R正的闪光点在于他老人家高屋建瓴的思路,视角和眼光。
作者: 大荣 时间: 2013-9-29 09:49
虽是一篇悼文,但是作者的革命意图表露无疑,革命号召力振聋发聩,就文章谈文章,有学习和研究价值:& B/ r& _, j6 E& X$ k
一、张思德是谁?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是极其平凡的一名战士,其实作者是要告诉群众张思德代表的是共产党,共产党为人民革命不怕死,人民会记住它,点出主题,行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团结群众。; o; P' d; Y" J, }% s
二、为群众而死自然群众就应该拥护,这是行文目的之二。* `# e' c1 b- X5 `7 X; `
三、共产党人死了,群众不会忘记,这是行文目的之三,由此推出只要为人民而死都要开追悼会,$ p9 k+ W$ T) L$ S6 c
四、全文虽说的是张思德,更影射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死的都重于泰山。革命不能不死人,但是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而死的,真可谓小故事写出大文章,极具革命号召力和感染力7 h9 |$ V L( Q1 e
五、读毛主席的文章,最重要的是提炼文章背后作者的真实意图和深邃的思想,这对我们现在写文章有好处
/ y; I* r( g1 J I/ w1 Q3 D
作者: 沂水秘书 时间: 2013-10-9 14:09
拜读毛爷爷的文章,必须先坐下来好好的了解他的经历,必须好好的研读他的数目,必须好好的学习他的深邃的思想和胸襟。。
作者: 铂金 时间: 2013-10-9 17:27
以前对毛主席只是崇拜,认为他的文章好,气势磅礴。通过这次重读经典,再学老三篇,学习其他高人的感悟、赏析,特别是他们“授之以渔”的解读赏析路子,感觉思路宽了一些。
作者: _呆呆小熊。= 时间: 2014-7-5 14:56
刚刚发现老秘网,以后多多来踩,多多学习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