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写在格子边上(文秘札记) [打印本页]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17 12:08
标题: 写在格子边上(文秘札记)
写材料也称之为“爬格子”,这些话就算是写在“格子”边上的话吧。
——题记
( ?5 a) L, S6 s' h7 j
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读着元稹这首诗,觉得怎么就象说咱写材料的人呢?是啊,经历过秘海的波澜壮阔,陶醉过文字材料的云雨梦幻、煎熬愁苦,别处的风景也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在格子上码字,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连自己写的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了,这也许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这无休止的材料吧。
[attach]1879[/attach]
9 _- a8 e1 R, q% @4 {
抓住关键
有个笑话说:女浴室起火,里面人乱作一团,赤裸身体往外跑,只见大街上白花花一大群,一老者大喊“快捂住”,众裸女突然醒悟,但身上要紧部位有三处,手忙脚乱捂不过来,不知所措。这时老者又大喊:“捂脸就行,下面都一样!”5 L0 X7 S& n/ c' d% \
此事对写材料有重要启示,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写材料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作文如此,做事亦如是。
; n; o* M6 _( ]+ Y8 x5 W) j( C. t
先生
先生是一种尊称。但有时候所谓先生, 实际上就是比我们先出生而已。
0 Z: k! C* `; L6 h1 k& |- O6 k7 L( |
想象
文学作品需要想象,其实写材料也需要想象,只是文秘工作者要把自己想象成用材料的人。当起草一个领导讲话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坐在主席台上的样子,想象下边听众的反映;当起草一个工作汇报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就是坐在上级对面的领导,想象着自己的汇报上级领导是点头还是蹙眉,想象着,想象着,就知道自己该怎样下笔了。
有时候,写材料的灵感也是这么出现的。
- D" M2 _! h7 N& u3 K
自己心里最清楚
有人说材料最终的“审判者”是领导,其实一个材料好不好、成不成,并不仅仅是领导说了算。一般而言,当自己写完最后一句话时,心里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材料的命运,自己通不过、肯定通不过,自己较满意,基本上领导也就满意了。
( E# x9 G( C% M; @5 D" L
笔杆子的自信
过分自信和过分自谦都是虚妄的,不是自欺就是欺人。但真正的笔杆子基本上都是由充满自信变得不能自信,尤其面对“再写新一点、写深一点、写实一点”的要求,他实在是没办法总是自信。
) P, z% `, a# k/ ^9 W" }6 F
群众和领导
领导声称一切为了群众,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群众认为一切依靠领导,说领导就是英明。
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因此而变得异常难处起来。
; y$ g# l* O, _" _; Z' y3 T
感慨万端
下地市讲课,忽然发现,基本所有的笔杆子都非常谦恭和实在。每每看着他们的样子,就想起自己的形象,想着自己还在和他们探讨材料的写法,不禁感慨万端。
) J9 C1 X1 k+ I" b0 j( _" ~& y9 y& r
三年
一个真正被承认和欣赏的笔杆子,基本上就是三年的开花结果期。三年的水平基本已经定型,因为三年时间,该说的话基本已经说尽,所有的措施基本已经用足。三年以后基本上就是重复、翻新,或者等待。
- W# k9 l2 G" _* d+ a' Z5 {
笔杆子不会发明
笔杆子们不会发明道理,只是设法让道理更清晰一些,透彻一些,更让人信服一些;
笔杆子们也不会发明想法,他只是会想办法让领导的想法再完善一些、深化一些、强化一些。
! k7 [1 ~+ [; Q
站位
有时候,材料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仅仅取决于你站位的高低。
" Q7 ^/ t+ P% C2 C) T! C" L2 ^ W( j8 v& H1 {, r- |
' `( W- l' ~0 w! ~4 F7 A' T$ a
简练
契诃夫说,简练是才能的姊妹。
其实所谓简练,并不是减少多少字、词、句、段,而是把这些东西用得恰当和准确,因为越简练才能越集中,越简练才能越准确。
并不是掌握的东西越少就能写的越短,而是掌握的越多、越详细,才能简练。因为掌握的越多、越详细,才能更好地选择和取舍。
6 n, R; P7 [5 |* P
论证材料
按照辩证法的原则,所有单个的事实都可以作为正反两方面的例证。
* L) M& ]. r- |7 c) D3 q4 z3 }
技巧
技巧是有的。笔杆子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但真正优秀的笔杆子绝不能被技巧所掌握。
! m! I6 q: o7 {& |
龙腾虎跃
想起龙腾虎跃这个成语,忽然觉得,如果领导是龙,笔杆子就应该会生云生雾;如果领导是虎,笔杆子的笔下就应该虎虎生风。
6 d5 O9 D+ u- V; k/ I
笔杆子的“两个凡是”
凡是领导赞成的,笔杆子必须坚决支持;凡是领导反对的,笔杆子必须坚决反对!所以笔杆子要牢固树立领导立场和领导观点,一切以领导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材料成败的标准。
只有更好地服务领导,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6 K1 z5 S* ~* G/ e3 A
脱口而出
再好的文本都没有领导脱口而出来得精彩!
3 q# v' E, \$ c5 k
主要矛盾
对于一个笔杆子而言,至少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其与领导之间的主要矛盾就是,领导们日益增长的写实、写新、写深的材料需求,与笔杆子落后的材料供给之间的矛盾。
* }% }& A: d/ J: @& A
领导的高明
有时候,领导比笔杆子高明的一大表现,就是你反复修改了多次的材料,送到领导那里,领导打眼一看就能一下子找出一个错别字或发现掉了一个字。
3 u1 d$ A( z( o
材料是怎样写成的
材料其实都是这样写成的,第一遍写下自己想写的话,第二遍再添些自己没有写上的话,第三遍去掉一些可有可无的话,第四遍才把材料精练成写第一遍时想写的那样。
# w( e& v; d5 d5 X
打动人心
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事业充满激情,这是材料打动人心的不二法门。
1 y, A: z( l: A" c% a
写不出来不硬写
这是鲁迅说的,但用到写材料就不行了。写材料,那是写不出来也得写啊! 笔杆子这点事儿,最来不得半点虚妄,它才真正是靠实力说话,即便是套话空话大话,如果没点无中生有的本事能行么?
3 O$ c# `! j$ `& Q: x
胡 �****的一段话
胡****在201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有这么一段话: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读罢这句话,总是觉得这句话,无论从大处说,还是从小处说,也是对写材料的笔杆子们说的。
讲话要叫起劲
唱戏要叫起板来,赶车要叫起套来,打夯要叫起号来,给领导写的讲话就是要叫起劲来。
2 \" g' o' j: U3 H* T0 B
动笔之前的失败
大多数失败的文稿,往往失败在动笔之前,而不是动笔之后。
9 p p0 n, ~; T7 [1 W0 g
! {) W1 n/ t0 H( T
/ X7 O' E; ^5 F2 | a
叶圣陶的回答
整天上班写材料,业余读读、看看、写写,妻子就嗔怪:成天写呀写,哪有那么多文章可写的?我咋就写不出来?听见妻子的话,就想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其实,写文章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就能够写文章了。
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车间里的工人能写文章,田亩里的农人能写文章,铺子里的店员,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
记载一件东西,叙述一件事情,发表一种意见,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为文章。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下来,当然也成为文章。
4 o9 v, x* S4 c4 U 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是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而周密一点儿罢了。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的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是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凡是经过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
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是叶圣陶说的。大家就是大家,所有的问题在他那里都有看似普通、简单,但却平实、深刻的回答!
4 L% a2 ~$ o) M8 b- ]& Z6 r6 l
为了强调
其实讲话、材料中,所有的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无不是为了这两个字:强调。如果起不到强调的作用,甚至有损于强调的内容,不如不要。
: ~9 N: I. I$ C, o+ P7 [4 K8 W0 E7 [
读的层次与写的层次
对于写材料而言,读的好赖决定你材料的好赖。换一句话说:阅读的层次决定着材料的层次;再换一句话说:阅读的境界达到哪种成色,材料就能写到哪种成色。
, r0 ^6 {. I' Q7 x: m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写材料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即提笔之前,往大处想、往高处想;小处着手,就是提起笔来,写具体、写仔细,字斟句酌,准确表达。
" T* e2 ]9 ]9 N+ v
郑板桥的两副对联
一副是其书斋联,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领异二月花。意即用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应删繁就简,如三秋之树;要标新立异,自成一格。既是论画,更是论文。
另一幅对联曰: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鲁迅对此联极为赞赏,曾手书赠人。读读就不禁想起现在的一些评论文字来。
. y* I) H7 f$ o _( G9 E
紧扣主题
打蛇先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写材料必须紧扣主题。主题是旗帜,主题是灵魂,主题就是纲。紧扣主题,一个是紧,一个扣,无关紧要、无关痛痒、似是而非的话就不能要。要选就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要用就要运用最能体现主题的语言。紧扣主题,就能集中精力抓要害,就能重点突出更鲜明。
7 u' {5 ?3 i O& h$ L8 l* c
信息不只是汇报工作的工具
所谓工作信息,过去叫工作简报,现在叫信息。信息这个词起的真好。别以为信息就是汇报工作的,那是透漏、显示、呈现的信息啊,那是一种态度、一种导向、一种情报,每个人看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要明白信息是给谁看的,是干什么用的。反映的文字领导不关注、了解情况不全面、决策参考几乎没用处,这样的信息何用?。
' V2 @* X- i& a2 Q* T- L# O; [
优秀的笔杆子
一个优秀的笔杆子,必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唯有如此,材料才能妙语连珠,妙趣横生,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如此材料才能使听者如沐春风、读者如饮美酒,才能让人身心陶醉、流连忘返。
. S' T9 \8 T' v) E" X8 I& }
一诗千改始心安
一次,钱学森与身边一名专家谈起软件问题,他便让其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这名专家写了一篇文章交给钱老,钱老看后微微一笑说:“我给你念首诗吧。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钱老念完清代袁枚的诗后,对方脸红了,忙把文章拿回去修改。待修改后再送审时,钱老仔细看后说:“这回你是认真的”。
$ j4 R; Q; \9 y6 H8 _+ v
爬格子与敲键盘
过去用笔写作,叫爬格子,那是从心里静悄悄地流淌出来的文字;现在是敲键盘,敲打出来的首先是感觉和声音。
6 b! `6 ^; U+ t9 A! C
, @; G: z7 I" Q" R6 Q& w- @; H$ D5 f1 z# e
人人都应成为笔杆子
说起笔杆子,好像都是指的单位里的写材料的人。当然这是对的。但干部职工队伍尤其是公务员队伍,人人都应成为笔杆子。作为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工作的重要手段、重要工具,每个公务员都毫无疑问地肩负着以文辅政的重要职责。发布政令、报告情况、请示事项、答复问题、商洽公务、交流经验、通报信息、记载活动、开会动员、思想教育,等等,每一项都离不开笔杆子,笔头功夫如何,体现着一个人的理论水平、认识高度和基本素质能力,可以说文字功夫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潜力、能力、综合实力,它是检验公务员素质能力的试金石,正所谓不会干的人不可能会写,不会写的人不可能会干,只有想明白,才能写明白,只有写明白,才能说明白,只有写明白,才能做明白。
3 ^& ~8 K4 l- N& O* o
学而时习之
偶读《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就是读书学习,习就是实践,前者强调的是知识,后者强调的是能力。孔夫子一句话把怎样写材料说的明白而透彻。
2 C5 b0 _( n* X% G
统一领导思想
我们写材料,常常写要统一思想认识,但有时并不是对下而言的,更多时候还要对上。当一项工作几个领导都有指示的时候,该听谁的不该听谁的?虽说啥好吃吃啥、谁官大听谁,但现实中往往不尽如此。
统一领导思想有时比统一下面思想更重要,那样才能工作更主动、支持更有效。写汇报材料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
5 J' S5 B& I4 I0 t' t8 n
导演和编剧
机关里的“笔杆子”,就像幕后的导演和编剧,领导的演技固然重要,好的剧本也至关重要。
* s' |4 N3 \ R& e" a0 Y3 f& Q
个性
" e' C% p0 J' H! |2 m: i2 F- a8 s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9-17 17:11
出差中 ,先支持下/ L2 g; X2 Q+ p. w7 r( s* i9 P) S* a
ps:6 m/ S0 Z, I3 v5 `7 b2 M
晚11点了,刚到家。4 d4 ^* J. K* G
* X: b# O& B7 A
路上抱着手机,粗粗浏览了一遍。感觉此文应是张兄的妙手偶得,日积月累而成。# h) H- l5 p0 ]7 t! I% k" a
" E4 a7 L; v* }9 C
用看似调侃的语言,幽默的段子
5 E- I6 W1 m) ]6 x% s1 Y. u' c- K) A: C% g5 g8 h5 i9 y
一语道破文字工作的规则与玄机,一篇道尽光鲜背景后的辛酸与无奈。% q* `; A) d; k5 s: O
- L7 B. J. i# m" h# \( o* h越品越有味,越看越过瘾, K }, @* t' L* k
$ ^% m+ ~9 e+ j; x& l% g7 c; [
中秋将至,感谢张兄别致的“厚礼”。( b/ \1 G5 b4 C) d% r
! ^$ R$ I' d7 H# V5 @祝节日快乐,万事顺意。
+ z7 x, l: W: H1 ]6 b6 V" M3 D7 v% j1 F. T* \8 Z; E
) s q4 [8 X4 U9 V5 P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18 08:21
夜猫子 发表于 2013-9-17 17:11" |! L' ], U( M" c' A
出差中 ,先支持下
& x" ~- ]0 F8 [$ r7 z: eps:3 g6 |1 | ]" U% y, ~& }8 T
晚11点了,刚到家。
+ t& Y! F6 u& C3 z( y& \
谢谢谢谢!谢谢版主一如既往地的鼓励和支持。也祝您全家中秋快乐!!
作者: 无限回忆 时间: 2013-9-18 09:07
不知道说神马好,只有两个字,神作!
作者: 温州小秘 时间: 2013-9-18 10:13
楼主感触颇深,所言精准,应是老秘之中的行家里手了吧3 f/ v% W/ b8 r3 B( C. J7 N3 U/ F) r
' ^3 P; J6 f5 }8 S3 j x+ Z学习学习
作者: 彬彬秘书 时间: 2013-9-18 10:29
谢谢分享
作者: 讷河市秘书 时间: 2013-9-18 11:13
文字洗练,短小精悍,道理深刻,其中不乏哲理、经验、智慧,值得多读、细读。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18 11:44
* r0 |, ^0 ^$ {, f不知道说神马好,只有两个字:谢谢!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18 11:45
% V! y5 Z+ @" w- M# H r2 _" g1 D& [行家里手不敢当,偶有小悟记格旁。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18 11:47
l! O/ F* G$ |* r& @! n& d谢谢讷河市秘书夸奖、鼓励,偶尔看看,多多批评!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18 11:47
" h' W, h) V& s0 {& M1 L
谢谢讷河市秘书夸奖、鼓励,偶尔看看,多多批评!
作者: 观其不语 时间: 2013-9-18 11:48
以前看过培根、王蒙、季羡林等大家的语录,多是人生哲学。今日拜读楼主大作,亦有大家风范,堪称文秘哲学宝典,佩服之至。另:看到老猫回复,原来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呵呵~~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18 11:50
0 r( H% ?, o Q7 K+ w1 f8 i- I
呵呵,谢谢一家子哦。朋友所言,令俺汗颜,岂敢和那些大家相提并论啊?请多批评哦!
作者: 观其不语 时间: 2013-9-18 11:54
; D' L" w' b& L
呵呵,回复真快。先下班了,有空加为好友。我的QQ:312190613。
作者: 蓬州司马君 时间: 2013-9-18 12:01
看完就回去吃饭了,路上想想楼主说的话。
作者: 斗破苍穹 时间: 2013-9-18 20:18
突发灵感,写如文章犹如做时装。* N9 [* X1 `6 x# e0 A
文章写得好不好,在于你是否宽广的眼界。时装好不好,关键在于裁剪人是不是经常去研究。若是不停地上街逛,上网看,看时装杂志,加上本人的聪颖,一定会有悟性。就如写文章人那样胸有成竹!
0 r: _7 \/ t# b; G+ `写文章的人要勤奋,做时装的也一样,半点松懈都不可以,你再好的思维在特定的时空里发挥不出来,就不能做出相应的衣服,可再设计出来的衣服可能就是时过境迁了。写文章的人要细心,做时装的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偏差变了味道。还有很多相似的,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
作者: 寄悠 时间: 2013-9-18 21:59
新手,努力学习中,受教!
作者: 走进樱桃村 时间: 2013-9-19 13:25
个人认为,文章好坏,关键是内容,有无管用的东西。
作者: 征程 时间: 2013-9-19 20:18
向你学习,顶礼膜拜!
作者: 力口氵由 时间: 2013-9-20 08:47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21 21:25
3 Z/ V, K8 A& N; b. }. ~/ J2 E3 s
谢谢,路上注意安全哦,呵呵。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21 21:25
斗破苍穹 发表于 2013-9-18 20:18; ?5 ^6 C0 V% {( {$ X
突发灵感,写如文章犹如做时装。* J; X! ]* C) L7 V0 G
文章写得好不好,在于你是否宽广的眼界。时装好不好,关键在于裁剪人是不 ...
" p$ G) ?8 G+ j6 z呵呵,朋友说的有道理!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21 21:26
' C" n8 p$ s) d朋友所言极是!!!!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21 21:26
1 U" w0 w' o2 K/ |" n2 k6 Z谢谢征程,膜拜不敢,相互学习!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21 21:27
1 S; ^. w7 h4 E2 d/ e# c7 J
呵呵,毛主席的话俺最爱听!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9-21 21:28
* c2 C j- H! t
谢谢朋友,相互学习!
作者: 木风゛ 时间: 2013-11-26 14:58
机关里的“笔杆子”,就像幕后的导演和编剧,领导的演技固然重要,好的剧本也至关重要。:P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11-26 20:29
( a5 g# |* S4 E6 B i" k/ M, X
呵呵呵,谢谢谢啊!!
作者: 大江东去 时间: 2013-11-26 22:08
写得很好啊,学习了,还要十十个字,有没有搞错
作者: 离得胜 时间: 2014-1-3 10:09
不知道说神马好,神作就是神作!
作者: 山水性情 时间: 2014-1-17 15:52
曾经沧海的体验,除却巫山的感慨,其实,文字成为一种职业,千人千面,阅读人家,验证自已,也是愉悦之事。
作者: /ty雪儿 时间: 2014-1-17 22:10
文章短小精悍富有哲理。余老秘真是有心人,可以看出您心思非常细腻,善于观察思考,提炼总结,对您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对我们来讲是如获至宝,如广告语在不经意间已入脑入心,且时常蹦出来,给以启发,带来灵感。谢谢您的无私分享!{:soso_e183:}
作者: 三月风 时间: 2014-10-11 15:23
拜读余大秘的大作,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作者: 山水性情 时间: 2014-10-13 17:34
确实不错。把写材料人的个中感受和体味,勾点的入木三分。我也经常写材料,反映问题,写好后发通报,一是作为对下面的工作的检查和督查;二是为领导参谋,验证。我特别认同作者提到的“自信”和“站位”,这不是简单的体验了,而是长期的经验的升华:保持自信,放空学习,自然“水涨船高”。
作者: sean 时间: 2014-10-14 09:08
说起笔杆子,好像都是指的单位里的写材料的人。当然这是对的。但干部职工队伍尤其是公务员队伍,人人都应成为笔杆子。作为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工作的重要手段、重要工具,每个公务员都毫无疑问地肩负着以文辅政的重要职责。发布政令、报告情况、请示事项、答复问题、商洽公务、交流经验、通报信息、记载活动、开会动员、思想教育,等等,每一项都离不开笔杆子,笔头功夫如何,体现着一个人的理论水平、认识高度和基本素质能力,可以说文字功夫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潜力、能力、综合实力,它是检验公务员素质能力的试金石,正所谓不会干的人不可能会写,不会写的人不可能会干,只有想明白,才能写明白,只有写明白,才能说明白,只有写明白,才能做明白。
作者: kaixin2177 时间: 2014-10-14 10:24
人说材料最终的“审判者”是领导,其实一个材料好不好、成不成,并不仅仅是领导说了算。一般而言,当自己写完最后一句话时,心里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材料的命运,自己通不过、肯定通不过,自己较满意,基本上领导也就满意
作者: 小飞 时间: 2014-10-14 11:43
写的太好了,锦绣文章,字里行间展才智
作者: 羽觞醉月 时间: 2014-10-14 14:31
学习了,很有启发,不错
作者: 可克达拉 时间: 2014-10-15 16:40
写的好,很看了很有启发性。值得慢慢去品味这些经典的话。收藏了!
作者: 四月天 时间: 2014-10-16 21:41
机关里的“笔杆子”,就像幕后的导演和编剧,领导的演技固然重要,好的剧本也至关重要。
作者: 文字爱好者 时间: 2014-12-4 13:21
余老师的感悟真的是发人深省,诲人至深啊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4-12-4 14:10
个性体现了领导的作风,体现了领导的水平
作者: 淼写 时间: 2014-12-4 15:33
很形像,很精确,学习了。“我们写材料,常常写要统一思想认识,但有时并不是对下而言的,更多时候还要对上。当一项工作几个领导都有指示的时候,该听谁的不该听谁的?虽说啥好吃吃啥、谁官大听谁,但现实中往往不尽如此。”
7 t ?( e* y, O4 \8 z8 E' ]
作者: 山水性情 时间: 2014-12-13 10:38
说的太对了:作为笔杆子,就是时刻都要保持“有”的状态,领导需要时,能写要写,不能写,也必须写!
作者: 天天想你 时间: 2014-12-13 10:56
不会干的人不可能会写,不会写的人不可能会干,只有想明白,才能写明白,只有写明白,才能说明白,只有写明白,才能做明白。说的好
作者: 胡晓华 时间: 2014-12-14 09:34
很好,点都提到了,很全面了。
作者: 生无所息 时间: 2014-12-14 13:40
深有感触,受益良多
作者: 雷天大壮 时间: 2015-4-1 14:56
“自己心里最清楚”——确实如此,材料的好坏有时并不在外人的评价,可能更多的时候在于自己心里过不过的去,这可能就是笔杆子最可贵的地方,但可能也是笔杆子最辛苦的地方。。。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5-4-26 22:27
好文章,拜读了,学习了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5-4-26 22:30
好文章,拜读了,学习了
作者: 修德储能 时间: 2015-4-27 11:23
我们写材料,常常写要统一思想认识,但有时并不是对下而言的,更多时候还要对上。
作者: 听涛人 时间: 2015-5-12 13:49
机关里的“笔杆子”,就像幕后的导演和编剧,领导的演技固然重要,好的剧本也至关重要。
作者: 即将逝去的青春2 时间: 2015-7-25 18:36
写的真好 深有感触
作者: 兄弟们挺住 时间: 2015-7-25 22:21
虽是写在“格子”边上的零碎“标注”,但细细读完,受益匪浅。
作者: 庙祝 时间: 2015-7-26 09:33
人人都是笔杆子,人人可当笔杆子!其实写材料如同这个世界上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只要用心就必有成
作者: 玉汝于成 时间: 2015-7-28 16:31
部职工队伍尤其是公务员队伍,人人都应成为笔杆子。作为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工作的重要手段、重要工具,每个公务员都毫无疑问地肩负着以文辅政的重要职责。发布政令、报告情况、请示事项、答复
作者: 马鸣风 时间: 2015-12-11 11:07
在县域经济论坛就读先生妙文,果然不同凡响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6-1-4 11:14
统一领导思想有时比统一下面思想更重要,那样才能工作更主动、支持更有效。写汇报材料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
作者: 雨未止 时间: 2016-1-5 16:42
写得很到位啊!材料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仅仅取决于你站位的高低。
作者: 云水自在山 时间: 2016-1-5 17:17
机关里的“笔杆子”,就像幕后的导演和编剧,领导的演技固然重要,好的剧本也至关重要。
作者: 五福临门 时间: 2016-1-5 21:40
写材料,常常写要统一思想认识,但有时并不是对下而言的,更多时候还要对上。当一项工作几个领导都有指示的时候,该听谁的不该听谁的?虽说啥好吃吃啥、谁官大听谁,但现实中往往不尽如此。
作者: woshihanxu 时间: 2016-1-10 09:30
总结的很到位。是工作方法,亦是提神段子。让我们继续提升,做好我们的热爱的文字工作吧。
作者: 遗忘123 时间: 2016-1-10 17:45
不会干的人不可能会写,不会写的人不可能会干,只有想明白,才能写明白,只有写明白,才能说明白,只有写明白,才能做明白。
作者: 一幅巨画 时间: 2016-1-11 08:41
高手,有感悟,有心得
作者: 三石居士 时间: 2022-8-4 14:54
学习学习再学习,提升提升再提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