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申论答题三步走之提出对策建议基本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cxzone    时间: 2013-12-26 19:00
标题: 申论答题三步走之提出对策建议基本方法
申论答题中提出对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对于拿分而言也占据了比较大的分值,提出对策建议不仅能测评出考生对于材料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测评出考生的思想以及如果考生成为公务员所做出的一些实际性措施。专家为考生总结出提出对策建议的基本方法助考生在备考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 G4 ^3 @' A7 q1 M1 t+ \, }& b
4 g3 c2 T3 D- r$ R" y* Y: S  q2 S      一、申论常用的对策手段/ x8 _" Y  g3 v2 c
  {! K8 u9 a* E, i, Q( Z: F/ x! ]# n
      由于考生的年龄、生活及工作经验限制,不可能对提出对策这部分做到完全游刃有余,专家在这里把通常情况下政府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手段列出来,以供参考。下面是一些申论常用的方方面面的对策手段套路。
+ ], ?" z3 |, y1 m1 h' U2 R
) \  ?, i) @7 W3 b9 ~  H      (一)法律手段1 c' ?$ F0 V+ w/ O1 [$ G

1 ~$ U" \+ e2 Q6 v* X$ q6 t! _      法律手段是政府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常用手段,包括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立法是对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从而建立起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执法就是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已发生的问题,如提起诉讼等。
/ }9 {8 Z" @* G' V" x: G* R: T8 ~8 `+ i7 r
      (二)行政手段
( `3 b! X3 m0 M. M" o- U# k- j' d! v  E' f, ~$ K
      行政手段就是直接用下命令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强制性和时效性特点,但其往往只在短时间内奏效,这也恰是其局限性所在。8 b7 x% s  P5 D" s' o1 b0 t
$ C$ M) F' F6 e6 L
      常用的行政手段包括制订机关政策、贯彻执行政策;实施职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规划管理、市场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改革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推进行政民主化进程,实行透明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督办、查办,强调落实,提高执行力;加强信息工作,加速推进电子政务等。
" l( L$ s8 B4 ^  J. \6 l8 O) R  D, Y: G- X, e* c
      (三)经济手段
. n3 q5 n. {$ \5 a) M/ S* F& \% |
      经济手段就是采取经济调节的方式解决问题。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自愿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经济手段一般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规制。在宏观上,政府要运用财政、金融、收入、产业政策等手段,采用参数调节的方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在微观上,解决问题往往要求采用经济手段,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配合行政措施。
2 L. a. ?, q) f4 g7 K. Z3 f4 r
# k0 g: ?# q5 L  Y5 N      (四)管理手段7 Z3 v- _3 M  x1 ~! ^7 N0 u% Z/ t- i, b

# C# @+ n, C- P8 P. p  X9 S# S& h      常用的管理手段包括掌握管理规律,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探索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做到照章办事;明确职责、权利,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管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强化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属地管理、行业管理;树立“人本”意识,加强人性管理、柔性管理;加强协调沟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上下级环境、劳资环境;加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节约管理成本。' f# u5 T. z& \, d2 f6 M
! P' I+ X8 q, R2 o
      (五)教育手段/ N5 L2 @/ H0 Q$ b+ w2 ~: F1 ]; w

, o" p! ~8 Q- l. a/ ~4 I  n      教育手段包括实施普法教育,树立全民法治意识;推行社会主义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公德水准;加强党性教育,搞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扫盲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关心青少年教育,加强有关适应性、针对性短期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选拔科技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管理者队伍;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等。
( C- w/ W  L% }/ n3 b) m
+ R/ L5 M& V9 e. b# l/ A" @      (六)监督手段" a. R) R- V9 ^* T: ]5 e: S

. g2 p$ h7 r/ R1 W8 f" n4 ~8 w      监督手段包括党纪国法监督、司法监督、新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内部监督、审计监督等。) r$ U0 {8 f0 C  ^5 {7 p
8 y% \: \. q) x4 O
      (七)协调手段. _2 c+ q* O$ k/ j$ t* m

% `/ e. C. L4 f2 x1 F/ ]      协调手段主要包括树立协调意识和利他观念;注意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兼顾,注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注意利益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多赢;注意协调方法与技巧;选择适当的协调方式;注意上下级协调、干群关系协调、矛盾各方协调等。6 J9 i4 p. h5 i) n  }7 l7 R8 X  M0 R5 R
9 v! S) x8 O5 ^" h2 `/ {% r" d) F. t
      (八)自律手段% l1 ]& G9 d0 r$ M$ V6 h8 p5 G5 N9 S

% H# [/ z+ ~. [      自律手段主要包括建立有关机关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关方面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修正;领导干部要接受监督,加强自律;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官德修养;自觉树立诚信观念等。
- Y, n5 B9 L2 D* w0 V. i! X
: L! P8 V6 x7 J% e: S      专家提醒考生,以上手段比较全面,要看准材料所反映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使用,切忌盲目套用。
2 M3 |) Y+ o# E0 O3 B) Q! a1 z9 S0 o1 S$ E3 ?1 y- r7 o' X  L
      二、提出对策的快速突破四步法
" p6 {8 M' f6 ?$ B. J
+ b  {* g5 s' v' a; D5 q      申论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考生对材料有很好的把握,并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这些工作是在前面概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专家提醒广大考生,申论对策的提出必须符合一个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行动准则。提出对策的快速突破四步法具体分析如下:6 J& u/ k: I" `, o! ]  ?1 W/ f) F1 z

( ~/ J- {. S3 Y- ~' y1 l      (一)第一步:确定问题
: D3 N1 ~0 y1 t5 X. S2 A! e, ]$ _
. P1 R9 N3 v3 r6 x& c& Q& E7 y      所谓问题就是材料所反应的矛盾,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解决问题。因而首先要明确材料所反应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 D! q% w8 R* w0 [+ B( ]% ?- f2 @- ]! d0 N/ g1 i8 e! f( a
      首先应明确角色。就是要弄清楚谁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 C( e5 L/ b. \0 k0 R9 L, x

) z1 U. \* K& ?) M& s" a5 X: b7 y* e      其次应进行风险预测。每一项决策都存在风险,所以对风险进行预测是有必要的。. |! C8 O6 c/ D. K+ k5 L% Q

# s4 [1 R% L7 F/ R/ r2 M      再次是进行因素分析。要估计哪些因素会影响决策,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9 c7 ]5 B! {+ S$ a9 L

& j& w1 @% Z) H" t      (二)第二步:确定原因" c$ t. Y& \+ v
6 [* y  V  R4 q& P# Q- I$ @8 H

" `/ f) t- e( A9 G4 `/ Z      分析了问题之后,考生要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要从问题给定的角色出发,快速而又准确地分析问题。+ g( N2 ~& `, N" p6 ]) e, @
" j* m7 C* ^. ^2 l0 X
      首先,应明确决策的时间性。根据材料反映问题的性质,明确提出方案的紧迫程度。
( T& c& v! \- \, V9 b" `1 M1 `& n; b; \5 C8 i" u0 H
      其次,要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L/ L+ S. ], ^( r

/ s+ E4 D& j7 k$ T- i      再次,要注意处理的及时性。材料有可能反映几个问题,没必要把所有问题都想清楚再做方案。
8 w1 p# @: w, Q, `4 g4 l- m3 s; O; j; `7 ^1 |/ y  D( s: P
      最后,要考量决策的现实性。针对材料所给问题,要全面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9 |- d+ j/ n/ ?/ W9 Z" f! v4 b: x- H8 c
      (三)第三步:对症下药1 R* `7 k/ A, N: n% {
+ I' Z$ ^& n  {% X, T3 r0 T+ \
      对症下药,就是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症状”去寻找治疗疾病的“药方”,这种对症下药分析法是提出对策经常使用的方法。根据哲学原理得知,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产生的原因,或者是质的变化,或者是数量的变化,或有外因,或有内因,由果溯因,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1 p1 }3 l3 e7 R/ ~( j; J

% a' t" M) q. |* J8 X* ]      (四)第四步:表述对策) |' {2 \& l& k$ z! O

. y" y% g9 L7 t. J/ Y5 T; I+ C      根据决策方案的设计过程,表述对策应该包括轮廓设想、细部设计、表述成文三个步骤。
3 L% O$ }! f+ j( x) U( O' t1 g1 }. I6 w+ _4 i$ f' I/ e' ?
      1.轮廓设想; z+ ?: w. w0 k, R. B+ _
+ d3 j  y% g3 _
      轮廓设想就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思路上有一个大致的扩展,设想出一些与之有关的方案,这种方案还只是初步的设想,带有粗糙和不成熟的特点。/ Q- g  l3 J0 q: p+ S
5 r, c+ |" M* ~! {+ `
      具体要求有三:一是为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思考出大致可提出多少个解决方案;二是将各种方案的轮廓大致勾画出来,方案要尽可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三是尽量使各个方案之间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使答案结构合理化、整体化。# x0 Y: L8 ^: b6 i$ V' h
! Z! J/ P: H" [7 q4 H& H
      2.细部设计
& ]. |8 [5 n8 q  ]; H: g# |
  L6 Q/ X" f' Z) i      细部设计就是对准备提出的对策方案进行筛选,淘汰那些明显不可行的设想,并对合理可行的方案进行精心的细节设计。
6 L5 q2 r; f* q. e0 D& V: g5 G' [* G# n( e0 f! @' y9 y
      设计对策时,为了使对策尽可能付诸实施,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二是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达到目标;三是消耗的资源包括成本尽可能少;四是实现对策的风险低;五是实施方案所产生的副作用小;六是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等。% w# N  @( N- u9 o/ `
/ z" S3 z8 _% ~& _( J% D4 y
      3.表述成文& g" I- ^+ ^+ a. ~+ b7 B/ [
" t: G$ F) c' z, Y4 j( \
      就是对提出的对策按照作答要求表达出来,成为一篇合理、科学、独到的建议对策。规范的提出对策试卷形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 ~3 d$ I5 H1 L  j3 `8 E2 O* i1 R7 a& a- c% i6 P
      (1)标题要符合要求。0 {6 ^  g0 f0 t2 m, r
& t% V: F  b2 V7 Z6 a4 R
      (2)开头要简明扼要。
1 J2 b' ~4 w0 X) ^6 Z, e0 w
6 c7 q6 S# j" U6 R      (3)主体部分应当采用分条形式。& L# R7 V6 |$ n; p" s
' W, b; a: a/ `
      (4)条条之间应避免交叉重复。4 C! }0 a9 o/ P! F5 L- c

1 x! P1 @1 Z8 H0 C5 W' B      三、提出对策的能力的提高
; k8 c0 m0 K: m3 q
9 x0 [8 u: |7 v5 ~      (一)检验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0 M3 ~+ B. R6 O, ^) @& [# B# {
9 @/ d" T$ h% K& x- W
      对策的针对性,是指备选对策必须依据题干中给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要检验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考生就要由对策选项推出该项对策的原因,检验这个原因是否是“题干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是,该对策则具有针对性,反之,则不具有针对性。
$ L* B. N1 [$ k, {
0 J& W% P! S6 o; r4 c! ]& l" \' }      (二)检验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
( g" ]: d+ \2 i: o; F. ^6 R0 A/ J' q! c' g% [$ j) J/ a: E
      检验对策的可行性就要看备选对策是否具有时效性和必备条件,是否脱离实际,如果给出的对策忽略主观、客观条件对问题的影响和制约,方案极易失去可行性。
% ?* F# V8 t2 L: L6 A+ R( l2 f6 O1 R/ g( S3 p1 ?/ T4 ~/ t
      (三)检验执行对策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
  A" [6 ^2 u# [2 y
  {: T3 c1 B8 ?1 T  s4 _# O, C6 i      执行对策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即我们要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解决这一问题的职权,是否存在“越权”问题。& L) }9 o6 X$ d9 f/ ^
# z" m9 P5 ?3 o: K: j
      (四)检验对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
% {9 h8 k' n4 [
7 l5 f/ \' F* i6 B  i, v      也就是说给出的对策一定要符合社会的伦理规范、风俗习惯、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 Q+ N& E% Y- i+ ^( l    提炼主题
- [6 c+ R+ T  Q7 I' q
! i) `8 b  E+ b- u( z6 V; b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