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第十三章 2013年12月4日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12-4 20:52
标题: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第十三章 2013年12月4日
     老秘网QQ群“重温经典读书会”49231471因为贾陆英老师两天一期的讲学和潜龙老秘的YY讲座,学习交流的氛围急速升温,吸引了数位诲人不倦的名师和一群学而不厌的秘书朋友加入,500人的群现在仅剩下最后20个名额了。今日上午,潜龙老秘因年底工作繁忙,发布了饱含深情的“暂别书",让网友心生敬意,为之动容。下午贾陆英老师继续与大家分享《论语问答录》学而篇第十三章,夕惕若等网友继续当主力作了深入探讨,现将聊天记录整理如下:
  E" \  Y% }. L+ _! q: f5 T. D- d1 S2 i& I$ ^' h7 Q& \
贾陆英:
; k" {. }% [3 n1 D8 {2 k( ]$ W6 L2 ~' F+ D! A2 |
今天来迟了。我们抓紧时间学习讨论《论语》学而篇第十三章:
- K8 y# o4 @0 K/ v+ p. H) V) G. B" C& P* d/ f+ T7 g; F4 F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H0 f: m8 c! b$ a9 }
  e  X/ A* J+ P8 j' |) ^: M" l" U复:践行诺言,实现诺言。因:依靠,凭借。宗:可靠。
! p# H7 e; u1 u' v* X4 @$ m有子说:"符合道义的信约,才能去践行;符合于礼的恭敬,才能远离耻辱;依靠值得亲近的人,才是可靠的。"* }$ E- o# I5 Q( F0 b. K3 k0 ]. r
5 F  _( y8 m7 o5 O  m4 ~+ b2 H
问:人际交往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 R4 g( f6 R5 H  l0 ]+ Q  |/ \
# i& u! E7 G1 ]: m2 I& t5 F; m答:本章指明了人际交往中三方面的注意事项:其一是,与人相约要做到守信用,前提是所约的内容要符合义,这样才能去践行。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道义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信合于义,才能成为真正的美德。不可与人订立背离道义的信约与诺言,不义之信不可复。其二是,对人恭敬,要符合于礼,才能远离耻辱。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论语•泰伯》),恭敬过头了,就背离了礼的精神,非礼之恭自取辱。恭合于礼,也才能成为真正的美德。其三是,选择可以依靠的人,一定要找那些值得亲近的人,这样也就可靠了。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正因为君子团结合群而不结党营私,所以,这里所谓“值得亲近的人”,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与这样的人共事,才是君子之交。
; a$ H$ ~- q+ M! T$ y) ^0 a( w  }' |$ Y5 ~1 D4 U
夕惕若:9 \0 I3 ^% X& |+ J8 F

3 A2 S* d$ d" M2 _首先,欢迎贾老。信近于义,不符合道义,或受到强迫之下做出来的许诺,是不作数的。比如,路遇剪径,许诺放了自己给他汇款之类的“信”自然不必死守。我记得古代有这么一个人,跟别人约好,桥下见面,结果发了大水,他依然不上岸,活活淹死。这就是遵守不合道义的“信”的反面案例吧。
; N+ m& U, R  E; G0 d" v. D+ u* T% _0 c6 r4 k# |1 r4 n# v: k
贾陆英:4 m% P& Z( e8 Q
( I' S8 y0 e( w6 j- D2 }  @
不符合道义的信约,是不能践行的。孔子把“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称为像石头一般坚硬的小人,就是因为他们不分是非,不辨善恶,答应了就一定办到。有时前提错了,其行为结果也错了。今日社会中,那些被人雇用去干坏事的,就是这类人。7 G+ E! @5 r' [, P0 ~4 i4 _- V& y

/ X, D1 U: R0 }9 v; ]! B♀雏贰:% U# Q5 i% F/ H$ ]. [9 }

, X0 S' c9 v0 t放在现代,给这样的人评价就是不会变通了  
, d& k6 B! `& B  R# z: F
. l, M& l: K3 s0 \% Y& G5 m& {夕惕若:8 r0 ]( m# _2 [7 V2 I& q/ U9 Y8 G; C

+ T, ~) R, d9 @/ C. S$ ?我刚想说黑社会的道义呢,们所坚守的信,看起来豪气干云,义薄云天,其实很多都是反面的。在小圈子里面的信。贾老,我记起一本书来《菊与刀》,里面讲,日本的武士道,他们也是讲义的,而且感觉比我们国人要严肃的多。在他们所守的义里面,有些事冲突的。
" i2 b+ U" M0 U: n/ I' V
2 x, }$ ]  K" c2 [0 t  ~贾陆英:
8 n9 F. Z; {) g; D7 S% |2 w5 A) V0 i9 Z% v2 }
一定要先看前提,前提背离了道义,其行为结果必不可取。这就叫“君子义以为上”。9 p& K" W0 Q) ^$ H

  ?2 y5 p. K, n. r5 \
/ k: `6 m/ O" a& h( |  c# @3 l+ M. X9 u8 ]
夕惕若:+ K5 ^' v. G! r/ J, A( q6 u& R

% T8 b5 b* u* \7 O" @7 R呃,我尚有一问,贾老……如果遇到了不能两全的义,如何守?比如:忠与孝,父子处于敌国?比如,杀生求仁
$ F+ r! q. D7 i: {2 A0 `# j9 y/ Q* c0 t" V6 e
贾陆英:& }2 a( y  _  s7 F
% j9 l; u; R' N5 A- V6 E' \/ f# T
自古忠与孝不能两全。如遇父子处于敌国,是很难抉择的,应视具体情况而处之。睡虫西麦,谈谈对“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的理解吧。吉祥天,也来说说吧。& D  X9 p$ t  W* u! ~

7 c( e; b4 m% i5 m (, 下载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