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第十六章 2013年12月11日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12-11 18:13
标题: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第十六章 2013年12月11日
今日贾陆英老师在老秘网QQ群”重温经典读书会“继续与大家分享交流《论语》学而篇第十六章,老猫手上活很急,稍作整理如下:
* X9 r+ l! }0 v
7 C* I/ _# c( v9 Y+ R8 `4 Z贾陆英:# P4 y, {) ~7 q9 Z
6 @$ Y$ c/ n  A' }% A7 e
今天下午,我们学习讨论《论语》学而篇第十六章。
1 k" g& Q# B! y1 a4 U% o2 K& z- A  ~" n$ r5 l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 n- I# T7 ]5 O, g2 R4 S5 B/ g
8 t: }) ~7 c5 o6 @% H患:忧虑,害怕。
7 I" i  i' g  m( ?/ O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1 x/ W; F, K. P2 M* }
1 r7 {; }6 b% K2 T问:孔子为什么说“患不知人也”?
/ @- u( z& p4 f+ N  v$ R/ g
; }. ^) H2 m' C9 J7 r0 S; N答:"不患人之不己知",也就是《论语》开篇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已经作了详细探讨。“患不知人”,也是孔子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所谓“知人”,就是要有分辨人的真伪、是非、善恶、智愚的能力,这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交友、成长进步,少走弯路,不致误入歧途,都是至关重要的。: C0 U0 L3 ~/ I6 U4 W8 h5 z5 Z, g
0 M0 ^3 [6 J( k; {7 I/ _/ J, }/ o
孔子认为,对于为政者来说,“知人”就更加重要。樊迟请教老师什么是智慧。孔子说:“智慧就是知人”,也就是要善于识别人。樊迟不解其意,孔子说:“举直错(措)诸枉,能使枉者直。”就是说,把正直能干的人重用起来,置于品行不端的人之上,可以使品行不端的人也变得好起来。在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为政者的智慧,在于知人善任,扶正祛邪。他认为,只有这样,民众才会信服,正气才会弘扬。
: f% _& H, ]& G4 [. p1 M) Q; E! i+ f* o; ?! F% v) f
Leslie:
! |. L) x$ Q4 s0 M% s( u$ D6 r: Z% U+ @  t! n
现在的领导说实话好多都装腔作势,盛气凌人,作为小虾米的我们只能忍气吞声,还有种领导更好笑的是,背后尽黑别人,当面就是笑脸虎。。。每天都生活在是非中
* `' @% y9 V& S4 L  ^+ v: W1 E. Z, M4 w, q4 c2 d0 k9 R

' B( S5 f1 p1 v( [" y活着:1 @) X3 j! f7 x8 x7 G( Y

* g, ]( C) O/ h: a8 t但是越是小领导,官样越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哈哈0 z8 n1 M7 |( Q  z, T' [
) i; \  o5 p# k/ L1 k  w8 X+ [

1 W2 v, H$ u- H+ X& a$ c啸奖:
/ p/ C' T/ \7 H" K# n. w( m8 |4 L2 I' X- l, _9 d8 E" t
其实有些领导说的话,站在我们的角度是认为装腔作势,或是言之无物,但是当你做了领导,就不会这么认为了。贾老,我认为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重要; `; ~* ]# ^5 w

* w) ^1 [; g3 [
* }6 R% o  X7 P9 l4 K& qDddxz:8 r& w* M7 ^' Y# e
8 @. _1 V  b0 B5 H$ w: T1 V
唉   最近发现个大问题 自己在领导面前说话  完全不是自己   和平时说话完全不是一种状态  音量包括吐字都不大清楚   可怕的竟然形成一种习惯了 !!!+ c" O  ~! F: W. @* ]0 z* {

  S8 f: Q8 ~; p0 }8 V睡虫西麦:9 S& g; e5 g/ T' y+ v

* C  Y7 }( J7 U: i2 E& t知人善任,既然不知道属下,干嘛要他来老秘网指定的活呢,领导就是要知人善任,鸡鸣狗盗者亦是有用之才。贾老您说呢! N" @! B) \4 E+ F

6 j" i# }8 E. Z4 @0 C+ ?破风弃俗:
. J3 s5 A0 u3 a& ?. k
7 v+ ?' o. \" @0 L) z- S2 D贾老:知人善任,知人在前,善任在后,那么您觉得知人前是不是的知己?不知己如何知人?$ m; S2 x! N& p' B2 d* g

# k" N  P/ h. M" [贾陆英
7 H3 k" H, R0 N6 L$ f: f8 S& D/ i" L- G8 c( b
这一章,是学而篇最后一章。孔子讲到知己,就是首先要有自知之明,这很重要。
& ~/ |3 U/ p; V* g9 x1 A
7 p9 E3 H' a  K4 F夕惕若:" E5 Z5 o6 h1 G! h, L
3 h! k+ j% T# b' ]: I6 S
自知,我觉得每日要做三省吾身
. l. K& m3 Y8 w- `5 X0 z0 Z4 \: K: E3 X
Leslie:& W' M2 \, q+ ]: {. }6 Z

: z/ U  {6 d6 t% X  k' W怎样才能充分自知呢?从哪些方面来自省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贾老讲的课,回家复习了吗7 b$ v( G7 t( y& S+ O1 V6 H
# P! Q6 I% I# r: V
7 G, H) p& `4 i. o. i
贾陆英:  J6 P- c2 ]0 O

8 s7 {4 f3 R2 v. [5 P怎样才能充分自知呢?——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做到自知是很不容易的。% w9 ]$ X- b7 J0 C

* t9 @$ i* U/ f% D! m- L; ]啸奖:6 v  ~! T$ R9 o& |4 J8 l$ p

3 v5 V& R0 {& o$ g, N. g4 T. M了解自己,就是知足、知不足,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短处,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位置即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正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生活中、工作中不跨界、不越级,认真处理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认识了自己,再去认识别人,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的确,知己就是为了让自己进步
- h! T( L$ `1 d0 v( ^0 t: s+ v- _0 Q9 F0 m% j& o
. c- I0 w& j5 ]: l6 |/ @
睡虫西麦:6 N, A3 X/ i6 O( k

- A  X( Q+ \2 q; g! U: N太知道自己了,会不会就更惰怠了呢。比如我是睡虫,我知道自己好喜欢睡觉,那是不是可以因为睡觉而不去上班呢。。。。。3 u% ^" V% W( n- w9 t! ?+ g. z

) ?9 q* \8 w, v* c& F* x3 K7 O夕惕若:9 ^  F* R$ J( L# E6 ?6 u4 {  d& A
/ {! U; e3 |4 r4 @: l5 F) o( i  x
那你只是发现了自己的惰性啊,没有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呢。做到知人是很难的,需要自己的阅历,需要时间的考验,日久方见人心,曾国藩的《冰鉴》可以参阅
! L# D6 m+ I; Y5 `+ G) {3 d/ d$ M
贾陆英:
& v. q/ c% c' m% o' k& b
+ [$ V$ ?5 h5 X# J5 R+ ?自知,还要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的位置,与人交往,包括与领导的关系,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是干嘛的。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位置即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正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生活中、工作中不跨界、不越级,认真处理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说得非常好。比如我是睡虫,我知道自己好喜欢睡觉,那是不是可以因为睡觉而不去上班呢。——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所处环境、自己的位置等,是为了促使自己进步,而非相反。
# b* Z7 C5 \: \+ w8 n" ~1 o% v2 |% ], m2 ]; \
3 ^: C. o8 ~. a3 u& f

& k1 W; ~0 B# c, W& _Leslie:
, U4 `) v  m/ S6 ^9 X( C4 N8 X( L, G) I5 m
我发现口才是我的短板,很多情况下我容易紧张,想的很多,导致说不出话来,有时说得不符时宜,我该怎样弥补这个短板呢》7 T' N2 w& t# N1 A  }. o- m6 i$ b
, D, H0 F# B* n0 J& j; B0 i9 N. s
睡虫西麦:
1 H/ N6 D+ c# q6 Y. w+ o: U* g8 [7 U  b8 y( [' E. q
就得努力扬长避短,甚至改变惰怠。心情要紧,心态要紧。
/ r& q+ v+ \6 M& m5 |. M" @' |% Z2 Y啸奖:
7 x; [* N* r% d+ i6 c( ~( H/ ~8 j$ Z% K* T0 z1 R, U- R
知己后,再就是知人。我认为知人可以观其相、观其言、观其行、观其志。观其相,就是看一个人的相貌,这个不是看一个人长的美与丑,而是看一个人的精、气、神,古人云“贼眉鼠眼”定有其道理,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他表现出来的精、气、神。观其言、就是看一个人的谈吐,一个说什么、怎么说、以什么口气说,跟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有很大关系。0 g0 N" V; k5 y" Q6 ^

6 L" v4 d" D4 U0 [7 \9 ^! s5 P& u1 s7 ^! C5 C$ E
贾陆英:
( @' C% c2 i( u$ V- z
3 H6 ^5 @2 K6 v, a( [0 P4 _4 l. v我发现口才是我的短板,很多情况下我容易紧张,想的很多,导致说不出话来,有时说得不符时宜,我该怎样弥补这个短板呢——知道短板是第一步,也是进步的起点,改变的最好办法是多练,多在众人面前开口讲话。
, z. T! p1 Q  b; O2 z# l& b, v# o# L7 G& l8 C+ [( U8 O- w. n
夕惕若:
; v4 N, P* a$ f) \) f1 t# z4 \" C
5 ^% z2 b" m( T2 ?3 b7 T2 d  d我觉得孔子这番话的意思,不是说自知不重要,而是说自知是知人的前提,& b5 p: i' |( P. k4 I
  F( ~8 e% @$ M9 ^' c4 k. N# k  U6 Q
铂金1984:
3 ~" j( }/ Y6 R/ r- `( W" u2 @$ x2 E
认识自己,对照标准,补齐短板
7 n* S+ H& D* F) M0 E( O' |; y" M* H4 W& Q+ `% V! Y; Q
睡虫西麦:
% K8 q9 T+ n, G' o7 j
) C5 u- a. o/ d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翻版  S4 L0 l& G7 s4 w9 R8 ?

3 u% h( i2 I. hARALE:
9 E& U; e3 h3 u' w, U2 e
' y. a: x' o! Z' E如果说得多错得多,说过之后自己后悔尴尬怎么办?
; m2 Z' _+ X8 {) V& \2 r
2 C% \6 G# i' h! H9 }- }+ b6 s贾陆英:% C, g* W# ]0 Q2 r8 l# {7 y9 z2 C- w

2 ^" W3 B! U0 p! i8 B我觉得孔子这番话的意思,不是说自知不重要,而是说自知是知人的前提——非常正确。知人可以观其相、观其言、观其行、观其志——概括得好。
" A' C1 U/ u6 V8 Y5 j  s2 |& f' L, ~. H3 o& `3 i/ ^
Leslie:
; Q2 _5 k. o* F" q& V2 G* i. j& c( ?2 Z3 X
知道短板是第一步,也是进步的起点,改变的最好办法是多练,多在众人面前开口讲话。——贾老,口才这种能力,可以练出来吗?/ I4 i0 k; @/ f9 z8 G4 J0 g
3 p: g3 {" ~! u7 I9 O
贾陆英:4 l. h6 x. a/ d0 y
; R6 @5 b4 d5 H: q* Z6 x4 R
知人也叫识人。《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孔子识人的智慧。孔子 “识人”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观”字上。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所谓“视其所以”,就是要观察他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所谓“观其所由”,就是要观察他行为的方式和方法;所谓“察其所安”,就是要观察他行为的志向和情趣。经过这样全面深入的观察,就能看清一个人的人品。“人焉叟哉”就是说,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 b2 f7 N& x0 l' K3 a
4 O2 g. `' m9 w$ I, B夕惕若:
: J1 A( `' v* Y  n7 [( w( b4 Y) b( ], W4 `/ V- X/ n5 p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为,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 P% w0 b# B2 ~1 @" u$ Y                                                             ———司马迁《史记.魏世家》* ~" Y$ D) }7 w* f; n7 Y+ W  B( R3 K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K' M. Q/ k& e! u' w% h) h4 t8 h
                                                             ———————诸葛亮用人七术
. m7 t7 Y+ |* Q+ v  N求才——求才当如鹰隼击物
/ y: V2 A3 v7 Z6 J) h# d衡才——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士人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Y3 r" [0 e4 J. P" l
                                                               ——————曾国藩用人之道
# s8 A2 v, b( ^- T- a% X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 k5 f: X* e9 I4 S# i
                                                            —————司马温公“德才之辩”* T/ w3 ~' J9 O# o' D
这是我闲着没事整理的6 Z- ~# s0 K+ a/ m8 C% z- K
9 M1 y" `% @2 Q! {
啸奖:
9 P; D  l9 F/ I6 T; z; v
. \# T  \; S0 w7 L7 K: Z观其志、就是看一个人的志向。我觉得这个最关键,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的成就,正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观其行,就是看一个人的行为,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也可以看出他的为人,或是举止优雅、或是举止粗鲁、或是随意而为。" t# c3 @6 ]  Y

9 v% \$ P$ p8 n* x  _% m* T3 ^
  |. A% p1 E: S8 d" U
4 [/ ~3 o' q/ {. w- u铂金1984:
8 _; v2 g8 d9 V- _' e( j( P9 _& f6 x& `4 K
观其行。对于像王莽之类,能隐藏几十年的人,能观察准吗?
" n% Q' s4 I0 Y
6 H2 U6 m* @0 G% K; ]: X破风弃俗:* O; A  }6 [! Y' P; Z

7 j9 K/ h9 P, K# T3 a- \7 O5 }识人,个人认为还是李悝的识人五法比较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窘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为什么大家对王莽这么有偏见
4 N; g$ ?. B# C" I7 A8 o/ @# v) V. _) N2 g1 c8 m, w

3 X1 o& K1 H: E3 A2 b( a  O& x+ p% E5 I3 h4 F5 ]

! G4 v) {) A: L8 _- }2 T" }Leslie:
% k+ h; Z& T5 `
: b; u* [# Z- {) {今天看了民主生活会上中央领导的讲话,更加感到自己的讲话就是一壶白开水。————我时常这么觉得,看别人写的公文,真的是高、精、深,我读起来都耗脑细胞,自己写的公文完全是流水账,白话文
3 t  z+ w! p2 g6 b
% l5 }: V# O- _6 Z贾陆英:# h( C. ^+ B2 d4 h
1 y% G2 d) S) p
口才这种能力,可以练出来吗?——不但可以练出来,而且全凭练。我就有这方面的体会,你要树立信心,试试看,不恢心,坚持下去。; s* ~# U5 F8 C7 M; s7 B' o
% H: n, c2 \- P. r1 q
夕惕若:! {# W" T- i9 E( F0 p3 y

8 W5 q, N3 _. p' p& ^王莽是个目标正确,方法错误的失败改革家。看他的目标,觉得是个不错的人,看他的手段,觉得是个政治阴谋家。口才,我建议你看看希特勒的演讲视频。言由心生,无论怎么掩饰,仔细观察的话,总能知道他心里的一些小九九
2 L) Y/ r# `9 }3 F! [( `$ ?. ?" I. D, u( p8 |% C

- M) Y! k0 _# u4 e- O! ?7 G路在人行:
$ B9 z: Y$ I4 U) ~6 y& m& o4 b8 K0 W3 l1 \
刚才,有几位网友在谈个人与领导的关系。我是这样看的。在中国,大部分领导都是靠自身的实力一步一步走过来。即便其在某些观点上可能错误,但总体能力还是比下属要强。即便有一些领导是有背景的,但也需要自身努力。正如习总书记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的选人用人机制就像一个筛子,留到最后就是钻石!
0 k4 v" \8 O" M3 F8 I+ l( E
! S2 t! ]  M' S9 ULeslie:
# H3 j4 P. ?- B# q
! V3 [. K% F2 P& h  _6 v2 B口才这种能力,可以练出来吗?——不但可以练出来,而且全凭练。我就有这方面的体会,你要树立信心,试试看,不恢心,坚持下去。---贾老,可以给我些具体的方法吗?我觉得我完全是摸瞎,不知道哪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4 L7 V5 n$ _" W! w+ v8 U
/ p( c  B) D4 J  O
贾陆英:4 W' v" N3 Z0 ]- b% D
6 E' c7 A" p6 T8 O. _
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言谈去识别人。孔子说: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懂得分辨别人说的话,就不可能识别人。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行为去识别人。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过错去识别人。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要通过观察众人的评价去识别人。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要通过观察某人的家庭道德去识别人。孔子认为,“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行,也是一个人可以教化的依据。“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 s8 t7 i; j$ E! ~

1 Y. i4 w7 z) F5 O夕惕若:# S  S. n0 |1 M+ b& c7 Q1 _7 [

6 }0 t7 s% R* x7 `/ E& O, K孔子察人在方向上,刚才史记、诸葛亮、资治通鉴、冰鉴上识人之术是方法上的。看看希特勒的语气、气势、停顿、拖音的地方,不需要知道他在讲什么。多跟道友辩论( t0 c3 N  @4 u3 u: l
2 b0 u2 h+ J) m+ I0 l
贾陆英:% l+ Y# W# n4 v0 v; ^

* i2 z4 w9 V) Q6 V练口才,开始可以先在下面写个稿子,背一背,然后到众人场合说。先易后难,逐渐学会即席讲话。0 ~* k( O1 a% ^0 \% j( o

& N: F* i) z& {3 |破风弃俗:
. O, `& X$ o$ f; J) i+ l4 r1 J, M+ m2 s% L: `
演讲讲究的太多了,据说美国总统演讲时候,怎么上台,走几步,站什么位置都是提前计划好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一章与第一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呼应,是学而篇的落脚点。一个君子,就是要学会知己、知人。& _  w4 _4 U& [, c/ }
, r, r6 I' ]# l
夕惕若:
& {' I7 j* Z' \( [" Q* w- [/ H; W! u哦哦,贾老这一提点,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上来。患不知人,那么不知人的话,不被了解的对方应该怎么呢,人不知而不愠,首尾呼应啊
, U+ T+ ]6 |" T1 g* U1 ^- |! {6 Z% s% f: \
贾陆英:3 X. D8 j  i  M0 z& ]4 p

) {' n. S) Y+ S# b知己才能进步,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知人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中择善而从,防止走错路,上当受骗。
9 S  t) |2 l! v4 ^3 e% M2 ^  g
- r5 {) l. @7 x% S- o* K$ x5 C夕惕若:
3 Y( b: `8 D2 ^. i" ~8 `% H' g7 B' e5 I- L4 v. ~! d1 R
如果有人不了解我,在背后说我坏话呢?这个在有些观点上看来是,重视自己的名誉,孔子是提倡不愠么; A/ e8 }0 Q' j" s- v2 w# w

) ]! L. P; N6 i- `1 }. h7 G无心随风:
6 y( a5 N9 W( ]5 Z) @1 {5 P. m! i/ U: _1 a* m3 b) P7 n
主流的识人方式:德能勤绩体。君子坦荡荡。看什么事啊,又管不了别人的想法,逢人解释多累啊。这一点上学凤姐! ^5 a) |3 x; W/ A$ `

7 R& @1 _" j; o& h: c( r5 i小小的确幸!:2 M6 W9 H  U% p$ }, ?2 t- |4 `( D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 w* o* e$ R9 J  S; a* L
$ c+ [- K7 u1 i7 T" i( rLeslie:: x( z) y3 I* O, y8 K6 A5 q

+ G* }0 V/ r5 _) f1 i5 k有没有必要向不知情的人说清楚呢如果有人不了解我,在背后说我坏话呢?——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放宽心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可是,小人总是爱在背后说别人,惹得不知情的人听了他的话,加上我们不爱解释,别人就以为是真的了
3 V2 z0 c) s. `7 C9 F5 |
: j- K  ~* \, W! r& `8 b& s  W' S睡虫西麦:, e1 B- x0 p# z# V! A9 T
- H1 D$ l4 r7 ]1 X
有话叫越描越黑, j: j; ~. \' U" B% V/ f

) K- Z' N1 D& x贾陆英:
5 o5 I( H& {% d6 o* M. b1 m& F: s9 E: ^  _% Z" M
如果有人不了解我,在背后说我坏话呢?——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放宽心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2 {' T& }1 g8 Y% q2 O) t
8 ?* t. {, Y3 K% l9 O2 t/ `1 d夕惕若:' M% W0 o% R9 ^; X7 G

8 D. Y  K4 ]! M2 g3 s对子虚乌有的赞扬和侮辱,我们在明明知道是假的的情况下,或赞扬的话一般不在意,我没做过这好事,你夸了我,我也不兴奋,而对于侮辱的话,我们知道是造谣,依然会火冒三丈,为什么同样是不存在的东西,我们的态度如此不同呢?* {, _3 S2 w& {& f& E2 R/ e7 T' x

4 `* R1 d* a8 @! R7 m. g* M贾陆英:
0 ?1 `6 R: z/ h7 }9 Y! S  c4 y2 a) ]( v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再见。* [1 a3 K6 P: ^2 v
" |) d" G8 O! s$ w* _& t' t
8 J0 @' z- }5 @; x* D

作者: 夕惕若    时间: 2013-12-12 11:42
向贾老学习,读书不辍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