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孙子兵法》的智慧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3-12-30 09:40
标题: 《孙子兵法》的智慧
孙子重战、慎战的战争观《孙子兵法》以《计篇》为首,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讲明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不可不慎重加以考虑。在今天看来,防止战乱,确保国家安全稳定仍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4 H% t1 v" V& Q9 c2 e$ q6 h3 J  孙子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告诫人们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慎重地对待战争。即:“故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说到“道”,他主张政治修明,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至死不二,并认为这是制胜要诀。说到“天”,他教人们要依据日光、天象、气候、季节等情况,相时而动,不信迷信。说到“地”,他主张要善于利用战地形势的各种条件,借以立胜。说到“将”,他主张选拔将领,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才德,不可专尚勇力。说到“法”,他主张建立并实行军制、军法、军需各种制度,借以健全组织,加强纪律,充实力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孙子认为民意、天时、地利、将才、法令、敌情等主要条件决定战争的胜负,是十分正确的。3 E$ R# r# `- `% c
  孙子说:“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的这一思想,对和平时期部队建设也很有指导意义。“七计”之首,“主孰有道”?原意是讲,哪一方的国君比较贤明。其他六“计”昭示我们要具体从六个方面抓好部队建设:选好干部,培养良将;知天识地,天地于我;法令如山,依法治牢;兵种齐全,装备精良;士兵强壮,训练有素;上下同严,赏罚分明。
3 \; ]) }& R4 _; S( U  孙子的战略思想* p& {- C: W- \! \+ R6 g; A
  安国为民乃用兵之首。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危也。”“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的意思是讲,军事上要赢得胜利,一是要修明政治,取得民心。国君不可因恼怒就发动战争,统帅也不可因气愤就挑起战争。合于国家和人民利益就动员,不合于国家和人民利益就停止。
- b6 Z& w- o, `' b7 S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知己,力求百战百胜或百战多胜,各级各类部队有着不同的要求,要因敌、因地、因时而异。如总部一级知彼知己的对象、范围、内容及内涵就不同于总队,各总队之间又不尽相同,各师又不同于总队,等等。
! l6 ^8 A6 q7 q1 X6 ?  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在《谋攻篇》中指出:“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讲百战百胜,不算是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最好的。
( J7 \9 C; p1 i4 L3 z1 R2 l6 Z% w  先胜而后求战。孙子在《形篇》中指出:“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一军事思想的核心,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有了取胜的把握,而后才同敌人作战。
0 y* `" ^0 L! T  选贤任能育良将。孙子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主张选拔将领,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才德,不可专尚勇力。/ M5 T  L' R  y% q. C
  士兵训练有素,方能克敌制胜。孙武在比较战争胜负的“七计”中提出“士卒孰练”,经常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士兵的身、心、胆、识和如何使用武器,务使士兵既娴于战斗,又习于武器,方能收到指挥如意,克敌制胜之功。这与吴起所说“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是一致的。
# d! F8 `9 x9 R  孙子指导战争的智慧和谋略依据任务,以计制敌。孙子在《计篇》讲:“多算胜、少算不胜。”《形篇》讲:“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军争篇》讲:“先知迂直之计者胜。”都是教人要计定而后战。俗话说“一个不好的计划,胜于没有计划”就是这个道理。《管子》说:“估计必先定,而兵出于境;未定,而兵出于境,则战之自败,攻之自毁也。”统御有方,如网在纲。孙子在《势篇》说:“凡治众如治寡者,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者,形名是也。”这就是说,统帅大部队和统帅小部队一样,指挥大部队作战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要分级编制,递相统领,联络畅通,如网在纲,有条不紊。
* w) M+ i) u* g: D2 S0 M$ |  先知敌情,力争主动。孙子在《用间篇》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作战计划、执勤方案和用间(知敌情)是贯彻始终的,且互为关联。没有真实的情报,就无法制定取胜之对策。
6 D6 F& r- W* D& g3 @  集中兵力,以镒称铢。集中优势兵力,以多击少,造成“镒”与“铢”相差五百七十六倍之势,是古今中外军事家指导战争,务求取胜的重要战法。孙子在《形篇》讲:“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9 s; z! c1 O6 v3 P6 P4 l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讲:“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按孙子所讲,取胜之法,不可先传,但取胜之后,兵法战法,人们可以四处传播,多方研究。以计为首,以算为本,以谋为攻,以变为魂。
! Z: A5 ^) r3 ]: }3 H0 \; V  j, r  夺气夺心,怯斗乱谋。孙子在《军争篇》说:“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军队在接受任务,控制事态后,应尽快准确掌握敌对分子的核心人物,找准“头目”,对其实施宣传、瓦解、震慑,消其势,乱其心。使敌对分子士气不振,上下不一,怯于战斗;使其“头目”心乱不宁,难以运筹。我可乘其怯乱,一举破敌。
1 F1 V' F- k  [  战胜不复,应形无穷。孙子在《虚实篇》说:“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每次战斗都不能重复同一战法,而要适应情况,变化无穷。今天,部队担负执勤、处突、反恐、抢险救灾和防卫作战任务,遍布全国各地,各部队任务不同,所处地区不同,自身素质不同,各种情况都在发生变化,没有一定的成规可循。要活用原则,临事适变,从宜行权,以变迎变。作者:冯光远
" Z9 A2 ]- Z" p' y9 t
# j+ O6 S2 u! y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