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选调考试经验分享和战略战术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修德求道
时间:
2014-1-14 12:23
标题:
选调考试经验分享和战略战术点评
网友qwqedewqdf发表文章,有些可以借鉴。其中有些可能异议之处,“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博主,遴选公选辅导名师上海刘源老师统一注解如下:
: N( l0 w0 H4 r! S! b
1、虽然各地选调有所不同,有的是单一单位组织,有的是全市统一组织,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用人部门权限划分也有所不同。但相对于公考,总体上用人单位自主权较大。
$ \( ^, m* j$ i
2、选调考试题型各地也有所不同,总体上是主观题分量较大,主要是简答、论述、申论或策论,以最后为重;客观题分量小,主要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有时候还有判断。具体可参照“公务员考试之 路”新浪博客《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笔试八大题型全解析》。
: R* J- }5 p6 Q
3、原作者推荐的半月谈、中青报、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热点题材很全,但半月谈可看“半月评论”和时事热点,中青报观点稍微前卫,理论热点面对面是热点、思维方面指导有余,但范文不足。有关范文可参考《遴选公选《申论》《策论》热点系列58》。方法可见《快速提高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成绩方法技巧例举》。
9 G" e1 ^8 n% Q
4、提到的《办公厅工作20讲》可以一看,但对应试仍然过于抽象,针对性差。
5 }. R* F q1 M1 J/ g6 u
1 m7 K9 Y5 T1 O$ c. I
整理后的网友qwqedewqdf发言:
1 b2 S( l. d4 z0 h$ \ N4 Q
* `4 j; }6 v$ u/ e( W5 b; H2 B
前言:
% z; f5 t* q* V
" ~8 t. A. O3 T7 |2 ~ j
在论坛混迹已久,各种经验贴见识不少,不过其多面向参加公考的考生,关于选调的少之又少。楼主不才,当年公考也只是进了个很一般的单位,在一个很一般的岗位。2013年至今,也参加了5次选调考试。结合经历形成文字,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9 b! g9 i8 x& R1 I% k8 m
+ g1 O4 z% G' C( m* O
一、个人经历
7 v- e/ S' t1 U9 I$ H$ Y! m, V
楼主来自革命老区,穷乡僻壤、大山深处,出门靠走、找人靠吼、治安靠狗。毕业后在粤北某垄断国企谋得一正式工工作,待遇尚可。在当地自给自足倒也十分逍遥。只是一来当地经济落后,业余生活十分乏味,只有喝酒睡觉斗地主;二来外地人十分稀少,本地人圈子又难以融入,孤独寂寞冷;三来垄断行业最怕打破垄断,一旦打破垄断就鸡飞蛋打。经过**筒子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最后于2012年在公考中成功上岸。
9 r& C$ `- m% @/ C8 m) a6 ^3 S( S
当初为了上岸,选择了个比较一般的单位和职位。上岸后发现果然是有责无权,加上楼主又属于边缘岗位,基本上一个月都得不到领导的召见。于是又打起了选调的主意。2013年起,开始了第二次长征之旅。
# |( R6 ` q- B4 X
7 k" r i, q$ n1 Y8 o
二、选调介绍
* S7 `9 H5 C+ d9 P+ Q" [/ t; r, n
(一)何谓选调
9 z3 e3 k ^7 }4 |. ]! S
选调不同于公务员考试,简而言之,就是单位为了快速、直接地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人,面向公务员举行的选拔考试。一般的公考是“用考分离”:用人单位不直接介入招考,组织招考单位也不是用人单位。选调则是用人单位自己组织、自己命题、自己考察,从发布公告到最后入职的时间一般在4个月内,确保了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真正需要的人。
/ v) K- t9 x0 p7 }' [5 K1 J
同时,选调也不同于公选。公选是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一般由当地的组织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察,严谨性和严肃性不可同日而语。
5 d! v! R( b% ]0 L3 e9 O5 J
(二)选调范围
! k @- J# f$ D& Y: p
因单位而异。一般单位级别越高,范围就越大,比如区属单位,可能只面向全区;市属单位,就面向全市;更高级别的,则面向全国。
- `4 O" A4 P6 [ g- m$ r
(三)考试题型
* O0 F- J! L% g
选调的考试是由单位自己决定,所以没有统一的模板。不同的区、不同的单位,题型都可能不同。有的时候,甚至可能没有笔试只有面试。单位拥有完全的自主权。
6 [% k9 O l5 B9 J
一般来说,大部分是笔试+面试。笔试多为写大文章,字数基本在1500字上下;面试多为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认知、综合分析、人际关系三类题目。
" |3 @$ q0 j& K2 U- V0 Q
(四)职位选择
+ |, r! z: i4 ]) f( v' s. v
一般拿出来的职位有两种:一是业务岗位,这种数量很少,因为真正的高手一般都在单位内部,外部人的业务很难能更强;二是综合岗位,也就是写手,这种数量最多,现在能写的人太少了,可以说各单位都对写手求贤若渴。
& {4 Z% G/ a3 b4 @4 X
记得有领导说过:如果一个人需要组织部门根据他的情况来安排岗位、而非根据现有的岗位来考虑他的话,那这个人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对于公务员来说,综合岗位显然比业务岗位更适合吾等屌丝的发展。所以,筒子们在报考时可以多多考虑综合岗位。
5 ]' F! L+ O3 }- y5 [3 O
) J1 [+ n1 _2 S! c- x% k: n
三、为何参加
& p5 d3 Z/ q5 |- H+ f* [
有人说:现在的工作挺好,拿着同样的钱干悠闲的活,为什么要花时间精力去考这个?
; V5 k/ u( y+ O6 Y
的确。选调不比公考,如果说公考是为了“稳定”,那选调就是为了“选择”。有的人上岸后发现不喜欢这个单位,选调就是最稳妥方式:考上了可以走人,考不上还是公务员;有的人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些重要部门的选调显然就值得尝试......总之,选调因人而异。自己要什么,是必须先想清楚的。
- M- i- {/ C- c7 L
另外,相比公考,选调的竞争小很多。公考报名和招录的比例,一般都有90:1。选调则好多了,好的单位最多也就是25:1,一般的也就10:1,甚至某区组织部还出现过1.5:1的情况。
; ^" i2 C3 @* p3 o4 C
* s% ?# S: s0 l3 h+ Y( c
四、如何备考
8 x+ n8 [$ l# ^: S4 c/ r! J6 R; m* }
选调的准备分为“日常”和“冲刺”,其中“日常”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难坚持的。
$ I1 Y& Z' L4 z2 p( M
(一)“日常”
( B b) X- K+ x, D: Y+ D; |
“日常”就是平常的积累。没有地基,楼建的越高塌的越快。选调主要考的是文笔,所以平常就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做好积累。
" ^& S5 I# Q( [ I+ m( V# ~
1.勤于学习。九尺之台起于垒土。要少看点都市节目、多看点央视频道,推荐共同关注、新闻1+1、经济半小时等,重点学习他们看问题、想办法的思路,还有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这对于面试很有帮助;少看点网络小说、多看点纸媒大报,推荐《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理论热点面对面》(《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电子版全下载)等,重点掌握当下中国的热点、焦点、难点,有了料,写起文章才能旁征博引。
8 B; R. V/ A( a5 M/ u; X
2.勤于练习。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很多人公考过后就没再写过文章,写个总结也是靠“复制”、“粘贴”。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一个月写一篇申论,用笔写。保持一种良好的语感,上了考场才能挥洒自如。如果一开始不会写,就去模仿,把范文的框架留下,自己往里面填充内容。写得多了,就会有自己风格的。范文可以参考《半月谈》和《理论热点面对面》。
% `: {2 C8 S0 T x9 T
3.勤于温习。只会低头干活,那是拉磨的骡子。写完文章后,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修改。要想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充不充实,语言通不通畅,读起来有没有气势,有没有办法写得更好。写得烂不要紧,只要写得比上次好,就是成功!
0 h* r* K' y& ^) S- b- T# o- J% w0 A
2 E2 S/ w& t3 Z/ }
(二)“冲刺”
8 ^ K1 B, H5 M4 m! E4 \
“冲刺”就是梳理。一个图书馆,即使馆藏再丰富,但如果没有对书籍分门别类,对读者来说也就是个旧书仓库。
: C9 i4 Z2 x$ I0 b( z0 K
1.了解背景。在选定了单位后,要多了解这个单位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比如关注下单位的网页,看看他近期开展了什么工作,重点要完成什么目标;还可以去百度下,看有没有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等。确保别人问的时候,起码能说个一二三四。
& c: }5 j$ ~. _
2.模拟实战。在考前半个月左右,要定期拿出一整段的时间用来模拟。比如规定2个小时内写出一篇2000字的文章,或者找一套公考的面试题、自己测试自己。常言道:人因为无知而恐惧。模拟就是要增强熟练度,把模拟当考场。这样进入考场的时候,能很快进入状态,不会不够兴奋,也不至于过度紧张。
% \1 b5 q0 l* t% t
3.端正心态。选调不是公考,考不上饭碗也还在。要放松心态,不要有过多压力。而且,很多人公考只是为了“稳定”,上岸后就放弃了学习,报名选调也只是想“瞎猫碰上死耗子”。如果能坚持“日常”,同时做好“冲刺”,那楼主相信,通过的机会真是大大的!
0 N; H7 C, R$ K6 Y, b6 Z3 q; j! k
f+ A+ t: J* W7 A2 j( R
五、选调真题
9 u; V! \6 k0 W' g9 j
楼主记性不好,只记得题目大意,仅供参考。
9 m) M7 B$ F8 F+ M* C
(一)区属单位A
$ b* W' k" d% b6 B0 R& W
1.笔试
6 J9 X1 R3 V& c5 f$ l3 n6 A2 B
(1)谈谈对三公消费的看法和遏制措施
8 K, w9 t' D+ [8 m7 U, b
(2)谈谈对2013年本市经济形式的预估
6 u% g2 v. P* f" [. B: d. H
2.面试
2 Y; C! M5 r6 x, }. ~
) l/ ], t6 _4 m& F2 p
4 J$ H! }+ ]; C3 P' p. L/ k' |2 N
% [% ?$ `. c' H$ B9 m, ?8 Q
作者:
许语
时间:
2014-2-26 17:48
参加过若几次面试,角色不同而已,被面试和面试别人。个人简历给人的是客观的参考数据和做事细节上的流露,面试过程却是个人综合能力的真实体现。它会测试你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沟通和表达能力,逻辑和应变能力乃至性格等等。面试的成绩好坏基本上会决定你是否会被最终录用。
) c! {" P: L" o3 \0 q& ]. g2 E
至今还有些犹豫不决的牵线让G参加了两次面试,虽因事先做了很多工作,面试的难度下调了许多,但结果已经不再重要,只望过程多少会是种锻炼。毫无私心的出发点,但还是要反思是否真的过于强势,因为不可能过问和决定所有事情,能决定和有权决定的只有自己的路。
0 M o" v/ j+ N* J
金丝雀再美但总归属于天空。
作者:
小蘑菇
时间:
2014-3-12 16:00
感谢作者提供经验,很有指导性。
作者:
敲门幸福
时间:
2015-3-30 10:56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tnt2yang
时间:
2015-7-19 18:32
3.端正心态。选调不是公考,考不上饭碗也还在。要放松心态,不要有过多压力。而且,很多人公考只是为了“稳定”,上岸后就放弃了学习,报名选调也只是想“瞎猫碰上死耗子”。如果能坚持“日常”,同时做好“冲刺”,那楼主相信,通过的机会真是大大的!
作者:
令狐公子
时间:
2016-8-23 16:40
“冲刺”就是梳理。一个图书馆,即使馆藏再丰富,但如果没有对书籍分门别类,对读者来说也就是个旧书仓库
作者:
遴选必胜
时间:
2016-8-27 17:5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谢谢了,我收藏了,呵呵
作者:
思思
时间:
2016-8-29 11:21
3.端正心态。选调不是公考,考不上饭碗也还在。要放松心态,不要有过多压力。而且,很多人公考只是为了“稳定”,上岸后就放弃了学习,报名选调也只是想“瞎猫碰上死耗子”。如果能坚持“日常”,同时做好“冲刺”,那楼主相信,通过的机会真是大大的!
作者:
苦海无涯
时间:
2016-8-30 11:04
楼主记性不好,只记得题目大意,仅供参考。; c+ A1 @2 g4 B! d% b6 |
作者:
虎虎大
时间:
2017-2-12 22:56
学习·····················
作者:
木石
时间:
2017-2-17 13:34
谢谢楼主分享,收藏了,呵呵
作者:
wjypzh
时间:
2017-5-5 00:20
调考试经验分享和战略战术点评
作者:
wjypzh
时间:
2017-5-5 00:21
选调不是公考,考不上饭碗也还在
作者:
九镇义色
时间:
2017-5-11 10:21
楼主这个2小时2000字明显就是实战过来人
作者:
立秋
时间:
2019-9-21 21:49
不要有过多压力。而且,很多人公考只是为了“稳定”,上岸后就放弃了学习,报名选调也只是想“瞎猫碰上死耗子”。如果能坚持“日常”,同时做好“冲刺”,那楼主相信,通过的机会真是大大的!6 l. ?; l: R3 A' ~( ~6 A8 z
作者:
小郑
时间:
2019-10-9 17:27
遴选考试也是一次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作者:
zwt3313851
时间:
2019-10-11 17:03
如果能坚持“日常”,同时做好“冲刺”,那楼主相信,通过的机会真是大大的!
作者:
秘书小张
时间:
2019-10-22 09:18
.端正心态。选调不是公考,考不上饭碗也还在。要放松心态,不要有过多压力。而且,很多人公考只是为了“稳定”,上岸后就放弃了学习,报名选调也只是想“瞎猫碰上死耗子”。
作者:
基督山伯爵
时间:
2020-3-5 09:46
多谢分享 帮助很大!!!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