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写诗容易改诗难 [打印本页]

作者: 负薪请醉    时间: 2014-1-22 15:08
标题: 写诗容易改诗难
    2012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六),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考虑到次日就要上班了,所以晚上想早点休息,十点半就已经坐在床上。就在这时,收到了一条短信,是一位未曾见过面的朋友发过来的一首旧体诗,并且明确地嘱咐我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诗的题目是《参加高中毕业二十年同学会感赋》,全诗如下:7 ]8 z7 R' J% a# O1 }, e( C
  物换星移二十秋,同窗相见喜回眸;
3 @& j' K: M4 S6 d+ q4 c' N  u  春风桃李一杯酒,人到中年壮志稠!8 c* @) g* k0 m$ M3 ?
  这时我只想早点入睡,如果推敲文字,则可能引起大脑兴奋而导致失眠,这种经历过去经常有而现在真的不想有。所以把这首小诗认真地读了两遍,感到全诗“平铺直叙,毫无寄托”,于是立即把这八个字的直观感受回复了这位读者。直接指出问题,而没有半点肯定之辞,我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于是就可以高枕无忧而安然入睡了。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读者是一位对于诗歌创作非常认真的人。还没有等我安然入睡,他就发来了修改稿,全诗如下:
2 J7 T, J- V: n2 A/ E1 q  一出校门二十秋,同窗今日遂斯游。3 Q4 u8 h) F) P1 P
  华堂欢聚相逢晚,风里花开岁月遒。
1 g: U% C0 Q- G1 M3 q& J  而且特别强调“烦请对此诗进行点评。”看来是盛情难却,必须要对这位读者有一个比较好的交待。于是,只好坐起来,打开灯,对他的修改稿认真进行审读。
% y; u7 y0 U" e6 v( q  先看诗的题目。《参加高中毕业二十年同学会感赋》,这个题目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仔细推敲起来确实还有商量的余地。问题在于“感赋”一词的使用。翻阅古往今来的旧体诗作,以“感赋”结尾的诗题为数真的不少,可谓代代相传、沿袭至今。可以说,很多人只知道沿袭使用,并没有仔细思考为什么要这么使用。古人用“感赋”,相当于今天讲“有感而作”。大家都知道,写诗填词,目的在于抒发胸臆,当然是有感而作了。既然大家都知道诗词以抒情为主,那么诗词的标题末尾再加上“感赋”二字,就显得有点多余,难免有画蛇添足之嫌。以这首小诗为例,标题删除“感赋”二字,反而显得更加简洁明了,足见其可有可无。$ m3 W8 c1 _2 f) a8 y/ w
  再看诗的内容。第一句“一出校门二十秋”,从现在往过去看,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叙事,意思是说时间过得非常快速,转眼之间就过去二十年了。这里用“出校门”写毕业,是通常的写法。但是,一个学校有很多班级,同时“出校门”的同学有很多。如果要缩小范围,在这里表达同班同学聚会,则可以将“校”改为“师”,可能更加合适且准确一些。3 M, E3 o$ s# V+ r
  第二句“同窗今日遂斯游”,也是叙事,具体写这次同学会。作者使用了一个“遂”字,一方面表达了这次同学会大家都很如意,另一方面也说明举办这次同学会是很不容易的。“斯游”,指这次同学会,属于客观描述。如果要把同学们都摆进去,则可以考虑把“斯”修改为“同”,而且作出这样修改还可以在声律上产生回环之美,读起来更加悦耳动听。
3 O" X/ Z# {4 X/ p4 W1 |1 l  第三句“华堂欢聚相逢晚”,写得不够好。按照“起、承、转、合”的要求,第三句应该要转。很明显,第二句写同学会,这第三句也是写同学会,内容并没有实现转变。前两句都是叙事,写得非常平淡,如果这第三句仍然是平淡,则可能整首诗都会因此而平淡无奇了。所以,这第三句必须作较大的改动。我坐在床上,手头也没有韵书等资料可查,只好完全凭借想象力了。我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把这第三句修改为“华山论剑雕弓挽”,把同学们比作武林高手,把同学会比作华山论剑,这等于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描写这次同学会。修改后的这一句,既反映了二十年之后同学们在事业上的进步,又展望未来将要创造新业绩的美好前景,内容比原来的要形象、丰富得多,这才更加符合诗的写作要求。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4-1-23 07:22
兄弟你改的吗?老猫也有篇毕业20年小记,帮改改
作者: 负薪请醉    时间: 2014-1-23 08:10
老猫 发表于 2014-1-23 07:22
* o$ W2 \1 D3 t) d$ e) i兄弟你改的吗?老猫也有篇毕业20年小记,帮改改

# j8 q, h. t* D" @, E7 L非也,高朋所作。老秘网分享。我哪有这样的功力!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