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为政篇第20章 2014年3月27日 [打印本页]

作者: 石子云    时间: 2014-3-29 18:25
标题: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为政篇第20章 2014年3月27日

贾陆英老师学《论语》为政篇第20

$ o3 U9 t0 v( @! U7 H4 a0 u+ s

2014327,ysh整理)

4 y. @& x% c# S& a- A

 

5 N9 s7 b! _- ~* G& A

327下午330分,《“论语”札记》作者贾陆英老师在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14260122里面,就《论语》为政篇第20章进行了讲解、探讨和互动,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1 s7 |5 z. Y; v. @9 j

贾陆英: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学习讨论《论语》为政篇第20章:

1 e' ?* A, z; d# ]. G* N4 ^8 \$ J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 A' x& m+ n+ P- @; |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Z; I) s. }2 k3 u+ K/ b5 o

季康子: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

1 f, }& H9 }+ m0 s, r

以:连词,同而。

% d; V8 o9 F3 ^* B- C8 |, J

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8 _+ D6 f- t9 H

孝慈:指当政者自己实行孝慈。

0 S- u5 d" w P8 a v1 H1 `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忠心,又能加倍努力,该怎样去做呢?

% W9 [: [4 U% n# U3 \

孔子说:“你用庄严的态度对待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对子弟慈,百姓就会忠于你;你提拔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 e& a4 u' r. j3 ?- Q# `1 Z! \5 ?

本章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具体阐述,强调为政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请大家发表意见。

( R# q: A8 _" w1 p; X

滨海工商唐:这是当政之人在德行方面的基本要求,但是社会变迁,现今体制下内涵和外延早已逾越出了孔老夫子定义的范畴了。

$ e J% |: T; ?6 f

流畅: 对于管理好国家,孔子的理念是“庶、富、教”,就是让老百姓人口众多、生活富裕、接受教育。

1 Q$ T4 M- ?4 M

贾陆英: 鲁国权臣季康子说,要教导民众做到“敬”和“忠”,问孔子以为如何?

' Z A! S' ?0 k9 T* F

孔子告诉他,空泛的说教是没有用的,“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在部下和民众面前,要有发自内心的庄严和真诚,这样,他们自然就会尊敬你。

* _) w. n% @* t

“孝慈,则忠。”(《论语·为政》)用孝敬父母、爱护儿女那样的真情实感对待部下和民众,他们自然就会尽忠于你。

& u2 e# }% u1 |9 m9 h+ i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提拔和奖励那些躬行善道的有德之人,诚恳地教导和感化那些能力差、做不到的人,他们自然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

! |& m5 O: |, Q% T2 d y3 C3 z

彼岸:我想这与修齐治平是一体的,但是否过于强调道德的作用,忽视了强制的规范和引导?习大大的三严修身、用权、律己。也道尽了含义。官有法制,民从私契。又该怎样理解?

- b1 r3 \7 |+ _* s

贾陆英: @彼岸:我想这与修齐治平是一体的,但是否过于强调道德的作用,忽视了强制的规范和引导?

% P1 @ ^2 m. Z; ^

——这依然是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问题。孔子并不否认刑罚(法治)的重要性,但他认为,刑罚和德礼相比较,后者更优越。

& J3 C6 ]- {! j4 C

习大大的三严修身、用权、律己。也道尽了含义。

8 x: J% r P' i+ n1 D# H- Y- U

——是的。习总近日还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 ~4 ]/ X t" H. }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德治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然而长期以来,特别是“文革”的“批孔”运动,使儒家的德治思想遭到粗暴批判和否定,其影响所及,导致一些领导干部把道德修养看作“细节问题”,认为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大道德教化的作用固然不可取,但是,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案件一再证明,fubai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这就从反面告诉我们,贬低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样是要不得的。德治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宝贵思想资源,应该认真地挖掘和梳理、继承和弘扬。

) w3 v8 E3 E9 }5 i& w1 F7 n8 U' q

我们制定了许多法律,也惩治了不少贪官,这无疑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为什么fubai问题仍有蔓延之势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体、深入、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导致一些人精神空虚、价值观错位。这恰恰印证了孔子之言。事实上,法律所规定的只是强制人们遵守的道德底线,理想、信念、道德教育才能引导人们明善恶,辨美丑,知荣辱,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和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正气的巨大力量。

) r2 R/ l1 s2 C

琢璞居主人: 就如同我们这一届的领导班子,身正气壮,通过打贪治腐形成了向心力,再竭力推动法治进程。因为法制也是需要人推动的,先管好人,等一切都上了轨道了。个人的贪腐也就会得到治理。如同美国宪法制定之初,华盛顿等一大批道德高尚、为政公明的人推动整个美利坚奠定宪法的绝对权威。

/ U9 Q5 L/ t$ U0 |

流畅: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为政者以身作则最有说服力,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 q% F+ u/ Y1 d( f. |8 ~" q0 V* L' q

: 又是人治哎。有德的统治者挂了,怎么保证后来者也有德?历史长河中贤君没几个,昏君暴君可是一抓一大把。没有权力制衡,任何人都免不了被权力腐蚀。

* `- {: i5 Z4 Q4 k; Y# P) x @

贾陆英: @流畅: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为政者以身作则最有说服力,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d; t5 b0 r; q, ~0 M

赞同。孔子形象而深刻地指出了“德”对于为政者治理天下的重要性,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为政者有德,是因为内心有道,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高风亮节。有了这样的高风亮节,人心才会信服,就如同“满天的星星向北斗”那样,具有向心力和号召力。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 ]& J& [0 m S" a3 L3 [: F

@零:又是人治哎。

' p4 p! c. L6 F S

——强调为政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正确的。这与“人治”是两码事。

; k: A! L+ c+ h2 c

: 个人以为还是应当制度先行,以身作则的事情,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做了更好,不做制度在那。

2 |. R. U# |" Q5 q( m

贾陆英: 有德的统治者挂了,怎么保证后来者也有德?历史长河中贤君没几个,昏君暴君可是一抓一大把。

8 j/ [3 b* R3 u; J

——这是历史事实,是中国几千年专制制度的问题。鉴于此教训,我们今天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片面强调德治而否定法治,或片面强调法治而否定德治,都是错误的。

$ p, u$ [7 B! h k5 b

: 贾老师说的没错,但应法治为基,德治为辅。道德教化在于精神文明领域,法治是立国之本,孰轻孰重?

/ A _- Y/ W, K

贾陆英: @零:道德教化在于精神文明领域,法治是立国之本,孰轻孰重?

# K" j& [2 J; W/ ] L$ v0 L; h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 @# O% P8 i9 m$ ^/ k8 f

半壶老酒: 对内德治,对外也得德治;法制与德治相结合。辩证法,既是民办观,又是方法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 x; s' s0 G) ~9 p6 ~1 J m

1 j: X5 B, S$ E. F* a5 f4 m) y

2 U) [$ s9 y7 X y! p v) M5 l

滨海工商唐: 我们有世界观,但缺乏方法论,尤其是在思想领域。

: H; T3 E+ l( v# Q

冰尘仙子: 法制思维巩固政治地位。

, V& _, s0 u) r( D' R6 C( [) B: H

琢璞居主人: 制度需要落实,怎么落实。还是要靠一种制度来推动另一种制度的落实。

) [8 T0 I: P0 I

滨海工商唐: 这就是需要方法论。

4 L& P2 @+ e: j+ i7 `

琢璞居主人: 制度的制定在大家,在人大;但是执行却往往是一个群体,在中国,这个群体又是由一个领导独裁的。

. P3 k8 r: H6 T# [: o

: 是的,人的自觉毕竟是有限的,贤君到了晚年照样昏聩,靠不住。

& \0 D1 L- [ S

琢璞居主人: 所以,要推动制度的落实,有必要先消除高度集权的行政机构。

! z9 i' q' z, a8 g) R) ^! K d: k

乃群: 领导人的以身作则,其持久性如何保证呢?毕竟领导始终是在更新换代的。

% l9 y6 d/ i) r$ P3 w* W6 Q" h# h

琢璞居主人: 权力分散,互相制约固然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却能够很好的避免犯大错。比如平度的拆迁血案。政府权力不受监管,公检法就不敢为百姓出头。依附于政府的黑恶势力必然为虎作伥

4 ]+ k C+ w* G5 q7 f7 R) z

爱就一个字: 法治的是必须做,这是底线。德治,是可做可不做的但做了。

3 C/ d9 p2 U0 f+ h6 T

琢璞居主人: 新加坡的建设就是以法治推动德治。

6 I1 A2 q& y; o1 E

天狼雨痕: 贾老师的话体现了辩证思维,德治与法治是辩证统一的。

8 m' y5 [- ]& ]$ X. [

流畅: “敬忠以劝”的关键字是“劝”字,既要善待善者,又要善待不善者,从而达到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的目的,这是道德教化的作用。但法治须与德治相辅相成。落实制度最关键。

6 |2 W" `; d. ?! R4 e! n

琢璞居主人: 同样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 a# W3 o- ?/ g( I0 L" u0 b

——我觉得贾老师的这个观点经不起推敲

6 c6 i% [5 T& H% d+ i; O

贾陆英: 我们今天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U# b, ^! B' s4 I K) k5 k9 h V

正如习总近日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 G$ _3 k o; e" s! a/ R/ J# @

琢璞居主人: 我觉得,贾老师讲的是宏观方向上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件事的落实,法制依然是基础。再以平度拆迁为例,利益的争端再明显、突出不过,解决这样的争端就要靠法的落实,而不是德的教化。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就是强调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可偏废,要同样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结果是大家都看到的。同样的问题还有德育与智育。只是大家对国家都是爱之深,才会恨之切啊。强本固原,真希望我们的国家根基深牢。契约,我们的契约精神、公民意识都需要好好培养。德治会导入个人的集权,这一点大家要清楚的看到啊。不要以领导人的是非为是非。我们得自己想问题。

* E4 |5 J& [& g+ n- |- C

风暴: 我认为老师说的(习近平的话)有点像我们共产党所给我们描述的那样:我们最终会实现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但是我国现在而且将来很长时间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O- T* _/ [ Z& k4 ]! V" g

右岸: 德治和法治并重,才能治理好国家。不可废偏,不可极端。这又回归到是物质重要还是精神重要的哲学层面的问题了。

/ j) y! a4 d; X+ k2 f, I

乃群: 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就在于树立榜样,发挥导向作用,做好了德治,也是引导大家遵守法规的基础。

4 ~7 ]) o( C$ r0 Z- ?

贾陆英: 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习总重提焦裕禄这个榜样,阐述焦裕禄精神,意义重大。

) L6 m. [4 D) ?6 j

天狼雨痕: 个人觉得法治与德治为调控社会关系的两种手段,同一案子不同人审可能结果不同这就是中间“度”的把握。难怪现在最高法和最高检报告反对票那么高,有些具体案例很难权衡好的,过于纠结的确没意思。

' f( I E1 R) F" l; p/ t

风暴: 文化的软实力固然需要提倡,但是我想这不是我们工作或生活的主流。我们需要法治来保证我们的权益,需要法治来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予以指引。大家在一个框框内可以享受制度带给我们的自由。德治则是使我们的法治更顺畅,更少摩擦。

7 B d/ }; `! O) ^0 R! O. H

贾陆英: 习总近日还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9 F4 P t4 K+ U8 K' ~" R

斯岸: 西方社会是人性本恶,所以不会盲目崇拜,权力集中;我们是人性本善,所以会产生膜拜心里。文化软实力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化自信上,问题太多,都分不清鸡和蛋孰先孰后了

1 X; K: l/ T% }0 o

小小的确幸: 法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 |7 I1 c" D" \ h5 A. g' a+ `

爱就一个字: 我觉得,人治到法治是个过程,这个过程要多方面因素的具备,比如法治架构、执行机制,执法环境,特别是国民素质。特别是执法环境。公权力执行的公平问题。比如一个违法成本,本来法律规定得明确,但有些人通过法外手段摆平,可以少负担违法成本,甚至不付,而有些人却需要全部承担,这就是不公,逼得人违规违法,第一反应找关系。

' ^7 Q4 j% y: F( a* |

琢璞居主人: 贾老师,向您提一个意见。请您少引用领导人的说话,多吐露自己的意见,这样的交流学习才诚恳。

1 _9 |* H3 |, E, g5 |

贾陆英:@琢璞居主人:贾老师,向您提一个意见。请您少引用领导人的说话,多吐露自己的意见,这样的交流学习才诚恳。

2 O8 C2 C" U, S8 `) c# O/ b9 u4 z

——领导人,尤其是总书记的话,是我们学习提高的指导,统一思想的依据。讨论中多学习学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7 r4 l( }4 g+ A; @3 b: q: O

爱就一个字:贾老师的话,我全力支持。我的理解是,作为领袖,应在引导社会上发挥作用。

# c' r1 s4 j, V& _( @# {

睡虫西麦:法治,我喜欢。法制是最低的道德准则。既然连最低的都没完善,又何来高层的道德呢?平时,就是这么做的,有法可依,依法。

# F- n+ K9 p/ ~& [5 B" P

爱就一个字:问题是你喜欢,而平时是怎么做的呢?

! p$ `& I% }1 `

琢璞居主人:对于公民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

h% z4 A% D, K( i6 Z) Q' S

爱就一个字 我支持你。

! @6 w) V' J+ F; p4 B; Y

贾陆英:强调“惠民”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他在评论郑国的名相子产时,指出有四点可称为“君子之道”:“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这后两点就是指为政者所实行的政策,要能够给民众以实惠;在役使民众时,应符合道义,合情合理,使人们乐意接受。孔子在回答怎样才能从政的问题时,提出了“尊五美、屏四恶”(《论语·尧曰》)的原则,其中第一个要遵从的美德,就是“惠而不费”(《论语·尧曰》),他对此的解释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孟子继承发展孔子的思想,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德服人,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主张给民众以一定的“恒产”(土地),作为生活的保障。民众饱食暖衣之后,还必须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善心得到扩充和发扬。他在两千多年以前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的民本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重视民生问题,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仍然具有极为宝贵的价值。

! L% x( X. T3 k$ c6 F+ b# `

我们交流探讨,切忌固执己见。要从善如流才好。希望大家在交流探讨中加强学习,扩大共识。

" ]) z7 M3 a' p' j3 D, J" s8 T$ _

下节课内容,2·21 

0 `8 H# H; X7 Q0 U; N: z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 G9 V/ X) g+ ]* U3 t# H# G. `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L1 r1 I, w% Y. k; {3 }0 w0 u

书云:书指《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两句,见《尚书•君陈篇》。

m+ I$ J0 }/ W2 }( s' l( S) U3 M2 N

孝乎惟孝:是对孝的赞美之词。友于兄弟:友,亲爱,友好。施于有政:施是施行,指把孝悌之道施行到政事中去。

6 e& m8 m9 {! t) c* _4 W2 L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

q3 u4 I3 F% g: [1 {

孔子说:《尚书》上说,孝啊,孝于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行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了。又要怎样才是为政呢?

- O* z( Q, p: W; K8 s! d

再见。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4-3-30 08:07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少些固执己见,多些从善如流,不要让读书会变成辩论场、吐槽处。
作者: 贾陆英    时间: 2014-3-30 10:20
学习,交流,探讨,互相促进,扩大共识,共同提高。
作者: 阳光勾勒的微笑    时间: 2014-3-30 16:47
君以民为本。民为水,水亦可载舟,亦可覆舟。我想现今的群众路线就是以民为本的重要表现吧!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