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j- t! h. b6 ^% }& _ (二)地点与时间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在清楚接待任务中的相关时间信息后,下步应将来宾当前的位置、沿途经过的地点、迎接的地点以及座谈、参观、宴请、住宿等有关地点的情况了然于胸。将各时间点与不同地点一一对应,通过合理的路线设计,将这些地点连接起来,形成一幅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接待路线图。在具体接待中,时间和地点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地点选择的恰当,可以为工作争取时间,时间控制得合适,也可以为地点的变化提供更多的选择,因此,应充分考虑各个地点的周边环境以及地点变换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保证接待服务顺畅有序。) i/ ~/ P& D* a+ ?! ?! j9 Z* p
) `4 }7 b4 X6 W (三)来宾是接待工作直接面对的对象。来宾满意与否是接待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和反映,决定了接待的成败。因此,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了解来宾的人数、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和职务等客观信息,停留在关注这些客观信息的变化上,更重要的是在接待中,能综合分析这些信息中所蕴涵的内在特性,根据不同的环境背景,随时把握人物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动态。知己知彼,再利用各种礼仪规范,以热心、耐心和细心服务来宾,就可避免接待成为流水线上冷冰冰的作业流程,虽然正确但是缺乏必要的感情和打动人心的力量。简言之,宾至如归是接待的服务理念,只有让来宾体会到一种自然、温馨和美好的感受,才能给来宾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才能使接待工作在众多的工作中脱颖而出,创造并打响自己的服务品牌。# r- A* ?. N, C+ b& ?7 o
7 r; {; j+ X' o! d! T, o
(四)接待前的重点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计划安排。事前考虑周全,尽可能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方式准备充分。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周密的接待方案。按照来访目的和己方领导的要求指示,整体考虑接待行程,合理安排吃、住、行、观、谈等各个方面。计划的优点,一是可以尽量避免接待中出现未知事项,使整个接待流程处在可控的范围内。二是即使接待中出现事先未预料到的变化,也可以做到临事不慌、有条不紊,避免因时间紧迫、头绪诸多而出现手足无措或遗漏事项的情况。7 w# T \2 [7 _/ g$ l6 k
4 O. N# H- M, @2 w(五)接待中的重点是充分把握接待工作的灵活性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接待方案和计划为依托,以具体的接待礼仪规范为框架,但又不拘泥于接待方案和具体礼仪,灵活机动地处理接待中遇到的问题。这就好比下象棋,开局通常有一定的章法和套路,每个棋子也都有自己的移动规则,但是棋入中盘,更多就是在遵守规则前提下的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因此,要根据来宾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接待行为,使自己的服务紧跟来宾的步伐,同时,不断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某些情况下要实现超前服务,让来宾能不时体验到一种惊喜和满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接待工作的满意度。 . V" C0 \' F u# i4 _" d + u% Q# `. B m" y) r 5 f8 R+ D/ l( \3 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