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重新审视产业结构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4-5-6 20:32
标题: 重新审视产业结构

        国内文献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列举问题的多,但客观分析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的少,因而给出的建议大同小异,泛泛而谈较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对于我国目前二、三产业比重是否合理,学界观点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严重失衡,有观点认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高是由我国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一方面,没有见到两种观点的交锋,厘清认识;另一方面,问题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我国产业结构比例现状是否合理,而应认真思考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如何更好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质的角度着眼,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中不同行业素质的分布情况,也就是指各产业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的分布情况;二是从量的角度看,主要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后者的数据可得、易分析,而前者的定量分析有一定难度,国内多数相关文献热衷于讨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变化,而较少涉及第一、二、三产业各自的层次变化(升级改造和相互融合)。
  产业结构调整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有学者认为,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对世界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新的全球治理机制、新的市场拓展空间、新的产业转移浪潮、新的产业投资机遇,跨国公司推动的产业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产业内部分工正在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产业结构调整不再仅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换,还包含由同一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这些都使得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并不全部表现为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化,而主要表现为从产业链、价值链的角度突破关键环节。重新审视产业结构应加强如下方面:加快产业升级改造、正确引导投资、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发挥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
  我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赢得了发展机遇并已显著受益,也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表现出活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普遍规律,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还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同样是经济发达国家,美国与德国、英国和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就有所不同。中国13亿人口的日常消费品和加工产品也不可能像美国一样依靠大量进口,不能死守新自由主义的教条不放。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不能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已有模式,特别是要注意规避已经被实践证明具有明显缺陷的模式,更不能重走美国产业空心化和服务业过度化的老路。中国大量的人口为自己成为制造业巨头做出了巨大贡献,应更加重视技术、设计和制造业的作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不是不要制造业,而是要在制造业的规模基础上通过创新向高端发展,着力提高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及附加值,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互动。作者:张炜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