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k, t$ |* ` d/ u 就这样,我这篇讲稿从初稿到定稿,先后大改了三次,小改、以及讲课时的临场发挥就不说了。(注:这篇讲稿的起草修改过程,是讲稿发表之前增加的)。 " `9 z( z& @/ K$ N. h* m( a& {2 k+ u- R1 w, e8 M8 T) X* U9 G/ K
我的讲稿原先的题目是:聊天聊出文章来----怎样整理聊天记录、会议记录和撰写会议纪要?在闪客帮我做的课件上,题目改为:怎样撰写会议纪要? 6 v1 z/ {# W0 T( X0 i8 w8 R E/ h, c
讲稿的起草过程,再一次告诉我:文章不厌千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 / W8 h6 \, i m0 I; L9 [ 3 ]" F. E9 a U5 u+ ?2 c% y 好了,现在讲第二个问题,现实聊天与网络聊天。3 s6 {% L& K, R5 `. f8 \
4 `1 g# U4 f) t0 _. k1 J 还是从聊天说起。因为,聊天可以聊出文章来。 k2 E) \7 I R. W) Y
6 m9 d0 @! g$ U+ M
聊天聊出文章来?谁信哪!/ g; _1 h! g) C! i; t, K
. h7 [* g( a" Q- |2 k 你也许不信,但是,我信。大家大概都知道《聊斋志异》吧,它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据说,当年蒲家庄的村头路口有个茅草棚,蒲松龄年轻时,在耕作读书之余,一有闲暇,就坐在茅草棚下与乡党、路人 “啦呱”。山东人把聊天叫“啦呱”。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自志》中自称:“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这部狐仙鬼怪小说集,就是蒲松龄老先生与人“啦呱”----聊天聊出来的。他从20岁起开始收集素材,40岁时完成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计四百九十余篇,约40余万字。因此被人称作“聊斋先生”,中国短篇小说之王。! e4 }) K2 w5 k$ O 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