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材料写作中的炼句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4-9-3 11:06
标题: 材料写作中的炼句技巧
应用文“因事成文”的特点要求应用文体的写作表意清晰、平实质朴、组句严密、措辞精炼,好的应用文不仅表述平实准确,易知易晓,而且语句明快不拖踏,逻辑清晰不混杂,不仅有内容美,更具形式美,是文质兼备,富于文采的,如何提高应用文特有的明朗晓畅的语体美,力避常见的乏味干瘪、繁琐冗杂的毛病,可以从学习炼句技巧入手。
# C. u- `# q: P5 c8 m
一、 长短结和,多用短句。
7 | ~1 ?6 D: U z$ A
长句与短句的主要区别在句子的结构形式上,长句结构复杂,联合成分较多,修饰语较多,短句则相反。使用长句,可以使表意更加严谨细致,但其结构复杂容易出现语病,造成阅读接受障碍;而短句表意简洁明快,干净利落,阅读起来一目了然,更符合应用文沟通思想、办理政务的目的。因此,应用文写作中,除了要表达十分复杂严密的意思而采用长句外,能用短句尽量用短句。广为传诵的西晋李密的《陈情表》,文中用了大量的短句,开头既写:“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三个短句,二十四个字,就将自己真实的悲惨凄苦的境遇突出地展现出来,给晋武帝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像“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这样表意清晰而明朗的短句和句群,随处可见,使文章读起来畅快无阻,朗朗上口。当代,邓小平同志的文章最大的特点也是善于大量使用短句,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诸如“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等等,因其简短形象而广为流传。
- x! G/ e, V1 v/ Y( ? 当然,应用文中有时也要使用长句,以表达严密精确的意思,并间杂在短句中,形成错落有致的效果。但需注意:一是不要长句用得太多,造成繁杂拖踏,读起来太累。二是要注意句子成分搭配合理,避免语误,如:“我院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从1996年建设至今,从未因出现技术障碍而耽误教学训练活动的现象,真正地实现了保障有力。” “从未……现象” 是错误的,“从未”是副词,不能带宾语,只能是“从未有过……现象”,或“从未出现……现象”,这个错句就是典型的因句子附加成份太长而忽略主要成份搭配造成的。所以,有的长句,能化为短句,就尽量化短。如:“为进一步摸清各单位新任务准备的底数及准备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各单位高标准落实好新任务准备工作”,就可以将前半句的长宾语拆开,变成三个短句:“为进一步摸清各单位新任务准备的底数,发现准备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各单位高标准落实好新任务准备工作”。改后,表意同样周全但却更清晰直白。
* k. p' U# V6 b
二、 巧用整句,意蕴贯通
+ @ w- Q( O) y" Z8 k4 E( d) _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在应用文中适当地使用整句,可以使文章凝练新颖,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8 S, h, A- k, n
首先,可以用整句制作小标题。在应用文常见的部分式结构中,小标题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小标题是结构提纲的直接体现,是对大量材料的直接概括,如果用形式相同的整句充当小标题,形成共同规律、固定格式,不断重复,回环出现,就会起到精练、醒目、突出事理的效果,从而加深读者印象,提高阅读兴趣。如某军队医院财务部门的年终总结《建立正规的财务秩序,编制合理的资金预算》,为了突出财务工作改革后,克服困难,解决超编现象的主题,设计了这样几个小标题:
0 v: g7 \5 J# `8 E; E
(1)“逼”出一条路子
(2)算清“两笔帐”
(3)利刃切除“肿瘤”
(4)搅活一池春水
, g- A) J3 f# Q6 o+ W+ U- ~ n
这几个动宾结构的小标题,简明概括了来自实践的经验,彰显了文章整体框架,自成一体,别具一格,给人鲜明的印象。
5 Q- ~: @ m# u# l: M# m$ y, s6 A9 i
其次,使用意思基本相同、相对或相反的一串整句,可以起到突出强调,加强对比,表意透彻的良好效果。公元前168年晁错就粮食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及商人兼并和农民流亡的原因向汉文帝上奏书《论贵粟疏》,文中写道:“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脂;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用一组意思相近的整句透辟入理地说明了农民基本生存保障的重要性,接着又写:“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用几组整句构成一段,前半段用意思相近的整句组论述农民终日操劳却生活艰辛,后半段采用同样方式说明商人囤积居奇,生活奢侈,前后两段又构成意义上的鲜明对比,句式上也灵活多样,既有两句相对的短句“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也有三句相对 “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句相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的句组,条理清楚,文笔流畅。再如, 2007年4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发表精彩演讲,从开始到结束,会场响起11次掌声,温总理在简短的问候语之后即讲“如果说安倍晋三首相去年10月对中国的访问是一次破冰之旅,那么我希望我的这次访问能够成为一次融冰之旅(掌声),为友谊与合作而来是我这次访问日本的目的,也是今天演讲的主题。”“ 破冰之旅”与“融冰之旅”整齐搭配,映衬鲜明,引出主题,一下子激起了与会人士的热烈反响,赢得雷鸣般掌声。此外,李密的《陈情表》,陈琳的《讨曹操檄》,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汉景帝的《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同志的’98抗洪讲话等不朽篇章,均巧妙地采用了整句借以表达深刻的思想。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凡是富于文采和气势的优秀的应用文,总少不了凝练优美的整句。
4 j; S* g: n( C6 N x( f( O* i
三、多种句型,灵活运用
3 |+ p# d( Z$ E v4 R9 r
% q9 ?8 [0 a" }" k# ^- g0 h7 h# T% {! H
) t# |* d8 Q1 Z5 h$ b$ \5 v
?" ^ }1 ]/ @ I# A! k7 i* A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4-9-3 12:00
好文章,不知是否原创。如是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哦。
作者: 蜻蜓的眼睛 时间: 2014-9-3 12:32
正是我所需要的内容。
作者: 星星少爷 时间: 2014-9-3 12:48
写的很不错,不过如果增加更多的例子会更容易让人理解。
作者: ntliuxiaowen 时间: 2014-9-3 15:01
文章写的好,需要多学习
4 c5 m. r9 s* Z% H2 A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4-9-3 15:28
0 a' t1 Q& G* @! G I# Z
拿去 大家一起进步 共同学习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4-9-3 15:29
\4 \" T9 @9 o
好的 老猫 下次先编辑好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14-9-3 15:31
这篇文章值得学而不思则罔
作者: 做梦的稻草人 时间: 2014-9-3 15:31
基础浅,功底差,悟性低,前来报到学习
作者: huang_gui_hai 时间: 2014-9-3 16:09
好文章,学习了,受益非浅
作者: 瓶瓶 时间: 2014-9-3 16:22
平时材料写的不多 需要多加学习
作者: 飞雨成蓝 时间: 2014-9-3 16:36
非常实用的一篇文章 看后收货很多
作者: sanmu 时间: 2014-9-3 16:55
之前当老师,就经常给学生讲标题的重要性,但自己从来没有写好过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4-9-3 16:59
6 q+ K4 [3 Z& m8 Y
一起努力 共同学习提高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4-9-3 17:00
5 T/ _* b# g$ m1 U+ k2 R7 O' C
一起努力 共同学习提高
作者: 文一凡 时间: 2014-9-3 17:31
恩,语句精炼,谁都喜欢
作者: 唐哥 时间: 2014-9-3 17:38
很好,下下来认真学习。
作者: 品茶论道 时间: 2014-9-3 17:39
每天看几篇这里的文章,再看几篇办公室的公文,回去写点自己的小东西,渐渐地,水平就上去了,过了一年成为大手笔了。
作者: 山河微尘 时间: 2014-9-3 17:45
很有体会,认真学习,受益匪浅。
作者: 野马笑西风 时间: 2014-9-3 21:43
来这儿学习,多种句型,灵活运用,看看这些知识。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4-9-3 22:39
内容充实、深刻,学习了。
作者: 小芬 时间: 2014-9-3 23:02
呵呵,学到了,如果小标题写的醒目,对仗,感觉很好。( P1 `- {& k; T' E' J( S1 B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4-9-4 09:07
& G" |* {! Y8 F1 c) M: _大家共同学习 一起进步
作者: empyrium 时间: 2014-9-4 11:17
遣词造句的 能力 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 fashion秘书 时间: 2014-9-4 11:25
用词浅显,用句短小,用段整齐。
作者: 小江 时间: 2014-9-4 15:03
最近看了些古文,基础不好,不甚了了,继续跟踪老秘网,加强学习。
作者: 坝上的风 时间: 2014-9-4 15:12
很赞同,说的很到位,材料的写作必须做到惜字如金,字字到位,合乎逻辑。
作者: 白衣黑脸 时间: 2014-9-4 15:17
好东西 收藏了 谢谢楼主 


作者: 奶粉有毒 时间: 2014-9-4 15:29
进入读题时代,标题太重要了。
作者: 一心为你 时间: 2014-9-4 19:47
很有收获和启发,很喜欢
作者: 趋势 时间: 2014-9-4 21:39
惜字如金,长短结合,融会贯通,合乎逻辑。
作者: 岩石头 时间: 2014-9-4 22:24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4-9-5 07:51
字词句是组成篇章的基本单元,决定着逻辑,决定着事物之间的关系
作者: 无与伦比的木子 时间: 2014-9-5 09:38
本帖最后由 无与伦比的木子 于 2014-9-5 09:39 编辑
0 {& R- e2 `) x& x, y T
$ g7 z; j, R! J9 s4 n举例说明很直观形象,赞一个。
作者: 小猫爱吃鱼 时间: 2014-9-5 11:04
短句表达意思清楚简洁,极具有表现力。
作者: 本溪秘书 时间: 2014-9-5 14:08
领导讲话稿属于会议主要领导者使用的文种,一般就某一方面的问题专门发表意见,其特点是权威性、思想性、鼓动性。领导讲话稿写作是奉命而作、以笔代言,这就要求起草者学会身临其境、换位思考,善于“关起门来当领导”,假设自己就是讲话的领导,在特定会议、特定场合讲话。为此,笔者认为,在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过程中,不能信马由缰、自作主张,必须经过至少四次换位思考,全身心地让自己置身于特定背景、特定场合等。这样写出的文稿才能真正为工作所需、为领导所用。本文以全市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会领导讲话为例,谈领导讲话稿写作构思的几点粗浅体会。4 Y% S6 D/ a2 v
4 Y+ ^# S% H$ K& [) L7 z4 B9 G4 t. D; {/ d
! V8 I. J- M0 K8 {
换位思考一:假如我是上级组织。领导讲话稿要写出思想的高度和理论的深度,就必须站高一级看成绩、想问题、谈思路。就笔者所在的部门而言,上级组织主要指两个层面。一个是本地党委政府,另一个是上级对口部门。省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以中央提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主基调,对如何打造地方经济“升级版”作了具体部署,提出要“稳中求快,快中求好”,走新增长之路。而发展文化产业,正是稳增长的突破口、调结构的主抓手、促改革的关键点、惠民生的新举措,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尤为重视的工作。省上对口部门召开的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会,总结分析上年度运行情况,提出了今年要重点推动的几项工作。站在上级组织的角度来说,在对今年要“做什么”作出部署后,最希望的是下级单位认真研究“具体怎么做,如何做好”,这样才算把上级精神贯彻落实到位。基于这样的考虑,这次会议领导讲话稿中对上级组织强调的“政策落地、体制改革、园区清理、项目开发、企业扶持、市场培育”等工作任务作了具体安排,明确工作重点、研究具体措施,落实到责任单位,提出时限要求,把上级组织的意图转为具体行动。
& ?8 Y. j) u6 C4 ~8 I' R2 C: U& R. L+ H6 M
@6 {3 e7 e( Z& S3 c8 o
5 N) k9 \4 j F) z' D2 f
换位思考二:假如我是单位领导。领导讲话通常是由主要领导同志代表单位讲的,既是组织意图的体现,又是领导者思想观点的表达。“干活不依东,累死也无功。”起草者必须注意接受、领会、完善、发展领导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酝酿感情、增进感觉、进入角色,把领导讲话稿写好。笔者所在单位领导有双重身份,一个是市委分管领导,另一个是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作为分管领导,可以传达党委意图,肯定文化改革发展成绩,从全局角度指出总量不大、进展不快、贡献不足等突出问题,对下提出要求。作为文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要对文化产业发展负总责,必须针对存在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可以围绕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点评各地的成绩与具体问题。领导还有自己的关注点,通过走访一些企业,感觉总体势头不错,但有的重点项目受征迁或前期手续问题影响迟迟未动工,有的园区规划定位不够科学,有的企业资金紧张、专业人才招聘难、效益下滑明显,这些问题务必引起重视。领导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喜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喜空谈、不端架子,可从需要领导强调的重要事项来考虑,在文章标题设计及内容安排上尽可能符合领导的个性和习惯。领导有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于工作过的地方和与个人兴趣相关的活动、项目有机会还是要给予鼓励和鞭策的,这是人之常情。此外,讲话稿中可对去年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特别是对指标数据或单项工作明显落后的单位予以点名或不点名通报,给有关单位施加压力,力促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 \2 A0 ]& x, K( @
- x' i) {# {1 W/ f6 T5 {+ ^
4 i1 D. z! \: D" ^0 }' `2 c, \5 K6 {, I9 u w/ l
换位思考三:假如我是参会人员。领导讲话旨在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分解责任。具体工作的落实还要依靠全体与会者及相关干部群众的群策群力、共促共为。为此,起草领导讲话稿在语言组织和内容安排上,必须考虑让与会者听得懂、听得进,有触动、有行动。本次会议参会对象有三类:一是各县分管领导,二是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三是部分文化企业业主。作为参会的县级分管领导,通常希望一年的工作亮点能够得到上级肯定,问题少被批评。希望上级领导在部署下一步做什么的同时,能够指导基层具体怎么做。作为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希望领导小组负责人对相关工作予以肯定。从讲大局的角度,希望明确具体哪些事情需要本单位的支持配合,以便共同把文化产业发展好;从小集体的角度,希望承担任务适量,因为精力有限,还有职能部门其他工作需要统筹考虑。作为企业业主,一般希望政府对企业予以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通过参会能够了解到政策导向,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及时调整投资方向,以便争取更多扶持。基于这样的考虑,领导讲话稿中需要尽可能照顾到各方面的情绪和诉求,多说大家爱听、想听、会听的话,以鼓励、支持、肯定为主,讲问题要有理有据、有轻有重、有点有面。这样领导讲话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促进会议目的的实现。
# t. E6 q" N9 Z8 R
0 `! A1 k4 R A, S' N- d. I A本文隐藏的内容* m, }" r2 X! ?; I+ A& |6 p7 M
换位思考四:假如我是普通群众。现在是信息时代,通常比较重要的会议结束后,当地报纸、电视、网络将进行报道。为此,起草讲话稿需要超前考虑会议报道发出后各方面的反映,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于普通群众而言,有的可能会关注党委政府在办哪些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有的可能会抱着看热闹的态度研究领导又说了哪些空话、套话,有的可能关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又取得了哪些成就,找寻作为当地人的自豪感。基于这样的考虑,需要对一年的工作亮点进行总结提炼,特别是对一些走在前面的工作更要充分肯定。对于一些项目的建设、活动的组织可以从丰富群众生活、满足群众需求的角度进行阐述。同时注意使用一些生动、通俗的语言,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走好语言文字工作的“群众路线”。6 x2 b% C; V L: \2 s4 }" f# e
总之,起草领导讲话稿需要找准代言的位子、拓宽思维的路子、用对写作的法子,善用换位思考模式,学会扮演领导角色,主动置身会议现场,边模拟演讲边写作,或者心里演讲手上写作,这样方能写出合时、应景、管用的好文稿。& ~/ x q4 a# _$ E3 B3 g+ n
$ S5 M7 I3 d; _5 O% a# ~; B7 }7 D/ S% n: r2 C
附:全市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会讲话稿写作构思范例) ` }9 j. f# o9 e6 W/ x. V5 x9 V" l
第一部分,谈对当前形势怎么看。! N- Z' I5 p4 j; y6 n' @) r" k
一是成绩值得肯定。将取得的主要成效归纳为增长快、亮点多、举措实、干劲足,然后选择统计数据、竣工项目、工作落实、上级考评等富有说服力的素材予以佐证,点面结合,抓大舍小,旨在坚定信心、鼓舞士气。
d l( X* M0 b8 v二是头脑务必清醒。既要指出宏观环境、产业基础、交通条件、人才储备、市场消费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要提到个别地方领导重视不够、协调推动不力、破题办法不多、政策运用不活等主观因素的问题,希望大家对号入座,扬长避短,知耻后勇,迎难而上。
- T( @, [. z1 ], O三是机遇不容错过。全国和省上出台关于促进某产业发展的最新政策激发投资热情,为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注入生机活力,当地党委今年重点推动相关工作期待更大作为,所以必须顺应大势,抢抓机遇,用好政策,加快发展。8 U$ y( |4 i8 L! S
第二部分,谈今年工作怎么干。
0 S* L1 v: Y) q首先,要增强打响立体战的信心。认真总结近年来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按照全委会确定的工作要求,着眼产业结构优化、龙头企业带动、主打品牌引领,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推进园区平台、企业实体和特色品牌“三位一体”建设,提升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P. }- z% n# k- `% p
其次,要坚定打赢攻坚战的决心。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着力以项目开发拉动投资,以产业融合促进转型,以全面改革激发活力,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细化方案,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举措、更严的考评推动某产业提速增效升级,努力成为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 i( N* q& i: d; t: s0 ~
第三,要养成打好持久战的耐心。文化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欲速则不达,既要踩油门,更好把好方向。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用心把产业规划定准,把消费市场搞活,把中介机构做大,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加快发展。
( o! i9 Y! X' l; c4 q9 t第三部分,谈对繁重任务怎么办。
/ t3 h0 o; F6 t5 Z一是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然后才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本次会议我们也邀请到部分企业家参加,所以把它作为第一点来讲。具体地说,就是要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调研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然后对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修订完善,提高优惠政策的针对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激发现有企业规模扩张和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 B' |9 W5 W8 m4 Q/ u( z
二是凝聚上下两级的合力。上热下冷、下热上冷都不利于打开局面,必须步调一致、协调联动。上级要加强指导督促,多出主意,多给支持。下级要主动作为,抓好落实,定一件是一件,抓一件成一件。* ?- k* N8 t/ l5 Q. M/ U
三是增添成员单位的动力。文化产业涉及面较广,光靠牵头部门,根本无法推动。要求各成员单位必须增强责任担当的意识,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单位本职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主动配合、大力支持,切实加强对口指导,形成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作者:陈展轩)7 r6 D6 n7 Z# i
作者: 烽火岁月 时间: 2014-9-5 15:37
字词句是组成篇章的基本单元,决定着逻辑,决定着事物之间的关系
9 @- U* e/ l$ T: y! V7 ^
作者: 陷阵营 时间: 2014-9-5 15:45
相对或相反的一串整句,可以起到突出强调,加强对比,表意透彻的良好效果。公元前168年晁错就粮食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及商人兼并和农民流亡的原因向汉文帝上奏书《论贵粟疏》,文中写道:“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脂;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用一组意思相近的整句透辟入理地说明了农民基本生存保障的重要性,接着又写:“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
作者: 胡锦龙 时间: 2014-9-5 15:56
古今中外,凡是富于文采和气势的优秀的应用文,总少不了凝练优美的整句。4 c. P$ v+ P% D b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4-9-9 16:09
对 我国古代就讲究春秋笔法 一字千金
作者: 塞北老秘 时间: 2014-9-9 16:40
每天看几篇这里的文章,再看几篇办公室的公文,回去写点自己的小东西,渐渐地,水平就上去了,过了一年成为大手笔了。
作者: 电闪雷鸣 时间: 2014-9-9 17:13
使用长句,可以使表意更加严谨细致,但其结构复杂容易出现语病,造成阅读接受障碍;而短句表意简洁明快,干净利落,阅读起来一目了然,更符合应用文沟通思想、办理政务的目的。
作者: 句章小秘 时间: 2014-9-9 20:04
应用文“因事成文”的特点要求应用文体的写作表意清晰、平实质朴、组句严密、措辞精炼,好的应用文不仅表述平实准确,易知易晓,而且语句明快不拖踏,逻辑清晰不混杂,不仅有内容美,更具形式美,是文质兼备,富于文采的,如何提高应用文特有的明朗晓畅的语体美,力避常见的乏味干瘪、繁琐冗杂的毛病,可以从学习炼句技巧入手。( w" f% ^. D& S: D' G; q& J6 J/ L
作者: 石头希迁 时间: 2014-9-9 21:07
一起努力 共同学习提高
作者: 飓风守望 时间: 2014-9-9 21:56
公文靠的是积累,每天一点东西,进步更快。
作者: 石木郎 时间: 2014-9-10 16:27
学习炼句,工作实践。
作者: 追求卓越 时间: 2014-9-18 09:02
“从未……现象” 是错误的,“从未”是副词,不能带宾语,只能是“从未有过……现象”,或“从未出现……现象”,这个错句就是典型的因句子附加成份太长而忽略主要成份搭配造成的。
作者: 学习学习啦 时间: 2014-9-18 10:20
学习写文章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虽然一时间难见成效,但是日久之后必有新收获
作者: 江苏秦 时间: 2014-9-25 23:22
材料写作要好好锤炼语言。
作者: 小小的确幸!.... 时间: 2014-9-26 10:19
长句严密,短句铿锵有力,长句短句交错使用,行文更加流畅。
作者: 肉包子 时间: 2014-9-26 11:28
炼句最难,写作不在于多和长,在于精和短,学习学习
作者: 墨韵隐蓄 时间: 2014-9-26 15:01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作者: 南京秘书一 时间: 2014-9-26 16:07
看好材料,那个排比的句式用得很多,有气势,要多借鉴
作者: 大瑶山秘书 时间: 2014-9-26 17:50
写得很好,炼句的技巧让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
作者: 南腔北调 时间: 2014-9-26 21:11
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啊。
作者: 亨舍尔保时捷 时间: 2014-9-27 02:02
关键是有时候根本就写不出来,如何是炼句?
作者: 鹅毛笔 时间: 2014-10-1 20:13
学习了!!!!!!!!!!!!
作者: 185385760 时间: 2014-10-12 10:25
很有启发,写文章重在积累、重在构思、重在推敲!
作者: 正能量 时间: 2014-10-12 10:56
这篇文章不错 从行文上看 笔者文字功底了得
作者: 苏小玲 时间: 2014-10-12 11:32
写公文写作将近半年了,没有认真考虑过句式问题,只是为了完成领导交代的差事而干工作,得过且过。以后需改正工作方式!认真思索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12 17:16
巧用整句,意蕴贯通。
作者: 文武之华 时间: 2014-10-12 17:49
句子凝炼,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行,这是写作的最高境界
. m" h% L8 j; E: \
作者: longhua 时间: 2014-10-12 19:38
对文章写作还是有用的
作者: rulou 时间: 2014-10-13 11:54
学习下,来看看别人是怎么炼句的!
作者: 天天向上加油 时间: 2014-10-13 13:26
惜字如金,长短结合,融会贯通,合乎逻辑。
作者: 柚柚柚~柚子~ 时间: 2014-10-13 14:12
”, 也有三句相对 “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句相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的句组,条理清楚,文笔流畅。再如, 2007年4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发表精彩演讲,从开始到结束,会场响起11次掌声,温总理在简短的问候语之后即讲“如果说安倍晋三首相去年10月对中国的访问是一次破冰之旅,那么我希望我的这次访问能够成为一次融冰之旅(掌声),为友谊与合作而来是我这次访问日本的目的,也是今天演讲的主题。”“ 破冰之旅”
作者: 乜许、该放弃 时间: 2014-10-13 15:30
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写材料当中遇到的局限性是对背景、事件、过程都不熟悉所致,并不是我们每次都能参与到与领导的交谈之中的,如果这样我们该怎么做?
作者: 俯视飞鹰 时间: 2014-10-13 15:31
为什么文章会写得这么好呢,看来我是缺乏天资和勤奋。没搞几年材料,头发掉光了,但就是没有满意的文章。
作者: 诸葛补亮 时间: 2015-2-9 16:43
学习学习向往雄鹰,谢谢!
作者: 龙迷 时间: 2015-2-10 10:02
要想使自已的公文写作水平有所提高,除了抽时间研读大量经典范文和尽量多动手实践练习撰写文章之外,花些时间练习炼句,也是必须的。
作者: 四月天啊 时间: 2015-2-10 10:37
小学生学习来了。。。。。
作者: 汤姆 时间: 2015-2-10 11:01
很实用的技巧,认真学习,好好领会
作者: 大江东去浪涛 时间: 2015-2-10 11:17
文章写得很好,楼主费心了~
作者: 海军准将 时间: 2015-2-24 20:11
演讲的主题。”“ 破冰之旅”与“融冰之旅”整齐搭配,映衬鲜明,引出主题,一下子激起了与会人士的热烈反响,赢得雷鸣般掌声。此外,李密的《陈情表》,陈琳的《讨曹操檄》,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汉景帝的《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马丁·路德·金的《我有
作者: lele 时间: 2015-2-24 21:14
句型句式是公文写作需要把握的,学而不思则罔。
作者: TOM张 时间: 2015-2-25 11:19
写的很好,有很多例子,值得学习。谢谢了!
作者: dtxb003 时间: 2015-2-25 11:37
很好文章,多学习很好文章,多学习很好文章,多学习
作者: 企业秘书 时间: 2015-2-25 12:06
醍醐灌顶,讲得透彻
0 X- J4 h" s- i% G
作者: 小胡哥 时间: 2015-2-25 12:34
字词语短句,都需要炼句来排练组合,才能形成有意义的语句。
作者: 楚门 时间: 2015-2-25 12:56
虽然也在文字上经营了好几年了,但这些文章仍常看常新。这篇也是,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忘了,再一读,猛然惊醒!
作者: 沧竹 时间: 2015-2-25 15:44
琢词炼句和文章思路一样都需要不断模仿、练习,熟能生巧才能创新。希望自己坚持不懈,以文立身,实现期盼已久的目标。
作者: canghai003 时间: 2015-2-25 16:04
应用文“因事成文”的特点要求应用文体的写作表意清晰、平实质朴、组句严密、措辞精炼,好的应用文不仅表述平实准确,易知易晓,而且语句明快不拖踏,逻辑清晰不混杂,不仅有内容美,更具形式美,是文质兼备,富于文采的
作者: 困鹿学徒 时间: 2015-2-25 16:56
十分宝贵的经验分享,谢谢楼主。
作者: 寒枫洒月 时间: 2015-2-25 17:03
,汉景帝的《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同志的’98抗洪讲话等不朽篇章,均巧妙地采用了整句借以表达深
作者: 博弈的心灵 时间: 2015-2-25 17:20
千古文章句子成,句子长短笔下花
作者: 潜→显 时间: 2015-2-25 21:19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在应用文中适当地使用整句,可以使文章凝练新颖,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2 P+ S5 m c, l4 v$ t) e) u
作者: 向雄 时间: 2015-2-25 21:32
汉景帝的《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同志的’98抗洪讲话等不朽篇章,均巧妙地采用了整句借以表达深刻的思想。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凡是富于文采和气势的优秀的应用文,总少不了凝练优美的整句。
作者: ts老张 时间: 2015-2-26 11:06
使用意思基本相同、相对或相反的一串整句,可以起到突出强调,加强对比,表意透彻的良好效果。
作者: gedaba2008 时间: 2015-2-26 12:58
首先,可以用整句制作小标题。在应用文常见的部分式结构中,小标题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小标题是结构提纲的直接体现,是对大量材料的直接概括,如果用形式相同的整句充当小标题,形成共同规律、固定格式,不断重复,回环出现,就会起到精练、醒目、突出事理的效果,从而加深读者印象,提高阅读兴趣。如某军队医院财务部门的年终总结《建立正规的财务秩序,编制合理的资金预算》,为了突出财务工作改革后,克服困难,解决超编现象的主题,设计了这样几个小标题:4 V1 m5 H) m2 e8 @# w
% B& W+ u8 }' p8 F& M
作者: 勤奋的小白白杨 时间: 2015-2-26 13:27
其实很多古代的文章写的都是非常的好,否则就不可能流传到现在,我现在十分喜欢看古代政治家写的文章。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5-2-26 15:00
内容讲得 很到位,很值得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研究。
作者: 香菇朵朵 时间: 2015-5-25 14:03
多种句型,灵活运用
; S2 [% a/ T4 o% y) n: w
作者: 27762476 时间: 2015-5-25 14:34
文章的好坏在于不停的修改分析中,只有修改到无法修改的状态,才是好文章
作者: 文秘人 时间: 2015-5-29 09:52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受用,感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农大山 时间: 2015-6-2 23:25
文章写的好,需要多学习
作者: 幻影号 时间: 2015-6-3 08:12
老秘必备的基本功
) t+ S) F# K$ g: R# U! ?学深悟透必然能够游刃有余
作者: 道心 时间: 2015-6-3 09:16
实在是发人深省,对我们帮助极大,多学习这样的文字、文章
作者: yinanling 时间: 2015-6-3 09:36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
作者: 加米聪聪 时间: 2015-6-15 20:54
网友问题:
. g( M2 O* _$ `! o; i
& e# ^% k& g% I* ]& O怎样整理领导讲话笔记或录音?" Q9 q+ I9 G4 r2 u4 p1 h! s/ n$ P0 O9 G0 L6 S' D) `3 V% x
$ Q1 Z( I0 H# y/ l/ {# l
' t3 W4 Z: q" s# g老秘观点:. t# Q& M2 u! j0 ~
* x' d% ^7 r8 L5 i( x- D. b! ^" [0 ^- K7 F
6 A* H' I- d0 Y0 E# P) ]9 D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领导在讲话稿的基础上作了某些发挥,或加进了几个重要观点,或插进了某些重要内容。这种情况比较好办,领导在讲话是把它们原原本本记下来,领导讲完后再加进去。如果观点欠准确、层次不顺当、句子不通顺,作一些技术处理就行了。另一种情况是,领导是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作即席讲话,有的可能顺当一些,稍加整理就成为一篇文章;有的则可能讲得随便、零乱一些,要整理成为文章就有一定难度了。这种情况下,最基础的工作是把领导所讲的话通过记录或录音全部记下来,这样整理起来就会有充分的材料依据。有的同志只记要点,整理时再来发挥,其实这是自找麻烦:即使你发挥得很好,也要费时费力,何况你未必都能发挥得准确、能符合领导的愿意呢?所以在这个环节上,还是忠实于领导的原话、原意为好。到了整理阶段,我们再来研究和推敲——- F- L) G1 R2 m/ q
' p" F3 D; S& E6 T/ G, Q g0 h `' |; z4 ~; H: b, t3 d2 }; b
层次顺畅不顺畅?因为是即席讲话,可能出现层次不顺的情况,比如:本应作为第一次层次的摆到了第二、三层次,层次之间联结不够紧密,各层次的内容相互穿插、重复。这种情况下就要把层次理顺,该作为哪个层次的就要调整到哪个层次,该属于哪个层次说的话就集中到哪个层次之内。比如某领导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谈了四点意见:“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二、制订并落实优惠政策,激励外商和民间投资;三、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能源和公路建设;四、落实领导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完成。”这四个层次的摆布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第一层次的“加强领导”会与第四层次重复,不如把它并入第四层次,第一层次集中谈认识问题;二是,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应该对换,先讲重点再讲投入,前者是任务,后者是措施,逻辑上更顺当一些。" Z' L) @, P+ T6 W+ U* l a. \% y0 } B
- z' K" X6 c% o) f9 }! y% C4 ?6 Z: ?' {, z! _
观点准确不准确?如果不准确,就要予以修正,使之准确。为什么说“修正”而不是“改正”呢?这是因为,除非这个观点完全错误,要不就必须尊重和保留领导本业的意思,只是在该观点的表述译意风所欠妥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这就像木工用刨子刨木料,目的是使之平整光滑,而不是把木料废掉。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某领导即席讲话中提了这样一个观点,“各级干部尽可能放开手脚大胆干,出了问题,只要不是中饱私囊,可以不追究责任。”这句话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思想也够解放的,但表述上欠周密,不是中饱私囊就不追究责任,那么由于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要不要追究责任呢?这显然是一大漏洞。所以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可以改为:“各级干部尽可放开手脚大胆干,出了问题,只要不是明显违背党纪政纪和政策、法律,可以免于追究责任,吸取教训,改了就好。”这样表述就比较完整、准确了。另外,之所以强调“修正”而不是“改正”,其中还有一层意义,即尽可能让领导的真实思想得到充分表达。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只要该领导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最精彩的、听众最喜欢听的讲话其实还是即席讲话,因为它不像写好的文稿那样要受到某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有时还不得不讲几句空话套话,它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自由发挥,所表达的往往是领导同志的实话、真话甚至是心里话,是他独到的、不入流俗的、不是八面玲珑打官腔的、能表现个人风格的真实思想,其中还不乏真知灼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常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引经据典,寻章摘句,左推敲右琢磨,把每一层意思、每一句话都“磨”得很正确、很规范,但有时候却把领导思想中的“亮点”也给磨掉了,变成一篇沉闷而毫无生气的官样文章。正因为如此,我们平常就要十分注意捕捉和积累这种“亮点”,整理讲话时更不能随意更改或删掉。. J# w5 n, G$ Z* U! x' ~% I, A" ~4 ^! A7 f! K, m" V
( R! p3 z2 R# E# [/ Y% S5 o! l: t; c% j6 m. s, b/ i' ?
语句通顺不通顺?不通顺的情况肯定会有的,就像平常说话一样,哪怕是思维再敏捷、口齿再伶俐的人,也免不了会有词不达意、前后重复和思路突然中断的时候。但即席讲话的好处恰恰又在于:它是以纯粹的口语化而深受听众欢迎的,偶尔的停顿、重复和频频出现的语气词,反而让听众觉得自然、亲切;更重要的是,不少领导在即席讲话时生动幽默,妙语连珠,使会场气氛轻松活跃,让听众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其效果比板着脸念稿子当然要好得多了。所谓“整理”,“整”即调整,“理”即理顺,而不是叫你去推倒重来。所以在整理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只要层次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就要尽量保持原貌,尤其要注意保持该领导原本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中的精华部分;我们的责任仅仅在于,把明确不顺的地方理顺,把明确不当的用词改过来,千万不可自作主张把它改成文绉绉的“八股调”、书生腔。举个例子:某领导到纪检工作会议上即席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有的干部,喝起酒来一斤两斤不醉,打起扑克麻将来三天四夜不累,可做起工作来呢,五年六年不会!这样下去,你不感到羞耻吗?”这话说得生动诙谐,仅“差耻”一词用得不够贴切,换成“问心有愧”就可以了。而如果把它改成“有的干部成天沉醉于吃喝玩乐,工作上却平庸无为……”当然也说得过去,但那种生动诙谐的语气就没有了。
9 p) p$ R, o" v# h: n3 Y
# [7 _1 t7 _6 w2 \% _: E& v" m意思完整不完整?
4 p8 e0 O5 T5 @$ a本文隐藏的内容
! B" R' {' t, I7 a7 e8 @- \( f
3 n6 c7 H6 K5 j; _" M7 l即席讲话不仅要求思维敏捷,而且要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一句一句、一层一层地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完整。但有时由于思维出现跳跃,忽略了前后照应,或由于说话的节奏太快,语言运用不够周密,就会出现意思表达不连续、不完整的现象。来看两个例子。例一:“群众批评我们,甚至骂我们,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群众的批评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把脸上、身上的脏东西清除掉,我们就可以变得干净一些、漂亮一些了。”这两句话之间就出现了跳跃,插入一句“我看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意思就连贯得起来。例二:“对部分乡镇干部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问题,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乡镇工作,条件的确比较差,工作压力的确很重,但是,这难道就能成为甩手不干的理由吗?大家都要求进城,那么基层的工作谁来做?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谁来解决?……”如此这般说下去,本来前边说“从两方面来看”,但只说了“一方面”,接下去没有了“另一方面”,意思就残缺不全了了。整理时我们要顺着领导的思路想下去:这“另一方面”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上级对乡镇干部关心、教育和支持不够,也可能是有关部门的土政策导致乡镇负担太重,择其一种补上去,意思就完整了。
7 I5 w% o& @" l) j: w) |
: e3 v/ C' l' S& ^( S句子干净不干净?所谓干净,指的是句子要尽可能凝炼、简洁,不重重复复,不拖泥带水。不过这里所说的“干净”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即席讲话不可能像写文章那样斟词酌句,既然是口语化,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语句,如语气词、关键词、过渡词以前其些毫无必要的重复用语等等。这样就给整理工作带来了难题:句子不干净固然不行,因为整理出来的文章也必须是文章,不能原封不动把那些枝枝蔓蔓的东西也搬过来;但干净了也不行,太干净了就失去了口语化的特点,变得不生动、不自然了。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比如这样一段话:“我们有的同志也太不像话了吧,啊?洪水都快冲到家门口了,他老先生还在那里搂着老婆睡大觉!这样下去还得了吗?啊?这究竟是警觉性不高呢,还是责任心不强呢,还是这个这个……对人民生命财产漠不磁心呢?”很显然,这段话就要予以必要的“修剪”,把无关紧要的话去掉,变成“有的同志也太不像话了吧?洪水都快冲到家门口了,他老先生还在那里搂着老婆睡大觉!这究竟是警觉性不高呢,还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漠不关心呢?”这样,既保留了口语化的特点,又使句子简洁多了。. g6 [$ P! t0 \. F
- s; d2 i z3 M- Y8 E
+ J8 s) l* e B9 H- P# B* Q
/ [7 r' n% r/ n, Q @; x2 \9 _& T7 j* S! m2 K; F
也有一些即席讲话在层次、观点、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动“大手术”才能整理好,有时还需要加入秘书本人的发挥与创造。这种情况下,就要将稿子送领导审阅并将有关问题汇报清楚,领导同意后再印发。来源于谢亦森文章。
作者: 牡丹江王磊 时间: 2015-6-15 21:58
学习一下长句与短句,新手加入,需要多多学习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