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怎样看中国经济新常态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4-10-20 02:14
标题:
怎样看中国经济新常态
编者按: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央对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重要判断。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理解,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保持平常心态,着力于促改革,调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服务于各项经济工作使经济增长以适宜的速度平稳健康运行。
(, 下载次数: 27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习近平总书记5月在河南考察时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这是总书记第一次以“新常态”来描述当下的中国经济,此后在他亲自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在听取一些专家、学者的发言时,他又一次提到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新常态”的中国语义
“新常态”并非一个新词,2009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曾用“新常态”这个词,来描述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缓慢而痛苦的经济恢复过程,并断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再也回不到危机之前的状态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低增长、高失业长期持续,企业利润缩减、资本回报率降低。此后,“新常态”就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流行词,国内学者也开始使用这个词,并将其赋予新的涵义,用以阐释、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趋势。
从中国语境来理解,“新常态”中的“新”,意味着不同以往,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有别于过去的阶段性新特征;“新常态”中的“常”,则意味着相对稳定,表明中国经济会适应新的变化、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平稳发展。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从本质上来看,其核心要义是指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减速换挡,毅然告别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全力迈进、全面转型;它与西方语境中“新常态”所言的“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显然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它不是要重新回到危机前的所谓繁荣状态,而是要在全面的结构性改革中重构新的增长模式、重塑新的发展源泉,它的主题是“全面改革”、是“结构调整”,而不是“危机救助”。
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虽然借用了“新常态”这个词,但其涵义已经完全中国化了,它所表达的是中央对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本判断和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态度。从阶段性特征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这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换挡已是大势所趋,或者说是一种“新常态”。问题倒逼改革,在此背景之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会产生一个“结构调整阵痛期”,宏观政策的转型也需要一个“前期政策消化期”。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宏观政策的基本基调是“稳”,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不会出台,中央对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的事实有清醒的认识、对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有足够的承受力和容忍度。
至此,我们可以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涵义作一个简单的概括: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支撑发展的各方面条件都在改变,潜在增长率也趋于下降,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必须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在新的环境中、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均衡,以适宜的速度、适当的方式、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状态,是谓新常态。
“新常态”的现实表征与理论解析
从现实表征来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不断呈现出一些看似矛盾、但似乎又合乎逻辑的新现象。主要表现是:虽然经济增速在回落,但物价水平却相对稳定,就业状况不但没有恶化,反而有所改善;在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制造业因全面产能过剩而处于萧条的情况下,服务业依然保持了相对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整体经济景气下滑的过程中,“刘易斯拐点”逼近导致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势头不仅没有回落,反而在“民工荒”不断蔓延中保持了较高的涨幅。
上述三大典型现象,用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显然解释不通,但潜在增长理论和结构转换理论却能把个中的缘由说清楚。
首先,潜在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是和潜在增长率密切相关。所谓潜在增长率,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往往会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影响潜在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投入、劳动力状况、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其中,技术进步对潜在增长率具有长期的、决定性的影响,而资本、人力、资源在既定的潜在增长区间,对短期增长率具有重要影响。过去,我们依靠大量的资本投入、廉价的劳动力、充裕的自然资源,再加上比较宽松和有利的技术引进条件,使得我国的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在较长时间内都处于较高水平,从而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金融危机以后,资本回报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约束趋紧,特别是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简单地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已经没有多大空间,技术进步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创新。所以,在技术创新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是必然的,GDP增速回落也在情理之中。可见,此轮的经济下滑,与此前的增长速度回落并不相同,它不是短时周期波动造成的,而是阶段性潜在增长率下降的产物,尽管增速下降,但发展还算平稳,尤其是物价水平与就业状况,没有出现周期性的大起大落。
其次,从结构调整与转换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由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时候,由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一般都高于第三产业,所以在服务经济比重不断增大、工业经济比重日趋缩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也会趋于下降。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第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比第二产业增幅高0.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9%,高于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鉴于服务业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它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更强,同样每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容纳的就业量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状况反而有所改善;经济景气下滑,人员工资仍在增加的奥妙所在。
“新常态”的四大趋势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正在向积极的方向变化。其中,有四个方面的趋势,尤其值得关注。
经济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显著标志就是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经济结构再平衡的最佳时间窗口。譬如日本,在上世纪50—60年代,曾经经历了长达20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接近9%;但在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后,经济增速就开始下降,70、80年代大致为4.29%,90年代以后只有0.85%。再比如我国的台湾地区,在经历了上世纪60—70年代高达10%的经济增长以后,虽然速度有所下降,但在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仍然保持了年均7.6%的中高速增长,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降到了4.3%。
其间,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先后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完成了经济结构的再平衡,实现了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或地区行列。所以,正如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所言,“对中国来说,要回到过去30年两位数增长的模式,既无必要,也不现实。事实上,备受期待的中国经济再平衡已经开始,增速放缓是这一进程的自然结果”。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华盛顿智库中国问题专家彼得·伯特里尔也认为,中国GDP增速放缓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内部平衡。对于中国而言,GDP增速放缓出现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点上。
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新常态”下,经济减速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则是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即由过去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相互作用方式。因此,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可以衍生出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为基础,强调增长速度的增长方式;二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强调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型增长包含了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因素,内涵更加全面,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数量,更涉及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及生态环境等内容,是对整体经济增长过程优劣的价值评判,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
在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发展的质量会更高、效益会更好、可持续性会更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我们会有更高的增长率。但是,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因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我国目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千万急不得。尤其是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以平常心对待经济增速放缓,不必为此而过分纠结。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有精辟论述。2013年4月8日,在同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他就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说不可能,主要是一味维持超高速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太大,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说不必要,主要是我们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够了。因此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经济增速。
增强信心,发挥优势。虽然我国正在经历“三期叠加”的严峻考验,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增长潜力依然巨大。我们有13亿多人口,内需充分迸发所形成的消费潜能无可限量;我们的城市化率刚刚超过50%,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依然强劲、空间依然广阔;我们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进步对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信心所在,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只会对未来更有信心。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会坚定地、充满自信地说: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信心来自于亚太发展的良好前景。
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只是放缓,并不意味着低迷;平常心也不等于平庸心,更不等于被动适应,无所作为。恰恰相反,“新常态”是新尝试、新探索,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要求更加严格,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宏观调控思路要创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增强等一系列的难题,都需要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主动谋划,主动作为。珍贵的战略机遇能否变成现实的发展成果,也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结构调整中的风险不再回避和拖延,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背水一战的气概,把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李建波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4-10-20 02:17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
世界银行10月6日在新加坡发布《东亚经济半年报》,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7.6%下调至7.4%。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我们要拿数据来说话,不要想当然就说中国经济行还是不行,也不要自己都搞不清一味地驳斥唱衰中国论调。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确确实实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哪里呢?一是房价全面回落,虽然与去年同比还是上涨,但环比在连续下降。二是因为一些市场物价的回落,带动了整个市场通货利率的实际回落。这种通货利率大概由10.9489%下降到10%左右。三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明显。宏观消费增长由去年的5.1375%上升到当前的5.652%左右。
但是,由于消费增长存在一个瓶颈,也有一个极限,这使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突破。要知道,中国经济在不到一年之内,能将消费增长在去年5.1375%的基础上再提高0.5145%实属不易。在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通货利率的下降惯性使然,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宏观通货利率下降。
正因为这样,所以目前中国经济出现波动,存在下行压力,也是符合经济增长内在运行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怎样保持定力?首先要继续巩固消费增长向好转好发展势头,使之尽可能突破瓶颈,达到一个新的市场发展高度。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以及金融市场环境,使市场通货利率下降惯性冲击力有所延缓,保持一定的内在均衡稳定性发展态势。再次要聚焦经济增长靶心,对准发力,不能放空炮,瞎折腾。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尤其要发挥主导产业发展向好转好、做大做强的优势与活力动力。也就是说,当前稳投资相当重要,盘活资产存量,加大改革力度,不断简政放权也同样重要,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左右为难。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说,河南新密市建筑石材行业造成10亿元民资闲置、近万人失业。这样下去怎么行呢?要搞活中国经济,就一定要搞活投资,如果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闲置,这就是发展失策、改革的失败。从这方面来说,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发生波动,形成一个下行压力大的发展空间呢?就是因为许多行业的重要资源项目管不好,出现发展混乱的局面。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干;在市场不好时,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波动或衰退。比如,能源产业煤这个行业;又比如,钢铁行业、稀土行业;再比如,房地产行业、融资业。
因而,防止中国经济增长连续下滑,关键要抓好各个行业发展,不断提高各个行业的发展水平,不断稳定行业生产效率,尤其要避免这些重要行业的投资、消费等方面出现大起大落、失控失策、缩手无策不知所以。中国经济增长要有底气与底色,不仅仅是保证就业与消费增长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不断提高每个经济增长极所在行业的生产效率。作者:毛承之
作者:
紫幽兰馨
时间:
2014-10-20 17:43
中国经济新常态挺有借鉴意义的
作者:
朝天一鼓蛤
时间:
2014-11-3 15:17
写得确实有水平,很受启发
作者:
baojixu
时间:
2014-11-15 16:14
很受启发,学习了,谢谢阿
作者:
陈雨
时间:
2014-11-16 13:07
中国经济新常态,解读的太好了,学习了
作者:
陈雨
时间:
2014-11-16 13:09
中国经济新常态,解读的太好了,学习了
作者:
灰姑娘
时间:
2014-11-22 21:22
经济新常态是统计部门的我必须学习领会的
作者:
Apollo
时间:
2014-11-26 10:28
经典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作者:
沙漠之狐
时间:
2014-12-1 11:40
分析透彻到位,好好研究领悟,感谢作者恩赐。
作者:
党政办秘书科
时间:
2014-12-2 17:56
新常态,学习学习,正好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作者:
逆世传说
时间:
2014-12-8 20:45
很不错 值得学习 内容 结构思路 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
作者:
ぐ海浪花づ
时间:
2014-12-9 12:13
好东西一定要学习学习
作者:
sdfsd
时间:
2014-12-9 14:54
好遇期,发展空间、增长潜力依然巨大。我们有13亿多人口,内需充分迸发所形成的消费潜能无可限量;我们的城市化率刚刚超过50%,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依然强劲、空间依然广阔;我们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进步对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信
作者:
吴春奎
时间:
2014-12-9 21:52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作者:
zxb
时间:
2014-12-15 16:03
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
作者:
七年之秋
时间:
2014-12-16 09:39
我国目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千万急不得。尤其是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以平常心对待经济增速放缓,不必为此而过分纠结。
作者:
等待的拾光者
时间:
2014-12-17 20:21
增强信心,发挥优势。虽然我国正在经历“三期叠加”的严峻考验,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增长潜力依然巨大。我们有13亿多人口,内需充分迸发所形成的消费潜能无可限量;我们的城市化率刚刚超过50%,新型城
作者:
flq8225000
时间:
2014-12-21 22:51
要及时调整心态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早适应、早受益;早改变、早发展。
作者:
$苦瓜蘸蜜^
时间:
2014-12-22 09:40
新常态下如何发展,是个大命题,也是热门命题哦
作者:
开会
时间:
2014-12-22 14:51
作者对新常态认识到位。
作者:
雅各布
时间:
2014-12-22 19:54
,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或地区行列。所以,正如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所言,“对中国来说,要回到过去30年两位数增长的模式,既无必要,也不现实。事实上,备受期待的中国经济再平衡已经开始,增速放缓是这一进程的自然结果”。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华盛顿智库中国问题专家彼得·伯特里尔也认为,中国GDP增速放缓有利于实现
作者:
山里人
时间:
2014-12-23 10:46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现在普遍关注的问题,需要这方面的资料
作者:
我本忍者
时间:
2014-12-24 09:32
因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作者:
新月宝贝
时间:
2014-12-24 20:18
“新常态”下,经济减速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则是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即由过去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相互作用方式。因此,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可以衍生出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为基础,强调增长速度的增长方式;二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强调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型增长包含了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因素,内涵更加全面,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数量,更涉及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及生态环境等内容,是对整体经济增长过程优劣的价值评判,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
作者:
asdxws007
时间:
2014-12-25 11:22
剖析深刻,学习借鉴下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4-12-25 13:15
xie xie lou zhu fen xiang
作者:
文字工
时间:
2014-12-26 09:41
增强信心,发挥优势,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服务于各项经济工作使经济增长以适宜的速度平稳健康运行。
作者:
哪里
时间:
2014-12-26 10:15
新常态”下,经济减速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则是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即由过去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相互作用方式。因此,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可以衍生出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为基础,强调增长速度的增长方式;二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强调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型增长包含了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因素,内涵更加全面,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数量,更涉及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及生态环境等内容,是对整体经济增长过程优劣的价值评判,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
作者:
三国
时间:
2014-12-26 11:00
写的不错,了解了解,掌握掌握
作者:
宁夏大指
时间:
2014-12-29 13:56
好文章,对正确理解新常态非常有帮助。谢谢!
作者:
FOTON
时间:
2014-12-31 11:37
#在这里快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只是放缓,并不意味着低迷;平常心也不等于平庸心,更不等于被动适应,无所作为。速回复#
作者:
yu68934820
时间:
2015-1-2 13:21
虽然可以在人民网找到,但是还是要顶一下楼主
作者:
一心为你
时间:
2015-1-2 22:24
写的很好,正在写这方面的文章,下载学习了
作者:
蓝为水
时间:
2015-1-6 15:05
经济新常态当下是一个热词,需要认真学习
作者:
中书君
时间:
2015-1-7 16:04
文章还不错啊,先学习一下啊!
作者:
陈小秘
时间:
2015-1-7 20:49
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可持续的,不能被暂时的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我们要强化长远意识,真正夯实发展的底子,让发展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让效益是干干净净的效益,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作者:
潇湘子
时间:
2015-1-8 09:34
很有见地,很多新概念,看了之后才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作者:
陈小秘
时间:
2015-1-8 10:21
对新常态的理解更进一步,感悟更深一层。此文结构清晰,论证深刻,叙述说理兼而有之。
作者:
潜龙
时间:
2015-1-8 20:27
关键是要跨过塔西佗陷阱
作者:
感悟淡然
时间:
2015-1-12 09:08
我国目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千万急不得。尤其是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以平常心对待经济增速放缓,不必为此而过分纠结。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有精辟论述。
作者:
糖心小跳
时间:
2015-1-13 14:53
有内容 有新意 学习了
作者:
dhs1987
时间:
2015-1-19 10:40
透过现象看本质飞回国后规范
作者:
黑侠
时间:
2015-1-21 17:09
中国经济新常态挺有借鉴意义的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朝天一鼓蛤 朝天一鼓蛤 当前离线
积分120 威望63 点 文银0 两 请柬21 张 人气12 投稿2 查看详细资料 窥视卡 雷达卡
2
主题 11
帖子 120
积分
二级小秘
Rank: 2Rank: 2
积分120 威望63 点 文银0 两 请柬21 张 人气12 投稿2 社区QQ达人
收听TA 发消息 三评
发表于 2014-11-3 15:17:5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确实有水平,很受启发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baojixu baojixu 当前离线
积分104 威望50 点 文银2 两 请柬16 张 人气8 投稿0 查看详细资料 窥视卡 雷达卡
0
主题 8
帖子 104
积分
二级小秘
Rank: 2Rank: 2
积分104 威望50 点 文银2 两 请柬16 张 人气8 投稿0 社区QQ达人
收听TA 发消息 四评
发表于 2014-11-15 16:14:56 | 只看该作者
很受启发,学习了,谢谢阿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陈雨 陈雨 当前离线
积分1164 威望252 点 文银560 两 请柬30 张 人气17 投稿0 查看详细资料 窥视卡 雷达卡
0
主题 37
帖子 1164
积分
铁杆秘友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1164 威望252 点 文银560 两 请柬30 张 人气17 投稿0 热心秘友勋章荣誉会员勋章
收听TA 发消息 五评
发表于 2014-11-16 13:07: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经济新常态,解读的太好了,学习了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陈雨 陈雨 当前离线
积分1164 威望252 点 文银560 两 请柬30 张 人气17 投稿0 查看详细资料 窥视卡 雷达卡
0
主题 37
帖子 1164
积分
铁杆秘友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1164 威望252 点 文银560 两 请柬30 张 人气17 投稿0 热心秘友勋章荣誉会员勋章
收听TA 发消息 六评
发表于 2014-11-16 13:09: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经济新常态,解读的太好了,学习了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灰姑娘 灰姑娘 当前离线
积分189 威望81 点 文银12 两 请柬22 张 人气14 投稿3 查看详细资料 窥视卡 雷达卡
0
主题 15
帖子 189
积分
二级小秘
Rank: 2Rank: 2
积分189 威望81 点 文银12 两 请柬22 张 人气14 投稿3 社区QQ达人
收听TA 发消息 七评
发表于 2014-11-22 21:22:29 | 只看该作者
经济新常态是统计部门的我必须学习领会的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Apollo Apollo 当前离线
积分294 威望136 点 文银7 两 请柬40 张 人气20 投稿0 查看详细资料 窥视卡 雷达卡
0
主题 20
帖子 294
积分
三级小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294 威望136 点 文银7 两 请柬40 张 人气20 投稿0 社区QQ达人
收听TA 发消息 八评
发表于 2014-11-26 10:28:32 | 只看该作者
经典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沙漠之狐 沙漠之狐 当前离线
积分1114 威望459 点 文银115 两 请柬145 张 人气69 投稿10 查看详细资料 窥视卡 雷达卡
3
主题 106
帖子 1114
积分
五级大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1114 威望459 点 文银115 两 请柬145 张 人气69 投稿10 收听TA 发消息 **
发表于 2014-12-1 11:40:45 | 只看该作者
分析透彻到位,好好研究领悟,感谢作者恩赐。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12345 / 5 页下一页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文章内容中 描述 阅读权限 Tip 文银
本版积分规则发表回复 将此回复同步到 腾讯微博 |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绑定QQ帐号,轻松分享到QQ空间与腾讯微博
浏览过的版块
应用写作大家谈文海拾贝公文写作合议庭老秘问答人在秘途文秘杂谈经验交流心得体会领导讲话工作计划
热心秘友勋章
颁发给热心投稿的秘友
社区QQ达人
使用QQ帐号登录论坛的用户
荣誉会员勋章
颁发给为老秘网作出特殊贡献的秘友
作者:
寒枫洒月
时间:
2015-1-29 09:42
“新常态”下,经济减速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则是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即由过去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作者:
车小伟
时间:
2015-2-1 00:42
非常感谢老秘网,讲得很好啊
作者:
向往天空的鱼
时间:
2015-2-4 10:42
学习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以平常心看待经济转型发展
作者:
自作主张
时间:
2015-2-9 14:32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追求卓越
时间:
2015-2-9 14:59
在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作者:
人不能和命争
时间:
2015-2-9 17:07
仅关注经济增长数量,更涉及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及生态环境等内容,是对整体经济增长过程优劣的价值评判,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
在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过程中,
作者:
lqs9990
时间:
2015-2-15 22:49
在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发展的质量会更高、效益会更好、可持续性会更强
作者:
竹下小生
时间:
2015-3-2 12:19
描述新常态有深意,有见解,赞一个。
作者:
小小笔杆
时间:
2015-3-2 16:10
格,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宏观调控思路要创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增强等一系列的难题,都需要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主动谋划
作者:
金色的流水
时间:
2015-3-4 08:12
“新”“常态”要求新,求稳。
作者:
勤奋的小白白杨
时间:
2015-3-4 08:49
虽然是简单的三个字,但是内部却隐含十分深刻的道理。
作者:
哆啦咪
时间:
2015-3-4 09:41
前段时间在政府报告中看到这个新名词,一直不解,现有资源学习,不错。
作者:
哆啦咪
时间:
2015-3-4 09:46
前段时间在工作报告中看到这个新名词,一直不解,现有资源学习,不错。
作者:
云卷云舒
时间:
2015-3-4 10:13
认真学习一下,领悟一下。
作者:
许盼
时间:
2015-3-4 12:26
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只是放缓,并不意味着低迷;平常心也不等于平庸心,更不等于被动适应,无所作为。
作者:
ㄨ誓不言弃┾
时间:
2015-3-11 10:07
不错,好好看看这篇文章,很给力的
作者:
明日之星
时间:
2015-3-11 14:57
二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强调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型增长包含了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因素,内涵更加全面,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数量,更涉及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及生态环境等内容,是对整体经济增长过程优劣的价值评判,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
在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发展的质量会更高、效益会更好、可持续性会更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我们会有更高的增长率。但是,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我们坚定不移
作者:
chyzhang
时间:
2015-3-11 15:43
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只是放缓,并不意味着低迷;平常心也不等于平庸心,更不等于被动适应,无所作为。
作者:
lgpcs
时间:
2015-3-15 19:37
在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发展的质量会更高、效益会更好、可持续性会更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我们会有更高的增长率。但是,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因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作者:
小烟台秘书
时间:
2015-3-15 20:43
真的学习了!学到不少!
作者:
小烟台秘书
时间:
2015-3-15 20:44
真的学习了!学到不少!解释的很详细
作者:
afuhan
时间:
2015-3-16 15:04
分析透彻到位,好好研究领悟,感谢作者恩赐。
作者:
tshli
时间:
2015-3-18 09:50
“新常态”是新尝试、新探索,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要求更加严格,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宏观调控思路要创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增强等一系列的难题,都需要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主动谋划,主动作为。
作者:
大瑶山秘书
时间:
2015-3-19 14:55
增强信心,发挥优势。虽然我国正在经历“三期叠加”的严峻考验,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作者:
钱多多
时间:
2015-3-23 23:05
这是比较系统、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解读,高
作者:
野马笑西风
时间:
2015-3-26 09:33
我国目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
作者:
史伟综
时间:
2015-3-27 14:41
分析地很深入透彻,花钱,拿下,走人
作者:
乳源综合
时间:
2015-3-30 10:58
在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发展的质量会更高、效益会更好、可持续性会更强。
作者:
agenzai
时间:
2015-3-31 13:59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snakgol
时间:
2015-4-7 10:13
感谢~~~~~~~~~~~~~~~~~~~~~~~~~~~~~~~~
作者:
makaay001
时间:
2015-4-9 15:14
我国目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千万急不得。尤其是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以平常心对待经济增速放缓,不必为此而过分纠结。
作者:
云岭老秘
时间:
2015-4-12 22:00
“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因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作者:
锐溪
时间:
2015-4-17 16:35
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涵义作一个简单的概括: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支撑发展的各方面条件都在改变,潜在增长率也趋于下降,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必须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在新的环境中、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均衡,以适宜的速度、适当的方式、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状态,是谓新常态。
作者:
周小贝
时间:
2015-4-28 10:31
中国经济新常态挺有借鉴意义的!!!!!!!!!!!!
作者:
周小贝
时间:
2015-4-28 10:38
拜读了大作,学而不思则罔~~~~~~~~
作者:
hwtlmh
时间:
2015-4-30 14:59
、环境压力太大,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说不必要,
作者:
fengyuzhe
时间:
2015-5-5 11:56
这篇文章分析透彻,学到了很多好东西,受益匪浅啊。
作者:
wengshiyang
时间:
2015-5-12 21:24
鼓蛤 当前离线
积分120 威望63 点 文银0 两 请柬21 张 人气12 投稿2 查看详细资料 窥视卡 雷达卡
2
主题 11
帖子 120
积分
二级小秘
Rank: 2Rank: 2
积分120 威望63 点 文银0 两 请柬21 张 人气12 投稿2 社区QQ达人
作者:
stoopher
时间:
2015-6-1 17:03
来支持一下很好难得的好文
作者:
零零七
时间:
2015-7-10 17:48
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只是放缓,并不意味着低迷;平常心也不等于平庸心,更不等于被动适应,无所作为。恰恰相反,“新常态”是新尝试、新探索,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要求更加严格,政府职能转换不
作者:
饮马钱塘
时间:
2015-7-18 14:20
会更好、可持续性会更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我们会有更高的增长率。但是,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因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作者:
多多不是一只狗
时间:
2015-7-23 09:09
“新常态”是新尝试、新探索,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要求更加严格,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宏观调控思路要创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增强等一系列的难题
作者:
还是云
时间:
2015-7-23 15:14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一个人,都有所属的新常态;一定要分析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作者:
黄叙阳
时间:
2015-7-24 10:24
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为基础,强调增长速度的增长方式;二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强调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型增长包含了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因素,内涵更加全面,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数量,更涉及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及生态环境等内容,是对整体经济增长过程优劣的价值评判,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
作者:
慕容
时间:
2015-7-31 11:01
新常态是新趋势,新常态是新阶段、新常态是新时期
作者:
duanjingwei
时间:
2015-8-7 11:02
我国目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千万急不得。
作者:
wangzhexiyang
时间:
2015-8-28 14:49
此文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者:
精魂☆
时间:
2015-9-6 11:16
新常态一词的内含可谓博大精深,不学而不思则罔,还不好理解。
作者:
road666
时间:
2015-10-9 16:08
专业写文章“新常态”下,经济减速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则是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即由过去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相互作用方式。因此,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可以衍生出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为基础,强调增长速度的增长方式;二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强调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型增长包含了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因素,内涵更加全面,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数量,更涉及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及生态环境等内容,是对整体经济增长过程优劣的价值评判,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
作者:
新罗区委办
时间:
2015-10-25 22:36
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只是放缓,并不意味着低迷;平常心也不等于平庸心,更不等于被动适应,无所作为。恰恰相反,“新常态”是新尝试、新探索,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要求更加严格,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宏观调控思路要创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增强等一系列的难题,都需要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主动谋划,主动作为。珍贵的战略机遇能否变成现实的发展成果,也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结构调整中的风险不再回避和拖延,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背水一战的气概,把改革进行到底。作
作者:
liugc456123
时间:
2015-10-27 08:27
分析的有条有理有据。对于”新常态“这个词的理解。既透视了中国的国情,又有作者自己的观点。
作者:
hzliuzzi
时间:
2015-11-12 15:20
收听TA 发消息 三评 发表于 2014-11-3 15:17:5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确实有水平,很受启发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baojixu baojixu 当前离线 积分104 威望50 点 文银2 两 请柬16 张 人气8 投稿0 查看详细资料 窥视卡 雷达卡 0
作者:
liukairui
时间:
2015-11-26 15:09
我国目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千万急不得。尤其是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以平常心对待经济增速放缓,不必为此而过分纠结。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有精辟论述。2013年4月8日,在同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他就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说不可能,主要是一味维持超高速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太大,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说不必要,主要是我们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够了。因此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经济增速。
作者:
小罗
时间:
2015-12-29 20:51
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这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换挡已是大势所趋,或者说是一种“新常态”。问题倒逼改革,在此背景之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会产生一个“结构调整阵痛期”,宏观政策的转型也需要一个“前期政策消化期”。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宏观政策的基本基调是“稳”,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不会出台,中央对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的事实有清醒的认识、对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有足够的承受力和容忍度。
至此,我们可以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涵义作一个简单的概括: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支撑发展的各方面条件都在改变,潜在增长率也趋于下降,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必须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在新的环境中、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均衡,以适宜的速度、适当的方式、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状态,是谓新常态。
作者:
wangyonggr
时间:
2016-2-20 14:01
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驾驭新常态
作者:
wangyonggr
时间:
2016-2-20 14:02
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驾驭新常态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