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文章不厌百回改:看懂这六份写作提纲的修改思路,你也是机关大手笔了!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4-11-4 22:59
标题: 文章不厌百回改:看懂这六份写作提纲的修改思路,你也是机关大手笔了!

  老秘网网友:刚看了一篇写经验交流材料的文章,写好是太难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下这个提纲如何?# B1 M- n+ s  j3 p2 `6 [3 P7 z

3 I3 h4 p5 ], w; n! p; I! Z
' z8 n6 Y0 h2 Q& C

经验交流材料:


) K7 o! u+ X, |* B6 |8 o7 c5 _! E

加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

; w% z3 z8 c9 K) ~% r' @
第一稿:
* Y; S+ v5 ~4 e

一、由自然形成向积极构建转变,固化于制,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

二、由形象建设向理念建设深化,内化于心,增强团队行为执行力。

三、由表层建设向内涵建设渗透,外化于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o& J2 Z9 d% R+ t0 l: I0 G

第二稿:

一、大力实施“铸魂”工程,夯实企业文化根基。

1、构筑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

2、创新项目文化建设机制,固化于制。

3、创建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外化于行。

二、大力实施“育人”工程,培育一流员工队伍。

1、以文化塑造人,提高企业凝聚力。

2、以事业成就人,激发职工创造力。

3、以典型带动人,提升团队执行力。

三、大力实施“塑形”工程,打造中国中铁品牌。

1、统一品牌,由自然形成向积极构建转变。

2、提升品牌,由表层建设向内涵建设渗透。

3、展示品牌,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延伸。


6 F9 \1 G! [+ G/ ?4 U

第三稿:

一、大力实施“铸魂”工程,推动企业文化在工程项目落地。

1、构筑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在职工思想上扎牢文化根基。

2、创新项目文化建设机制,在生产一线占领文化主阵地。

3、创建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让工程项目文化起来。

二、大力实施“育人”工程,推动企业文化在员工队伍中生根。

1、以文化凝聚人,用亲和力推动执行力。

2、以事业成就人,用向心力提高创新力。

3、以典型带动人,用文化力提升生产力。

三、大力实施“塑形”工程,推动企业文化在社会广泛传播。

1、品牌展示,由表层建设向内涵建设渗透。

2、文化传播,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延伸。

3、海外发展,由自然认同向积极传播转变。

1 O- S5 A. ?1 {$ H7 H. C

第四稿:改了标题  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建设精神文化,打牢管理基础。

1、用企业精神凝聚员工。

2、用价值理念塑造员工。

3、用先进典型激励员工。

二、建设行为文化,提升管理效益。

1、健全制度,增强控制力。

2、规范行为,强化执行力。

3、融入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建设和谐文化,展示管理品质。

1、坚持人本管理,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2、推行“五同”管理,实现农民工与企业和谐发展。

3、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 F4 ]8 h2 v; ~0 d0 t

第五稿:

* Z9 @0 \' D4 o0 w' j0 h


) j/ X; P. l0 c, \

     阿力观点:第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上下”“内外”“点面”,这个经验方法,表面上看和文化没有关系,细琢磨既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在的逻辑性,又是别人还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六稿的写法,都比较有借鉴意义。前五稿,有曾相似的感觉。第六稿,用于企业文化,写法新。推荐给大家学习参考,欢迎加入文稿修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交流讨论。(本文由文稿修改演播室QQ群网友分享)

% T9 ^" {! T: Y' c2 |4 T

作者: Hetion    时间: 2014-11-5 08:01
学习学习在学习啊 啊啊啊
作者: 张丽清    时间: 2014-11-5 08:32
很好。层层深入。为什么我看不到第五和第六稿啊,我是新手,我发现总是看不全文章。
作者: hejianxin    时间: 2014-11-5 08:34
非常好,学习了,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
作者: 沂蒙小米    时间: 2014-11-5 08:43
感谢老秘,很好的学习资料~!
作者: 笑书生    时间: 2014-11-5 08:48
学习学习再学习啊,从标题看第三稿很精致。
作者: 追求卓越    时间: 2014-11-5 08:53
1、坚持人本管理,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7 c! F) N5 n+ H; ]. V& x% X, a; [

, R: x1 r8 L( _2、推行“五同”管理,实现农民工与企业和谐发展
8 `8 `! K) S3 P
作者: chj    时间: 2014-11-5 08:56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是思维是的整理。
作者: lxl2529033    时间: 2014-11-5 09:06
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上下”“内外”“点面”,这个经验方法,表面上看和文化没有关系,细琢磨既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在的逻辑性,又是别人还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
作者: 微语    时间: 2014-11-5 09:15
很好。层层深入。为什么我看不到第五和第六稿啊,我是新手,我发现总是看不全文章。
作者: 羽觞醉月    时间: 2014-11-5 09:18
看完后深有体会,学习了
作者: 十七长生夜    时间: 2014-11-5 09:26
确实前面几稿的标题有点太抽象了,不易于理解,广而杂。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4-11-5 09:39
从每一稿的提纲中可以看出行文脉络,更可以找出列提纲的规律。
作者: smhmilymzz    时间: 2014-11-5 09:51
本帖最后由 smhmilymzz 于 2014-11-5 10:33 编辑 % @  f/ b! i; m" |) ?; H* h
9 r* ^) t8 O0 g: |; E! h
好吧。。。我错了。。我顺手复制粘贴了。。。我其实想看看最后一稿而已。。。后来发现,,还真好。。。但我感觉,这个最后思路应该是别人的点睛之笔,一头路黑到底的事儿谁都会遇到。。
作者: 江湖醉侠    时间: 2014-11-5 09:56
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
作者: 潜下心学习    时间: 2014-11-5 10:05
第一次看类似的提纲,有思路了。
作者: 做梦的稻草人    时间: 2014-11-5 10:06
生手来学习,拜读了,向各位老秘致敬
作者: zz_czh    时间: 2014-11-5 10:11
学而不思则罔一下吧,需要学而不思则罔
作者: 回形针    时间: 2014-11-5 10:21
前面几稿确实很普通前面几稿确实很普通
作者: xhtrj    时间: 2014-11-5 10:21
看懂这六份写作提纲的修改思路,你也是机关大手笔了
作者: 雨中散步    时间: 2014-11-5 11:02
看懂这六份写作提纲的修改思路,你也是机关大手笔了真是细工出好活
作者: 。。。。。。    时间: 2014-11-5 11:08
从每一稿的提纲中可以看出行文脉络,更可以找出列提纲的规律。值得借鉴
作者: 岩浆岩    时间: 2014-11-5 11:09
看看看看看看vvvvvvvvv
作者: blog004    时间: 2014-11-5 11:25

0 |2 F# w& @# J6 P0 ?8 X8 Q1 ]' {* g" P4 a: ?; |$ @* Y
已学习,很受用,感谢!
作者: syymj820111    时间: 2014-11-5 11:38
值得很好的学习,对自己的文稿起草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作者: 壹人鳛水    时间: 2014-11-5 11:43
思路决定出路,文章提纲很重要,学习一下!
作者: 栖水而歌    时间: 2014-11-5 11:58
老猫亲自推荐,必须认真学习领会!
作者: 子洲秘书    时间: 2014-11-5 12:01
好文章的确是修改出来的
作者: 刘传    时间: 2014-11-5 12:36
很好,很妙,学习研究下
作者: 文抄公    时间: 2014-11-5 12:47
1、坚持人本管理,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 r! z: K# |. ~0 c
2、推行“五同”管理,实现农民工与企业和谐发展。
: {- E; p% _. v) v7 t1 p3、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作者: 高朋满座    时间: 2014-11-5 12:47
好的材料都是不厌其烦改出来的,这个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每改一次,进步在哪里更需要细细学习借鉴。
作者: 永远在路上    时间: 2014-11-5 13:05
每次修改,都是一次大提升。
作者: 小鱼儿与水    时间: 2014-11-5 13:27
好吧。。。我错了。。我顺手复制粘贴了。。。我其实想看看最后一稿而已。
作者: 云卷云舒    时间: 2014-11-5 13:55
看看五稿和六稿呢,学习学习。
作者: 绝世赢贼    时间: 2014-11-5 14:30
每个人,每个人作文的思路不同,楼主一连抛出6个提纲,是深思熟虑,刨根问底,治学精神值得钦佩!
作者: 椰风海浪    时间: 2014-11-5 14:34
高手就是高手,每一稿都那么高质量
作者: 温州小秘    时间: 2014-11-5 14:34
看看最后一稿的定型框架' z( Y# R8 U: Y

作者: 宁夏小秘书    时间: 2014-11-5 14:43
很直观,通过提纲学习作者思路,学而不思则罔一下
作者: 江达秘书    时间: 2014-11-5 14:49
第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
作者: 崔智友    时间: 2014-11-5 14:49
创新的,多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作者: ☆^__^伟^__^☆    时间: 2014-11-5 15:03
好的材料都是不厌其烦改出来的,这个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每改一次,进步在哪里更需要细细学习借鉴。 ' X3 a  Q5 y' p! T! e& u. U
) N: s# p  {$ E$ x" Q; S
$ h- x( c) @/ E7 S

+ Z( p% W' D/ a: a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W, m" D$ @6 M$ ~8 s
显身卡 0 p- m7 b7 H7 P* |
  
7 A' i  C+ j) T5 ], C: p/ ?$ L7 p
" |6 Q# L1 `# @0 A' y) Y. m* G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 当前离线
4 }# }, X8 ]' s积分589 威望300 点 文银23 两 请柬91 张 人气50 投稿2   窥视卡  雷达卡 # m7 Q/ X! N0 v' E; z7 f+ o: e, q
1
' g# `2 V2 b  }* r# @0 T" S
作者: 铂金    时间: 2014-11-5 15:04
看第四稿感觉比前面几稿更质朴。
作者: ☆^__^伟^__^☆    时间: 2014-11-5 15:05
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上下”“内外”“点面”,这个经验方法,表面上看和文化没有关系,细琢磨既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在的逻辑性,又是别人还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
作者: 米淘    时间: 2014-11-5 15:11
想看看第五稿和第六稿
作者: 雨粒沣    时间: 2014-11-5 15:13
看了才会长姿势,提升见识。
作者: 盐和光    时间: 2014-11-5 16:26
建设行为文化,提升管理效益。- V) `  F6 u- c) d6 |$ v1 V
1、健全制度,增强控制力。
  |* _7 E# x* s2、规范行为,强化执行力。! G; T- O( g+ {
3、融入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
作者: 皖西明珠    时间: 2014-11-5 16:29
文章不厌百回改!!真有道理。
作者: 大庆龙凤秘书    时间: 2014-11-5 16:53
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
作者: 南京秘书一    时间: 2014-11-5 16:58
刚从微信上看到此文,再来论坛认真学习
作者: 小风飕飕地    时间: 2014-11-5 17:30
第六稿是什么样子呢,很好奇!
8 d9 z' K. K. u7 E; |# E7 T4 B/ `5 s9 v
作者: 280530513    时间: 2014-11-5 17:40
每一次修改都是思想的碰撞。。。
作者: 品茶论道    时间: 2014-11-5 20:13
1、品牌展示,由表层建设向内涵建设渗透。; ~: m& S: [# H% {1 i
2、文化传播,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延伸。5 v% e2 J0 T6 g4 `
3、海外发展,由自然认同向积极传播转变
作者: 新月宝贝    时间: 2014-11-5 20:17
三、建设和谐文化,展示管理品质。, z; q! K5 O& t: A
: ~% f( \% k$ c9 _7 W0 E/ N
1、坚持人本管理,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2 I7 k' r  u5 q8 c0 d* \+ ?% U: _4 {+ Q- g9 U
2、推行“五同”管理,实现农民工与企业和谐发展。
2 D) m( S% ~: h# ?1 i+ h% {# R( |) b; {- ]# X% F: A0 g. I3 M
3、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G7 g: b- h0 Y& P) H. ?
, N; R* L  [! ?9 \
' C- Y6 p. N) y; X

作者: 合肥秘书    时间: 2014-11-5 20:21
想认真学习一下这篇文章
作者: moneymarker    时间: 2014-11-5 21:12
一个文化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竟然能整出这么多门道。实在是高手
作者: 赫赫无名    时间: 2014-11-5 21:54
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上下”“内外”“点面”,这个经验方法,表面上看和文化没有关系,细琢磨既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在的逻辑性,又是别人还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
作者: reallen    时间: 2014-11-5 23:41
文章不厌百回改:看懂这六份写作提
作者: 低吟长啸    时间: 2014-11-6 00:03
非常非常好,学习了!
作者: 网事如梦    时间: 2014-11-6 08:32
说说为什么应当更好!
作者: 网事如梦    时间: 2014-11-6 08:34
说说为什么这样改应当更好,好象以前有过这篇文章的,比较起看,会让人容易看懂。
作者: gz20050910    时间: 2014-11-6 10:05
看懂这六份写作提纲的修改思路,你也是机关大手笔了
作者: 风雨中的等候    时间: 2014-11-6 10:57
加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
作者: Rex_Zhang    时间: 2014-11-6 13:41
第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
作者: 墨剑    时间: 2014-11-6 13:46
非常不错,很有力度。
作者: 广西小小秘书    时间: 2014-11-6 14:38
改得越多,越能说明作者的精益求精精神,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缺少这种精神,抱着应付过关的思想,导致文稿质量不高,新思想、新观点凝炼不够。
作者: 初生牛犊    时间: 2014-11-6 15:07
水平很高,身手启发,想在看看。
作者: 文语    时间: 2014-11-6 15:11
第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上下”“内外”“点面”,这个经验方法,表面上看和文化没有关系,细琢磨既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在的逻辑性,又是别人还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六稿的写法,都比较有借鉴意义。前五稿,有曾相似的感觉。第六稿,用于企业文化,写法新。推荐给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4-11-6 16:01
改的不错 挺值得玩味 挺好
作者: 七品布衣    时间: 2014-11-6 17:35
第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上下”“内外”“点面”,这个经验方法,表面上看和文化没有关系,细琢磨既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在的逻辑性,又是别人还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
作者: 一壶乡愁    时间: 2014-11-6 22:12
本帖最后由 一壶乡愁 于 2014-11-6 22:15 编辑 7 l) F; I( u5 D2 q) J+ i0 l! e

6 ?; A: J* F+ E" c8 {4 b( R如果我写提纲可能是。一、将文化融入制度。二、将文化融入生活。三、将文化融入思想。
- k0 [/ |- C' X, B# d) T赶紧看第六稿吧。………………% B$ m3 |( Y) |5 s5 U% A
看了第六稿,的确是思路一转,上下、内外、点面这些词看来得积累,多应用了。
7 _, U/ x4 d$ ?2 a
作者: 雨后小花    时间: 2014-11-7 11:58
如果我写提纲可能是。一、将文化融入制度。二、将文化融入生活。三、将文化融入思想。
. A0 D4 s3 ]8 }9 M, o赶紧看第六稿吧。………………
) k( c+ w! r: l& n% O' k看了第六稿,的确是思路一转,上下、内外、点面这些词看来得积累,多应用了。
作者: 托非克    时间: 2014-11-7 15:46
认真学习,思路调整理念更新不容易啊
作者: bluefish    时间: 2014-11-7 17:20
第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上下”“内外”“点面”,这个经验方法,表面上看和文化没有关系,细琢磨既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在的逻辑性,又是别人还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六稿的写法,都比较有借鉴意义。前五稿,有曾相似的感觉。第六稿,用于企业文化,写法新。推荐给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 邮储王硕    时间: 2014-11-7 22:37
刚听完课,第六稿确实眼前一亮,再学习学习,加深一下 印象
作者: 532237707    时间: 2014-11-9 17:13
要好好琢磨啊,感觉几稿都很好啊!看来还是功力不够啊!
作者: tamenjia    时间: 2014-11-9 22:34
修改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4-11-10 08:55
这个修改提纲,写得大气,每一稿都不容易,况且是越改越好!
作者: 集大成者    时间: 2014-11-10 10:41
多读、多思、多悟、铭感于心
作者: 流畅    时间: 2014-11-10 14:32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六稿的写法,都比较有借鉴意义。
作者: 了然    时间: 2014-11-10 15:52
一步一层天,步步惊不同,改的好,好得改
作者: hongxu    时间: 2014-11-10 16:33
真该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学习啊
作者: heihei602    时间: 2014-11-10 16:37
标题:
本帖最后由 heihei602 于 2014-11-10 16:38 编辑
" G. f+ \& U! |% v
7 X+ |0 J% ^% ]- M5 q0 p为什么灌水的人那么多啊。。。。认真学习下,不行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收了!消化中。。。
作者: 太极观澜客    时间: 2014-11-10 16:50
好文章真是改出来的。
作者: liu123xia    时间: 2014-11-10 17:06
希望能看全,系统化学习一下…前几稿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诶
作者: 叶晴天99    时间: 2014-11-10 17:31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作者: jiouyuefeng    时间: 2014-11-10 19:55
不知道第六稿什么样子,反正个人感觉可以应用于实际,提高文章写作水平
作者: 山水性情    时间: 2014-11-10 20:20
这个案例,让我感动。为了赶一篇小方案,我也曾一天之内,四易其稿。从草稿到初稿,从初稿到2稿,心里“一往直前”,顺着思路来,该改就改,该删就删。但是,从3稿以后,就潜意识里,改一句,删一字,都有点“切肤”。其实,这是思维开始定势了。一般,文章到了4稿,如果还未定稿,说明:写不下去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冷处理。即便再赶,那也得好好睡上一觉,什么也不想。睡好了,再回头看,保准“柳暗花明”。
作者: 知行    时间: 2014-11-11 18:33
看是看了,但觉得,一路写下来,难度太大,像练围棋大多数就达到1-2段吧,能把第六份写出来的,应该是九段吧
作者: 老叁    时间: 2014-11-11 23:47
文章总是不厌其改,往往多改对问题认识越深,提高也是最快。身在改中不厌其苦,定稿终于云开日出
作者: 小龙石头蛋    时间: 2014-11-12 10:05
文章不厌百回改:看懂这六份写作提纲的修改思路,你也是机关大手笔了
作者: yagslw    时间: 2014-11-12 12:44
第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上下”“内外”“点面”,这个经验方法,表面上看和文化没有关系,细琢磨既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在的逻辑性,又是别人还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六稿的写法,都比较有借鉴意义。前五稿,有曾相似的感觉。第六稿,用于企业文化,写法新。推荐给大家学习参考,欢迎加入文稿修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交流讨论。(本文由文稿修改演播室QQ群网友分享)
作者: yagslw    时间: 2014-11-12 12:46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第一、二、四句尾字都押“ao”韵,属于押韵,在“中华十八韵”中属于押的“十三豪”韵。同时,该诗既是偶句押韵,又是首句入韵。又如南宋诗人叶采的《暮春即事》诗:“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其第二、四句尾字都押“i”韵,在“中华十八韵”中属于押的“七齐”韵。
作者: 守夜人    时间: 2014-11-12 15:51
这个提纲确实写的不错,中铁四局文化建设的
作者: 悦流苏    时间: 2014-11-12 17:53
确实厉害啊 我看到第二稿我觉得已经不错了,看到第三稿我觉得是我的最高水平了,谁知....文无定法啊
作者: hittler1983    时间: 2014-11-13 10:34
目前还停留在第一稿的水准
作者: hittler1983    时间: 2014-11-13 10:36
目前还只停留在第一稿的水准。
作者: 10427565    时间: 2014-11-13 11:04
嗯,特别想看看这第六稿的思路改成了什么?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4-11-13 15:33
这是很好的实例,让我们一目了然。
作者: 家住越湖    时间: 2014-11-14 10:05
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 想学习学习
作者: sanmu    时间: 2014-11-14 11:16
第六稿是改变思维方式后的写法。前面的五稿都是就文化而文化,没有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所谓新经验,就是要解决好共性与独特性的问题,共性,就是在独特性中有其事物内在的逻辑性。独特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上下”“内外”“点面”,这个经验方法,表面上看和文化没有关系,细琢磨既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在的逻辑性,又是别人还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六稿的写法,都比较有借鉴意义。前五稿,有曾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