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腊肠哥经常上论坛看帖子,再结合自己在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中的一些所见所闻,有点小感悟,慢慢更新,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 \: g- ]! ^& Q0 M6 n; F# E- G- |! l1 S$ U& [
第一个感悟:功夫在平时。
9 {2 F: D' k0 B' a) \+ c Z* w0 O1 X; k F9 B
功夫在平时的第一层意思就是关系处理在平时;
( A4 {4 \2 S2 J6 z
! |, r0 K/ E+ }9 T4 R4 B) }(1)和领导关系拉近在平时。看到坛子里有的朋友到了关系升迁的时候才去找领导,这种做法确实不好,试试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领导,有人几年都不上你们一次,可能你对他的印象很模糊,名字或许也的想想才能记起,他突然来访,说调动的事情,你觉得你是什么感觉?
& r9 b* x0 U! O' T8 t, y# y
8 s: }0 D" w& H1 C0 X为什么领导喜欢任用自己人、任用和自己走的比较近的人?因为领导对那样的人比较熟悉,知道他们有几斤几两,能放在什么位置,能做出什么事情,就像风险管理一样,他是可以控制的。试问,如果任用一个领导自己也不清楚的人,领导也不知道你的能耐,不可预知性很大,领导就很担心:万一这小子给我捅出点篓子拆我台怎么办?当然,任用自己人也有可能是任人唯亲的一种表现。但至少,领导用的是自己熟悉的人。
6 w, F8 P; i% ^# I/ h2 F: A5 e$ d( r9 n9 s( G
还有另一点,如果和领导平时关系一般,有的领导偏偏又是喜欢卡人的人,你遇到什么好机会要通过招考或者其他途径提拔,但是被领导压住走不了,这也是很头疼的事情。
X* Y' q" ]* `
) Q9 b, y5 J+ t7 |) q
所以,和领导关系处理必须在平时建立。
4 X4 G3 n2 n8 a7 M
. a! R/ @# }( f8 }' S, p" J# R具体如何和领导建立关系,既让领导保持有权威,又让领导对你“离不开”,这个我也在慢慢思索,以后多喝大家交流。
) B$ J& V6 k3 i$ Y. u6 q
% L0 N6 P/ z! o5 s: V9 }+ G5 C3 m(2)和同事建立感情在平时。
6 s, g) S" u k! E2 s) v9 ?2 T8 Q* ~4 P
遇到创先评优或者选举什么的,这时和同事的关系的疏远应该会体现一点点吧。我认为和同事关系相处要注意几点:一是保持一定距离;二是适当交几个合得来的朋友;三是提防小人。
8 ?/ Y1 h3 ]: e" i, S4 L0 f9 j
s6 f, Y3 K6 C, s' o: O4 }5 Q7 }+ d
(3)和服务对象建立感情在平时。
7 `1 B; t C6 c' @
n% J# u. w$ T; P" \* }尤其是乡镇街道一级,还要包村的同志,必须和村里的委员、队长、会计、民政办理员、卫生管理(不是保洁员)等搞好关系,他们才是村里真正事情的落实人,而且他们变动的次数较少,往往一个队长可能干很多年,而这时候村长和书记不知道换了几个了。另外,能在村里干这些岗位,也会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在你遇到征地拆迁等一些头疼的事情的时候,他们或许会给你帮上忙,说上话,他们一句话,可能顶你几十句话,所以这些人至关重要。
. h" g5 J) f( s% d' d
* {& I7 @& a' Z1 \5 @那么,怎么样和这些人搞好关系呢?我认为:一是看起他们,是真正从心底看起他们,农民的自尊心很重,你是不是真的看起他们,他们能感受得到;二是多参加村里的活动,多在一起,多聊聊;三是多给他们帮自己力所能及的忙;四是有机会多在一起吃吃喝喝,虽说现在不允许,但有时候吃喝真的能增进感情,这个还是尽量少用,因为现在风声紧啊。
; `; Q. ?1 H* H* u9 g
& l( C! a; H7 s+ {' r1 }8 u2 h# p
功夫在平时的第二层意思就是思考学习在平时;
4 O" H) \$ c) w$ x6 S: m6 l! B; D7 |$ h2 h: R
这个说起来好像很虚,但是又很实在。如果打算在基层混一辈子,那么,请无视吧,因为“学海无涯苦作舟”,谁TM说学习不辛苦?那是因为他没有学习,或者学习不到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不仅仅是在时间上熬,更要命的是学了可能用不上,这就是在操作上的练。学习学习,一个学,一个习。也就是一个学的过程和一个做的过程,相互结合,不可缺其一。如果说学习有一点点甜,那可能是结果甜,学习的整个过程绝对是辛苦的。学什么?学政治理论,学专业知识,学怎样讲话,怎样写作,学人际相处,学统筹协调,学驾驭管理。。。。 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功夫必须在平时,这一层我只强调重要性,具体操作怎样更好的讲话,我会以后和大家交流,其他的人际相处,我自己也很一般,统筹管理这些我不是领导,暂时还接触不到,2年以后再考虑。 其实,这一层的感悟基本是废话。可以无视。就是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想到:为什么平时不多学点呢?因为你毕竟要学习很多东西,而且其中有些还不是你擅长,甚至曾经很恐惧乃至反感的东西,但不学不行。至于遇到问题时说,平时为什么不多学习一点呢,这个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第一,实践中处理实际问题的很多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你不到那个位置,任凭你天资聪颖,不断学习,你还是处理不好的。所以说实践的丰富性和无穷性决定了我们的知识总是不够用。第二,平时学习的时候,结合实际理论分析的习惯没有坚持,且无法耐住性子按照计划复习学过的知识,这导致虽然学了不少,但不成体系,无法科学分析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两年了,我从激情万丈到现在的激情退却,保守和中庸了很多。如果不是经常到论坛,我的热情真的会大幅度下降。感谢你们,感谢论坛的各位兄弟姐妹,有你们过来人的经验,我才能学会客观、理性的看待很多问题,尊重官c既有规律,尽量做到按规律办事,同流而不合污。
4 q2 l5 W, X2 K4 d4 @. y
% J2 } Q5 f8 A0 H有一种能力叫条件反射。也可以说是一种嗅觉。 具体是什么?举个例子,就像公务员考试做资料分析,看到0.22,0.83等这样的小数你能想到什么?如果你说,想到的就是这只不过就是数字啊,那么,你的数字敏感能力就差了一点,如果一看到0.22,立马想到2/9,看到0.83想到5/6或者10/12,那么,你的数字敏感就还算有点。 那么我BB了这么多,想说明什么呢?就是别人说到一句话,做了一件事,你看了有没有感触?你看了立马有没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尤其是领导说了一句话,领导修改了一句话,领导做了一条指示,这些你能从中间快速的获取到对你有用的信息?再比如,今天我们去参加评审会,和我一起去了一个小伙,他听到评审会上的话,兴奋度明显就不够高。而我,因为经常起草项目的文件,听到各个局领导点评某个项目,这时候就知道了,领导在乎的,就是我这个小马仔以后在项目里重点观察,重点写的内容。另外,也是侧窥领导思维方式的一个方式。写着写着,好像要表达的意思有点偏离我的原义了,有的东西,能够意会,但是言传就有点困难了。其实还是水平不够,或者悟的还不够透彻。推而广之,可以是政治嗅觉、商业嗅觉、官c嗅觉、技术嗅觉等等,意思可能表达的不清楚,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 c5 c* A' \" o3 V
' [9 D" t# e6 t$ f6 c. ]: E关于“基层”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基层? 我们现在主流又一种观点,就是基层 = 农村。一谈到基层,就说农村,但我不以为然,我认为“基层包括农村,不等于农村,基层既包括农村,又包括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这样说? 一是因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也奋战在基层一线职位上,他们在流水线上、在车床上、在超市里、在马路上清洁等等,这些人对我们的城市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二是因为按照我们的大规划,城镇化终究是必经之路,所以提前考虑城市的一些问题也是未雨绸缪,免得城镇化完成了,农民变成了市民,农村大大缩水,问题转移,又是一大堆问题,难道还要摸着石头过河吗?第三个问题:澄清这个的概念的意义是什么? 一是呼吁招考公务员时多向有社会经验的人倾斜。“三门”官员的危害真心很大,那我们的一个79年的副书记来说,这小伙办事乱糟糟的,还是跟不上我们76年的科长,社会上混过的人多了,能提高系统内人员素质,但问题是社会上混过的也有一些危害,得想办法规避。二是,我们经常说下基层,其实县级县级以下大部分基本就在基层,如何也让系统内的基层呼声被上面重视到?大家可以看到,历来革X命,中下层官吏往往会成为主力,很多领袖还出自中下层系统内,前者比如萧何等人,后者比如刘邦、刘秀、李自成等等,这些人熟悉系统内情况,往往破坏力极大。三是未雨绸缪,不要在摸着石头过河了。提前对城市内低收入人群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如果前面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后面又涌进来很多人,问题越积越多,将会民怨很大。这个事前一段时间在想的,今天写根本就没有前几天的状态了,先写这么些,以后再推敲修改。
! J. ^" s! \& h0 z5 W; ^( G2 }
% I5 J! X) t' B' \
+ Z! R4 m8 ]& @7 h3 W9 Y* E
- I3 M X. O$ Q/ q. l, o
& f! x- P: e3 i L+ E* f, g @3 Q
培训应该是公务员最好的福利。 我曾经接受过一次培训,讲的是人力资源,很多人都说老师讲得很烂,但我不以为然,我到现在这位老师的名字我早已忘记,但他的有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培训,应该是员工最好的福利。所以今天的话题就借用了这句话作为标题。顺便带出一个感悟:再烂的老师也会有一句能够拨动你心弦的话。 为什么我会说培训重要、必要?(1)目前的培训确实不够;就拿笔者本人来说,至今进系统九个半月,培训也不多,一个就是公务员出任培训,这个连皮10天时间,这10天的培训业只是泛泛而谈,全市的行政系统500多人在一起,大家就知道能培训些啥了;一个是统计培训,说是培训,一个人念一会统计执法,在粗粗的讲讲报表,这也算培训?在有的地方没有了老人帮带,也很少有新知识的培训,造成老办法不知道,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够硬,软办法不够软,于是乎就开始和稀泥了。因此,加强培训是目前的当务之急。(2)为了让政府更好的运转,需要培训;想要马儿跑得快,还不给马儿教如何才能跑得快,这恐怕是缘木求鱼吧?尤其是基层,包村干部要负责所包村安全生产,还要处理信访维稳,以及村内其他大小事。还拿我自己说,有次我去村里安全检查,我说你们家灭火器太少了,企业问我多少灭火器就达到标准了,一下子把我问傻了,这个天知道啊!上级只让我去安全检查,可没管我懂不懂安全检查啊! (3)没有了“灰色收入”,没有了过年过节发米面油等福利,只有死工资,凭什么留住公务员的心? 待遇一般般,工作忽悠悠,状态有点差,干劲有点缺,仕途路漫漫,前途一片黑。这种情况下,凭什么让士气低落的公务员们慢慢的积极起来?人最怕空虚,空虚是因为缺什么,如果用一些东西“补上”空虚,或许会有一些帮助。同时,培训也能使公务员们减弱能力欠缺,内心恐慌的想法,更有能力和信心去面对未知的生活。培训如何操作? (1)领导重视; (2)集中学习; (3)邀请讲师授课; (4)相互交流。注意: (1)避免流于形式,应付; (2)避免只重意识形态而轻业务;(3)建议成立专门培训部门,对在职公务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轮训。培训范围: (1)党的那一套,建议不要占用太多时间,我们那里有一句俗语叫:话说一遍贵如金,话说两遍淡如水,话说三遍猪拌嘴,意思就是讲的次数多了会惹人反感;(2)业务知识;(3)人际交流、礼仪、应急急救等人生技巧及日常生活常识。暂时先写这么多。
4 z* W% K; b' m5 c2 v q* O- O5 k. ?% H7 e( l
3 P+ O5 V. S1 d2 D# W
, B# V+ v4 q6 z8 x- c8 Q; P4 ^不甘现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苦日子过多了,不敢有享受的想法。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学校毕业之后,我找工作就历尽千辛万苦,但是找到的工作还是不怎么样,随后换了几个行业,还是觉得不行,于是下决心考公务员。进来之后,我还是延续了以前的忧患意识,就怕自己万一以后再次面临择业的十字路口,我将如何面对?二是“革命”尚未成功,不愿有从众的心态。环顾四周,我们单位的个个有车有房,很多人说过让我放松些,不要太拼了,但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还事业起步,不努力,房怎么来?以后家怎么养?三是坚持自我充实,不屑有堕落的念头。我有个想法,以后写一本书,总结自己的一些心得,这本书不一定要出版,但是自己一定要作为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和对人生、事业、家庭的全面理解,等到老去的时候,我回头看看,哦,我年轻时候是那么想的,能够看清楚自己的一步一步走下去的一个心路和历练的积累和变迁。
' {" I( ^ O+ Z
1 P5 t# G6 S- L8 ~+ F9 I
$ z( e0 w5 B* A' h8 E, \$ a6 z' e$ g3 Q$ d
包村工作(1)
. W( k+ F! t2 W( R# h j
) O% h/ }+ e& u$ G一、事件经过:
( s) W5 M8 R5 ]$ M7 S
9 g+ h6 M. }1 B9 `# F4 X" r 昨天村上村长因某件事情给我打电话,让我给领导反映,我及时联系了街道相关部门,部门科长让我告诉村上暂时采取补救措施,等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上班后再去查看情况。
6 z, K! S5 ]( C; ]
, m/ k) k: j0 m1 W# g* |" U " w3 H5 p8 l' g9 L8 I6 g' d' B
今天一上班,联系村长去村上,村长联系不上,联系了一个问题所在组的组长,叫上相关部门和司法信访科一位干部一同到了村上查看。
2 n: T3 y; j( l4 O
! I+ ~2 m/ z/ \8 H% g
, E* q% [4 [& c/ a 到了现场,“望闻问切”四步走。望者,四处观望,查看实际情况;闻者,用嗅觉闻事件的动向,相机而动,不懂就别乱说话;问者,问群众事件经过;切者,想办法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大致对事情的起因做个判断。做好记录,照照片,给干部和群众交代一番走人。
/ {* y- v" d9 _9 ~1 W# o+ R
- }1 U5 n, ?; ^, T& A: n1 D
$ b3 P, j- X7 E7 u 回到单位,整理资料,把事情的经过以及相关证据附上,报领导处理。
& R: Y$ c' a1 f# b% s1 O2 F
8 \6 a8 f3 [) g5 ^
, D4 s0 ]- u' l" _3 `
不管领导处理不处理,做好后续,明天后天我们将抽时间下村继续查看情况,时刻关注事件最新动态。
9 p0 s. z. y- d' i0 g& ?' [7 \
$ Q8 k' Y$ q# E' k# n. q2 o. O
二、事件中的一些感触:
2 X! X# O7 F9 j' Z) P
6 P9 d" T3 G; N& \( v- A
" O* j& W2 |5 y' k1 j" R- u 第一、先让村上先采取紧急补救措施。不及时补救万一事态扩大化,造成其他问题危害,你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处突的第一条也是先补救,以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物安全为第一位。
6 s; L! \% u8 r' T- b" y# X1 E" Z5 s
9 a( R- a' z$ p6 z$ V! ~# \( f 第二、必要的时候要求信访部门介入。防止村上村民闹事。
5 {' {! W8 g" v; @' ?' h- |# x
( {% e4 H @+ }/ r
0 N8 ~7 I2 H: D8 C" {; D
第三、防止成为村上势力的“枪”。有时村上会通过你的“手”去要更多的利益,你就要搞清楚自己的站位,什么自己能担当,什么自己不能担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能傻乎乎的被人玩弄。
. ^# ]$ ?5 [: F1 g+ O1 |* l
$ W* B/ s) ^& Z" j1 C2 x1 a: V
8 S/ M7 k1 L# H9 \
第四、遇到推诿扯皮怎么办?这个事件中,相关部门就开始推诿,有让我们包村科室解决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把自己的全套做完,万一追究下来,反正你尽力了。
6 Z D2 c/ e& t: G6 v; ?% P: S3 D/ c$ F, _, O6 o
+ ^& T& f, s5 I. P$ ~: V
第五、平时多收集村内信息很重要。每次各种报表、去村上的一些所见所闻什么的自己可以复印一份或者留心记下来,用专门的文件夹收集,到了一定时候就会用上。
) H7 Z6 m) L- r4 T! t
/ B% s; \2 v9 M) |
- P& R) L x8 W8 ?
第六、一定要洗脱自己的手。该进行的程序必须走,尽量不要少环节,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 K z S4 o- d3 r4 _$ u! F" f$ a% ?: m. F+ K% R* d. F1 H
5 U9 X! d( J) e* j+ Z- ] 第七、必要时学会利用别人,让鬼打鬼。要打击某些部门,可以适当借用村上的力量;反之,同样的道理。问题是要适度,自己不能暴露了,不然两边不讨好。
8 a O/ X3 n( ]) c( A6 R8 b( `6 S+ J$ [! ^2 Y
* |, D+ Z! f3 M: L9 H4 f3 l2 ?# _. n
第八、作好记录,留下证据。包括文字的,照片等能证明事情的东西,免得以后追究责任,这也是洗脱自己的手。
, _8 N- h+ W4 H+ K* P6 N
5 _' E4 E# \6 Y8 g) X 2 m" ^% A) h1 U2 }# d
第九、多和自己的直属领导沟通、请示,防止自己因为失误造成不良影响。不懂就问,不要不懂装懂。
2 A+ i0 G# v9 T
. e4 e, O* f' d/ d6 H# p( W
6 `4 N' \5 y' o0 F# u
第十、不能随便暴露领导。我就犯了这个错误,希望这件事情后续问题不大,不然我这回可能要挨训了。
0 y! ^; e% Q% D- S( D- L% I
W* S Q% Q) z/ ~! C. [
; t- {. o Q+ a
注:事件我进行了模糊化,不写这么清楚,相关部门具体哪个部门也没有写出来,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p$ L% l& C. e! ^
+ u# N1 M3 [ s! g& x8 Z Q0 U自己处理信访事件的一点心得:
- G: T$ p! [. V9 P, j/ y
7 W- o" d1 @2 x' S7 P+ \9 _4 D如果领导安排你接待,那么,程序上绝对不能少。
( ~. f2 ?1 y }- u% t+ J! ?0 L: w( c
3 s& W0 ^6 n, L/ K5 C( L1、端茶倒水让人坐下,这是必备的。
8 P% H" q& d$ D. X. F8 W6 Y% c% x% k# k7 \ _) a
2、认真、完整记录。记录清楚谁为了什么事情来信访,利益诉求是什么,他的底线是什么。
! B8 m+ I Q5 ?4 N8 Z9 \ n) d
3、真诚的接待和倾听。或者至少要装出真诚,不然事情可能会更糟糕。
- X9 Q" ? _ ~( G. [0 t
: q( t- l4 V$ p$ ]# `: Y4、适当引导讲话没头绪、夹杂不清的人,避免他事情越扯越长
: [ C: s. V, M( [: E& T0 Y6 g
5 q; k3 A7 H3 I/ @9 ]
5、记住,一次只谈一件事情,不要扯几件事情,这样你事情会很难处理。
; A! c( q/ c K: i
: q" {. h9 o- c, A& D1 ~6、尽量不要表露同情、厌恶等情绪,这会影响你的判断。
. d' E. @1 S! |+ p1 D8 S8 l/ f1 U0 Y: h; J2 s
7、记清楚了能让他回去赶紧让他回去,呆的时间越长事情可能越多。
" y; U1 T1 k4 r3 _1 w9 `
5 Y8 \) Q- b" u& a
8、不懂如何处理可以请教老同志,不要怕羞或者逞能,有的事自己担下后面很难下台。
% ]; t$ o, {* v7 I! b
2 L! Q7 J* E4 V% L. {, z9、一定要当成别人的事情去办,不要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
, G7 |3 D: s% l* x+ f! c
) {5 r) q, |. j L9 g8 j10、以不变应万变。
+ r, S+ E7 K6 i- Y/ G- c4 F* A. `6 a
11、洗脱自己,不要给自己留下麻烦。遇到装病装死的人,用摄像机拍录整个过程或者打电话叫警察或者医院,让他先看病在谈事。
) `- c2 q2 _7 ?: _
* |# ?% h$ z6 g! t% e! N
% `" h" p+ G Q- x( }
% V, r2 k" r# p# |' O: x【感悟】换届选举1——村党支部换届选举 最近,楼主所包村已经完成了党支部换届选举,正在进行村支部换届选举。由于是第一次参与换届选举,既有新奇感,没做过,好奇害死猫,哈哈;又有忐忑不安,怕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到位。
【流程】 一共进行了两次会议:一次是推荐支部班子候选人,另外一次是正式选举支部班子。
【问题】 1、选举前一般都会有“选举前综合症”,如果某村有人竞争,就会教唆一部分人去信访,找其他候选人的事,让他后院起火,疲于应对。或者递状子,塞小条子。遇到这情况,就让他到纪委去走法定程序,或者走司法渠道,及时通知村子或书记,他自己的事情,如果还想连任,他比你着急。 2、选举完毕之后,可能会有人不服选举结果。这就要我们在过程中不参与具体的选举。你可以这样回答:“你看,整个过程,都是咱们村上的人在进行,我们只是监督、指导,整个过程您也是看着的” 3、有人质疑政策。可以这样回答:“我请教下我们领导在给你回话”。或者这样回答:“我不是党员,我对党内事务了解不多,我只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操作办法上怎么要求,我严格按照这个来的,具体情况你问选举委员会”。 4、当然,还会有很多刁钻的问题,我包的村相对比较平稳,问题少,其它问题不知道。
【注意事项】 1、走流程。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如果是问题、矛盾比较突出的村,一定要按流程来,不要图省事。 2、留证据。保留照片、会议记录等每个环节的原始资料,必要时录音、拍视频,该让人签字的一定要签字。 3、多闭嘴。自己不清楚的事情或者自己拿不准的事情,不要轻易给别人答复,万一被人抓住了一两句话,这可吃不了兜着走,还没人给你解围。领导还会怪你,自己没本事,还胡乱说话。最后扔下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4、少掺和。尽量不要卷入村上的派系斗争中去,不然从短期看,会把自己卷进去,无法抽身,惹一身骚;从长期看,你以后没法再村上推进工作了。多做和事佬,少做搅屎棍;多栽花,少种刺;多调解息事,少煽风点火。 5、勤走动。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多和村内重要人物探讨,及时掌握最新动向,对村内情况有最起码的一个了解,不至于出了什么事情之后自己完全不知道。 6、抽开手。明确自身的位置,我们包村干部去了,是指导、监督村上完成选举,万万不可所有环节都自己上手,尽量让村上找人,咱们到什么时候提醒一下该怎么样,这就行了。先谈这么多,回头再写下自己在村委会选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文/腊肠哥 来自网络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5-2-27 08:12
帮你编辑排版下,非原创请注明文章作者及出处,谢谢。
作者: 携手走天涯
时间: 2015-3-2 12:19
+ B- K# X+ f6 X7 r/ x$ E谢谢了,下次我会注意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