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P! z6 r7 W z0 K3 V- t7 B. l- }7 g
典出:莎士比亚《暴风雨》第二幕第一场 / i! }* e" @* Y! k1 u8 M5 z7 i# }* p) @. ^- y+ k& l1 M
原文:Whereof what's past is prologue, what to come( s; _$ h9 i C* k
8 h' Z) c- U, kIn yours and my discharge.; X$ _, L5 e# H, l: `, h+ W2 z
& I& {, S p% c, H- e8 |
释义:以往的一切都只是个开场的引子,以后的正文该由我们来干一番。。 ! \! Z" L9 ?: r1 F- b/ A2 Y6 Q" K
《暴风雨》写于1611年,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传奇剧”,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 L H( x# C) N0 L; R" n- H
- e: _4 O, ~5 `5 s4 x U, y
《暴风雨》描写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带着女儿米兰达和魔术书流亡到一座荒岛,在那里调遣精灵,呼风唤雨。 3 i' `1 {. L0 o6 n# a5 U8 [5 x * o7 t, ], b$ j3 q1 u作品集中表现他晚期对人类未来的设想,因此被人称为莎士比亚的“诗的遗嘱”。尽管这部作品具有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它对现实中存在的罪恶仍然有所揭露,特别是对于统治集团内部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的批判。作品对于人类的未来,对于人类理性和智慧的力量的描写,说明莎士比亚又坚定了自己对于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念。# ~( A1 L; T! ]5 U* O*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