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公文写作中有哪些不用或少用、禁用、慎用的词语? [打印本页]

作者: 星雾    时间: 2016-4-28 08:26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 两文银 才能浏览
作者: 郡郡的愿望    时间: 2016-5-24 18:22
分析问题时,问题一般简明扼要,注意分寸,防止与成绩相互矛盾,并与后面的工作安排基本对应。
作者: 郡郡的愿望    时间: 2016-5-24 18:24
公文写作中有哪些不用或少用、禁用、慎用的词语?
6 K" }8 z! [( g$ f% F    一是必须排斥方言口语。 公文为了保持自身的庄重性,必须排斥方言口语。如,不把“好”说成“棒、帅、盖了、盖幅了”,而是使用“优秀、优异、优良、良好”。例如:
! k) `, B  [5 v. i/ T- L    ①这个人是个教书的,他是猪八戒吃碗碴儿——肚子里瓷(词)儿多,有两下于。; M# N' F5 ~0 a: f2 G5 I# T
    此人系××大学教授,学识渊博,功底深厚。
$ d4 d$ c- H& K8 Q5 F$ B/ k' q, ?    ②这块点心,便了,奥了,快找他们退了。- N) E* F. y7 G# h) g# C5 @2 x
    此糕点已腐烂变质,请速予退货。) O+ |* S& v$ k6 r! y# P3 `
    ②清明快到了,上坟的又该多了。告诉大家坟前不要烷纸钱儿。
8 G) F- K: d9 b8 D8 w: g0 @# H* r4 b! D    清明在即,有扫墓者,请勿焚烧具币。7 w( L2 S" x( m- X; |
    三个例子的前者多是用的口语、歇后语、方言土语,虽给人以亲切活泼之感,但不宜作为公文语言。后者多是运用书面语,语意续密、严谨、温文尔雅。  Y4 d7 D% m; C7 z  ]
    二是必须排斥华丽的词藻。 公文的语言应以朴实为本,追求典雅不失华丽。在的书面词语,面禁用经过文饰的华丽词藻。例如:
8 D, e; F, R: }$ _2 X; Y* ^( X' u' [    “我局所屑x x工厂去年借助外部东风,生产一度像穿云燕子向百尺竿头。曾几何时,今春以来又像冰山开化似的,一泻千里。”* ~6 m( H% e$ ^& Z: o3 t
    这句词藻华丽,反不如下句来得实在;& Z# a' t0 _" C% w7 V; O
    “我局所屑x×工厂去年借助外力,生产一度发展很快,但因政策不落实,今春以来经营状况宣线下降。”' B* U% @  |" U0 g" d* L( m3 F- o
    再如:在一份反映公路上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简报中,对事故发生当时的情形是这样写的:“……卡车翻下公路边的大沟内,如坠万丈深渊……车内鬼哭狼嚷、该作一团。”这里的“如坠万丈深渊“‘鬼哭狼嚷”均屑文学用语,放在公文中显失腥确与平实。/ x4 p# R' G) z' a! B' Z
    又例如:说“精神”,不说“灵光”,说“希望”,不说“朗曝”;说“激动”’而不说“心湖澎湃,热血沸脚”,说“山东人民”.而不说“齐备儿女”。更不说“戎马使伤、磋氏岁月、七色光环、多彩的梦”之类的话。
+ [' x# B; c# d( a4 S   三是排斥形象性词语(但在一些贺词、宣会演供词中可适当选用)。 形象性词语是指那些本身包含着形象性、描写色彩或修辞色彩的词语。例如:; e6 X. t1 u# i. ^
    欢呼雀跃、鸦雀无声(含比喻色彩);    茸歌燕舞、山欢水笑(含比拟色彩);9 B0 L' }, s9 g, c7 P- u
    气贯长虹、怒发冲冠(含夸张色彩);    笑容可钩、热泪盈眶(含描写色彩);
+ t2 b9 K: `( G8 m0 H! W) m   四要排斥一些更音词及象声词。 叠音词如;轰轰绷绷、羞羞答答、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糊里糊涂、呆里呆气(含摹状描写色彩)。* e; i% {$ u$ w6 Z; z
    象声词如‘叭gA喳喳、喀喀哈哈、解里啪啦、稀里哗啦(含摹声描写色彩)。
1 c( }7 e( w/ B. N3 `    五要排斥叹词与儿话词。 叹词如“阿”“哎呀”等,儿话词如“老头儿“小羊儿”等,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因而为讲究庄重的公文所忌讳。$ G% x3 J  ]0 n+ |- O1 q
    六是不用偏怪的词语。  即使借用文言词也只能借用人们所熟知的习惯用语。若将“典雅”错误地理解为“古雅、古典、冷僻”,去过分强调文言词语的介入,不仅无助于庄重风格的生成,而且会破坏语言酌平实性,严重影喧表达效果。例如,一则报告的引述部分写道:“案奉钧部X字[20×x3×号通知稿神……”其中“案辜”“钧部”均为已经死去的古代文腰用语。这实际上会妨碍对公文的理解。4 n; L: D' u" h$ [. C5 n
   七要注意不滥用缩赂语。 缩赂语是为了方便交际服务的。带一定专业性或小范围内常见的缩暗语,不宜在一般文件中使用。比如“两法”(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农转非”(农村户口转城镇户口)等,容易造成费解或误解,切不可滥用。6 l* h- _% w1 c) a7 E9 @3 b! o, ]
    关于公文中缩赂语运用要注意,文件上的姓名一般都要全写,必要时在姓名之的加上职衔;地名一般用全名,但在特殊情况,也可使用如“京津地区“建治铁路”等专用词语;单位名称要全写;事物名称不要随意用简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