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对撰写调研文章的几点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09-3-1 22:28
标题: 对撰写调研文章的几点体会

对撰写调研文章的几点体会

" D% f6 g1 W( {# ~, `5 V

     调研文章是调研工作全过程的综合反映,是调研成果的物化,也是衡量调研质量的最后依据。撰写调研文章时,要在标题制作、选材布局、写作手法上注意做到“六个力戒”,在提高文章的质量上狠下功夫。

, Y. ]9 M9 Z) A- U

    一是在观点上注重“新”,力戒立意不高。调研文章贵在立意独特、观点新颖。无论是从宏观着眼,还是从微观入手,文章的主题、陈述的观点都应注重一个“新”字,要能言人之未言,见人之未见,开人耳目,给人启迪。不成功的调研文章往往立意不高,也就是说创意不佳,以至于调研文章不仅主题浅,甚至具体内容也落入俗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随声附和,让人读后大有浮在表面,浅尝辄止之感,难有新的收获和启发。这样不仅作者劳而无功,也浪费了读者的宝贵时间,使调研无价值而言。撰写调研文章时,要有创意,说真话,不含糊。要在大量的事实中提炼出有见地的观点,并以此为主题统帅全篇,避免就事论事,材料堆砌的现象。同时,要深入实际,对获得的大量初级资料,进行反复筛选,细致加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准事物的本质,找出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选择新角度,挖掘新主题,坚决避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现象。

( J3 B- { v! r, n* O5 [" ?

    二是在内容上注重“实”,力戒以偏概全。成型的调研文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客观事物为依据,摒弃主观主义,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的原貌。既不能添枝加叶,也不能弄虚作假;既不要文过饰非、掩盖矛盾,也不要用特殊来否定普遍,用个别来否定整体。蹩脚的调研文章往往把握不准引导方向,不符合领导和形势的需要。有的是拼凑而成的、有的是改造过的、有的数字无法核对。这种调研文章的可靠性、可信度叫人怀疑,甚至容易导致领导错误决策,既给工作带来被动、造成损失,也有损于决策者的威信。

) F, ?& |3 S& Y3 |- H+ \8 d5 Z

    三是在选材上注重“精”,力戒面面俱到。调研文章要扣紧主题,突出中心,运用典型材料对主题进行充分阐述以使人信服。要笔力集中,中心明确,注意用事实说话,用事例反映观点,减少说理,增强调研文章的可读性。有的调研文章选题虽然不错,但重复繁琐、冗长,对主要调查对象的成与败、原因和对策既没有进行充分论述,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和有力的论据,从而分散中心,背离主题,喧宾夺主,影响文章的表现力。一些为说明问题的具体数字是必要的,但必须做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选材要注意选取能够有力表现主题的素材和资料,对主题关系密切的内容要重施笔墨,对关系不大的则毫不吝啬地剪裁,做到详略得当,尽量以较少的文字容纳较多的调研成果。

% |# f+ ^ _6 A0 O

    四是在布局上注重“序”,力戒条理不清。谋篇布局是写好调研文章的前提。调研文章如果结构不顺,思路不畅,层次不清,文章就很难立起来。因此,写作时应按一定的思路或逻辑关系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有条不紊,不要颠三倒四,应做到让人读一遍,甚至粗粗看一遍,就知道文章要讲的意思。有的调研文章,不注意谋篇布局,习惯于想到哪写到哪,写完后不仔细推敲、认真修改,致使文章布局欠合理,逻辑较混乱,使人读后理不出头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专门的调查报告来讲,一般分为前言、正文、结尾三大部分,要说清调查的目的、由来、对象、范围和结论。结论要具备正确性、科学性、创造性,反映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倾向性、代表性,提出的建议要有可行性、预测性和适度的超前性。

6 Z/ t% n9 i* `5 j! f6 A

    五是在挖掘上注重“深”,力戒脱离实际。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将调研成果最终运用到实际中去,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一篇调研文章成功与否的标志应当是能否从现实的高度,提出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正确思路,或提供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合理答案。因此,我们要注意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熟悉情况,掌握尽可能多的材料,既包括实际工作的情况,也包括人们的思想情况;写作时可以采取独辟蹊径、逆向思维的方式,注意从现实需要入手进行研究,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切合实际,入情入理,言之有物,增强文章的指导性和时代气息,使人读之开窍,用之受益。

% W+ a/ X& y( v! T6 {2 f* B I

    六是在体式上注重“准”,力戒混淆文种。在实际应用中,调研文章与经验总结容易混淆,不易区别。特别是专题性的经验总结与典型经验的调研文章更为相近。它们都要求迅速反映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经验、新事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当前的工作;都以叙述事实为主,通过典型的材料阐明某种观点。但总结与调查报告又是有区别的:总结的对象和内容一般是自身、本单位、本部门前阶段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事后行为;调研文章的对象和内容则比较广泛,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可以是本单位,也可以是外单位的,甚至是社会上的人和事,可以调查现实的材料,也可以调查历史的状况。从写作目的看,总结侧重于对自己所做的事做得如何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以推动下一步工作,是对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调研的目的在于侧重对事物现状进行反映、探讨和了解、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以点上的经验来推动面上的工作,对全局有较强的指导性。在写作方法上,总结通过具体做法和事例,着重说明所获得的成绩收获和经验;调研则以具体材料来说明典型经验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 N9 b+ d6 k* j: ?3 m

    调研写作有其要领,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揣摩和领会。古人云:“思无定数,理有恒存”。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才可以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来,从而增加调研成果的采用机遇和实用价值。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09-3-29 10:35
看信息首先要看价值,发一条信息的标准,首先要是领导决策的需要,其次要对面上的工作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第三对基层的工作有推动作用。具体有以下要求:
  一要有新意。能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举措,新做法。
  二要有特色。其他地方没有可比性才可以。
  三要有实在的东西。一是真实准确,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能编造。
  四要快。编的目的就是推动基层的工作。也就是要注意时效性。
  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防止说空话。没有实在的内容不行。二是防止报流水帐的东西,会议的出席人员、讲话人员不要写,没有分析和综合提炼不行,采用会议信息关键要看是否有举措性的东西。三是防止面面俱到,大而全。象总结的信息不能报。四是防止把信息写成其它文种,写成新闻报道也不行。同一内容也要分别文种来有针对性地写。信息不需要包装,不要绕圈子,越简洁、越明白越好。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