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培训学习会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释然    时间: 昨天 21:33
标题: 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培训学习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镇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专题培训会,正当其时,意义深远。这既是一次业务学习会,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动员全镇上下,特别是我们在座的骨干力量,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开创我镇乡村振兴事业的新局面。
同志们,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这不仅是一场经济发展的攻坚战,更是一项关系到民心向背的政治任务。在座的各位,都是我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是各项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你们的肩膀上,一边挑着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的千斤重担,另一边挑着擘画未来乡村壮美蓝图的时代使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第一,必须筑牢“防返贫”这条底线,做到精准监测、常态帮扶。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和政治底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脱贫基础还不够稳固,部分群众抵御风险的能力依然较弱。因此,建立和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
要做到精准识别。我们要依托“线上大数据比对+线下网格化排查”的双轮驱动机制,将工作做在日常、做在平时。线上,要定期对医保、教育、住建等部门反馈的预警信息进行筛查比对,确保信息无遗漏;线下,要发挥好网格员、驻村干部“前哨”作用,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及时掌握群众的家庭情况变化。根据我们省里的最新指导精神并结合我镇实际,我们已将2025年的防止返贫监测范围年人均纯收入指导线调整到9000元。所有干部必须对这个标准了然于胸,对标对表,确保应纳尽纳、不落一户。
要做到精准帮扶。识别出来不是目的,消除风险才是根本。要严格规范三线预警和响应处置流程,为每一户监测对象量身定制“一户一策”的帮扶计划。这份计划不能是纸上谈兵,必须具体到项目、责任到人、量化到收入。是缺技术,我们就送上门培训;是缺劳力,我们就开发公益性岗位;是因子女上学负担重,我们就对接好教育资助政策。要建立帮扶成效跟踪评估机制,定期回访,动态调整,确保帮扶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风险隐患真正得到消除。
第二,必须夯实“两不愁四保障”这个根基,做到持续巩固、全面提升。
“两不愁四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基本标尺。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要守住存量,更要做优增量,让民生保障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在住房安全上,要从“住得上”向“住得安、住得好”转变。要健全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将排查范围从脱贫户扩大到所有农户,对发现的C、D级危房,要第一时间纳入改造计划,确保动态清零。
在医疗保障上,要从“有保障”向“更健康”转变。要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落实好参保资助政策。同时,要着力提升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配齐常用药品,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让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依靠。
在教育保障上,要坚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持续巩固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因贫失学。要精准落实从学前到大学的各项教育资助政策,不仅要让孩子们“有学上”,更要让他们“上好学”,拥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饮水安全上,要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要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完善管网维护机制,确保水量足、水压稳、水质优,让每一户群众都用上安全水、放心水。
第三,必须激活“产业就业”这个引擎,做到多点发力、内外联动。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产业的发展和群众的稳定就业来支撑。我们必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激发内生动力上,变“输血”为“造血”。
要做强特色产业。我镇拥有独特的生态和文化资源,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要持续做大做强“红军斗笠”编织、高山油茶、精品果蔬等传统优势产业。像XX村的斗笠编织,现在年产已超10万顶,带动户均增收近3000元,这就是我们产业自信的来源。要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更多群众融入产业链,分享发展红利。今年,我们镇的小微市场主体预计将达到9家,可吸纳超过140人就近务工,其中脱贫人口预计超过15人,人均年增收可达2.6万元。这说明,发展本土产业是带动群众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要拓宽就业渠道。要坚持就地就近与劳务输出“两条腿走路”。对内,要盘活村集体现有的闲置资产,像XX村利用闲置墟棚引进企业设立的“共富工坊”,就成功吸纳了40名本地劳动力,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同时,我们将稳定并适度扩大公益性岗位规模,确保今年至少为80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保障。对外,要加强与XX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的劳务协作,建立“点对点”输出机制,提供从技能培训到权益保障的全链条服务。我们的底线是,坚决杜绝“零就业家庭”的出现,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家庭,都至少有一个稳定的就业岗位。
第四,必须锻造“担当实干”这支队伍,做到心中有民、手上有招。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推进乡村振兴,我们面临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挑战更大。在座的各位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是全镇的希望所在,必须锤炼过硬的政治品格和业务本领。
要心中有民,常怀为民之心。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与他们坐一条板凳,听他们的心里话,算他们的收入账,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对村情村貌、脱贫户及各类重点人群情况,要做到如数家珍、“一口清”。
要手上有招,常练担当之功。乡村振兴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不学习、不钻研,就无法胜任。要把政策文件读懂、吃透,把上级精神与我镇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的第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场新的长征。让我们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奋力谱写我镇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