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话说把材料揉碎了再组织起来 [打印本页]

作者: 雾端凝眸    时间: 2018-6-15 20:31
标题: 话说把材料揉碎了再组织起来

话说把材料揉碎了再组织起来

——经验信息写作的一点感悟

作为材料人员,常听这样一句话“把材料揉碎了再组织起来”。写作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需要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立足手头的现有材料、结合客观情况的新变化进行写作,形成符合实际要求的文稿。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材料揉碎了再重组。那么,揉碎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揉碎?怎么去揉碎?揉碎后什么样?再组织起来有什么标准和要求?

一、揉碎的是什么?

揉碎的是现有的固定成形的材料。包括过去自己写成的材料、从基层收集过来的材料、从外部引进过来的材料等等。具体地说,就是揉碎这些材料当中的概念、判断、推理,从而为形成新的立意、新的理论、新的判断、新的概念打基础。

二、为什么要揉碎?

揉碎是为了重新组织。如果不揉碎的话,就无法进行很好的重新组织。即使勉强地重新组织,也是生硬、固滞的,也是机械、陈旧的。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立意开始萌芽,新的思路慢慢形成。材料不揉碎,写作思路就无法摆脱旧有模式、固定思维的束缚。因为那些原来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始终在影响着作者,障碍着新意的萌生。

三、怎么去揉碎?

就是对现有材料中的固定成形的框架、固定成形的表述、固定成形的概念进行破拆、分解,使之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化形为气。揉碎材料的过程中,不应带有任何目的性、动机性,否则就不会把材料真正揉碎。这种揉碎,需要层层分析,从段、句、词角度,对材料进行微观化、显微化,使之被充分领会和理解。这种揉碎,还需要剥离,就是把关键词语从固定词组中剥离出来,打破组织定势,让创新组合成为可能。同时也要注意,对于一些上级权威提法、约定俗成、普遍通用的概念无需破解,也不能自由更改组织,只能准确沿用,但要把握深刻内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8-6-18 15:49
举个例子:

中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七条措施

       一、大力教育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二、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三、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

  四、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五、着力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

  六、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

  七、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


吉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全省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细化为13条措施

1.深刻学习领会《意见》主要精神和重大意义。

2.开展“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3.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

4.切实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5.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6.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7.着力加强领导班子专业化配备。

8.开展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

9.完善和落实谈心谈话制度。

10.执行落实好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措施。

11.大力重视和关爱基层干部。

12.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舆论氛围。

13.强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责任落实。

新疆出台《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分为九个方面

 一、强化“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坚定扛起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政治责任,时刻聚焦总目标、坚决落实总目标。

  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

  (一)增强政治担当。

  (二)增强历史担当。

  (三)增强责任担当。

  四、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一)强化政治标准。

 

  (二)注重实干实绩。

  (三)坚持客观公正。

  (四)推进能上能下。

  五、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

  (一)明确考核重点。

  (二)完善考核机制。

  (三)强化结果运用。

  六、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一)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二)准确把握政策界限。

  (三)鼓励干部主动纠错改正。

  七、着力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

  (一)加强整体谋划。

  (二)强化专业培训。

  (三)突出精准实效。

  (四)优化成长路径。

  八、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

  (一)注重政治激励。

  (二)加强人文关怀。

  (三)优化待遇保障。

  (四)关爱基层干部。

  九、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精神指引。

  (二)加强科学统筹。

  (三)加强文化引领。

  (四)加强舆论引导。




作者: guozhichengcool    时间: 2018-6-18 16:14
、固定成形的表述、固定成形的概念进行破拆、分解,使之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化形为气。揉碎材料的过程中,不应带有任何目的性、动机性,否则就不会把材料真正揉碎。这种揉碎,需要层层
作者: 空中牛    时间: 2018-6-18 22:12
揉碎了再组织,很适合新手。作为转行干文秘的,貌似这个能给我很大帮助。
作者: 昭恺    时间: 2018-6-18 22:24
讲的很实在,很内行,很多时候是新瓶装旧酒
作者: 羽时俱进    时间: 2018-7-11 09:12
作为材料人员,常听这样一句话“把材料揉碎了再组织起来”。写作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需要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立足手头的现有材料、结合客观情况的新变化进行写作,形成符合实际要求的文稿。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材料揉碎了再重组。那么,揉碎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揉碎?怎么去揉碎?揉碎后什么样?再组织起来有什么标准和要求?
作者: 孙继瑶    时间: 2018-7-11 14:06
借鉴,希望可以快速提高!
作者: 房立洲    时间: 2018-7-11 16:59
约定俗成、普遍通用的概念无需破解,也不能自由更改组织,只能准确沿用,但要把握深刻内涵。
作者: 紫气东来916    时间: 2018-9-19 10:46
如何揉碎再组织起来,先学习下。
作者: yoona    时间: 2018-10-12 13:41
对现有材料中的固定成形的框架、固定成形的表述、固定成形的概念进行破拆、分解,使之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化形为气。揉碎材料的过程中,不应带有任何目的性、动机性,否则就不会把材料真正揉碎。这种揉碎,需要层层分析,从段、句、词角度,对材料进行微观化、显微化,使之被充分领会和理解。这种揉碎,还需要剥离,就是把关键词语从固定词组中剥离出来,打破组织定势,让创新组合成为可能。同时也要注意,对于一些上级权威提法、约定俗成、普遍通用的概念无需破解,也不能自由更改组织,只能准确沿用,但要把握深刻内涵。#在这里快速回复#
作者: 俯视飞鹰    时间: 2018-10-12 14:53
作为材料人员,常听这样一句话“把材料揉碎了再组织起来”。写作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需要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立足手头的现有材料、结合客观情况的新变化进行写作,形成符合实际要求的文稿。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材料揉碎了再重组。那么,揉碎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揉碎?怎么去揉碎?揉碎后什么样?再组织起来有什么标准和要求?
作者: peilong226    时间: 2018-10-13 17:21
写作思路就无法摆脱旧有模式、固定思维的束缚。因为那些原来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始终在影响着作者,障碍着新意的萌生。
作者: datou1228    时间: 2018-10-14 11:55
学而不思则罔下,认真领会好。
作者: 诸葛复兴    时间: 2018-10-14 15:23
就是用自己的理解把原话说出来
作者: 大海漂流人    时间: 2018-10-14 15:58
就是对现有材料中的固定成形的框架、固定成形的表述、固定成形的概念进行破拆、分解,使之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化形为气。揉碎材料的过程中,不应带有任何目的性、动机性,否则就不会把材料真正揉碎。
作者: 草鱼    时间: 2018-10-15 08:55
讲的很实在,很内行,很多时候是新瓶装旧酒
作者: 彭养    时间: 2018-10-15 10:19
这确实是写材料的一个好思路和好方法,认真拜读一下
作者: 8291101    时间: 2018-10-15 16:12
这个感觉难度很大,要认真学习领会
作者: jysgp1    时间: 2018-10-15 22:39
就是对现有材料中的固定成形的框架、固定成形的表述、固定成形的概念进行破拆、分解,使之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化形为气。
作者: ypydd    时间: 2018-10-16 11:27
这个讲得很实用,写过很多次,和作者有同样的体会,学习了!
作者: 叶飘零    时间: 2018-12-29 11:12
来学习,一直在揉碎上比较为难。
作者: 仰平    时间: 2018-12-29 21:24
写作思路就无法摆脱旧有模式、固定思维的束缚。因为那些原来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始终在影响着作者,障碍着新意的萌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