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毛泽东怎样写公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歪歪好好 时间: 2018-12-26 16:03
标题: 毛泽东怎样写公文
: j) \4 X: K* j' }, R" l要以自己动手为主,别人辅助为辅
, ]" D0 T2 }2 Q# ?. k% Q* K' n
8 q6 _+ r3 k; {& f, S) ^6 O- {' o
% I* ?% ?" t, [& E( a- [' N. |1 G
3 }1 r' `" G. L7 J& [: s1 @
毛泽东一生亲自起草了大量的公文,如决议、通知、指示、决定、命令、电报,等等。毛泽东是把“亲自动手”作为一项指令、一种要求、一个规定,下发全党严格推行的。这也是他倡导的工作作风,并以身作责,率先垂范。
) d. ?+ _0 Y8 S' {. A% s* l
/ V- K3 O( v9 s& |7 B
M% n5 O" r* |2 m. g4 W5 b8 S, W3 G. i
他在1948年为党内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中要求:
! x( D% r: _. _+ M# y: L$ W7 w! F
^ Z6 G4 }7 J7 a- b0 ?2 _; B
- A7 ~) k5 P# n
) [% m) X r& b, D# K. ^“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
" g% ~ F1 i- d# x5 F7 g! \: B3 {' [9 j( W, k
& C/ s m2 K/ p
# f. \, T4 P' d0 t3 T1958年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第三十八条规定:
2 W5 E7 T: E0 w. V
1 F7 Z0 [3 v$ K& i5 d' `
# N l9 ~$ O/ c
: K, V1 ?6 g- V% Y
“不可以一切依赖秘书”,“要以自己动手为主,别人辅助为辅”。
/ I8 \$ K. y+ G) K6 _( l m/ P6 y& R
1 a; \# d4 _6 B% z# F
) H/ z% I+ D. {+ }# [2 o为什么强调“亲自动手”?因为这事关勤政敬业,事关党风。草拟公文是一个领袖起码的素质。我们不是衙门里的老爷,是为民的公仆,况且所面对之事大多为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边调查研究,边行文试行,边总结提高。公文是工作的工具,是撬动难题的杠杆,草拟公文是领导人当然的工作。正如不能由别人代替吃饭一样,草拟公文也不能完全推给部下。领导人的才干、水平在他亲拟的公文中体现,也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提高。
9 y" l# v( R2 ~/ z
' s( b7 T) B6 I; ?" x( \1 i
# g; C: C {' q( t; d l# q
1 e2 R# x# r+ H6 Q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一年时间亲手拟电报408封,指挥了三大战役,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夺取政权靠枪杆子,更靠笔杆子。笔杆子是战略、策略、思想、方法;枪杆子是实力、武器、行动。毛泽东是用笔杆子指挥着枪杆子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是毛泽东思想,而从一定程度上说,也靠的是毛泽东的一支笔。他从不带枪,却须臾不可离笔,天天写字行文。在指导公文方面毛泽东殚精竭虑,不厌其烦,经常提醒工作人员,“校对清楚,勿使有错”“打清样时校对勿错”,还经常亲自为公文改错。
( t* b% s( {- e' B
5 K$ O8 }+ z# q1 ?7 \
+ {7 f* d; T" }4 L0 f1 T
! O9 r6 u3 S7 n/ ] }1953年4月毛泽东发现他的一个批示印错,便写信:
3 G" t9 D9 A7 Z
8 o4 m0 @ V) A0 Q
8 @* c! P9 ?0 ?! U5 q0 C3 E$ Q1 g
$ s$ }- k+ M- }; t( |: N- g0 J第一页上“讨论施行”是“付诸施行”之误,印错了,请发一更正通知。
. w6 s! f! c, V# s3 h
, m4 F' x. t- M+ U/ v
3 h: y& {! v) t! B9 j% i O
' r _3 t; b V' `; Z/ H" O0 c/ L1958年6月《红旗》杂志第一期刊登毛泽东的《介绍一个合作社》,毛泽东发现多了一个“的”字,即写信:
* q" W; F$ F* I+ _( s0 R5 Z! w
' e. Z4 z( l& g |. F+ Q! j
0 r( B, U. t4 G, Z( W, [( F8 T( ~
第四页第三行多了一个“的”字。其它各篇,可能也有错讹字,应列一个正误表,在下期刊出。
/ ?; h$ A: h0 a
4 U2 Y# ~" s1 Z: H; Q
0 y6 c( f2 @1 P1 }$ h
" C# Z/ k6 }! K0 i; ?/ @- u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印了毛泽东主持选编的有关四川的古诗词,阅初稿时毛泽东指出11页2行、13页13行各有一错。经查是李商隐《马嵬》中的“空闻虎旅传宵柝”错为“奉旅”;韦庄《荷叶杯》中的“花下见无期”错为“花不”。
- V! X4 }3 @9 U4 U. S# M9 v/ [* A- M* E
" V T9 D6 o" x/ @" I
" i+ k4 \( N) {这好像不可理解,觉得不该是大人物干的事。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他们常常这样做。周恩来就常为了文件上的用词戴着老花镜查字典。他们把这看得很有必要,又很平常。
1 u: Y4 L5 W/ V8 @6 ?6 i7 \3 T) b
* `; j2 p8 s: K9 h# p
7 |1 v* b" E7 [" x* _
( I1 L D9 e/ a
/ W5 E' r" C, s: k" m+ P8 i: J5 L3 I+ C
公文首先要求实用,忌穿靴戴帽
: V/ }* C( M" v' C! A/ i
' _' g) L0 v) F4 o% H6 V. R$ J
\7 X+ H! |; I4 N7 s6 {
( x2 ~# q, x: s+ V# Q公文属应用文之列,首先的要求是实用,陈言务去,不要套话,直指核心。
# l1 I6 o/ m1 N" k! ]% R
7 O, @! K+ l5 T4 ?# i) E
5 E+ z( V* s0 t' B; O. l
+ N# p6 e6 m7 i公文不是用嘴,是用笔,它遵循的是文字写作的规律,又是指导工作的原则。所以一要准确,二要平实。准确,就是一针见血,说出你的思想,你的要求,你到底要干什么。战争时期,形势瞬息万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都容不得半点含糊。平实,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说什么,不要东拉西扯、穿靴戴帽。同样,那时的形势也容不得你虚与委蛇。
/ y: P) s( }2 r: X
) l" ~/ o7 T! x, `8 |
9 H' b ~& ?# `0 Q
7 U4 P6 a k( y2 `* q0 H$ A毛泽东在1951年1月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中的文字缺点的指示》中特别加了一段:
& G: D: S* A, Y8 p
6 o. L1 v5 [9 q+ \! u) x7 f
0 x" P7 d- I5 I9 k2 n% |; ?
. y4 |3 c. v/ T
“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 n7 U9 ~ {0 q! N% @1 b9 |# Q7 m6 }
+ a& W/ _+ R! x# h# w8 k: a, j- d+ q
7 {! K) D+ Q6 F7 ]2 Z3 @$ Q" d这就是说公文的目的是要人知道你要干什么,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 ^1 p; `3 l# b' ]: k. ]% I
F1 p, ^* V" z
. Y) I; J) `# U5 i5 c1 m, {
& ], \4 j/ p) V+ B9 x, m$ n- g4 D他在《反对党八股》中说:
* i2 n/ Z& _+ S2 ^
/ ^' |( n) B5 Y& ~- v& m4 c* H! @
, w8 W2 f! z% X9 i8 k1 J: K/ z
1 C1 d3 @+ }5 i; q, s“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
- O1 ]7 Z; Q7 K. ]
6 s& C% K* L$ e8 m5 {! Z3 m: B
( ?4 Z6 N2 D& Y8 Y" k4 @" |5 e# E: o! P
3 h% M( ^$ r$ E5 k5 q6 m1948年4月毛泽东草拟的《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全文900多个字,条分缕析,将我党进入城市后的新问题、新政策说得一清二楚,既好理解又便于执行。
, B* l" k7 a8 ]) Z
& ]% ~# J, N- X& T; p' c
H! N7 M2 |/ k( f) y, w, t
; G" {6 F6 l+ }7 D# M* }0 w; ]
不要以为准确、平实是起码、简单的要求,人人都能做到。实际情况是平实最难,正如真人难做。无论一个团体、政党还是政府,当上下都已形成老一套时,这个团体、政党、政府也就老了。与这个“老”相配套的就是空话、老话、套话,写文章就拿腔拿调。韩愈、欧阳修反对的时文是这样,明清的八股文是这样,延安整风运动反对的党八股也是这样。党老则僵,政老则虚,师老兵疲,文走形式,这是政治规律也是文章规律。
- E& ?7 }5 H) N7 \) Q E8 |
- A% B: x+ d7 W# Y$ ^+ [/ T
6 k1 V+ @3 z1 y- j
o6 q4 v) \0 B d9 ~2 g2 ~
4 V- x2 p; Q5 A' g# a: O8 b9 q$ |
* T& Q$ M( e* Z- h5 N8 ~
' q0 S8 z. g* B9 b6 P, c3 |4 s4 D9 k; X- r6 d% S
应研究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
( ?3 ~0 p8 o' I5 n* z; ?& \
1 x7 L7 C( O* r6 \
) y% m, _ \5 p- b: ~/ v: A* i9 v/ W0 v' Y! b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
- r2 L" Z0 z5 t" W* O, m- a# l0 Y# i$ W5 ]8 L0 D- \ h- R" C! [+ }
/ V8 \! h/ [' A8 S, H1 L2 O- ^ ?% g$ z; Q2 P9 H
“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3 L' b' N: |$ @. E; M( {9 Q
: I/ f. J# B1 |/ N* D2 g
( X& y, s Q: R* Q* |
( r# t! V( ~# V; c6 N$ ]
我们看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的电文,最长的一篇《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不过800字。
% I+ |9 w8 s: r- `0 Q b& [6 @. w
1 G' |- W4 s$ F7 H: E% X- V, e8 b2 |3 ]5 x
党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这么大的事,只发了两个文件:一个指示,一个通知,加起来700多个字。
% A# N! u/ S$ D% w& W1 X
3 J4 B9 r# E# H- S, s) w
0 R9 |+ L9 ~; @
- j" _" E6 G O l+ B他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拟的碑文:
$ @ i# w# V: f( j! f* }$ C8 o7 v) g6 k$ W, E5 R3 K
( L" E! ~3 j+ t4 ^3 j( r- [
( W6 a9 s {! d6 u' n; J“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E* k p/ u ?% v
" Y) I$ {, r+ m1 M+ b! c- |
# \3 H5 \3 u' I- s& }
$ ?6 I1 x# a! { i+ c
只有100多个字,英雄不朽,文字不朽。
. U5 ^. Q3 e% _; b5 w/ c
5 `5 y3 U( z, s/ |1 i+ j5 K& W
9 \+ G8 `6 G2 x7 P' K3 r5 b( ^# ?1 ]; Q
现在是和平时期,屁股后面没有枪声,我们就更喜欢喝着茶开会,摆开架子念报告,传达一个文件,动辄上万字。这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真正有权威的上级机关或个人是从来不须多言的。只有无权威时才拉旗扯皮,虚造声势,才要长文。而文章一长,人们不读不看等于没有写。明知无用为什么还要写、要发呢?又长又空的文风是毁政之兆,魏晋的清谈、明清的八股就是例证。
8 t# k9 {" Z, ?. g
. e' t |0 T8 F6 ]/ _( l
, s A! N- z+ O7 V* a
7 ?( U9 Q# o$ i4 O9 ]6 S6 O/ \
/ }% v6 l* E7 P5 s) I3 n, s
3 v2 N- j; y. ]9 l0 k2 u: k公文讲究平实,也力求生动
+ b! e; |/ e) Z- E$ l `* C! Z% W4 \
# g8 I- h9 d+ r) q$ U6 H
( _" \9 g3 {/ t, C# h
5 Z: Y: _- r, w! E& d/ P( ]$ u1 h' k9 \* t$ N
0 L# ]- i' `$ s
5 h1 ~. d* Y" e2 k1 [! N4 q
: g, e) P4 u, S2 o
/ `+ D0 ~$ j; H! ]" u( ? J: J& I% ^& L" ^( z
来源:秘书工作(ID:mishugongzuo)
; w( j. q* M+ @) e& w
& s/ G1 s; D9 j2 G3 w4 ^
作者:梁衡
; @& y: c- Q2 x+ u8 }6 H6 z
; }, ^; J" c$ @. {2 [
作者: yznuyqy 时间: 2023-10-7 15:17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作者: candylsp 时间: 2024-3-13 08:57
毛主席的写作风格,值得学习
作者: colean666 时间: 2024-4-11 22:51
公文讲究平实,也力求生动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