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朱光潜:如何把“死”知识变“活”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5-7-17 08: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编者按: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泛舟书海学海之时,千万不可迷失,不能做满腹诗书的“睁眼瞎”。学习知识、研究学问,价值在于活学活用。怎样将“死”知识变“活”,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呢?国学大师朱光潜给出了答案。- N3 Y& U3 c/ K$ y
, z  u5 i/ G& y9 ^. u5 I- l

0 A( R! S( O* n' _4 Q8 L2 P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加以有机化,这就是说,要使它像一朵花、一只鸟或是一个人,成为一种活的东西。
1 L8 L& d9 f" p7 E  Z4 D" g  一种活的小东西就是一种有机体,有机体有三个大特征:第一,有机体的全体和部分融会贯通,有共同生命流注其中,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第二,有机体的生长是化学的化合而非物理学的混合,是由于吸收融化而非由于堆砌。第三,每个有机体都有它所特有的个性,两个有生命的东西不能完全是一样的。
/ `% F/ M+ C/ ?8 u6 C  有机体的这三大特征也就是学问的特征。第一,学问不是学问,如果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生命,用普通话来说,如果它没有“组织”,不成“系统”。第二,学问不是学问,如果它的生长不借消化而借堆砌,不能把异体变为己体,这就是说,不能把从外面吸收来的知识纳进原有的系统里去,新来的与原有的结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第三,学问不是学问,如果它在你心里完全和在我心里一样,没有个性。没有个性也没有生命,原因在没有经过自己的组织和创造。
. ^2 v& [$ b6 g: ]7 L. \  一切学问的对象都不外是事物的关系条理。关系条理本来存在于事物中间,因为繁复所以显得错乱,表面所呈现的常不是实际所含蕴的。我们的蒙昧就起于置身繁复的事物中,迷于表面的错乱而不能见出底蕴,眼花手乱,不知所措。学问——无论是科学、哲学或是文艺——就在探求事物的内在的关系条理。这探求的企图不外是要回答“何”(what)“如何”(how)“为何”(why)三大类问题。回答“何”的问题要搜集事实和认清事实,回答“如何”的问题要由认清事实而形容事实,回答“为何”的问题要解释事实。这三种问题都解决了,事物就现出关系条理,在我们的心中就成立了一个完整的系统。8 X; t' x5 k3 |. P1 [
  做学问第一件要事是把知识系统化、有机化、个性化。这种工作的程序大要有两种。姑拿绘画来打比。治一种学问就比画一幅画。画一幅画,我们可以先粗枝大叶地画一个轮廓,然后把口鼻眉目等节目一件一件地画起,画完了,轮廓自然现出。比如学历史,我们先学通史,把历史大势作一鸟瞰,然后再学断代史、政治史、经济史等专史。这是由轮廓而节目。反之,我们也可以先学断代史、政治史、经济史等,等到这些专史都明白了,我们对于历史全体也自然可以得到一个更精确的印象。这是由节目而轮廓。一般人都以为由通而专是正当的程序,其实不能通未必能专,固是事实;不能专要想真能通,也是梦想。许多历史学者专从政治变迁着眼,对于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种种文化要素都很茫然,他们对于历史所得的轮廓决不能完密正确。
4 \' y) V8 L, P! I( r2 V  就事实说,在我们的学习中,这两种貌似相反的程序——由轮廓而节目,由节目而轮廓——常轮流并用。先画了轮廓,节目就不致泛滥无归宿,轮廓是纲,纲可以领目,犹如架屋竖柱,才可以上梁盖瓦。但是无节目的轮廓都不免粗疏空洞,填节目时往往会发现某一点不平衡,某一点不正确,须把它变动才能稳妥。节目填成的轮廓才是具体的明晰而正确的轮廓。做学问有如做文章,动笔时不能没有纲要,但是思想随机触动,新意思常涌现,原定的意思或露破绽,先后轻重的次第或须重新调整,到文章写成时全文所显出的纲要和原来拟定的往往有出入。文章不是机械而是自由生发的,学问也是如此。节目常在变迁,轮廓也就随之变迁,这并行的变迁就是学问的生长。到了最后,“表里精粗无不到,然后一旦豁然贯通”,学问才达到了成熟的境界。作者:朱光潜 来源:学习时报
" f6 l! G/ i* @/ m1 ^& `$ F) @3 S6 z4 U& Y
标签:如何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