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是一门学问。送礼送得恰当,会收到非常好的成效,不仅受礼人接受得轻松、愉快,而且送礼者自己也会很开心。
/ |7 L! T- e) K, I3 V4 y* C+ d" d# {7 ?4 x$ W
挑选称心如意的礼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一般而言,第一要看赠送对象的年龄、身份、地位;第二要看赠送者本人的情况及其与赠送对象的关系与感情;第三要看赠送的场合与时机;第四就要看赠送者自己的经济实力了--超出自己所能承受范围的送礼行为,即使让受礼者很高兴,但就赠送者来说,送礼时愉悦对方的快感可能会大大降低。4 H+ F7 T3 G6 T" {( s! ]
% h4 }5 F: b& B3 ~( {3 J F5 ~ 通常,对于赠送对象的兴趣、爱好和志向也应在考虑之列。比如对于喜爱古玩字画的朋友,你可以送他一本他心仪已久的名人字画,这远比送贵重的电器、营养品给他好得多,此之谓投其所好。
9 [1 Y4 b& ~2 I" e% n+ k* b) |3 v! w" {: U
注重挑选礼品的细节及选择最佳的时机、场合送礼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处理的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要谨记一点的是,礼物的好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好的礼物并不一定都是价值不菲的,只要动动脑筋,你就能想到既经济又能传递情感的礼品了。7 L/ N o+ J" D+ ?1 a
# m; K" a; B/ c( _6 {. r8 ^
送礼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回礼,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够惨的。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然,一送中的呢?关键在于借口找得好不好,送礼的说道圆不圆,你的聪明才智应该多用在这个方面。送礼通常有以下方法:
% o6 x/ @9 X* j+ C4 I# n: ?
9 {/ R; I3 I1 l# f) `. \- J 1、借花献佛5 d* w5 A+ @& `6 c# D
2 n# Q0 {! A/ _) l) z6 Q 如果你送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1 s& m6 t/ T& D9 x3 v* m
5 J* U, F& ~: b2 a' \% S
2、暗渡陈仓( ^) s* s# E% e/ {! t
- f& J! Q3 [) I7 S. y# z1 V3 l
如果你送的是波俫狮特一类的成 人 用 品,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盒,来和对方一起出去采野花,这样用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D! y/ b8 L7 S U. k
. S: s; j4 C- j* f
3、借马引路( R& K. I. l8 U
+ V6 d" ~8 \6 Q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选送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便不好拒收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4 d3 y& L* Q" @+ v) `
7 V4 n* i5 X. |9 O8 n- B+ ]8 s 4、移花接木+ o7 Z/ r1 Y8 ~: v) f: U
) k A0 [4 z, r! m% B
张先生有事要托刘先生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刘先生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张先生的太太与刘先生的女朋友很熟,张先生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夫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7 X% {+ _0 U8 F& p4 @2 w
9 I8 i) m% A& I! ^6 i2 U- W7 {3 l 5、先说是借 W' H: N. F- B
) M* U+ X/ C! Z5 m
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撂着也是撂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只要你不催着要他还,天长地久也变成了送了,这样也可减少受礼者的心理负担,你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6 g6 _; \$ n+ k+ W' u7 \' n. g) i
0 `6 h1 _3 h$ l Q1 u, g
6、借机生蛋
! N9 U* g6 Z2 b. N8 @' } t0 z( m7 b: G
一位下属受上司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上司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感觉是一幅拓片,跟家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还有他赠 送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上司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喜爱,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J" m' V, L1 E2 Q$ n6 I/ h2 M: ^& ]9 K- x
7、借路搭桥
! d& G3 e- M- \4 S W) l2 r3 i) t3 T
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受礼者说是以出 厂价、批 发价、优 惠价买下的,象征性的向受礼者收一些费用,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便会心安理得,没有顾虑。
( g$ j6 Y, D8 j$ H
& E& W6 m+ w* {" x- t( z* ~ 中国人是个极其重视送礼的民族,举凡端午、中秋、过年、结婚、生子、寿辰、乔迁、开 业、毕 业等等,按照俗例,人们总是以送礼的方式来表示祝贺。6 N. t0 E, v; Q d8 T7 P ^
4 B4 [- j, S/ m+ n 然而,并不是亲友有了上述喜事,便立刻准备送礼。有些人尽管有了喜事,但主人不大肆铺张,如果贸然送礼反而不妥。要依当地的风尚习俗而行。通常,当你要向亲友庆贺喜事时,也必须等对方通知或发出请柬之后。& l+ q; Z1 F' ?0 p. X9 P7 E
# e8 ^% ?, {( \8 z, @ 送礼的形式和内容可反映出送礼者的个性。礼物就像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虚荣和吝啬、轻佻和浪费、智慧和幽默、俗气和无私。
- A8 {: [$ a ]6 _* i& s* f% @7 `1 Q
送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人带来欢欣。许多人认为,送礼是一种负担,之所以要办成这件事,为的是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这种人总是事到临头才急匆匆地跑到商 店,随便买上一件礼物。他们把礼物包好,往受贺者的手里一塞,说上几句祝贺的话,就算万事大吉而交差了事。至于受礼者后来把这件令人兴味索然的礼物塞到哪里,他们是毫不在意的。因为他们尽了自己的义务---送礼。
) x2 ]/ w7 M7 ^- n! ?; i& F. s0 U" T J- ~
还有一种送礼者,他们希望自己的礼物能够证实他们非常富有,能在大家面前炫耀一番。另有这样一种人,他们送礼时,总是考虑对方是否能够还礼,他们只愿将礼物给那些他们认为能够投桃报李的人。
7 T2 L3 |5 ~2 L1 g" t0 i+ a' k
) ? Q+ Z4 C! x" Q( r$ ~ 多为对方想一想以下是一些小小的送礼原则,大体上,只要送礼者能将心比心,多为对方想一想,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了。
) ]! U. E9 e/ h4 H L% y) {: U( ?" Z& ?7 R
选择你自己也希望接受的礼物。如果你送的礼物连自己都不喜欢,人家怎么会喜欢呢?不要把去年收到的礼物今年再转送出去,或索性丢弃它,因为送礼的人通常都会留意你有没有使用他所送的礼品。
& q+ l( H' I9 R! v7 U
6 L' B+ D: }% C+ g/ q h 如果你比较富有,送礼给一般的朋友也不宜太过于出手阔绰,这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得到反效果,反而送一些有心思的礼物会更好。
( }/ P: k3 \. P; b. [7 c+ O$ ]
. v; O- r8 |5 n, H, K9 r
! e0 A* W @# y6 H0 d' v/ G C# {! G3 I# ~2 U% ^* G
2 D! I. V/ P4 u5 ^: H 3.雪中送炭型:这种人物质条件不很丰厚,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实用的,比如一件衬衣、一套漂亮的灯具,或者一盒价值不菲的保 健 品 等。: ^* Q( y3 W1 u1 h V6 B
; O9 E* y, u9 Q+ w' A 所有这些,我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送礼,不求最贵,但求最合适。
/ U( u$ V- n1 L. m- s! K1 V6 z! X8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