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黄慎墓前的遐思 [打印本页]

作者: 宁泰秘书    时间: 2009-9-4 09:39
标题: 黄慎墓前的遐思

黄慎墓前的遐思

H8 w* Q* ^) v% m+ ^

 

5 c( c1 f7 \$ B

连允东


% [, o' {% c2 n' N1 w; w

红桃挂满枝头的时节,我和几位文友顶着明丽的阳光,踏着泥泞的田塍,踩着崎岖小路,穿过茂密的桃李相间的果林,来到宁化县城北郊茶园背后的黄慎墓地。

, m1 Z& E9 D4 E+ V# N; F8 @' V

肃立在桃林掩映,荒草萋萋的墓前,我心中颤抖,脑海里闪现出这样一个疑问:这普普通通、荒凉寂静的墓地难道就是清代诗、书、画“三绝”,“扬州八怪”中的佼佼者黄慎的安息之地?

! U& b8 \* U& e( p9 S2 H' D

眼前刻有“黄慎墓”三个大字的石碑分明作了肯定的回答。是的,这就是终身布衣的清代艺术大师,瘿瓢山人黄慎的长眠之地。黄慎墓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直到1983年才被人发现(当时发现的黄慎残碑已收藏在县博物馆),1984年宁化县人民政府重修,同年10月被列为“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墓地并不大,用青砖砌成,拱护,中间立着一块花冈岩墓碑,碑前的地门堂大致可容一小圆桌。坐北朝南,墓北向是县城的镇山(即翠华顶),前向正中展望雄伟的南山顶,视野开阔深远。望着素朴简洁的瘿瓢墓,我虔诚地点燃三炷清香,默拜许久。香烟缭绕升上天空,我眼中仿佛出现了当年的瘿瓢山人展卷挥毫、泼墨作画的形象,耳际回响着少年黄慎寺庙里佛灯下琅琅的读书声。坟头的荒草在山风吹拂下摇曳着柔弱的身姿,似在娓娓叙说着黄慎清贫却志向坚定的一生。

# H* }# ]6 f- r: V8 `

细细追溯黄慎从“布衣”到“画圣”的艺术之旅与坎坷命运,我心中肃然起敬。他84年的生涯可谓历尽艰辛,勤奋刻苦,自学成才。黄慎出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据传,儿时的他聪明伶俐,跟父亲黄维峤认字,平时爱在沙土、灰尘上写字画画。正如他在《述怀》诗中写到的那样:“四岁分梨亦知让,七岁画图亦知书;庭前觅枣健如犊,十五学剑轻匹夫”。可是他命运坎坷,12岁那年,父亲 去湖南经商,谁知两年后竟客死他乡。当时正是荒年,两个妹妹相继夭亡,可谓雪上加霜。为谋生计,他奉母命学画,为人写真。16岁别母离家拜汀州画师上官周为师。他勤学苦练,悉心钻研,画艺日进,靠卖画换取微薄收入来养家糊口,从此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无法上学,通过科举入仕扬名的理想也随之破灭,便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艰苦的艺术之路。他跟上官周学画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就已掌握上官周画花鸟、山水、楼台的技法。但他尚不满足,他明白作画要讲究气韵生动。有了技法,仍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广其识见,增其阅历,富其学养,方能丘壑内营,下笔天机,气韵生动。他觉得“予画之不工,则以予不读书之故”。于是他发奋读书,17岁时他住在庙里,白天作画卖画,晚上借佛灯攻读“毛诗、三礼、史汉、晋宋诗文,杜、韩五七言及中晚唐诗,熟读精思”。在宁化民间至今还流传着黄慎当年《借光苦读》的故事。

& ], R# e! s" B5 E: q: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学识渊博了,眼界也开阔了。但仅此还不够,黄慎为了拓宽视野,丰富创作题材,不断提高画艺,于康熙五十八年(33岁)离家远游,出宁化、去江西、上南京、下广东、走浙江,边作画卖画,边游览名胜,访师结友。大自然的日月、山水、草木、虫鱼,愉悦了他的心灵,启迪了他的智慧,塑造了他的风骨,从而奠定了他日后成为名画家的坚实基础。黄慎远游几年后于37岁时达扬州,并定居于此。

7 u, k# p( Y) l

扬州自古繁华,经济的发达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富豪们附庸风雅,因此吸引了众多的文人画士。黄慎进入扬州后,深感自己循规蹈矩的工笔人物画显得俗气,难有立足之地。突然有一天,他茅塞顿开,悟到亦步亦趋没有前途,“志士当自立以成名,岂肯居人后哉”。于是,他中年变法,从学习怀素的狂草入手,以草书入画,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泼墨大写意,开创一代画风。我曾拜读过《黄慎画册》,欣赏过他的《丝纶图》、《归渔图》、《渔翁》等艺术精品。尤其是他的写意人物画,神情毕肖,气韵生动,栩栩如生。难怪乎郑板桥评价道:“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当年的扬州可以说是“艺术家的摇篮”,孕育了许多文艺精英。当时,在画坛上与黄慎一样画风独特、性格狂放不羁的还有金农、汪士慎、李鱼单、高翔、郑燮(板桥)、李文膺、罗聘,他们被世人称为“扬州八怪”。

4 ~: ]1 [, ~3 L3 u7 i- ?

有趣的是身为“扬州八怪”佼佼者的黄慎除了画艺怪异独特外,他的思维方式及性格特点也与众不同,显出种种“怪”相。我觉得黄慎的“怪”是有品位的怪,怪出了他的高风亮节,是其特定时代人生观、世界观的曲折反映。其“怪”源于他鄙薄功名,同情底层人民的思想。在宁化民间流传着一个《宫廷应试》的传说,说的是雍正年间,皇帝要御封一名宫廷画官,比黄慎小9岁的宁化老乡雷(全宏)当时是太子太傅,举荐了他。对于黄慎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当官机会,只要皇帝老子一高兴就有“仕”。应试那天,其他人送上的多是美女、仙人、贤士,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偏偏黄慎画了一幅宁化家乡寿宁桥头的《群乞图》献上,试图忠谏最高统治者关心庶民的疾苦。可是皇帝见画上一群骨瘦如柴,粗衫褴褛的乞丐,龙颜大怒。从此,他失去了一次出仕的良机,以“东海布衣”终老一生。跟当年一些热衷名利,不惜明枪暗箭、相互倾轧的艺人相比,黄慎之品格就愈见高尚了。他尤其喜欢从底层小人物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取材,笔下的农夫、樵夫、渔夫、乞丐等,无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以自己饱蘸同情的笔表现他们的苦难,抒写他们的悲愤,勾画他们的乐趣。这些作品无不闪烁着他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思想火花。

" T& B7 f& R5 ?

他作画时喜酒,却“一瓯辄醉,醉则兴发,濡发舐笔,顷刻飒飒可了数十幅”酒后挥亳泼墨,成画如神快,真是豪爽大手笔。或许酒能激发他的艺术灵感,使之神思飞扬,下笔若有神吧!

! P4 v7 s) I' D1 z4 e( y9 E) N# U

他心情好,高兴时,虽“担夫竖子”索画,“亦欣然为之”;若心情不好,不高兴时,任达官贵人奉上绢纸重金求画,他也掉头而去。“当其意有不可,操缣帛郑重请乞者,矫尾厉角,掉臂弗顾也”。

: B4 }* x) t; H8 N0 B

他作起画来总是进入一种半癫半狂的状态,奋袖迅扫,如疾风骤雨,追求神似,寥寥几笔,栩栩欲活。“每题画毕,必凭几掉头,往复吟哦,不能自己”。作诗时也是如此,“长篇短什每乐以示人”,甚至“仓遽忙迫,牵人手,口喃喃,诵不休”。有时忘了诗句,“则回首顾其徒曰:云何?云何?”

6 E) r. v6 m# b, _7 w4 P; [

真是既“怪”得可爱,又“怪”得高尚。平时“心地清,天性笃,衣衫褊衽,一切利禄计较,问之茫茫”。而这个怪杰却是一个大孝子,“所得袜材赀,尽举以奉其母。母节孝,为倾囊请于宫,建立坊表。妻与子或至无以糊其口”。据载,黄母的节孝牌坊建在宁化城北的花心街,已圮废不存。对慈母如此孝敬,真令人钦佩!

; R/ i( ]: X/ o) f; ?

布衣黄慎正因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性格,创新的胆魄,探索的韧劲,才成其为诗、书、画“三绝“,才能成就为绝伦逸群的一代怪杰。

8 Q1 D( F. O$ j- g

伫立在茅草丛中的黄慎墓前,我遐思翩翩,一种缅怀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坟头茂密青幽的茅草,左侧葱茏青翠的杉树,风风雨雨相伴长眠九泉230多年的画坛怪杰,守护着一生落拓不羁、终生贫寒的“瘿瓢山人”的英灵,使这位客家文化英杰的灵魂能得以安息。这或许是美丽自然的客家山水给一位翰墨宗师最大的慰藉吧。山风拂来,仿佛从坟地扑来一股鲜活灵动的生命气息,眼前仿佛展现出黄慎留存于文化长廊的书画诗文,又仿佛有一缕缕艺术灵气穿透周身。

" C, h. o9 p0 g9 [! @7 W

站在墓前向前眺望,山峦层叠,阳光灿烂,金碧交错成一幅自然山水画。首次拜谒黄慎墓我感慨良多,作为一个客家祖地文化人来说,为客家文化史上有这么一位取得非凡成就的怪杰,一位多才多艺的著名画家由衷感到自豪!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