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积累”不等于“运用” [打印本页]

作者: 黄老鞋    时间: 2014-2-27 12:04
标题: “积累”不等于“运用”
    对于写作有一个观点极其流行,那就是,积累=运用。
" [3 B8 K' b( D  f/ L$ p    其大意就是“在阅读课中把文章中的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多读,背诵,注意积累。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认为“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因此采用的方式是“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书面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4 p3 |# d' A/ |  S6 j, R
     真的如此吗?有真的,也有假的。具体而言,众多老师确实是这样让学生背诵和记忆的,学生大量的作业也是这样产生的,这是真的。但学生的写作水平未必就与他们的背诵,未必与他们的大量抄写投入的时间成正比。这也是真的。所以,上面的理论推测是假的!) F2 Y9 E+ K: n* v/ G. j# A0 g
     只要让学生大量积累了好词好句,背诵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他们就能够“运用”这些积累,用于自己的写作吗?9 y! Y' w, ~! p6 r, _& |3 o( \4 N
      现在用这个“公式”反思我们自己——我们现在遇到的写作问题的瓶颈是自己积累的少了,还是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出现了问题。换句话说,我们自己的表达水平不高,是因为我们自己积累的词汇不多,还是名言警句,好词好句记的不清楚所致呢?0 A) J# e9 w% [# G0 e4 D# L* w
     显然不是,学生在掌握的常用字,具备了大量的阅读文章能力之后,他们的主要精力不应该仿照简单重复无效的背诵上,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观察能力与表述意识的培养上,即对一篇文章在最短时间内能读的懂、看的明,对一件事情能在最短时间内读的懂,说的清。这是一切写作,也就是表达的“前提”。具体来讲,“读的懂”是基础,有表达的意愿是写作的前提。至于这位写作者自己肚子里积累的多少好词美句,那到是次要的,因为,写文章并不是好词好句的堆砌,换言之,好词好句不是通用的砖头,可以任意堆在一起就能建成一座漂亮的房子。相反,有很多好文章不讲究什么好词好句,而是以精确表达,最大限度有助于读者的理解为标志。甚至作者还有意回避那些好词好句,以突显作者的个性。
$ R$ X) k. |& s, g7 ]      事实证明,即便很多学生有了大量的“积累”,但是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个性的思维能力,以及把自己思想表达清楚的强烈意识,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写作现状和水平提高不了。如果真的“能写”了,那也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或者是用那些熟记的好词好句,写一堆疑似“文学味”的,不痛不痒的,不知所云的,空话,套话和废话。* ?$ H3 I  @3 V0 `% w& {
     写作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而运用语言文字,确实需要熟记一些语法规则和常用词语,但绝不是背诵。“积累”和“运用”不是两个“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孪生兄弟”,如果我们混淆了两者的价值,甚至无限扩大“积累”的意义,我们会在写作教学的问题绕弯路,甚至走错路。想想看,我们的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有多少时间用在了“积累”上。5 X' ?) {* {0 A8 Y
     写作的本质就是一种表达,一种个性的,清晰的,具有明确指向性的讲述。是让人读完这些文字就能记住,或受到启迪的一种静态的表达。如此而已。没有多少神秘的东西。所以,我们应该摒弃那种“积累=写作”的简单思维,辩证地看待所谓的“积累”的价值,准确把握写作的本质,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以此来关照学生的写作问题。作者:常亚歌
9 F' Q+ a; c( j" I8 T& s+ K
% ?# Q- N$ O6 P5 Y" L- C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