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当着县委书记的面,指导基层工作,该怎么得体的说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夏威夷的海    时间: 2019-7-19 23:07
标题: 当着县委书记的面,指导基层工作,该怎么得体的说话?

有这么一个工作场景:


某副省级城市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正厅级,到县上去调研,宣传部相关业务处的处长们陪同。


调研的行程是:分别到剧院、融媒体中心等几处参观,最后是座谈。座谈时,该县的宣传部长汇报,县委书记主持。部长汇报完之后,书记问随行的业务处长们,有什么要说的。


这时候,大家都不太好开口,气氛有些沉闷。县委书记不知道,是出于客气,还是要故意拖延时间,好让领导在县上吃饭,所以点名问其中一位处长,有什么要指导的?


如果你是这位处长,此时,你会怎么办?


一般人,在这种场合,都会有一些顾虑——比如说,该讲还是不该讲、如何来讲、讲什么、如果出错了怎么办?


这个场景是真实的,我的朋友就是这位处长,他是这么表现的:


一是大胆的讲。他说自己在接到陪同领导调研通知时,就在想,如果参加座谈要说些什么。所以,自己已经做了准备。所以,心中不慌。


二是他在说的时候,首先谈了关于部门机构力量配备的问题,大概的意思是,请县委书记要重视相关业务工作,要把工作力量配齐配强。其次是围绕自己处室的业务,谈了一些工作要求。


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也没什么感觉,全场就他一位处长发言,而且说得有点超时了。


因为喜欢研究讲话,所以对他说的这个场景就很感兴趣。所以,今天下午坐在办公室,自己就脑补当时会议的画面,想:如果是自己,该怎么来说。


想来想去,觉得应该有一条讲话的主线:谈感受。


毕竟本部门的领导在座,加上对方又是县委书记,所以用“感受”这个词,显得谦虚,就不再说“要求”之类的话了。


明确了这根主线,那接下来的“话”,就应该围绕“感受”来做文章。


所谓“感受”,无非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而要突出真情实感,最关键就是在讲话过程中,要凸显细节、讲究具体生动。


那如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我觉得在讲话中,应该包含这些要素和细节:


1.表扬。


这个你懂的。


就是站在市上的角度,对该县做得好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这个环节一定要具体,就是要说,哪些方面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包括有哪些创新、有什么成效、有哪些影响之类,都可以谈。


此外,在谈表扬的时候,要注意把具体工作人员的名字点出来。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显得我们的表扬很真实;二来给被表扬者一个很大的面子,在县委书记面前露脸,平时可能根本没有机会。


这种场合如果能把“表扬”运用的好,被表扬的人会记一辈子。


2.站位。


所谓的站位,就是要记住:我们的话是讲给一把手和县委书记听的,要有相应的高度,只有站位高了,才能以来体现讲话水平,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具体可以讲哪些内容呢?


讲政策:比如中省对某项业务工作的要求,或者某项业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关于这个,县委书记一般都不会知道,或者就算是知道了,也只是皮毛而已。


举个例子,我这位处长朋友,负责的业务是创建文明城市,那就可以谈谈创文工作和国家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谈一谈创文工作对于推动城镇化、对于城市发展软硬件建设的重大意义。


讲形势:可以谈一谈该县和其他县之间的比较,某项业务工作在全市、全省中排位顺序,如果能有量化的指标、数据,那对于县委书记的说服力、冲击力会很强。


讲结合:就是业务工作和县上中心工作的结合点。这点是容易引起县委书记感兴趣的地方,因为对他有用。只有对方感觉有用了,才能愿意听、才能想听。


举个例子,这个县的主导产业是旅游业,没有工业,那就可以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文明旅游和打造优美城市环境,来谈如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讲政策、讲形势、讲结合,都要注意两条:


一是与自己无关的不说;二是自己没把握的不说。否则,那就成了夸夸其谈,反而起到反作用。


3.建议。


就是针对业务工作,谈今后努力的方向,这种场合,不太适宜谈存在问题和不足,建议用努力的方向进行替代。


可以说几条实实在在的工作建议,如提供保障方面的、如创新思路方面的都可以,讲建议也要符合实际、可行到位。否则也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我们在讲话中,包含了这三层意思,那么说话的框架结构,基本上算是到位了,可以保证不跑调、不出大的纰漏。


这三层意思,想要讲好、讲到位,其实并不简单,尤其是要对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熟悉才能做到。所以说,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好准备,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


我常说,对于“说话”,既要重视、也要忽视。


重视是在战术层面,要认真对待、精心准备;忽视是在战略层面,就是对一次讲话的效果,要客观评价,一般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上面说的座谈会,我没在现场。事后,我问参会的其他人,让他回忆我朋友,在会上说的内容。他说,我这位处长朋友好像讲了XXXX,只说了两三句,就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忘了。


所以,我们可能做了精心准备、或者感觉讲得不错,或者感觉讲得很差,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这只是我们的想法而已,其他人,包括领导在内,并不一定会这样认为。


当然,这并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准备,尽管一次讲话的效果要客观评价,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但任何事物,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每次讲话的场合,都去精心准备,都去努力地挑战自我,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带来突破和改变。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不管结果如何,最起码,我们努力过,那样的话,任何结果,我们都可以坦然接受,就不会后悔。


你说呢?!


关于这个说话的场景,还可以谈什么内容,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哦!


来源:久久说话(jiujiushuohua)


作者: 红苹果米粒    时间: 2019-7-23 20:55
实战很有意义,厉害就是这样有理有据的情景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