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江苏在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行云    时间: 2023-1-18 11:07
标题: 江苏在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江苏在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2017719日)
  X

同志们:
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大会,专题研究部署开发区工作,新世纪以来是第一次。这次会议放在苏州工业园区召开,带有现场会的性质。上午我们在园区作了参观考察,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苏州工业园区是我省中外合作、开放创新的典范,他们总结了5条经验(一是注重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突出先行先试,持续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三是坚持开放创新,构造国际化的产业、创新、人才、企业发展格局;四是强化亲商服务,实现企业追求与政府追求的同频共振;五是创新社会治理,形成社会安定、服务优质、充满活力的格局),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刚才5家开发区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还有13家开发区作了书面交流,也都有各自的特色。会议结束前,政隆同志还要作具体部署。这里,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把握开发区发展的大方向
开发区是我省发展的优势所在,园区经济是江苏经济的一张靓丽名片。自198412月国家批准南通、连云港设立开发区以来,全省开发区已经走过了33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2016年,全省列入开发区管理序列的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一半左右的经济总量、55.2%的财政收入、80.3%的工业增加值、79.1%的实际使用外资、82.9%的进出口总额、59.6%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说,开发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有亲历开发区发展变迁的拓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所有关心和支持开发区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都有理由为之感到自豪!在这里,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长期以来为开发区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
全省开发区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宏观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未来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优势对我们形成的两头挤压仍在加剧;外资大规模进入和低成本劳动力相结合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回肯定是回不来了;现在各类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的硬约束越来越强,用地难、污染重、产出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开发区的政策和体制优势弱化,相对于东部地区,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减少,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我们的先发优势在丧失。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开发区的路子到底怎么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今年年初,国家出台了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各类开发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同时要求东部地区开发区要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研发基地,沿海沿江开发区要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带动效应的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为开发区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我省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开发区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推动开发区向现代园区特别是现代产业园区转型。实现这个转型,必须坚持六个突出一要突出特色发展,塑造产业发展特色、投资环境特色、办区模式特色;二要突出创新发展,发展新经济、创造新供给,推动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转变、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三要突出绿色集约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四要突出双向开放,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五要突出发挥市场作用,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通过市场手段把企业引入转型升级的轨道;六要突出优势再造,把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任务,推动开发区由依靠低要素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二、着力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
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江苏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产业结构链条的中低端,要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开发区是产业发展主阵地,我省产业结构要跨越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很重要的是看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的成效。最近我一直在考虑,对我省开发区的发展,能不能有一个聚焦性的工作指向和抓手,以此来推动转型升级,努力把现代产业的特色做得更加鲜明、支撑力和竞争力做得更强。我想能不能提一特三提升
所谓一特就是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
创新活动从来都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趋于集群,成簇地发生。像美国的互联网产业主要集中在硅谷,航天产业主要集中在休斯敦,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波士顿、旧金山等地区。我们要遵循创新规律,在打造特色创新集群上用功发力。
打造特色创新集群,基础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形成学习效应,创造集体品牌,更重要的是能够优化创新条件,提高创新浓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可能形成产业黑洞。回过头来看,我省发展得比较好的开发区,大多得益于特色产业集群的打造。(像南京软件谷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打出了品牌;江阴高新区着力打造特种钢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特种钢替代进口产业基地;邳州开发区致力培育煤基新材料和非晶新材料产业链,如皋开发区致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特色发展势头都不错。)但客观地说,不少园区仍然是企业扎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究其原因,跟我们的传统发展思路有很大关系,往往更看重短期的经济增长,工作中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对产业发展的规律把握和运用不够。各级各类开发区都要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从细分领域和行业中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特色产业一旦确定,就要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用心去做、久久为功。
打造特色创新集群,关键是要加快集聚特色创新资源。要什么就引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除了招引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端服务平台尤其要下功夫去做。像专业化的研发设计平台、孵化器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咨询评估机构、人才和技术交易市场以及各类产业创新联盟等,都要加快完善起来。要更多地鼓励以企业或协会为主体,搭建专业性的活动平台,促进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同时,产业发展普遍需要的法律服务、金融服务、创业服务等,也要相应匹配好。
在所有资源里面,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我国人口红利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能够重点挖掘的必将是人才红利。全省开发区要把引才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对那些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特别是高端和领军人才,要舍得下本钱,想方设法引过来、用起来。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近以武汉、成都、西安、长沙还有南京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推出了包括落户、租房、购房等吸引大学生的政策大礼包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面广量大的开发区更要注重打好特色产业牌、特色平台牌、特色生态牌,精准引才、错位引才。我们讲产业集聚人才,还要讲人才引领产业。有条件的开发区特别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对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进行超前布局。
所谓三提升,就是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智能制造普及率。
一是提升土地产出率。我省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总体上是比较粗放的,单位建设用地的产出率不高。(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在核准范围内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8127万元/公顷,高于东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的平均值7150万元/公顷,略高于广东国家级开发区的8104万元/公顷,低于上海的9404万元/公顷,应该说还是可以的。但地均税收仅为511万元/公顷,不仅低于东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的平均值719万元/公顷,也低于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平均值603万元/公顷。)现在,不少开发区希望省里能在土地指标上给予支持,即将出台的《实施意见》也作了回应,对年度考核前10名的经开区、前5名的高新区给予倾斜。这是鼓励先进的考量,但更要强调的是,以土地粗放式扩张支撑开发区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要说苏南的开发区,即便是苏中苏北一些开发空间还较大的开发区,如果继续按照摊大饼式的老路走下去,很快也会穷途末路。要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导向,按投入强度和单位产出水平,对低产田高产田进行差别化的资源配置,在有限的空间里争取无限的发展。(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每平方公里产出超过20亿美元,新加坡裕廊岛化工区每平方公里产出近15亿美元。而我省列入开发区管理序列的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每平方公里产出只有2.3亿美元,即便是产出水平较高的苏州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出也只有3.7亿美元,这既说明我们的差距很大,也说明未来挖潜的空间还很大。)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加大对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和批而未供用地的处置力度,推进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不失时机地做好腾笼换鸟的文章。去年下半年以来,苏州市启动了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了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综合评价机制、以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为重点的激励机制、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预测决策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要及时总结经验,在全省开发区推开。
二是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近年来,全省开发区以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为重点,积极推进循环化改造,不少园区还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的示范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不能简单地看拿了几块牌子,更重要的是要看能不能有效循环起来,真正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何推动前端的清洁生产、后端的废弃物资源化,如何促进上下游企业的链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开发区都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努力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化工行业是典型的链式生产行业,要以推进“263”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快各类化工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提升化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到2020年,省级以上园区和所有化工园区(集中区)要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三是提升智能制造普及率。在大院大所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院士讲,江苏优势延续的关键是智能制造,江苏产业交替的驱动是智能制造,江苏动能转换的引擎是智能制造,确实很有道理。我们搞智能制造,实际上走的是一条追赶型的发展道路。要坚持循序渐进,全面普及电子商务,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努力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全过程的互联网化,积极创建智能工厂。要坚持分类施策,电子、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推广关键岗位的机器人替代;石化、新材料等流程制造企业,可以推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汽车、海工这类企业,可以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等等。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园区建设已经成为趋势,有条件的园区在这方面要积极探索、先行一步。
三、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
关于改革,着重强调四件事:
第一件是园区整合优化。目前,我省开发区总体上呈现出多、小、散的格局,除了经国务院、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131家外,还有大量的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服务业集聚区、高新产业园等园区。开发园区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难免出现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恶性竞争频发等情况,整合优化势在必行。今后,原则上实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模式,以国家级开发区或者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相邻、相近的开发园区,逐步使全省开发区数量达到合理规模。(近年来,广东、浙江、河北等兄弟省份已经先行一步,我省不少地方也作了探索。)要强调的是,整合优化并不是几个园区简单合并,而是要兼顾好各方利益,发挥好各自优势,争取产生聚合效应。
第二件是园区管理体制改革。随着开发区面积的扩张和发展的深化,强化开发区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必然要求。苏州高新区与虎丘区、无锡高新区与新吴区、常州高新区与新北区,基本实现了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大方向应该是正确的,但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效率降低的问题。对我省大部分开发区而言,还是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行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分离,在机构设置上搞大部制,集中精力抓好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苏州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较好地结合了开发区与行政区的优势,值得借鉴。
第三件是建设运营体制改革。过去我们搞开发区,没钱、没技术,也没有经验,只能由政府主导。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融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这个时候,很多事放手由市场来做可能反而更好。(深圳的蛇口、上海的漕河泾、闵行等开发区都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发的典范,河北省固安工业园区通过PPP的模式,将园区整体外包,引入社会资本来投资、建设、运营,也是值得关注的。我省有的开发区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要解放思想,在做好规划引导和监管的同时,完善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广泛吸收有意愿、有实力、有技术的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区的建设运营,条件成熟的也可以直接托管。
第四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大力推广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试点经验,推进不见面审批,推行大项目代办制、一般项目网上办理,实现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证、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3550”目标。另一方面,要大胆探索,积极开展新的试点试验,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最近,山西在每个设区市选定一个开发区,先行试点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企业按照政府设定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就可开工建设。项目竣工后,政府再按照承诺进行验收,合格即可投产,不合格将受到惩处。这种变政府审批为企业承诺的模式,将工作重点放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开发区要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魄力,省级机关各部门也要予以大力支持,试了效果好的就及时推广开去。
开放是开发区的天然基因,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实践中,开发区理应继续当好排头兵。这里重点强调三条:
第一条是大力复制自贸试验区经验。国家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快4年了,这期间分两批明确了地方可以复制推广的事项。从我省落实情况来看,总体是好的,首批29项已经基本落实,第二批19项中有16项已经落实,还有3项开始试点。对落实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制约,要认真梳理,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应落实尽落实。要发挥好开发区、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入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在已经复制推广10条经验的基础上,争取创造更多的经验。对各自贸试验区正在或即将开展的改革事项,省相关部门要密切跟踪、加强研究,依托我省各类开放平台的基础和优势,积极向上反映,争取一些改革事项能够同步试验。
第二条是更加有效走出去走出去要迈出更大步伐,更要注重提高实际成效。我省开发区集聚了一大批建筑业龙头企业和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要借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引导和支持这些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市场,争取更多的工程项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这些年一些优势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很高,省有关部门和开发区要主动跟上,提供优质服务,重点支持企业收购和建设海外研发机构、人才团队、营销网络和技术品牌,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物流链。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起步较早,要加强对柬埔寨西港特区等合作园区的指导和服务,放大示范效应,支持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兴办合作园区。
第三条是把握好优惠政策的尺度。在吸引外来投资的过程中,实行优惠政策是世界通行惯例。即便是美国,为了推动制造业回归,也想方设法开出各种优惠条件。但长期以来,我们过分看重经济增长和利用外资指标,往往优惠过头了,现在仍然有少数园区为了引进项目不计代价,在优惠政策配套上已经超出了理性范畴。(有的地方为了引进一个层次一般的项目,不仅实行零地价、厂房代建、五免五减半,还要配套一块面积不小的商业用地。)我们招引项目,是为了发展经济、致富百姓,不是给客商做公益。优惠政策要有,但不能滥用,一定要算好账。如果一个项目十年也看不到回报,仅仅是完成了一部分招商指标、增加了一点GDP、解决了一些低水平的就业,这种项目我们不要也罢。当然,我们也不能畏首畏尾、不敢担当,让一些好项目从身边溜走。现在有些开发区的同志,担心责任追究,在给优惠政策的时候束手束脚,这同样要不得。对于那些符合园区特色发展方向、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不管是内资外资、国资民资,该给的优惠还是要给,形成有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实事求是地说,项目发展总有其风险和不确定性,只要是经过充分研究、科学论证、规范决策的,就不应当秋后算账、苛责于人。
四、提高新形势下领导开发区发展的能力
新形势下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和作风提出了重大考验,必须创新思路举措,积极担当作为,狠抓推进落实。
一是强化支持保障。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开发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到开发区调研,帮助协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常委会每年至少要研究一次开发区工作。长期以来,开发区建设发展任务一直很重,不少开发区负债率较高。各地要有放水养鱼的意识,尽可能在财力切块时对开发区予以倾斜。对大家反映比较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授权不够充分的问题,要借助这次修订开发区管理条例的机会,努力解决好。省级机关各部门都要急开发区之所急,想开发区之所想,精准服务、釜底加薪。
二是强化分类指导。不同开发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功能定位、区位条件等差异较大,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经济体量大、发展水平高的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创新,着力点应该放在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浓度上。特别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更多追求原创研发成果,从移植大树育苗造林转变。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的开发区,该移植的大树还得继续移,当然前提是项目档次不能低、环保门槛不能降。毗邻城市的开发区要在产城融合上多做文章,按照现代化新城区的要求来规划建设,提供宜居宜业宜学的好环境。但对化工园区来说,这样的文章不是少做的问题,而是压根就不要去做。总之,开发区处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情,适合什么发展道路就走什么道路。
三是强化考核导向。省级层面,要建立健全开发区有进有出、有升有降动态管理机制。对综合考核评价靠前的开发区,该奖励的奖励、该倾斜的倾斜;对综合考核评价不靠前,但是特色发展有成效、创新发展势头好的,也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开发区,要提出警告、限期整改直至降级、撤销,真正把考核的压力转化为开发区干事创业的动力。地方层面,要把开发区和行政区的考核区分开来,突出产业转型发展这个重点,不能方方面面都与行政区同一标准,更不能条线考核件件覆盖。当然,开发区不考核不行,考核过了也不行,简单下达不切实际的指标,水分也会压出来。
四是强化党的建设。干部是开发区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立足开发区发展的实际需要,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让懂经济、善创新、敢担当成为开发区干部的标配,不能把开发区搞成解决干部职级的蓄水池、提高工资待遇的福利院。前不久,省里出台明确了可以容错的5种条件和8种情形,开发区要认真宣传好、落实好,大力倡导敢闯敢试、先行先试之风,最大限度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区的同志与项目、资金、老板接触较多,应该说诱惑不少。要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在廉洁自律上守好底线。开发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众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紧紧跟上,实现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同志们,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努力做全省聚力创新的火车头、聚焦富民的强磁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示范区,不断开创开发区事业发展新局面!
最后,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就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和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问题,作个强调。
(一)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
最近,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都专门分析了经济形势,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安排。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回稳向好,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小幅回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止住了2015年四季度以来增速逐季下行的势头,结构调整持续深化,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外贸外资结构都发生了积极变化。但困难和风险也需要重视,突出表现在:重大项目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部分地区财政形势比较严峻,一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引起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风险依然存在,商办楼去库存还面临较大压力;网贷、非法集资等领域风险点较多;不少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等等。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度重视平衡好的关系,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把稳的基础打得更牢、进的步伐迈得更实、好的势头展得更开。省政府提出了十个方面的措施,很有针对性,这里我想重点强调5件事:
一是实打实地推动创新。重点是加大创新型项目落地、创新政策落实和创新型企业培育三个力度。创新型项目带动作用很大,一定要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去年以来,我们陆续搞了一系列活动,签了不少项目,要及时跟踪,加强协调,精细服务,加快落地。特别是对重大项目,要明确专门力量,加大帮办服务力度。我们出台了科技创新40”“人才新政26”“知识产权18等政策,要一条一条抓细化抓落实,一些条款要抓紧制定操作细则,同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高知晓率。抓创新,落脚点是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在巩固、扩大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优势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培育爆发力强的独角兽企业。要紧紧围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互联网+领域探索,引进科技精英和互联网新锐等创新人才,让更多独角兽企业涌现出来、成长起来。抓创新,农业科技领域同样要加大力度。要在保住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抓住秋收秋种的宝贵时机,推动全球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我省农业资源禀赋相结合,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效益。
二是着力提高投资效率。在确保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投得精准的同时,重点是提高各级政府对产业投资的引导水平。要加强对产能过剩的预警,引导企业加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加强技术改造。民间投资某种意义上就是有效投资,要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和完善PPP模式,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如果条件具备的话,下半年还将再搞一次集中开工,哪里大项目、好项目多,就放在哪里搞。今年1月份,国家出台了吸引外资20,我们要认真落实好。要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开展产业链招商。同时做好我省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方案优化和申报工作。
三是不失时机做减法。当前经济回稳向好,这时做减法引起的波动相对小一些,时机比较好。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去年地条钢的事情给了我们很大的警醒。要举一反三,组织开展深入排查,坚决淘汰落后违法产能。减化的事情要继续往下做,对达不到环保、安全、能耗要求的化工企业,该整改的要整改,该关停的要关停。另一方面,要适时转移低效产能。近年来,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部分制造业低效产能向外转移是个趋势,对开发强度已经很高的苏南地区更是如此。要加快腾笼换鸟,给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腾出广阔的空间。
四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多,当前特别要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下功夫。要加快推广不见面审批模式,省政府上个月已经印发了具体实施方案,要抓好贯彻落实,使其成为江苏的品牌。上个月底,财政部公布了全国性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收费目录清单,要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中介收费高的问题,企业一直反映比较多,该与机关脱钩的要全部脱钩,同时加强市场培育,促其在竞争中降低收费、优化服务。去年7月,中央部署了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广东、浙江都在做,山西计划明年初全面推开,我们也要加紧试点
五是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是非正规金融活动风险居高不下,非法集资组织化、网络化趋势明显。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帮助广大群众增强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要提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加强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监测、预警。要科学把握时机、节奏和力度,完善应急预案,稳妥审慎地处置,避免因处置风险引发新的风险。同时,对政府平台负债的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举债,确保不出大的问题。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