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事迹报告:画人画虎画风骨 写人写事写心声

    [复制链接]
雾端凝眸 发表于 2019-8-24 11: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事迹报告:画人画虎画风骨  写人写事写心声

——再学《中国高铁工人的领跑者》有感

这是一篇来自《人民日报》的事迹报告。读来很过瘾。就像诗一样的语言。把一位高铁司机的高大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之前,对此文章有过粗浅一学,并没有深入揣摩。今重读此文,感慨良多。这篇文章,在语言运用、刻画人物方面,堪称典范。它的成功,有什么奥妙呢?对于写作人物事迹报告究竟有什么启发呢?

俗话说,画人画虎难画骨,其实,好画重在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其实,知心才是知人。人物事迹报告,如果没有把人物风骨画出来,没有把性格特点写出来,算不得成功。写性格特点难,难在性格特点的发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怎么发现呢?

在唯物辩证法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把握了确定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的方法,就等于是把握了发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矛盾的特殊性在哪里呢?这应该从它的依存对象来发现。与矛盾特殊性相互依存的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主要是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导致了事物发展的参差不齐,多种多样。矛盾的特殊性主要是说具体的事物都有自身的异常和独特,个性张扬,不同一般。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中。这就要求深入对人性的普遍性的理解,感知到形形色色的人的存在,对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总体的把握。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具体去把握某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这个人的性格上的特殊性。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的范围里那些极端化、特色化、典型化、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一些东西,这需要在对比中发现。比如,他与别人截然相反是特点,他比别人高出一截是特点,等等。离开了普遍性,不了解普遍性,是无法认识特殊性的,或者不知道特殊是什么,或者看什么都是特殊的,这是视野、眼界问题。比如,没有货比三家,不知哪家货好。

例如,判断一个事物为“高”,那么,就必须对“低”有个了解,因为“高”是相对于“低”而产生的。不知道“低”,怎么会知道“高”呢?同时,还要知道有没有更高的存在。如果有,那么这个关于“高”的判断就是不知高低了。对于不知高低的人来说,是不敢言“高低”的,他见什么都觉着“高”,其实他也不知道“高”究竟是什么。因此,人应该开拓视野、拓宽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认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认识世界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从而便于把握事物的特殊性。

简而言之,写作人物事迹报告,就要知常知非常。知常,就是知道一般,知道人之常情、常性,对平常人和人的平常表现有个总体了解,就是知道矛盾的普遍性。知非常,就是知道个别,知道具体人物的超常之处、过人之处、高人之处,就是知道矛盾的特殊性。当然这是比较而言的,没有比较怎么知道长短呢?比较,总是在彼此二者或者三者以上的大众中才能得以进行,没有足够的常识,就找不到比较的对象。这时,就谈不上发现事物的特殊性了。而且,比较的程度也不一样,有比较级、最高级之别,有好、更好、最好之区别,特殊性因之而更加特殊。

下面,通过剖析这篇文章进行感悟。

 

中国高铁工人的领跑者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92

正序浏览
蓝红铅笔 发表于 2019-8-27 09: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没有比较怎么知道长短
 
黄叙阳 发表于 2019-8-27 17: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不知道“低”,怎么会知道“高”呢?同时,还要知道有没有更高的存在。如果有,那么这个关于“高”的判断就是不知高低了。对于不知高低的人来说,是不敢言“高低”的,他见什么都觉着“高”,其实他也不知道“高”究竟是什么。
 
大海漂流人 发表于 2019-8-27 21: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的范围里那些极端化、特色化、典型化、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一些东西,这需要在对比中发现。
 
17630311856 发表于 2019-8-30 19:2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刻画人物,描摹状貌,精彩传神
 
夏日樱花 发表于 2019-9-2 11: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人物事迹报告,就要知常知非常。
 
绍语语 发表于 2019-9-2 21: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文章的确要好好剖析,认真学习。
 
金钢宝贝 发表于 2019-9-2 21: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名家手笔,领略文字功底,佩服佩服~~
 
飞翔的天空 发表于 2019-9-4 1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人画虎难画骨,其实,好画重在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其实,知心才是知人。
 
发热的金子 发表于 2019-9-4 19: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破套路。比如,在工作总结写作中,一般的写作思路往往是先写工作过程,其次写取得的成绩,再写存在的问题,最后写今后的打算。在这里,写成绩时,有的人极力堆砌材料,生怕漏掉一点点“政绩”,而在写存在的问题时,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种总结的效果是,只见成绩不见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套路,要灵活地、切实地运用好各种材料。写成绩时,材料要用足,写问题时,材料也要用足,而且越典型越好,越说明问题越好,越说到要害越好。因为成绩属于过去,而问题如不重视,则还会出现。还有一种情况,以往工作总结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时,大量运用材料,而写经验体会时,则简单地概括几条,不用或少用材料。如果改变一下这种写作套路,在谈经验体会时,多用典型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就会增强说服力。所以,只要改变一下用材料的套路,文章也能有新意。9 v% K3 o8 ]8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5粉丝

8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