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有着关心政治的传统,文学家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对政治的关心成为心理定势。文人的政治理想不亚于政治家的理想,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既然要在锤炼文学语言上下苦功夫,还要提高驾驭公文语言的能力,推动工作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 一、何为文学与公文 文学作品是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它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报告文学等。 公文乃公务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是公府所作之文,是公事所用之文。换言之,公文是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有着特定的效能和广泛的用途的文书,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国家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广义的公文――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狭义的公文――法定公文。 二、文学与公文的性质和作用不同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现实的艺术作品。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行政公文是传达贯彻政府政策信息等。 三、文学作品下的公文写作特点及语言要求 1.文学作品主要靠形象思维,文学语言追求形象实感和艺术美感,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及艺术感染力。公文则以逻辑思维为主,进行构思和写作,着重于对事物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述,通过综合、归纳、分析与判断,形成条缕分析的书面语言。 公文不是文学创作,它总是为了现实的特定工作,或为了完成特定的现实任务而制作发布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及法定的权威性、体式的规范性、特定的效用性。如:国家审计署今天公告称,2007年至2009年间,1.5亿元廉租房保障金被挪用,2132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获得租赁补贴或廉租住房,6个城市套取中央投资补助金6129万元;南京等13城市在廉租住房建设中,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工作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北京、上海等22个城市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未达标。让“居者有其屋”的保障性廉租房建设,是承载着诸多期盼的民心工程.但多年来却“雷声大,雨点小”,建廉租房的钱究竟去哪儿了? 2.是文学作品允许虚构,公文则必须完全真实,不能有一点虚假。公文的语言做到庄重朴质、谨严准确、简练明白。如:2010年11月15日发生在上海静安区28层教师公寓的特大火灾,属于一起责任事故。当时大楼正在进行外立面装修改选,事故由一名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发生火灾时,楼内有280多人,大火从脚手架先着起,然后蔓延到每一层,火势凶猛。造成53人死亡,医院治疗伤者70人,其中17人伤势严重。国务院办公厅16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部门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认真组织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责任倒查和逐级追查,做到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3.创作文学作品则可以绕弯子,可以“颠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