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归档文件的编号和装盒 (一)归档文件的编号 归档文件编号是指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标识为符号,并以归档章的形式在归档文件上注明。通过编号,使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得以确定,为以后查找利用时的实体存取提供条件和方便。 件号:即文件的排列顺序号,分为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两种。归档文件在分类、排列后,其位置得到确定,此时编制的排列顺序号称为室编件号;移交进档案馆时,档案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此时按照新的排列顺序重新编制的件号,称为馆编件号。 1、室编件号。室编件号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文件排列顺序从“1”开始标注。以采用“年度---机构---保管期限”进行分类为例,室编件号在同一年度、同一组织机构的一个保管期限内从“1”开始逐件流水编号。 例如:办公室2001年形成的永久、长期、短期3个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编号后形成3个流水号,即永久的从“1”开始编一个流水件号;长期从“1”开始编一个流水件号;短期从“1”开始编一个流水件号。 简示如下: 2001年、办公室、永久“1……” 2001年、办公室、长期“1……” 2001年、办公室、短期“1……” 其他的分类方案的室编件号同理。 特别要注意的是:同一分类方案中,同一保管期的盒与盒之间的室编件号应连续编排,一年一断号。 2、馆编件号。当档案移交档案馆时,经档案馆鉴定、整理后由档案馆编制。本单位档案室不必填写。 (二)归档文件的装盒 装盒包括将归档文件按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填写备考表、编制档案盒封面和填写盒脊项目等工作内容。 1、装盒要求。 归档文件应严格按照件号的先后顺序装入档案盒,与归档文件目录中相应条文的排列顺序相一致,保证检索到文件条目后能对应地找到文件实体。档案利用完毕后归位时,同样要注意将其按件号顺序装入相应的档案盒中。否则,在以件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情况下,一旦归位错误,将很难找回,甚至可能从此成为“死档”。 2、档案盒封面。 档案盒的封面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明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名称),下加双横线(样式已在前面讲过)。 3、档案盒盒脊项目。 盒脊项目包括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起止件号和盒号等(样式已在前面讲过)。各项目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1)全宗号。由同级档案馆给定的全宗号填写;暂未给定的可先空置,进馆时由档案馆填写。 (2)年度。年度拦内填写盒内文件形成年度,应用公元纪年。 (3)保管期限。保管期限栏填写盒内文件所属保管期限,一般以汉字全称表示,如:“永久”、“长期”、“短期”。 (4)机构(问题)。机构(问题)栏写分类方案中相应机构(问题)的类目名。 (5)起止件号。起止件号栏中,立档单位只填室编件号,即填写盒内排列最前和排列最后的归档文件的件号,其间用“----”号连接,如“21---50”。馆编件号空置,进馆后由档案馆填写。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