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是培训。一是对书的组织者培训。组织者包括两方面的人,编写人员和组稿人员。象我们今天这样的培训,就是编写人员的培训,你们回到各自的单位后,还要对组稿人员进行动员,以会代训。编写人员的任务是会写作,知晓故事写作的语言风格,结构层次;明白怎样重视故事情节,增强吸引力,写出故事细节,增强感染力,注重巧妙构思,能增强趣味性。组稿人员的任务是会征集,不仅要知道企业故事的特征,征集的范围、内容、标准,而且要掌握征集的方法,怎样以会代训,进行动员,调动大家写故事、找故事的积极性?怎样对本单位、本部门可以纳入进书的故事做到心中有数?怎样安排人员进行采写,落到人头?二是当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来抓。把企业故事的组稿与写作,当做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活动。我们出书不是目的,是通过出书来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生根,进而通过文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的和谐、科学发展。出书只是文化建设活动的一个成果。所以,我们一定要目的明确:要以这次出书为契机,通过出书前对征集故事范围和内容的了解,进行一次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形象、理念、行为三大系统的再宣贯,让我们中交三公局的企业文化更加在员工中入心入脑,自觉于行;通过对故事的纳入编辑,尤其是出书后开展一次广泛的企业文化故事的读书体会演讲活动,让大家明白企业文化建设并不难,就实实在在地在我们身边,看到文化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一种最有魅力的自觉于心的管理,即人心管理、思想管理。如果真的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政工干部的地位也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二、体裁。企业故事怎么写,也就是我们故事写作的方法。 我们出书,成功的关键一在征集活动,二在文章质量,抓作者,把活动搞的轰轰烈烈;出精品,对读者产生吸引力;才能达到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推动力的目的。事实证明,一本书很难有百分之百的精品,但力求能有五分之—的上乘之作,就能吸引读者。只要我们作者用心,编辑尽心,就能做到读者入心,领导称心。 人们之所以喜欢听故事,就因为故事有情节、有细节、有人物命运,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渗入读者灵魂,打开读者心灵之窗。小故事写作要诀:“口子开掘要小”、“出场人物要少”、“故事情节要曲折”、“细节要感人”。故事短小精干,千八百字内,写作中也有一般的套路:对大量的生活素材加以提炼,先找到故事核,围绕一个中心情节(故事核),集中一个人物或者一个事件,在两三个不同场合,展开两三次矛盾冲突,最后使矛盾得到解决。也可以是反映企业施工、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人一事,线索单一但情节不单(多几次曲折),短小精悍而生动活泼。 1、重视故事情节,增强吸引力 这里有一个主题与情节的问题。我们知道,故事以情节取胜。故事杂志的编辑部在择稿的具体操作中,实际上是以情节为第一要素,然后再看主题。好的小说,武侠故事(水浒传)、言情故事(红楼梦)、佛神鬼怪(西游记、聊斋),都是以情节作主线,专题含其中。 找好的故事情节,也就是我们在题材的选择上,有两个问题值的我们注意。 一是故事情节的独特性。故事作家有句忠告:“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容易撞车,还不易出成果”。就是说,大家都在写、也不难写的题材,其实并不好写,更不好刊用。因为众所周知的选题,很难再写出新意,如果非要超越,那你必须有多于别人的生活素材积累,然后再付出多倍的创作思维。独特性,就是以奇特制胜,以怪辟论道,以稀罕扎眼。独特性,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材料的典型性,可以起到以一当十,以点带面的作用。故事事件的典型性一要有代表性,即所选材料较一般材料突出,有特点、有特别之处;二要有普遍性,即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不是社会中的个别现象、个别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三是典型事实不一定都是大的事实,有时很小的事实也具有典型性,也能起到突出主题作用。 (例:中央民工)中央企业在阜阳是大单位,却干的是民工的活;长期风餐露宿、四海为家,突然进入城市,不改民工性格;以貌取人,是一种普遍现象。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