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唐彪说:“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疏之后作文艰难,每日一篇半篇亦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 熟能生巧,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我们需要不断且有效地练笔。首先,便是做大量的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其次,可试着从“豆腐块”“火柴盒”写起。有道是“常看胸中无本,常写笔下生花”。我们不能看不起“豆腐块”,它虽小但却可以起到练笔的作用。在泰职院时,我们可以试着向院报等报刊投稿,发表一些“豆腐块”,坚持下去,会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四)蛋里“挑骨头” “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毛病,一般用在报复别人时,故意挑对方的毛病。而在这公文写作中,蛋里“挑骨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公文更加完善。所谓公文,都是“三分写,七分改”。多修改自己的文章,使其更加全面,更加完美,也是一种责任心强的体现。 作为称职的秘书。首先,完成了文稿后,自己要通过对文稿相关材料的确认,文稿语言是否通顺,是否存在病句等仔细检查,也可以遵循“热时写,冷时改”的原则。创作灵感来时,写出的文章就像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好,这时就需要过段时间再来修改,才能以他人的身份看初稿,才能发现其中不足。 其次,对于文稿要反复琢磨,反复修改。列宁写文章时,向来喜欢把稿纸折成两半一半起草,一半修改,再看时,发现什么不足,想到什么,便立刻记在右边。如此反复修改,文章就很难不完美了。 最后,要请内行人,一些写稿的前辈们帮忙修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做到不耻示人,谦虚听从前辈们提出的意见,对于别人的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听取,克服怕人“挑刺”的毛病,别人将“刺”挑出来了,文章才会更完美。 综上所述,应用写作能力是诸多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秘书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秘书人员更需要具备“读写能力”,也就是应用写作能力。所谓“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无事能思”。这句话囊括了作为秘书人员要达到的具备要求。当今社会,秘书不仅仅是接待、速记、打字这么简单了。秘书人员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文化等各方面素养,还应具有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才能在这竞争中稳住脚跟,得到认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志,《提高文字材料写作水平的几点体会》,2008年 [2]郑泽杰,《公文初学者如何尽快“上路”》, 2007年 [3]王群,《公文写作能力是诸多能力的综合体现》,2006年 [4]陈子典,《应用文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