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模糊语言可以让公文更委婉含蓄 在使用精确语言的基础上,恰当添加模糊语言,可以增加公文的语辞色彩,另文章更委婉含蓄。 对于公文中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丑恶社会现象的一些内容,越精确便越麻烦,模糊一点意思反而更清楚,表达反而更有力。如:“鉴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无视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对于美国的贸易报复措施,我国将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反报复措施”(1995年2月4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告)。其中“不得不、相应”等模糊语言礼仪性、公关性较强,它们的使用既讲究了原则性,又讲究了策略性和灵活性,还有助于在后文中话模糊为具体,起到了一石多鸟之效。 公文作为一种书面交际工具,往往是双向的。所以,我们在写作公文的时候,还要考虑到阅读方的接受心理。如在一些请示的结尾我们一般不用“请在某日前回复”等具体精确的数字语言,以免有催促之嫌,引来对方反感。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说“恳请回复为盼”等委婉含蓄的语言。它既可以为公文增加一些模糊色彩,又可以让表达得更形象、确切。 模糊语言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能在交际中起到合适、得体的效果。通过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写作主体遵循准确原则和礼貌原则,在适当的语境中保持语言的灵活性和含蓄性,保证公文的准确、概括、灵活、委婉,并最终达到表达目的。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