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性的—— 处理好的、效果会令上级领导满意的,就主要写处理的经过,在其中流露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以及工作能力;如果是没有处理好的,效果上级不满意的,则除了写处理情况、表示重视和认真对待以外,又要写意见,即分情况、问题及问题分析两部分,让上级了解全面情况和问题的复杂。反映性的—— 如果是发展变化快的,急于上报的,就以写情况为主。如一些恶性事件,要报告起因、经过、事态现状;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则归纳为几个方面,分项细说现象和实质。如果是发展变化缓慢的,需要写情况、原因、意见或建议。汇报性的—— 先写工作成绩、工作体会,然后写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安排。 例文:以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以“加快城乡社会保险的对接进程刻不容缓”为题,向市政府提交一份报告。(1 500字,60分) 加快城乡社会保险的对接进程刻不容缓 市政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今年初,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一些地方也正在着力探索农民工医保政策和制度的建设。但是,总的来说,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比率还相当低,其医疗卫生状况依然令人担忧。造成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的健康保障出现“真空”。 一是我国目前医疗保险体制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尽管我国已经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象扩大到了灵活就业人员,但是仍然主要针对城镇职工,缺乏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就业方式多样这一特征的医疗保障体系。 二是现在针对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政策,对农民工来说门槛太高,另外制度不灵活,缺乏吸引力,影响了他们参保的积极性。 三是政府主管部门行政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刺激企业自觉为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的动力。企业的违法成本低于其守法成本,企业“宁愿认罚不投保”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农民工在城镇参加的医疗保险与当地的医疗保险或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没有实现对接,异地之间就医手续繁琐,非常不便。 五是农民工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自愿参加医疗保险的意识。 我们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城乡差别的切实缩小不可能一直悬而待解,而农民工问题,正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尽快将农民工纳入社保体系,应该说是一种顺应发展大势的举措。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建议如下: 第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由国家、集体、农民三方负担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并在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推进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实现农村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接轨和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 第二,降低农民工医疗保障门槛。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采取简便灵活的参保方式。缴费实行低费率,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负担,立足于保大病,充分考虑农民工的参保能力,满足农民工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农民工的参保人数和待遇,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住院医疗保障问题,为农民工参保创造便利条件。 第三,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应对违反规定不缴纳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给予较高的行政处罚,刺激企业自觉缴纳医疗保险费。目前北京地区对没有为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最高可罚款1万元。 第四,制定和完善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规、条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市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使政府在处理同类问题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五,建立农民工应急救助机制。由政府出面协调民政、司法等部门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活动,鼓励民间机构维护农民工权益;对因遭遇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民工,由民政部门给予临时性的应急援助。 第六,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农民工维权网络平台。大力宣传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农民工自觉参保、企业自觉入保的意识,同时在社会上营造关爱农民工的社会舆论和风气。 农民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来看,将农民工纳入政府有组织的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障体系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我们从现在开始必须抓紧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建立适合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政策,切实解决好农民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工的积极性,推动城乡共同繁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市社会保障事业局 二OO七年七月一日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