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5

从“八大意识”谈如何撰写优秀调研文稿

摘要: 基层调研文章写作是基层宣传的一项内容,是各级机关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更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写作过程中,调研文章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基层调研文章写作是基层宣传的一项内容,是各级机关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更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写作过程中,调研文章是最让我们耗费心血、感到头痛的一环,调研文章写得好坏,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文秘人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选材能力、布局谋篇能力、写作能力。   

    通俗地讲,写调研文章犹如盖楼房一样,大体分三步走:一是打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巧构思,定基调;二是起主体,就是搜集、整理、挖掘素材,往搭起的框架里填充材料;三是精装修,意即修改、润色阶段。每一阶段都不容忽视。概括讲,就是要树立八大意识,也是指写基层调研文章需要具备的几种素质。当然,说这些,总有种夜郎自大,蚍蜉撼树,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觉,请大家谅解,目的是善良的,只是请写作的朋友们站高一点,看远一点,对自己要求更严一点而已。

    敏锐意识。每次写调研文章前,都有必要分析一下文章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借鉴性,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更多的人,明白大众最想知道什么,最盼望什么,最想解决什么,这方面的文章更有价值,作品更具影响力,更能引起编辑的重视,更有可能选用你的稿件,读者更愿意看。要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时时刻刻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仅纳税供养我们,也是依靠他们阅读,我们的文章才能找到“卖点”,读者群的关注程度,是衡量调研文章价值的标准之一。谁把实际问题解决好了,谁在这方面有创新,谁就创造了经济价值,就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调查采访。就税务部门而言,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哪个地方工作方法与绝大多数地方不一样,哪个方面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哪个地方把纳税户管好了,哪个地方做到了应收尽收,哪个地方基层增幅比较大,哪个地方的基层秩序理顺了并且征纳关系融洽,哪个地方基层政策法律落实的好,哪个地方基层管理由乱到治,哪个地方为纳税人服务搞好了,哪个地方的队伍管活了,哪个地方廉政建设加强了,哪个地方基层执法规范了,哪个地方思想政治工作到位了,哪个地方就是我们关注的热点,是我们挖掘素材的亮点。党和国家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家发布的新基层政策,如目前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法、房地产行业专项稽查、纳税评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四个坚定不移,在基层如何创造性地落实,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搜集意识。建议大家都要像采蘑菇的小姑娘那样,只是身背无形的大“竹筐”。写调研文章的同志大多数都在办公室工作,办公室是各单位的事务部、参谋部、指挥部,作为一个文秘人员,要勤奋学习,拓宽视野,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为领导当好参谋,提好建议,出好点子,是丰富文章素材的必要手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学会借鉴,把别的执法单位、别的税务机关的一些好做法,写入工作安排,并督导落实,就能够有重点的“制造”出一些有价值的调研资源,然后将资源采取巧妙的办法,尽可能地转化为“成品”。税务工作者肯定认为税务工作很重要,但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税务工作只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部门,这样的部门有几十个,单纯研究税务工作未免有些单调和枯燥,如果我们把税务工作放在整个执法与服务工作中去调查研究,可能效果就好一些。   

    判断意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件物体,站在不同的角度,感觉就不一样,正如达·芬奇能将同样的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画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有的税务人员写不好调研文章,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站在税务看税务、站在税务写税务,跳不出税务行业这个圈子,没有把税务工作放在社会大背景下与经济挂钩。写调研文章有时要向摄影家学习,磨练自己的眼力,捕捉人们鲜见的角度,最吸引人的角度,最亮丽的角度,从平凡中找出不一般来,把“最好看的一面”、读者可能最感兴趣的一面,展示给编辑和读者,让编辑注意,使读者爱看。写文章不宜求同,而应该求异,写出与众不同,北宋黄山谷曾说:“文章最忌随人后。”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过:“选题首先要看别人没搞什么,而不要看别人搞过什么。”这些话用在选择调研角度、命题方面也很适用。还要扩宽视野,要胸怀本土,放眼全省、全国。把本地基层工作放在全省、全国税务系统比较,放在全省、全国执法机关比较。写税务调研文章,还要跳出税务看税务,跳出本地看本地,有些我们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站在本地的角度,认为不是好角度的东西,对读者可能仍然有新鲜性,编辑和读者可能仍然感兴趣。一篇文章的价值高低,很大方面取决于作者的切入角度,惟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作者。”

    思辩意识。真实是调研文章的生命,写调研文章的人一定要调查研究,忠于事实。写出来的作品应该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时间的检验,经得起逻辑推敲。不忠于事实的文章,就是登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有时还可能起反面作用,甚至引起诉讼。写文章要学习辩证法,否则有些文章写出来,细心的读者一看就发现不真实。现在的媒体报刊杂志在吸引大众的眼球方面差了一点,主要是虚假的东西多了点。这就是作者不细心,编者没有认真逻辑把关的结果。有些场合我们要尽可能到第一现场,了解与所写事实最相关的人员,采访与事实有不同联系的人,不能听一面之词,有时不可能亲临现场,而发生的事实又确实有写作提炼价值,我们要尽量亲自打电话、找到直接经办人了解情况,同时要做好分析。多学习记者的视野和写作角度、方法,有时我们之所以没有记者那样的视野,主要是没有经过全面调查,只是站在自己单位的角度去看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可见,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结论,全面看问题与片面看问题,结果就是不一样;文章中的数据一定要准确,即使是当事人告诉你的数据,也要反复计算、反复推敲。有些写文章的朋友喜欢“拔高”,这是不能提倡的,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就写成什么样子最好,即使要“拔高”,也一定要有个度,要用哲学的原理,用普遍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分析,不能因写这个,否定了那一个。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则信息:民营企业家出资搞税宣,因为场地规模、数字欠斟酌,结果就很适得其反。如果作者能用联系的方法思考,能多一点逻辑推理,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虽说是信息,但道理是一样的。  


12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5条评论

最新评论...

成权君2013-10-14 11:47引用

调研工作很重要,写好调研报告也很重要!

时间飞鸟2013-12-11 14:37引用

这又是一个大家的文章,八大意识谈调研!一个高字评价

鹅毛笔2014-9-29 18:50引用

“欲学真本事,须下死功夫”。

科比王者归来2016-7-7 10:58引用

额、各占GDP的比例、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等资料,我们都要准确记载下来;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写文章的人就要准备有关资料,做到“胸有成竹”,静观其变,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采写价值时,就可以水到渠成,写文章就能一气呵成。还有一些文章,文章的“骨架”已经形成,但就缺乏“装饰品”(数据、事例等),我们可以先把调研文章的主

不系2016-9-22 19:30引用

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文秘人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选材能力、布局谋篇能力、写作能力。   

查看全部评论(5)

本文作者
2013-4-5 11:18
  • 4
    粉丝
  • 964
    阅读
  • 5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