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内容叙述要特别注意点面结合。可以先写面后写点,也可以先写点后写面,但不论采取哪一种顺序,都必须注意:写面一定要涵盖宽泛,高度概括,用很小的篇幅,把面上的情况交代清楚;写点一定要精雕细刻,写深写透,首尾衔接,表述完整。使别人一看,来龙去脉很清晰“是这么回事!”同时注意,写点要精心筛选,例不过三。即用一个典型事例反映整体面貌、说明工作经验的,绝不用第二个事例;非用第二个事例才能反映整体面貌、说明你的经验,那只好两个事例各写一个侧面。但决不可以列举第三个事例。如罗列三四个事例,那就不叫经验材料,而叫“豆腐帐”,叫人越听越迷糊。退一步讲,哪个单位找不出几个典型人、典型事,你喋喋不休的罗列,人家一下就腻歪了。此外,写典型事例,通常用“比如”、“再如”等词语引出来;也可以用“我单位某某人、某某事”或者“XX时间XX地点怎么怎么了”直接进行叙述,只要不“拗口”就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点面结合的好不好是经验材料写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面是宏观,点是微观;面是整体,点是局部;面是宽度,点是深度。结合好了,别人不竖大拇指都不行。 第五,写内容免不了要夹点议论。经验材料中的议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是要给人们留下“我们不仅工作做得好,而且站得高,思想认识到位”或者说“正因为我们认识到位,所以工作才做得出色”这样的印象。经验材料中的议论,前面已经提到通常用“我们认识到”、“我们体会到”、“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及“实践证明”等词语引申而出。但要切记:语言要朴实无华,哲理性要强;不能长篇大论,不能抄报刊杂志、网络上的官方语言,要真正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不能为议论而议论。 第六,写内容、举实例特别要注意防止“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倾向发生。特别是写后进转化,把别人或者前任写得多差劲多差劲,来烘托自己多能耐多能耐。实际这在哲学上就是形而上学、片面性,是否定事务转化的条件。这个问题一定要把握好,不然就要伤害人的感情。有一年,我们一行三人到万庄参加《中国石油钻井》编写交流会,看到兄弟单位提供到会议上的一份材料就有这种毛病。人家写道:“在山东战场的竞争中,把曾经梦想‘依靠大树好乘凉’的竞争对手——钻井四公司抛在了后面,使他们甘拜下风、俯首称臣。”不知大家听了如何感受,我听了就非常反感,晚上我就找主持会议的局领导,局领导对这份材料的提交单位提出了严肃批评。 关于结尾。结尾应当写得激奋一些。可以是对存在问题的深层次透视;可以是对该经验推广后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的简要提示;也可以是对本单位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言;还可以是对上级领导、友邻单位的一个表态。但不论写什么,文字一定要简约,不能拖泥带水或画蛇添足。 构思好之后,动笔或动电脑开始写,最好辛苦一点,一气呵成。年轻同志是很容易做到的。在机关搞文字工作,几天几夜不睡觉是非常普遍而且正常的,“一气呵成,如释重负,轻松无比。”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