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运用一个概念、使用一个字和词,都要首先明确它究竟是指什么、应该指什么,别人是否明白。如不明白,我们是否要加以说明,如何说明才能使人明白。要考虑先说哪些、后说哪些。如同毛主席所说的,“每件事都要交代六个‘什么’,即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什么缘故”。要考虑在说明情况之后能作出什么判断,判断是否有牢固的根据。在提出措施建议时,要考虑哪些是主要措施,说明其必要性、可能性,应如何操作。 有些公文常犯概念不清的毛病。比如有一句 “世界发展飞速变化”的话,“发展”和“变化”是两个概念,这样用很不合适。 此外,写作易犯的毛病还有因果关系失当、情况不明、一文多事、用词不严谨、错用易混词等,这都是应该注意避免的。 从全国人大工作岗位退下来的吕聪敏,他刚好写完一篇点评外事委机关干部调研报告的文章,他让我看,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位老同志奖掖后生、辛勤育人的宽广胸怀和崇高境界。好在文章不算太长,特摘录如下: 同志们的调研报告,我每篇必读,受益良多。报告或长或短,都各有特色。可见作者是花了心血的。还应称道的是,外事委机关领导班子带领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吴邦国委员长关于加强素质能力建设的要求,钻研问题,勤写文章,既有利于机关工作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 写作是机关干部的“看家本领”,不能躲也躲不开,必须练好。机关平时的工作不外乎办事、办会、办文三件事,办文为先,以文辅政。写文章不能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掌握足够的情况和素材,把平时学习积累的知识作为支撑。因此可以说,这是写文章的前提。写文章是技巧也是艺术。文无定法,写文章的人各有各的偏好、风格和路数,但文字表达、遣词造句、素材选取、框架搭建、逻辑推理、段落组合等基本写作要求是相同的。因此又可以说,掌握技巧是写文章的重要条件。 有位文坛前辈说,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此话言之在理,十分中肯。凡是好的文章,都是在修改上下足了功夫。我个人也有类似经验,最主要的一条是改稿时心一定要静,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具体来说,要从几个方面去发现不足和错情。一看大的架子立得对不对,层次摆得顺不顺,逻辑是否合理。二看是否做到简单明了。写文章的本领,在于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明了,不在于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复杂。把自己换到读者的位置上,看看文章是否简单明了。三看材料有无缺失或堆砌的地方,该有的是否有了,不该放的是否放上了。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四看开头是否做到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结尾是否做到戛然而止,留有余响。五看标点符号用得对不对。凡是能用短句的,不用长句。凡是能分段的,不合成一段。六看字句运用是否做到恰如其分,质朴无华。 写文章要早起步。年轻同志要重视文字工作,扎扎实实去苦练。早起步容易放得开,基础打得牢,起步晚了想赶也困难了。 怎样写好文章 毛主席 毛主席以《再告台湾同胞书》为例,谈如何写好文章: 1,文章要有中心思想,最好是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来,也可以说是破题。文告一开头就提出绝大多数人爱国,中国人的事只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这个思想贯串全篇。整个文告,从表面上看,似乎写得很拉杂,不连贯,但重在有内在联系,全篇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中间虽然有穿插,但贯彻这个中心思想。《红楼梦》中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样写的。 2,文章要形象化。文告中不说“沿海岛屿”,而说“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大小岛屿”,不仅仅说“供应”,而具体说“包括粮食、蔬菜、食油、燃料和军事装备在内”,这就形象地给人深刻印象。你们写文章偏于抽象,一般化,缺乏生动性,看了留不下具体印象。 3,文章要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两篇告台湾同胞书的文体就是这样。中国文字有自己独特的文法,不一定像西洋文字那样严格要求有主词、谓语、宾词。其实西洋人说话,也经常省去主词或宾词的。你们的文章洋腔洋调,中国人写文章没有中国味道,硬搬西洋文字的文法。这可能是看惯了翻译过来的西方文章。其实翻译也有各种译法,严复的译文就是中国古文式的,林琴南的译文完全是意译,都和现在的白话文译文大不相同。 书报上的错误必须更正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一 北平解放报〔1〕编辑同志: 兹付上更正表一件,请予登载为盼! 毛泽东 四月二十五日 本报四月二十五日登载毛泽东《五四运动》一文,有几 处文字上的错误,更正如下: (一)“二十年的五四运动”,“年”字下脱“前”字。 (二)“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及民主革命获得了 一支生力军”,“及”字是多余的。 (三)“它从封建主义社会看来,要到社会主义社会去”, “看”字是多余的。 (四)“若问一个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首先实现为了实现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斗争”,两个“实现”,前 面的“实现”二字是多余的。 (五)“而在乎口讲(仅仅口讲)什么三民主义、马克思主 义等等东西”,“而”字下脱“不”字。 二 四月二十五日广播的人民解放军布告,有两个错字:(一) 第三条“当承认其所有权”,“当”字误为“均”字。(二) 第七条“农 村 中 的封建的土地所有权制度是不合理的”, “村”字误为“民”字。以上两点务请各广播电台各报纸予 以更正。各人民解放军政治机关印发这个布告时,务请更正 为盼。 新华社 四月二十六日 根据手稿刊印。 * 毛泽东在文稿的撰写、印行上、一向严谨精细,一 丝不苟,发现差错,毫不含糊,公开予以更正。他 曾亲笔写过一些更正,这里选录其中两件。 注 释 〔1〕北平解放报,是中共北平市委机关报,一九四九年 三月创刊,同年八月一日停刊。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