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话未必都无用 一提起“套话”,好像总是和空话、假话、大话联系在一起,是个贬义词。其实词典上的解释,一为应酬的客套话。如果特指上司的话,那么又通 “讨话”,意为讨人喜欢的话,别人爱听的话;二是指在某一时期或行业中流行的公式化的言谈。人们经常指责一些文章空话套话连篇,主要是指你写的材料、写的讲话大而不实,大而不实即为空,但套话是空而有序,空而有序即为套,说那些大话、空话、套话都是正确的废话。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使用的技巧不同,其效能自然有高下之分。在日常生活中,除非你是语言高手,否则很难做到不说套话和废话,所以我们对普通人之间的套话和废话是不会挑剔的,而那些掌握话语主导权的官员,理应是语言的高手,面对公众却废话连篇,空耗时间,不免令人厌烦和憎恶。说废话令人讨厌,说套话令人腻烦,说假话令人痛恨,说真话令人景仰。因此写材料,就要努力说真话,至少不说假话,少说空话、废话和套话。 但是话又说回来,就写文章、写材料而言,套话有时也是必须的。比如用于外交斡旋的外交辞令。其实,套话里面的学问很大。它是一种精妙、实用的语言,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变成套话的。套话往往是总结出来的经典,充满了辩证法,许多套话说是正确的废话,但他毕竟还是正确的,大家都认可的,说上一千遍都不会挑出毛病来。不成熟的话,有漏洞的话,过头的话,似是而非的话,是不可能能写成套话的。同时,套话大多是写作大家经过反复推敲提炼出来的,常常以短句、排比句居多,读起来响亮上口,听起来气势恢宏,流畅自如。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会很注意收集研究一些套话的,有人就专门收集了一些套话,比如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要推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以非比寻常的决心干劲,以非比寻常的过硬措施,以非比寻常的工作成效,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要向人民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本领;要充分认识反fubai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在革命化的前提下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等等。还有很多很多。仔细学习和研究,用在恰当的地方,用得精练准确,往往起到其他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它们并不都是无用的废话。写一辈子材料能留下几句套话,那也是水平!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写套话、讲套话,而是说,对写材料而言,要研究、要借鉴、要融会贯通,要用得恰如其分,而不是一味地听信那些所谓反对套话的言论,吓得写也不敢写了。 删繁就简三秋树 郑板桥题有个书斋联:叫“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其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意思是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人们常常以此来比喻写文章要简洁。 |
说点什么...